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江夏區(qū)第一中學 程 璐
借“青春詩會”唱響美好一天
■武漢市江夏區(qū)第一中學 程璐
教育學生,最傳統(tǒng)的方式就是說教。在這種方式的影響下,是否具備“婆婆嘴”、“媽媽經”的功力,曾一度成為評判班主任優(yōu)秀與否的一個標準。但這種“軟刀子”的說教方式,雖有一定成效,但不受學生歡迎。
還有一種時新的方式,就是給學生講一些有教育意義的小故事,借故事來讓學生明白道理。相比較而言,這種方式比“說教”要好得多,在小學、初中階段很受歡迎!但高中學生時間緊張,每天要花上幾分鐘去讀這樣的故事,還真有點“耗不起”!再加上這樣的故事,往往是“事件”加“道理”的單一方式,說教的意義也較濃,讀多了也無趣!更何況,學生成長需要的不是道理,而是行動!
說教,讓人反感!講故事,時間不夠!能不能有一種更好的教育方式,既讓教育無痕,又能節(jié)省時間?
我觀察到這樣兩個場景:學生軍訓用餐前,都要全體起立,大聲齊唱一首軍歌,然后開始用餐,那吃相就很不一樣了;學校跑操時,每班隊伍經過主席臺,都要齊喊口號,口號響起,那隊列格外整齊,那精神也格外抖擻!
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那軍歌,那口號,能激活學生內在豪情,讓接下來的表現(xiàn)不同凡響,仿佛一個人高舉拳頭在向上天發(fā)誓!教育學生,引領他們每天陽光成長,我們需要的正是這“手舉拳頭”的那份豪言、那股勁呀!
我發(fā)現(xiàn),“青春哲理勵志詩”就像那軍歌、口號一樣,具有激勵作用,能讓教育無痕,很受學生歡迎!于是我班適時引進“青春詩會”活動,從而開啟學生自我教育的一片新天地!
每周我們印發(fā)一張印有7首詩的詩集,保證每天一首,提前發(fā)給大家。每天早晨早讀鈴聲一響,值日生宣布全體起立,大聲齊讀一首哲理詩。那煸動性的語言,那磅礴的氣勢,立馬可以讓人精神振奮,讓學生在激情飽滿中開啟一天的學習!而且,所選詩歌形式簡短,不花多少時間,就能產生效果!學生正是讀詩的年齡,喜歡這個!效果也格外的好,你看——
當學生安于現(xiàn)狀時,我們讀汪國真的《跨越自己》:
我們可以欺瞞別人
卻無法欺瞞自己
當我們走向枝繁葉茂的五月
青春就不再是一個謎
向上的路
總是坎坷又崎嶇
要永遠保持最初的浪漫
真是不容易
有人悲哀
有人欣喜
當我們跨越了一座高山
也就跨越了一個真實的自己
當學生信心不足時,我們讀六夢的《自信》:
不要馬馬虎虎
不要三心二意
追求絕對的準確
追求相對的完美
就算一個字也要寫好
才會真正的收獲快樂
無論在任何時候
都要對自己充滿信心
無論遇到任何羈絆
都要堅定向前
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所有的困難都會被擊垮
當學生遇到挫折時,我們讀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憂郁的日子里須要鎮(zhèn)靜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心兒永遠向往著未來
現(xiàn)在卻常是憂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
就會成為親切的回憶
當學生苦于得不到認可時,我們讀汪國真的《假如才華得不到承認》:
倘若才華得不到承認
與其詛咒不如堅忍
在堅忍中積蓄力量
默默耕耘
詛咒無濟于事
只能讓原來的光芒黯淡
在變得黯淡的光芒中
淪喪的更有大樹的精神
飄來的是云
飄去的也是云
既然今天
沒人識得星星一顆
那么明日
何妨做皓月一輪
當學生感覺不快樂時,我們讀汪國真的《假如你不夠快樂》:
假如你不夠快樂
也不要把眉頭深鎖
人生本來短暫
為什么還要栽培苦澀
打開塵封的門窗
讓陽光雨露灑遍每個角落
走向生命的原野
讓風兒熨平前額
博大可以稀釋憂愁
深色能夠覆蓋淺色
……
一年下來,我們讀完了一本厚厚的《汪國真詩集》,讀完了海子等詩人的詩,也讀完了網上能搜到的許多好詩……
起初,所有的詩歌都由我來挑選,視野有限,難以為繼。漸漸地,學生們不再滿足我為他們進行的“私人定制”,而是發(fā)揮起集體的力量,大家分頭找詩,紛紛獻詩,甚至家長也參與進來。于是從詩集到歌詞,學生閱讀視野也更加開闊!
隨著大家的熱情高漲,我開始被“邊緣化”,那種由我來印發(fā)詩集的形式已不能適應發(fā)展需要!大家立馬來了一個華麗轉身,開始用上PPT!每晚由值日生將選詩輸入電腦,制成精美的PPT,第二天早上便開機呈現(xiàn),等鈴聲一響,值日生一聲號令,我們的“青春詩會”便正式開始!美好的一天也正式開始!
有意思的是,這陣陣嘹亮的誦讀聲,不時引來別班學生的駐足傾聽和觀看,也常常引來領導的點評贊嘆!我把捕捉到的細節(jié)有意無意在班上渲染,這讓學生們感到特別自豪,參與的熱情更高了!
記得有這樣一句教育名言:雞蛋從外面打破是食物,從里邊打破是生命。我想,這種以誦讀“青春哲理勵志詩”的方式,能促使學生自我激勵,激活的是學生的內驅力,理當是“生命”級別的教育!
每天,我遠遠地聽著這響亮的誦詩聲,感覺真好!不信,你試試?
責任編輯成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