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立足臨床、緊跟前沿:“生物安全醫(yī)療救治及重要傳染病臨床診治新進展”研討會紀要

2016-03-25 09:10張敏娜陳威巍
傳染病信息 2016年6期
關鍵詞:免疫治療傳染病耐藥

張敏娜,陳威巍

·會議報道·

立足臨床、緊跟前沿:“生物安全醫(yī)療救治及重要傳染病臨床診治新進展”研討會紀要

張敏娜,陳威巍

新發(fā)傳染?。簧锇踩?;疾病防控

2016年11月18日至21日,第九期全軍新發(fā)突發(fā)傳染病防治技術培訓班暨“生物安全醫(yī)療救治及重要傳染病臨床診治新進展”研討會在解放軍第三〇二醫(yī)院舉行。會議邀請了國內著名的傳染病防治領域的專家、學者對當前我國面臨的生物安全形勢進行了分析與研判,并就新發(fā)突發(fā)傳染病醫(yī)療救治新突破和重要傳染病臨床診治新進展進行了研討。來自全國全軍的200余位傳染病專業(yè)人員和部隊基層衛(wèi)生機構人員參會。

1 生物安全醫(yī)療救治

生物安全是指由現(xiàn)代生物技術開發(fā)和應用所能造成的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體健康產生的潛在威脅,及對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預防和控制措施。目前全球生物安全形勢具有影響國際化、危害極端化、發(fā)展復雜化的特點。未來生物威脅主要表現(xiàn)形式可能是突發(fā)的人或動、植物疫情,且與自然發(fā)生的傳染病疫情或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難以分清。病原體可能趨于呈現(xiàn)低致死、高致病、易傳播、難追溯的特性。實施手段可能是合成和施放新病原體、制造可疑疫情等;其危害范圍不僅指向生命健康,而且將更多的轉向威脅社會和政府。我國作為當今世界快速發(fā)展的新興經濟體,面臨多種生物威脅,急須構建新型生物安全防御體系。醫(yī)療救治是生物安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并救治患者,對減輕病情,降低生物武器攻擊效能,減少公眾恐慌,穩(wěn)定軍心民心有重要作用。

生物氣溶膠是生物威脅的重要形式,通過氣溶膠傳播的傳染病具有更高的傳播效率。生物氣溶膠實時監(jiān)測預測與控制技術系統(tǒng)通過對疫情及環(huán)境的實時監(jiān)測、預測與優(yōu)化控制三個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對生物氣溶膠危害的一體化高效防控。該系統(tǒng)首創(chuàng)了傳染病疫情優(yōu)化控制模型和快速求解方法,定量表達了自然因素、社會因素與控制成本、控制效果之間的關系。在汶川地震后災區(qū)氣載病原體實時監(jiān)測、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得到了成功的應用。

2 今年新發(fā)傳染病及診治經驗

新突發(fā)傳染病防控是疾病控制的前哨陣地。繼人感染H5N1、H7N9禽流感流行之后,又出現(xiàn)多種人感染禽流感亞型。截至2016年10月,我國內地共報告新型禽流感H5N6病例14例,其中10人死亡。全球共報告32例人感染H9N2禽流感確診病例,大多數(shù)病例的癥狀較輕,未發(fā)生人群持續(xù)傳播,我國內地共報告病例17例,其中1人死亡。另外江西省報告3例人感染H10N8禽流感,其中2人死亡。中國臺灣報告1例H6N1感染病例。今年我國也相繼出現(xiàn)輸入性新發(fā)傳染病。今年2月,我國先后報告了首例輸入性寨卡病毒病、黃熱病及裂谷熱病例,至4月9日,我國共報告10例輸入性黃熱病確診病例,均為我國赴安哥拉從事商務或務工人員,其中1 人死亡。24例寨卡病毒病病例均為輕癥。

北京地壇醫(yī)院陳志海進一步介紹了輸入性黃熱病、裂谷熱、寨卡病毒病的診治經驗,并系統(tǒng)地講述了三種疾病的流行病學、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診斷與治療、預后及預防。他強調:①法匹拉韋對黃熱病有特異性療效,在藥物可及的情況下應該及時應用,預防接種對預防黃熱病至關重要;②寨卡病毒除了感染孕婦導致胎兒小頭畸形之外,最新研究表明,寨卡病毒可以在男性精液中長期存活,引發(fā)性傳播;③裂谷熱的傳播途徑多樣,人感染裂谷熱主要是通過蚊蟲叮咬和直接接觸感染動物或食用未煮熟的肉、奶等傳播。臨床上可表現(xiàn)為發(fā)熱、肌肉疼痛、關節(jié)疼痛等流感樣癥狀,嚴重感染會出現(xiàn)眼部癥狀、腦膜炎癥狀或出血熱癥狀。目前尚無人用裂谷熱疫苗。

3 艾滋病現(xiàn)狀和診治新方案

截至今年我國報告存活HIV感染者65.4萬,整體呈低流行趨勢,但部分地區(qū)疫情較重。新疆、四川、重慶、云南、廣西5個省份人群感染率超過10/萬。HIV經注射毒品及輸注血/血制品傳播病例逐年顯著減少,而性傳播比例逐年增加。至2016年94%的病例為性傳播感染,且男男性行為人群感染率持續(xù)上升。青年學生及老年人群感染率上升快,而青年學生中84%為同性性傳播,須引起重視。抗病毒治療人數(shù)逐年大幅度增加,病死率逐年降低。目前我國診斷發(fā)現(xiàn)率為68%、治療覆蓋率為67%、病毒抑制率為91%,離全球控制艾滋病流行新策略至2020年90%感染者被診斷的目標仍有差距。

目前艾滋病治療不能解決極晚期艾滋病的免疫損害,而免疫細胞治療可以作為抗病毒等治療的有效補充,可以調節(jié)機體免疫力、達到免疫重建的目的。解放軍第三〇二醫(yī)院王福生介紹了其團隊對艾滋病的免疫治療新方案,主要包括應用人臍帶血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免疫重建失敗患者,顯著提高了患者的免疫力。目前正在開展的同種異體過繼免疫療法治療晚期艾滋病的初步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可降低患者病死率、促進康復進程。

在HIV/HBV/HCV混合感染中,HBV或HCV與HIV共感染可促進HIV的進程,而HIV加劇HBV或HCV共感染患者的肝損傷,因此抗HIV治療的過程中要特別重視肝炎的治療和監(jiān)測。國家免費艾滋病抗病毒藥物治療手冊推薦HIV/HCV共感染者當CD4+T細胞計數(shù)<200/mm3時,要先進行抗HIV治療,待免疫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復后再進行抗HCV治療;當CD4+T細胞計數(shù)在200~350/mm3時,如肝功能異常的患者宜在開始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前先抗HCV治療;CD4+T細胞計數(shù)>350/mm3時,先抗HCV治療。

4 感染性疾病診治新進展

膿毒(敗血)癥是指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是機體對感染的反應失調而導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衰竭。對于膿毒癥的診治倡導多學科綜合治療與快速診斷相結合的精準救治體系,同時要重視病原體的診斷,通過建立致病微生物快速診斷平臺,早期應用抗菌藥物或抗病毒藥物提高救治成功率。

多重耐藥菌是目前臨床感染最嚴重的病原菌,病死率大幅增高,臨床面臨“無藥可救”的嚴峻挑戰(zhàn)。目前國內已研制出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色假單胞菌、鮑曼不動桿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疫苗,有望從源頭上控制嚴重耐藥致病菌感染與流行,同時為我軍平戰(zhàn)時預防戰(zhàn)時創(chuàng)傷感染提供精準的“生物盾牌”。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中國科學院大學蔣興宇介紹了納米技術在感染病快速診斷與耐藥控制中的應用。目前熒光陣列分析檢測細菌、氨基化嘧啶修飾的金納米顆粒對抗耐藥菌、非抗菌藥物與金納米顆粒協(xié)同抗菌等技術為治療超級耐藥細菌提供了新的前沿手段。

我國是全球22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多達5.5億人口已感染了結核桿菌,估算現(xiàn)有傳染性肺結核病人200萬,而耐藥是我國未來結核病控制須要重點關注的問題。結核病診斷難點在于臨床癥狀不典型、影像學表現(xiàn)不典型、細菌學陽性率低、分子生物學診斷假陽性及假陰性率高、免疫學檢測對臨床診斷意義有限。臨床診斷需要通過取樣方法的改進、檢測方法的提高和多種檢測聯(lián)合互補來增加診斷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空軍總醫(yī)院張波就肺部感染的診治進展進行了介紹。病毒是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體之一,特別是在嬰幼兒、高齡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中要重視病原體檢測,治療中要注意特殊人群的免疫保護、免疫治療和抗病毒治療。而對重癥肺炎治療要強調初始治療廣覆蓋,應用三代以上β-內酰胺類抗生素或加酶抑制劑,覆蓋非典型致病菌(氟喹諾酮或大環(huán)內酯類),警惕和兼顧假單胞菌,有高危因素時聯(lián)合應用具有抗假單胞菌活性的藥物。

5 免疫治療新技術

目前,腫瘤的免疫治療主要包括Check-point抗體治療、CAR-T治療、治療性疫苗、ISABR(免疫治療結合立體定向放療)。其存在的問題包括免疫治療的獲得性耐藥、轉移T細胞的工程安全性和組織選擇機制、個體化的腫瘤疫苗及自身免疫病與抗腫瘤治療反應等四個方面。利用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治療活動性慢性乙型肝炎,治療組患者的HBeAg/抗HBe血清學轉換率和HBV DNA載量下降均較安慰組高,整體安全性好。

第二軍醫(yī)大學海醫(yī)系流行病學教研室曹廣文以乙型肝炎相關性肝癌為例介紹了惡性腫瘤進化發(fā)育學理論。他認為,肝癌的發(fā)生與長期存在的慢性炎癥有關, STAT3、NF-κB、HLA-II、miR-218等炎癥分子的等位基因頻率與HBV慢性化和HBV促癌變異的免疫選擇存在顯著的關聯(lián)性。他提出的惡性腫瘤進化發(fā)育學理論體系將癌癥治療關口前移,為惡性腫瘤的預防、預測及靶向治療奠定了基礎。

(2016-11-28收稿 2016-12-20修回)

(責任編委 李 軍 本文編輯 趙雅琳)

From clinical practice to leading edge research: summary of seminar on "New progress in medical treatments for biosecurity and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erious infectious diseases"

ZHANG Min-na, CHEN Wei-wei*
Treatment and Research Center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302 Military Hospital of China, Beijing 100039, China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 biosecurity;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R51

A

1007-8134(2016)05-0381-03

10.3969/j.issn.1007-8134.2016.06.016

100039 北京,解放軍第三○二醫(y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張敏娜、陳威巍)

陳威巍,E-mail: cww302@126.com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cww302@126.com

猜你喜歡
免疫治療傳染病耐藥
《傳染病信息》簡介
傳染病的預防
如何判斷靶向治療耐藥
miR-181a在卵巢癌細胞中對順鉑的耐藥作用
3種傳染病出沒 春天要格外提防
腫瘤免疫治療發(fā)現(xiàn)新潛在靶點
呼吸道傳染病為何冬春多發(fā)
腎癌生物免疫治療進展
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臨床新進展
PDCA循環(huán)法在多重耐藥菌感染監(jiān)控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