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古代開縣建置沿革詳考

2016-03-28 06:50何仁剛
重慶三峽學院學報 2016年2期
關(guān)鍵詞:沿革開州開江

何仁剛

?

古代開縣建置沿革詳考

何仁剛

(上海師范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上海 200234)

一部政區(qū)沿革史包含著縣級政區(qū)和統(tǒng)縣政區(qū)的因革,即縣級政區(qū)和統(tǒng)縣政區(qū)的析并廢立、縣級政區(qū)和統(tǒng)縣政區(qū)的統(tǒng)轄關(guān)系的沿襲與演變以及政區(qū)地名的演化史。在整個政區(qū)沿革史中,與統(tǒng)縣政區(qū)相比,縣級政區(qū)沿革史處于基底。基于此,在爬梳排次相關(guān)正史方志等文獻的基礎(chǔ)上,文章對開縣的建置沿革先作個案考察并繪制沿革示意圖,先展示漢豐—開州—開縣長達1 158年的建置沿革史,再從政區(qū)沿革史、區(qū)域經(jīng)濟開發(fā)和地名學三個方面闡發(fā)該個案的研究意義。

政區(qū)沿革;漢豐;開州;開縣

作為史學研究中一大抓手,政區(qū)沿革研究從古至今一直為史家所重。政區(qū)沿革是由眾多縣級政區(qū)和各級統(tǒng)縣政區(qū)的沿革構(gòu)成,而在整個政區(qū)沿革史中,縣級政區(qū)沿革處于基底。不論已經(jīng)消失的古縣份,還是現(xiàn)存的當代縣份,抑或現(xiàn)已改易名稱的舊有縣份,所有縣份的沿革都是中國政區(qū)沿革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本文選取開縣來作一個縣級政區(qū)沿革的個案研究,以期對其所屬地區(qū)的政區(qū)沿革研究有所助益。

一、開縣縣域內(nèi)古縣的析合歷程

東漢建安二十一年(216),蜀漢劉備分朐?縣地置漢豐縣,開縣縣域之內(nèi)獨立建制即肇始于此,至明洪武六年(1373),降州為縣,開縣之名自此始,時隸屬于四川布政司夔州府。其間,今開縣地域經(jīng)歷了長達1 158年之久的析合流變歷程,最終形成了一個穩(wěn)定的縣級政區(qū),即今重慶市所轄的開縣。本文的討論對象開縣,北依巴山,南近長江,處于川東平行嶺谷區(qū)和長江一級支流小江流域,是渝東北地區(qū)的人口大縣和農(nóng)業(yè)大縣。其東接重慶市巫溪、云陽二縣,西鄰四川省宣漢、開江二縣,南抵重慶市萬州區(qū),北連重慶市城口縣。

對于該析合流變過程,涉及開縣的總志、省志、府志和縣志、正史中的地理志或州郡志及地理總志《元和郡縣圖志》《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輿地廣記》《輿地紀勝》《方輿勝覽》《讀史方輿紀要》等輿地專志均有所涉及,但或年久有所散佚,或為約略不詳且不夠全面,故筆者不揣鄙陋,搜羅諸志并參考近現(xiàn)代政區(qū)研究著作就開縣縣級政區(qū)的沿革作一系統(tǒng)考述,以就教于方家。按開縣縣域內(nèi)縣級政區(qū)析合過程,可將開縣建置沿革史分為四個階段,分別加以考述并繪制出開縣建置沿革圖。

(一)前“漢豐”時期(216年前)

在漢豐縣建置之前,開縣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前“漢豐”時期。夏商時,地屬“禹貢荊梁之域”[1]3246(卷六十九夔州府條)。西周為古庸國地,至周匡王二年(魯文公十六年,前611),楚、秦、巴三國聯(lián)合滅庸,三分其地,今開縣縣域入于巴國。再至戰(zhàn)國時,先屬楚后屬秦,于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前314)置朐?縣[①],開縣縣域即屬朐?(其治所在今云陽縣雙江鎮(zhèn)),屬巴郡。至秦一統(tǒng)(前221)時,仍為巴郡朐?縣地。秦亡漢興,朐?縣為巴郡所轄十一縣之一[2]1603(卷二十八地理志第八上)。

(二)漢豐縣建置與“漢豐”時期(216—553年)

自漢建安二十一年(216)設(shè)置漢豐縣,至西魏廢帝二年(553)巴蜀地區(qū)入西魏版圖時,歷338年。

1.漢豐縣建置與“漢豐”單行時期(216—420年)

漢建安二十一年(216),蜀漢先主劉備于朐?縣西北部析置漢豐縣(治所在今開縣老縣城南二里),屬益州固陵郡[②],取“漢土豐盛”之義。此為現(xiàn)今開縣縣域內(nèi)首個獨立的縣級政區(qū)建置。蜀漢時,章武元年(221)改固陵郡為巴東郡,漢豐縣屬益州巴東郡。魏景元四年(263)十一月魏滅蜀漢,次月分益州七郡為梁州,漢豐縣屬梁州巴東郡[3]149(卷四魏書四)。西晉初年廢漢豐縣,至太康三年(282)后復(fù)置,屬梁州巴東郡。太安二年(303),巴東郡改屬益州,漢豐縣屬益州巴東郡。

東晉(317—420年)疆域廣狹無常,原益梁二州大部分轄地曾歷經(jīng)三次失而復(fù)得的過程,但絕大部分時間巴東郡地始終為晉所轄[4]49-50。前期有成漢(304—347年)據(jù)益、梁(巴東郡除外)、寧三州而立,東與東晉于漢豐縣西北界分野呈東西對峙態(tài)勢。除晉咸和五年(330)冬和咸康五年(339)十二月成漢兩次短暫攻陷并占據(jù)巴東郡外,漢豐縣地均在東晉版圖中。由于該時段成漢據(jù)益、梁大部,東晉于巴東郡僑置益州,永和三年(347)桓溫領(lǐng)兵滅成漢后,巴東郡改屬荊州[5]1120(卷三十七州郡三)。中期有前秦據(jù)蜀(373—385年),與東晉于漢豐縣西北界呈東西對峙態(tài)勢,漢豐縣屬東晉荊州巴東郡。后期有譙縱據(jù)蜀(405—413年)自立,除義熙元年(405)至二年及六年至九年外,巴東郡地仍屬晉,漢豐縣為巴東郡屬縣。此即所謂“漢豐”單行時期。

2.析置巴渠、新浦二縣與宋齊梁“三縣”時期(421—553年)

南朝宋永初中(約421年),于漢豐縣地析置巴渠縣[6]2672(卷一百三十七山南西道五)(治所在今大進鎮(zhèn)榨井壩,此即開州之巴渠縣,非達州之巴渠縣)、新浦[1]3262(治所在今開縣南門鎮(zhèn)新浦村徐家壩)二縣,合漢豐共三縣皆屬荊州巴東國[6]2672-2673。泰始三年(467),置三巴校尉,轄荊州巴東、建平二郡和益州巴郡、巴西、梓潼三郡,至南朝宋末年廢。南朝齊建元二年(480),分荊州巴東、建平二郡、益州巴郡和梁州涪陵郡,新置巴州,永明元年(483)廢州,所領(lǐng)諸郡縣各還本屬[7]275(卷十五州郡志下),漢豐等三縣時即屬荊州巴東郡。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六月[③],分益州置信州(治今奉節(jié)縣東),漢豐等三縣屬信州巴東郡。此即所謂宋齊梁“三縣”時期。

(三)開州建置與“開州”時期(554—1372年)

本階段自西魏廢帝三年(554)設(shè)置開州,至明洪武六年(1373)降州為縣,始稱開縣,其間包含隋大業(yè)二年(606)廢州至唐武德元年(618)復(fù)置,共十二年廢州時期,歷819年。

1.西流縣的增置與魏周隋“四縣”時期(554—626年)

西魏廢帝二年(553)八月,西魏攻梁武陵王蕭紀而取巴蜀之地,今開縣地即在其中。自此,包括開縣在內(nèi)的巴蜀地區(qū)于西晉末年兩百余年后再次先于南方其他地區(qū)納入北朝(西魏―北周)版圖。此后,西魏末年至北周末葉(554—576)期間,州縣政區(qū)變動頻繁,其中就包含開州的設(shè)置及其所轄郡縣變動。下文先就西流、永寧二縣建置來源問題和開江、馬鐙、周安三郡及領(lǐng)縣問題作一考述,再陳述這一時期的沿革。

關(guān)于西流、永寧二縣建置來源問題,《隋書?地理志》《讀史方輿紀要》等皆云:梁為漢豐,西魏改為永寧,開皇末改盛山;《舊唐書?地理志二》載北周時改永寧;《太平寰宇記》又云:天和元年于漢豐置周安郡,西流為周安唯一屬縣,王仲犖于《北周地理志》中按《寰宇記》所載推知:“《隋書?地理志》《輿地廣記》及《讀史方輿紀要》均言:‘西流,后魏曰漢興,西魏改焉’,然而后魏(北魏)不轄此地,當泛指其后的西魏。西流應(yīng)為漢豐之后名,永寧或為漢豐析分所置新縣?!比欢?,王氏又不能自圓其說。原因在于《寰宇記》“于漢豐置周安郡”說本身就問題重重,既言置周安郡于漢豐,又言周安郡領(lǐng)西流縣,漢豐治今開縣南二里,而西流縣治卻在百里之外。王氏按此所得出的結(jié)論既無法解釋開州馬鐙郡的去向,也不考慮天和四年開州徙治當在原開州四郡范圍之內(nèi)。筆者認為:根據(jù)隋大業(yè)二年廢開州后西流、萬世二縣一同改屬通州,西流縣為西魏廢帝二年(554)析巴渠縣地新置,改巴渠為萬世;同年改漢豐縣為永寧縣,非王氏所言“漢豐分西流”。

關(guān)于開江、馬鐙、周安三郡及領(lǐng)縣問題:按《寰宇記》“后魏初于今達州新寧縣理立開州,領(lǐng)東關(guān)、三岡、開江、馬鐙四郡,與州同理”,“(天和)四年自東關(guān)郡城移開州于今理,今州西九十里,濁水北故州城是也,領(lǐng)周安、東關(guān)、三岡、開江四郡,其周安郡領(lǐng)西流一縣;其年,東關(guān)、三岡二郡屬通州。”《四川政區(qū)沿革與治地今釋》[8]117,138據(jù)此進行詳實的考訂,以開江郡領(lǐng)新浦、永寧二縣,以馬鐙郡領(lǐng)西流縣;前后所述開州四郡只有馬鐙與周安不同,以馬鐙郡改周安郡領(lǐng)西流、新浦二縣。但蒲氏的考訂未考慮天和四年開州徙治,尚值得商榷?!跺居钣洝访餮浴埃ㄌ旌停┧哪曜詵|關(guān)郡城移開州于今理。今州西九十里,濁水北故州城是也”,按《讀史方輿紀要》[④]濁水又稱墊江亦即今浦里河,據(jù)此天和四年開州治當在新浦縣治。雖《寰宇記》載“后魏恭帝三年(556)于縣置開江郡,領(lǐng)新浦一縣”,同時又云“后魏初于今達州新寧縣理立開州,領(lǐng)東關(guān)、三岡、開江、馬鐙四郡,與州同理”,然開江郡當是以開江為名,古代以流經(jīng)西流縣治的今映陽河-桃溪河為開江正源,故開江郡當于廢帝二年(554)置于西流縣。結(jié)合上述,同年置馬鐙郡于濁水北岸的新浦縣,領(lǐng)新浦、永寧二縣。開州徙治周安郡治新浦縣,周安郡領(lǐng)新浦一縣。

西魏廢帝三年(554)正月,“改置州郡及縣”[9]34(卷二文帝紀下)。分巴渠縣地置西流縣(治所已沒入今開縣三匯口鄉(xiāng)三匯水庫),置開江郡,開江郡轄西流一縣;實行“去漢化”政策,改漢豐縣為永寧縣;割信州巴東郡所轄新浦、永寧置馬鐙郡,治新浦縣,轄新浦、永寧二縣;置開州于東關(guān)郡治(新寧縣治),轄東關(guān)(南朝梁所置)、三岡(南朝梁所置)、開江、馬鐙四郡,以開江為名。為去除重名,以縣北萬世谷為名,改巴渠縣為萬世縣[⑤]。時新浦、永寧、西流三縣屬開州;萬世縣屬信州。

北周天和元年(566),置萬世郡,轄信州巴東郡的萬世縣和開州馬鐙郡的永寧縣,治萬世縣;改開州馬鐙郡置周安郡,轄新浦一縣。四年(569),開州自東關(guān)郡城移治于新浦縣治,東關(guān)、三岡二郡改屬通州,時開州轄周安、萬世、開江三郡;五年(570),改開江郡為江會郡,仍領(lǐng)西流一縣;建德五年(576),廢江會郡,以所領(lǐng)西流縣屬周安郡,時周安郡轄新浦、西流二縣;萬世郡改屬開州,時開州轄周安、萬世二郡[6]2670 [10]1020-1021。

隋開皇三年(583),廢郡,實行州縣二級制,廢周安、萬世二郡,以開州領(lǐng)原周安、萬世二郡所轄四縣:新浦、西流、萬世、永寧。十八年(598),為去除重名[⑥],改永寧縣為盛山縣,以縣治西北之盛山為名。大業(yè)二年(606),省并州縣,廢開州,所轄盛山、新浦二縣改屬信州,所轄西流、萬世二縣改屬通州;三年(607),以州為郡行郡縣制,信州為巴東郡,通州為通川郡。七年(611),新浦縣徙治于今開縣南門鎮(zhèn)蓮池村舊縣城[6]2673。義寧二年(當年五月唐建元武德)(618),復(fù)置萬世郡于盛山,割通川郡之萬世、西流二縣、巴東郡之新浦來屬,共轄四縣:盛山、萬世、新浦、西流。

唐武德元年(618),改萬世郡為開州[6]2670,移盛山縣治于開江北面,即今開縣老縣城,仍為開州州治,轄四縣:盛山、萬世、新浦、西流。二年(619),萬世縣移治于今縣東北六十五里舊縣壩[6]2672[11]369(今開縣溫泉鎮(zhèn)縣壩村)。三年(620),蕭銑取通、開二州,置通州總管府,同年銑敗,唐仍置通府;七年(624),改通州總管府為通州都督府,開州屬之[12]874-875。此即所謂魏周隋“四縣”時期。

2.廢西流縣與唐宋“三縣”時期(627—1043年)

唐貞觀元年(627),省西流縣入盛山縣,時開州轄三縣:盛山、新浦、萬世;二十三年(649)六月,高宗即位,避太宗偏諱而改萬世縣為萬歲縣(太宗朝按禮“二名不偏諱”原則,不避偏諱,當時的民部、李世勣、虞世南可證;高宗即位后才要求避太宗偏名。)時開州轄三縣:盛山、新浦、萬歲[13]1038(卷四十地理四;卷六十七方鎮(zhèn)四)。天寶元年(742),以州為郡,以開州為盛山郡,盛山郡轄三縣:盛山、新浦、萬歲;乾元元年(758),復(fù)盛山郡為開州[6]2671。廣德元年(763),因“盛”與“圣”音同而犯諱,以水為名,改盛山縣為開江縣,時開州轄三縣:開江、新浦、萬歲。寶歷元年(825),廢萬歲縣入開江縣,不久后復(fù)置。大和三年(829),割通州新寧、巴渠二縣屬開州,翌年(830)新寧、巴渠二縣復(fù)改屬通州。

貞觀元年(627),按照“山川形便”原則,始分天下為十道,屬山南道。五年(631),罷通州都督府,開州直屬山南道。景云二年(711),分山南道為山南東、西二道,開州直屬山南西道(監(jiān)理區(qū))。至德元載(756),改置山南西道防御使,轄州十三,開州為其一;廣德元年(763),升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開州為其屬州;不久降為山南西道觀察使;建中元年(780),又升為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天復(fù)二年(902)[14]786(卷六十三前蜀世家第三)七月,王建遣將王宗滌攻興元府(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治地,今陜西漢中),王建據(jù)有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所轄開州等十州。天祐二年(905),王建割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巴、渠、開三州,升巴州防御使為巴渠開三州都團練守捉觀察處置使[12]854-855,開州屬巴渠鎮(zhèn)。

五代十國時期,先后屬前蜀(907—925年)、后唐(925—934年)、后蜀(934—965年),開州及其領(lǐng)縣建置蓋依唐制。后唐同光三年(925)十月[15]8941(卷二百七十三后唐紀二),前蜀山南節(jié)度使王宗威以梁、開等五州投降后唐,開州地屬后唐。在后唐據(jù)蜀期間,孟知祥逐步以劍南、西川兩節(jié)度使轄地為根據(jù)地逐步據(jù)有前蜀大部分領(lǐng)地。后蜀明德元年(934)閏正月,孟知祥于成都稱帝,年號明德,史稱后蜀;開州之地屬后蜀。

北宋前期,開州領(lǐng)縣依舊。乾德三年(965),滅后蜀,得四十六州,開州即在其中,置西川路;開寶六年(973),分西川路置峽西路(即峽路);太平興國六年(981),合西川、峽西二路為川峽路;至道三年(997),始定全國為十五路,復(fù)分西川路置峽西路,開州屬峽西路;咸平四年(1001),分西川路為益州路、利州路,分峽西路為夔州路、梓州路,統(tǒng)稱為川峽四路,其后開州皆屬夔州路。此即所謂唐宋“三縣”時期。

3.省新浦與兩宋“二縣”時期(1044—1282年)

北宋慶歷四年(1044),省新浦縣入開江縣[1]3262,時開州(郡號盛山郡)轄二縣:開江、萬歲,仍屬夔州路。關(guān)于萬歲改清水之事[16]449,《宋朝事實》云:“慶歷四年改清水”,《讀史方輿紀要》載:“宋初改”,均不確;《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卷第八仍載萬歲縣;《宋史》卷八十九《地理五》則稱清水,而未言何時改,《輿地廣記》《文獻通考》卷三百二十一與之略同。故宋元豐年間之前改清水皆不妥。又《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四十三紹興元年(1131)四月甲戌條[17]1540-1541載:“朝奉郎新通判建昌軍莊綽言:‘自大觀以后,避龍、天、萬載等字,更易州縣名,不當也’”,并參京西北路(潁州萬壽、汝州龍興)、河北西路邢州龍岡、陜西路(京兆府萬年、蒲州龍門)、兩浙路(處州龍泉、衢州龍游)、江南西路(袁州萬載、吉州龍泉、虔州龍南)、荊湖北路鼎州龍陽縣、成都府路(嘉州龍游、石泉軍龍安)、潼川府路資州龍水、利州路龍州、夔州路涪州武龍縣、廣南西路(昭州龍平縣、宜州龍水、化州石龍)等十一路中十九例州縣避“龍、萬載、萬年、萬壽”諱而更易州縣名。其中,宣和三年有六例,二年有五例、元年有四例、宣和中有四例、大觀年間一例、政和五年一例,宣和年間合計十七例。由此推知“開州萬歲改清水”當與前述潁州萬壽、京兆府萬年、袁州萬載三縣同在宋宣和年間(1119—1125年),而以宣和三年(1121)最有可能。北宋宣和三年(1121),萬歲縣改名清水縣,以水(今東河,古稱清水或清江)為名,時開州轄二縣:開江、清水。南宋時期沿襲北宋建置,開州轄二縣:開江、清水,隸屬夔州路。此即所謂兩宋“二縣”時期。

4.省縣入州與開州單行(1283—1372年)

宋末,宋蒙兩軍在開州等地展開了持續(xù)十余年的拉鋸戰(zhàn)。元中統(tǒng)二年(1261)秋,元朝以楊大淵等將領(lǐng)兵開始攻略開、達等州;后與宋兵先后戰(zhàn)于平田、巴渠兩地。至元四年(1267)十一月,元軍立夔府路總帥府,戍開州,開始攻略開州等地,九年(1272)九月,東川元帥李吉等略地開州[18]3777-3783(卷一百六十一,卷六十)。直到十二年(1275)正月,元將楊文安等攻開州,開州最終入元朝版圖。

十五年(1278),設(shè)四川東道宣慰司,開州為其屬州。二十年(1283),實行省縣入州(參照梁山軍升州、省南浦縣入州、云陽軍升州及省云陽縣等入州、大寧監(jiān)升州及省大昌縣等四州軍政區(qū)變動,可推知省開江、清水二縣應(yīng)在至元二十年),以戶口損耗省開江、清水二縣入開州[18]1444,時開州無領(lǐng)縣。二十二年(1285),開州與達州、梁山州一同改屬四川行省四川南道宣慰司夔州路。此為筆者所謂元開州單行時期。

(四)降州為縣與現(xiàn)代開縣育成期(1373年至今)

明洪武四年(1371)六月,明氏夏政權(quán)滅亡;七月,明朝政府設(shè)置四川等處行中書省,治成都;八月“蜀地悉平”后,改夔州路為夔州府,廢開州。六年(1373)六月戊戌,復(fù)置開州,隸屬夔州府;九月己亥,降州為縣,開縣屬夔州府,開縣之名自此始[19]1030(卷四十三地理四)。九年(1376),四月甲午,夔州府降為夔州,為重慶府屬州,開縣屬重慶府夔州;六月,改四川行省為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十年(1377)五月戊寅,夔州升為直隸州,直隸四川布政司,開縣屬夔州直隸州;十三年(1380)十一月,夔州直隸州升為府,開縣屬夔州府。明亡清興,蓋依明制,一直隸屬于四川省夔州府。

基于上述對古代開縣建置沿革的考述,現(xiàn)繪制一副建置沿革示意圖來展現(xiàn)其自先秦古縣朐?分置漢豐至開州降州為縣歷經(jīng)1158年的析合流變的沿革史(含元至元二十年后不領(lǐng)縣的開州),如圖1所示。

二、余 論

上述對開縣的建置析合流變的歷史過程所作的分階段考察和梳理,具有以下意義。

(一)政區(qū)沿革地理層面

在政區(qū)沿革地理層面、微觀層面考察縣級政區(qū)頗具意義。

對開縣縣域內(nèi)的古代縣級政區(qū)進行分階段考證,一方面從橫向角度來說,利于厘清今開縣地區(qū)政區(qū)沿革的歷史進程,以此為例,延及峽江地區(qū)乃至整個西南地區(qū)的政區(qū)沿革,可補救古代方志的不盡詳贍與近現(xiàn)代方志的粗略;另一方面從縱向角度來看,考察一縣政區(qū)沿革的個案分析,利于從微觀視角對中國政區(qū)沿革史上的重大政區(qū)改制作相應(yīng)有益思考。譬如,東漢末至三國郡縣二級制向州郡縣三級制的演變、隋開皇初廢郡行州縣二級制、大業(yè)初改州為郡實行郡縣二級制、唐宋的道路制、元初省縣入州、明初改路為府與降州為縣。

(二)區(qū)域經(jīng)濟開發(fā)史層面

從一定程度上說,開縣縣域建置沿革史亦是一部開縣縣域的經(jīng)濟開發(fā)史。

在一既定區(qū)域內(nèi),獨立的政區(qū)建置從無至有、由少到多,表明隨著人口增殖、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開發(fā)程度也得以不斷加深[20]。這就是行政管理對地區(qū)開發(fā)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能動性反映。譬如,就西漢時期全國郡級政區(qū)的分布狀況而言,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荊州、揚州、益州、交趾四部地域廣闊卻僅有29郡,不及全國郡級政區(qū)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而關(guān)中地區(qū)就設(shè)近50郡,占全國郡級政區(qū)總數(shù)的一半[21]171。這種政區(qū)建置分布狀況即可充分表明西漢時期南方地區(qū)尚處于開發(fā)初級階段而關(guān)中地區(qū)經(jīng)過長時段的開發(fā),自商周以來就已成為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人口重心。

換言之,政區(qū)建置可作為考察地區(qū)開發(fā)程度的一項參考因素。對于開縣縣級政區(qū)建置沿革的詳細考察也能反映開縣自上古至明清這個長時段的地區(qū)經(jīng)濟社會開發(fā)史。漢豐縣建置于東漢開縣得到相當程度開發(fā)的歷史背景上,并在隨后的兩百年間進一步發(fā)展,巴渠、新浦、西流三個縣級政區(qū)才得以設(shè)置。

(三)地名學層面

在地名學層面,通過對開縣政區(qū)建置沿革史的系統(tǒng)梳理,我們能從開縣縣級政區(qū)析合流變的歷史過程追溯到今開縣縣名的源頭和流變,亦兼具地名學研究意義。

古開州地域內(nèi)縣級政區(qū)地名多以水名地或以山名地。南朝宋巴渠、新浦二縣,分別因巴渠、新浦二水而得名;唐宋的盛山縣和開江縣之名則源于縣治西北三里的盛山和縣南的開江[⑦],宋時的清水縣因清水(古稱巴渠水,即今東里河,現(xiàn)簡稱東河)[⑧]而得名,屬于以水名地。

現(xiàn)今開縣之名始于明洪武六年(1373)降開州為開縣。開州則是以開江為名,于西魏廢帝三年(554)始置于東關(guān)郡治,隋大業(yè)二年(606)廢州,至義寧二年(618)于盛山縣復(fù)置萬世郡,唐武德元年(618)改萬世郡為開州,此即唐至明初(618—1373年)的開州[22]。故,開州之名究其根源,源于當?shù)啬赣H河開江,亦屬以水名地。以上所述就是開縣之名的淵源與流變。

[1]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M].北京:中華書局,2005.

[2] [西漢]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4.

[3] [西晉]陳壽.三國志[M].北京:中華書局,1959.

[4] 魏俊杰.十六國疆域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1.

[5] [南朝梁]沈約.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6] [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M].北京:中華書局,2005.

[7] [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2.

[8] 蒲孝榮.四川政區(qū)沿革與治地今釋[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9] [唐]令狐德棻,等.周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1.

[10] [北宋]歐陽忞.輿地廣記(卷三十三開州條)[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

[11] [北宋]王存.元豐九域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4.

[12] 周振鶴主編,郭聲波著.中國行政區(qū)劃通史?唐代卷.上海:復(fù)旦大學出版社,2012.

[13] [北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14] [北宋]歐陽修,宋祁.新五代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15] [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56.

[16] 周振鶴主編,李昌憲著.中國行政區(qū)劃通史?宋西夏卷[M].上海:復(fù)旦大學出版社,2012.

[17] [南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M].臺北:文海出版社,1980.

[18] [明]李善長,等.元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6.

[19] [清]張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20] 藍勇,龍駒,等.三峽開縣秦巴古道路線考述[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4):1-5,117.

[21] 鄒逸麟.中國歷史地理概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22] 馬強.唐代士大夫在開州的政治、文學及意義——以唐開州刺史韋處厚、唐次、崔泰之為考察對象[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5(1):44-48,138.

(責任編輯:李朝平)


①]《晉書???地理上》《宋書???州郡三》《南齊書???州郡下》《舊唐書?地理二》《太平寰宇記》《方輿勝覽》均作“朐?”,《漢書?地理志》作“朐忍”。蓋本作“朐?”,《漢志》簡化作“朐忍”。

②]《讀史方輿紀要》所引《晉書·地理志》與現(xiàn)本異,分析巴郡、巴東、巴西三郡析分易名關(guān)系,現(xiàn)本《晉書·地理志》恐誤,《紀要》所載為是,即:“(東漢)獻帝興平元年(194),劉璋分巴郡立永寧郡。建安六年(201),改永寧為巴東郡。二十一年(216),劉備分巴東立固陵郡。(蜀漢)章武元年(221),又改固陵郡為巴東郡,前巴東郡為巴郡。”

③]按《梁書》卷三武帝紀下云“普通四年六月乙丑分益州置信州”,《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十八夔州條云“梁大同三年于郡(巴東)理立信州”,均言之鑿鑿。今按前者成書于唐,后者晚于前者三百余年,以此采信前者,以普通四年為是。

④]按《讀史方輿紀要》:濁水又稱墊江?!皦|江,縣南四十里,源出梁山縣之高梁山,春夏泛漲,人多墊溺,流經(jīng)渠口浦入于開江,亦謂之濁水?!?/p>

⑤]避唐太宗諱,即《舊唐書》“萬世縣作萬縣”說。萬世郡及縣,避太宗諱,唐志萬世郡多作萬安郡,諱言萬世縣,《寰宇記》等多據(jù)唐志,略改萬世事。按《讀史方輿紀要》:“齊梁因之,后周改縣曰萬世縣”。

⑥]除開州的永寧縣外,此時原北齊地澤州、瀛州和原南陳地高州亦有永寧縣。

⑦]按《讀史方輿紀要》:“開江,縣南一里。志云:源出新寧縣(今四川開江縣)(東北)霧山坎,流入縣界合于清江,又東南入云陽縣境,即水經(jīng)注所謂彭溪也?!庇忠蛱幙h南謂之南河。相對于大江稱小江。

⑧]按《讀史方輿紀要》云:“清江,在縣東北四十里。源出達州萬頃池,流入縣界,經(jīng)縣治東合于開江,謂之疊江?!标悩蝮A:《水經(jīng)注校證》2007版第775頁:(清水)“源出西北巴渠縣東北巴嶺南獠中,即巴渠水也?!?/p>

A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of Ancient Kaixian

HE Renga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An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usually contains the evolution of country-level-districts and Tongxian-level-districts, including establishing and abolishing, division and union of then, the evolution of governa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yp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ea names of the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Compared with the Tongxian-level-districts, the country-level-districts is more fundamental in the whol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Therefore, taking Kaixian for exampl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1158-year administrativ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Hanfeng, Kaizhou to Kaixian and draws a diagram of it. Finally, this investigation draws on many official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local chronicles concerned and tries to show its significance in three aspects: administrative evolutionary history, regional economical development and toponymy.

administrative evolution; Hanfeng; Kaizhou; Kaixian

K928 文獻標示碼:A

1009-8135(2016)02-0019-06

2015-12-15

何仁剛(1990-),男,重慶開縣人,上海師范大學歷史地理學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沿革開州開江
開州:提升能級 跑出高質(zhì)量發(fā)展“加速度”
開江踏歌
南有錢塘觀潮 北有呼瑪開江 民族爭艷 玉石增輝
開州區(qū)“五建五化”扎實推進黨性教育基地建設(shè)
開州清河店重建龍泉寺記碑簡考
開州名人林貴福
民國時期陸軍編制沿革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沿革明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沿革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