黃發(fā)有
認識迎春已經有十多年的時間了。第一次見到他就覺得特別的親切,他為人樸實、厚道,話不多但總能說到點子上。記得他曾經陪我到上杭縣城的陽明門碼頭,門外有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榕樹。迎春的做人風格,讓我聯(lián)想到客家山間的那些樹木,耐得住寂寞,總是將根深深地扎進腳下貧瘠的土地,承受著風霜雨雪的考驗,然后慢慢地開花結果。
迎春的文學創(chuàng)作起步并不早,卻因為有豐厚的生活經驗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厚積薄發(fā),自成一格。1992年從長汀師范畢業(yè)后,迎春被分配回老家太拔任小學老師,面對青春期的苦悶和現(xiàn)實的無奈,他在教學之余繼續(xù)著讀書時的夢想,通過寫詩和散文來宣泄內心的情緒,尋找精神的寄托。1999年,他參加縣里公開選拔記者的考試,以第一名的成績被縣委報道組錄用,擔任記者和新創(chuàng)辦的《上杭報》副刊編輯。進入縣城后,他開始自覺地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詩歌和散文成為主攻方向。2004年,《福建日報》的“武夷山下”副刊開辟“新人新作”專欄,一個月推出一位新人,他作為12月的新人被重點推薦,連續(xù)發(fā)表了一組紅土地題材的散文,并獲得首屆新人新作評選的新人獎,散文《歷史飛翔的高度》獲一等獎。2005年,他的長詩《生命的高度》入選中國作協(xié)重點扶持項目,是福建省第一部入選該項目的作品,于2006年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2007年,以他為主筆的旅游散文集《品味上杭》由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出版,記得我還受邀為這本書寫了一篇序言。
迎春在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是多面手,進入新世紀以后,他逐漸將寫作重點轉移到小說創(chuàng)作領域。2010年6月,他的短篇小說《槍》作為短篇頭條發(fā)表在《福建文學》上,這是他的小說第一次公開發(fā)表。此后在《福建文學》《山花》《滇池》等雜志陸續(xù)發(fā)表了十來篇小說。2014年12月,他的中篇小說《大名府》在《山花》頭條發(fā)表。這篇關注傳統(tǒng)文化衰落的小說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和好評,先后獲得福建省第29屆優(yōu)秀文學作品獎暨第11屆陳明玉文學獎二等獎、龍巖市首屆文藝“山茶花”獎一等獎。閱讀《大名府》,于我而言頗有他鄉(xiāng)遇故知的味道。由于一直關注客家文化,我對客家地區(qū)的木偶戲、漢劇比較熟悉,至于傀儡戲《大名府》,我小的時候看過多次,記得我還寫過一首詩歌《鄉(xiāng)村木偶》和一篇散文《活著的木偶》。作品中的拆遷事件,其實也有跡可循。迎春在創(chuàng)作這篇小說時,在化用現(xiàn)實經驗的基礎上,寄托了他個人對正在流失的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內在的熱忱和向往,其中也傳達了欲說還休的文化憂思。
迎春的中篇小說新作《百發(fā)百中》講述了一個一波三折的故事,“我” 的舅舅楊德發(fā)是一個百發(fā)百中的獵手,竟然在和朋友張百萬、藍六手一起打獵時丟了性命。一開始大家都認為只是意外的誤殺,因此舅媽只為了賠償金的數(shù)額去和張百萬較勁。隨著敘述的發(fā)展,底牌才被慢慢地翻出來,原來張百萬為了賴賬而故意殺人。小說有較強的可讀性,在字里行間依稀有偵探小說的筆法。當然,迎春追求的目標顯然不僅僅是好看,他通過這則故事,要重點揭示的是商業(yè)利益對傳統(tǒng)文化、道德的瓦解,唯利是圖的行為方式使得人性被異化、被扭曲。為了利益,夫妻、親戚、朋友之間都是人前一套人后一套,不再相互信任,而是利用別人的信任來欺騙對方。在金錢和誠信的較量中,誠信要么被當成待價而沽的貨物,要么被棄若敝屣。
正如迎春自己所言,他的小說關注的是他自己生長的這片土地,都是以閩西為背景的寫作,關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割裂,描述人在轉型社會中的命運,期待能在寫作中構建自己的寫作根據(jù)地和精神的故鄉(xiāng)。對于已經四十來歲的迎春來說,他不算年輕,在文壇也并不顯赫,但作為一個堅守在基層的作家而言,他取得這樣的成績并不容易。他付出了很多,他無怨無悔,文學的火光一直照亮著他前行的道路,使他在紛繁的世俗里保持一種簡單而純粹的心境,能夠勇敢地前行。
《大名府》和《百發(fā)百中》各具特色,塑造的人物有鮮明的個性,敘事也比較圓熟。但就個人趣味而言,我更喜歡《大名府》。迎春進入小說創(chuàng)作領域的時間并不長,成績斐然,我想他只要堅持探索,一定會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對于迎春以后的寫作,我充滿期待。我以為他首先要繼續(xù)發(fā)揮個人的優(yōu)勢,將根系更深地扎進他生于斯長于斯的這片文化沃土,尤其是對客家文化進行獨到的審美開掘。其次,他要更加自覺地開闊自己的視野,超越故鄉(xiāng)四周的群山的阻擋,也就是說不能就事論事,必須以一種外在于故鄉(xiāng)的視野來批判性地審視這片土地。譬如關于客家題材的寫作,基層作者總是習慣于歌功頌德,無法直面其內在的矛盾和困惑。作為一個具有獨立性的作家,必須正視其豐富性、復雜性和矛盾性。再次,他多年從事基層報道的經歷,這種經驗一方面是他的精神財富,為他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另一方面,文學和宣傳、新聞畢竟有所差別,他應該更加自覺地開拓一個獨立的文學空間。最后,要在基層堅守一種文學理想,我想迎春難免會感到孤獨,但是,他不能急于擺脫這種孤獨,他必須承受這種孤獨,并學會享受這種孤獨。
責任編輯 石華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