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臣++侯玉波++蘇福河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6-211-01
電流表是重要的電學(xué)測量儀器,自然成為中考的熱點內(nèi)容之一。近年來我們拜讀了有關(guān)表A的實驗試題受益匪淺,然而有些試題的參考答案值得商榷!現(xiàn)借貴刊一角陳述如下淺見,用以跟同行交流探討,并期望得到各位師長指教。
一、提出研討問題
(1)當表A選用“0.0~0.6A”量程時、其示數(shù)為0.4A;此時若把“0.6”和“3”兩個接線柱串入該電路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給出的參考答案是:“指針不會偏轉(zhuǎn)”〔個別學(xué)生的解答卻是:∵表A的量程是“0.0~(3-0.6)A”即“0.0~2.4A”、分度值為0.08A,∴該表指針“指在第5個小格上”〕。
(2)正在顯示電路中電流大小的表A,此時若將被選用的兩個接線柱短路,則表A__。給出的參考答案是:“無示數(shù)”(注:課文p39已經(jīng)明確指出:“短路”是指“電路中的電流不流經(jīng)用電器,而在電源兩極之間直接構(gòu)成通路”;用一根導(dǎo)線連通表A被選用的兩個接線柱,電路中的電流仍要流經(jīng)用電器!課文里稱之為“短接”)。
(3)舊版課文里在《測量小燈泡的電阻》課后,編寫了表A的“內(nèi)接法”與“外接法”測量電阻的習(xí)題,并問“用這兩個電路測出的燈泡電阻相同嗎?如果略有不同,嘗試做出解釋”,給出的參考答案是:“在待測電阻R >> RA時(這時表A的分壓很?。瑑?nèi)接法誤差小”;“在待測電阻R << RV時(這時表V分流很小),外接法誤差小”。
為了驗證上述參考答案的對與錯,唯一正確的途徑就是揭開表A內(nèi)部電路構(gòu)成的面紗!
二、探究解答依據(jù)
1、表內(nèi)的電路構(gòu)成
磁電系的表A內(nèi)部電路連接如圖1所示:接線柱“3”跟“-”之間是用掛錫的粗銅導(dǎo)線連接的,經(jīng)粗略測量計算4種表A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其阻值約是0.0007Ω~0.0009Ω;“0.6”跟“3”接線柱之間,是用掛錫較長稍細銅導(dǎo)線連接的,其阻值約為0.0029Ω~0.0035Ω。
2、表內(nèi)的電流路徑及電阻大小
(1)當表A選用“0.0~0.6A”量程時,表內(nèi)的電流路徑如圖2所示;可知絕大部分的被測電流I,是通過由I2所示的路徑流出表A的;而能使表針偏轉(zhuǎn)的電流I1路徑里電阻R0的值,據(jù)有關(guān)資料介紹約為 0.05Ω(注:有人把R0 看成是串入電路中表A兩個接線柱之間的電阻值,顯然與事實不符?。?。從圖中不難發(fā)現(xiàn)I2與I1的路徑是并聯(lián)的!由此不難算出:當表A選用“0.0~0.6A”量程時,“0.6”與“-”兩個接線柱之間的最小電阻(忽略“游絲”和“線圈”的阻值等)R小≈0.00404Ω!
(1)當表A選用“0~3A”量程時(略)。
三、給出正確答案
依據(jù)上述可以認定的基本事實,自然就會得出下列的正確答案:
1、表A的“第三量程”:
如圖3所示:若讓電流從“0.6”接線柱流進表內(nèi)、從接線柱“3”流出表外,那么該表是能夠測量電流的!在教師的引導(dǎo)下,學(xué)生能夠設(shè)計出如圖4所示的校表方案電路示意圖:表A是選用“0.0~0.6 A”量程的標準電流表,表A1是把“0.6”與“3”接線柱串入電路中的校正電流表,用滑動變阻器控制電路中的電流,數(shù)次實測記錄如下:當電路中的電流=0.1A、0.2A……和0.6A時,表A1的指針恰好指在第4個、第8個……和第24個小格上!此時表A1的分度值順次為0.1A/4=0.2A/8……=0.6A/24=0.025A!而表A1的刻度盤上共有30個小格,可知表A1的最大測量值為:0.025A×30=0.75A!即表A的第三個量程(必須“讓電流從‘0.6接線柱流進表內(nèi)、從接線柱‘3流出表外”)是:“0.00~0.75A”、最小分度值為0.025A!幾十年的實驗教學(xué)實踐證明(如“-”接線柱松動時等),該量程是有實用價值的。
由此可知:“示數(shù)為0.4A的表A,此時若把‘0.6和‘3兩個接線柱再串入上述電路中時,可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的正確答案是:“若讓電流從‘0.6接線柱流進表內(nèi)、從接線柱‘3流出表外,該表指針恰好指在(0.4 A/0.025 A=16)第16個小格上!若讓電流從‘3流進表內(nèi)、從‘0.6流出表外,則該表指針將會逆時針偏轉(zhuǎn)或損壞”。
2、表A的“短接”示數(shù)
由圖1可知:用一根導(dǎo)線直接連通表A任何兩個接線柱,不論表A選用哪個量程,均為擴大表A的量程!表A的指針肯定會偏轉(zhuǎn)(注:跟“短接”前相比較,指針偏轉(zhuǎn)的幅度將會減?。?!進而應(yīng)該重新審視高中物理:“怎樣擴大表A量程”等問題。
3、表A的“內(nèi)”“外”接法
由上述可知:當表A選用“0.0~0.6A”量程時,“0.6”與“-”兩個接線柱之間的電阻為(0.00336~0.00404)Ω<< R燈,似乎釆用“內(nèi)接法誤差小”!但當表A指針滿偏時,“0.6”與“-”兩個接線柱之間的電壓降△U≈(2.0 ~2.4)m V!當表V選用“0~3V”量程、在最小分度值僅為0.1 V=100 mV的面板上,怎樣讀出上述電壓值呢? 經(jīng)查四種表V的《說明書》可知:“0~3V”量程的表內(nèi)電阻為(2.81~2.94)kΩ>> R燈,這似乎釆用“外接法誤差小”!而表頭電流均約為“1.0mA”!當表A選用“0.0~0.6A”量程、在最小分度值僅為0.02 A=20mA的面板上,能夠讀出上述電流值嗎?綜上所述,當使用實驗室里常規(guī)配備的、精密度僅為2.5級的表A和表V等電學(xué)器材,在中學(xué)做“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是完全可以忽略表A的“降壓”作用和表V的“分流”作用的!據(jù)此,新教材刪掉了上述相關(guān)內(nèi)容和習(xí)題,我們都是贊成的。向提供圖片和提出很好修改建議的王秀峰高級教師致謝!以上謬誤難免,敬請各位師長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