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東土并蒂蓮華
——四〇〇年~七〇〇年印度與中國雕塑藝術展
印度與中國天造地設,成為比鄰,兩漢之際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自此展開了兩國之間延綿不絕的文化交往。
笈多時期作為印度藝術史上的古典主義時代,不論是佛教造像、印度教造像還是耆那教造像都展示出印度藝術本土化的強大生命力。尤其是佛教造像,氣質沉靜,仿佛處于深度冥想和自我精神的觀照之中,完全是智慧超然的形象。這些造像袈裟輕薄貼體,顯示出年青而柔軟的胴體、勻稱而富有彈性的肌肉,符合印度古典主義的人體美學標準,成為笈多藝術的典型形象。
中國佛教發(fā)源于印度,基于對佛教圣地的虔誠向往,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求法僧人西行,其目之所見的笈多時期的典型造像則成為了中國佛教造像匠師們最為直接的靈感源泉。此外,多元的中國文化與民族成分對中國佛教造像產生的影響更是不可估量。在新疆、甘肅、山西、陜西、河南、山東、四川等諸多佛教遺跡中,造像時而「絢麗多姿」,時而「秀骨清像」,時而「華貴豐腴」,加之在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之下發(fā)展出的精神內涵,更是使人驚嘆造物之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