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自華
摘要:從道家哲學的角度來審視林黛玉,她的美自然而真實,自有一番“風流”;林黛玉待人處世,一派“天真”的態(tài)度;她是一個天才詩人,作詩填詞具有濃厚的“世外仙林”之味;林黛玉前世今生的流轉變化,體現了道家生命輪回的思想特征。總之,林黛王身上閃爍著“道“的光芒,是一個體現道家哲學思想文化的符號。
關鍵詞:林黛玉;道家哲學;自然;天真;天才
20世紀的紅學研究興旺發(fā)達,形成了索引派、考證派、新證派等著名流派,但是忽略了文學本身,更缺乏哲學文化的視角。新世紀以來,劉再復從哲學文化的視角來研究《紅樓夢》,深化了對《紅樓夢》的感性認識,他認為林黛玉是莊禪文化的代表:重自然、重自由、重生命。我認為林黛玉應該是道家哲學文化的代表?!都t樓夢》雖然兼容了百家哲學,但是在林黛玉身上更多地寄托了曹雪芹的道家哲學文化理想,是一個道家思想文化的“符號”。
一、“自然”林黛玉
《紅樓夢》“十二金釵”中,無論是才華或是外貌,黛玉堪稱“十二釵之冠”,她是道家自然美的代言人,有著“自然的風流態(tài)度”。在開篇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第一次提到5歲的林黛玉,“聰明清秀”,“言語舉止另是一樣,不與近日女子相同”。她是警幻宮里,靈河岸上的一株仙姝,她的美是自然的,沒有任何的造作:她是大觀園中的閬苑仙葩,她的美是天賦的,所以黛玉的美是不可復制的?!暗朗亲匀槐旧淼某尸F”,現實生活中,黛玉這種美不能被描繪出來,也不可照相式地復制。那種承載著道的自然美是“無所不在”的,甚至連寶玉夢游太虛幻境時看到的釵黛判詞上的畫也只是枯木與玉帶的組合,并非生動的人物畫。寶釵的《畫菊》詩更以“豈是丹青費較量”(第三十八回)來訴說了黛玉的美。由此可見天然之美是最高的美,是不可替代的,更是人類的畫筆無法描摹的。當黛玉進入賈府眾人的視線,人們看到她“年貌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但是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tài)度”(第三回)。她的前世是一個自然美麗清新脫俗的絳珠仙子。她姿壓眾芳,其嬌美的姿容無人能比。脂硯齋《甲戌眉》評:“草胎卉質,豈能勝物耶?想其衣裙,皆不得不勉強支持者也?!倍趯氂裱壑绪煊駞s又是“與眾各別”的:“閑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保ǖ谌兀氂裼美锨f思想、老莊觀念、老莊態(tài)度去評說,去觀察,才能看透黛玉美的本質。西施顰眉實因病痛,并非不病強顰,這是一種自然的病態(tài)美而非矯作,黛玉顰眉也是如此,是她內心憂傷的自然流露,她的“病如西子勝三分”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是自然流露出來的病態(tài)之美,這根本無法效仿。
曹雪芹也特別地提到了黛玉這種天然的美,《詠黛玉哭花魂》一詩中可見:“顰嘆才貌世應稀,獨抱幽芳出繡闈。嗚咽一聲猶未了,落花滿地鳥驚飛。”“顰嘆”用以贊嘆黛玉,這才貌雙全的美人是世間少有的,獨自站在那墻角邊花陰下,顧影自憐,頻頻嘆息,嘆息未完又悲傷地低聲哭泣,正是這美若天仙的一哭,使得“花魂默默無情緒,鳥夢癡癡何處驚”(第二十六回),這是何等的可憐。
《莊子·天道》曰:“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泵?,保持著天然的本色,以至于天下沒有什么能夠與她比美。林黛玉的美屬于天然本色的美,不可復制、不可比擬的自然美。按照道家的哲學觀,自然美是一種最高境界的美。
二、天真林黛玉
《紅樓夢》中,大觀園里有嫵媚豐美的薛寶釵,有風流嬌艷的史湘云,有文采風流的賈探春,有美貌不亞于其姐的薛寶琴……為什么獨有黛玉那樣牽動人的衷腸,甚至有人因她而狂、為她而死呢?她究竟有何動人之處?這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根本一點是她率真任性而不受世俗束縛的個性。曹雪芹通過黛玉的孤傲,耍小性子,刀子般的嘴,將黛玉這種天真性情一一展露在讀者的眼前,而黛玉也正是用自身這種天真性格反抗著封建禮教對她的侵蝕,即使她寄身于封建貴族大家庭,也能獨善其身。黛玉這種天真,是道家所推崇的“常然”的體現,是莊子“逍遙游”的最好闡釋。
林黛玉,一個出身于“鐘鼎之家”、“書香之族”的女子,自小失去母親,導致“上無親母教養(yǎng),下無姊妹兄弟扶持”,一直由父親撫養(yǎng)成人,雖然如此,但日子過得還算舒心。后來因為外祖母思念的原因,才不得不辭別父親寄居賈府。小小年紀,單身外出,又寄人籬下,那種害怕、孤單、緊張的心情可想而知。再加上賈府又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仕宦家族,處事要小心,她“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要多說一句話,不可多行一步路”(第三回)。在這種壓力下,形成了自尊而自卑的復雜矛盾心理,從而使她變得愛耍小性子,說刻薄話,正是耍小性子,說刻薄話突出了她那種率真的性格。
剛進賈府,黛玉便用心觀察身邊的人、事、物,她明白“這里許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隨的”,因此“少不得一一改過來”,禮節(jié)做足些。在看到賈母時便第一時間“下拜”,對其它人也一一拜見,生怕做少了會被人恥笑去;邢夫人留她吃飯時,她更是以“還沒拜訪二舅舅”加以婉拒。她明白自己如今的處境是寄人籬下,不是“正經主子”,因而顯得更加小心在意,惟恐自己的自尊心在眾人面前受損??梢哉f,林黛玉就是帶著這樣一顆強烈的自尊心來到賈府的.明白了這點,我們就會發(fā)現,林黛玉那些被人們視之為“小性兒”的事情,都是和她的這顆強烈的自尊心密切相關的。且看她與寶玉共讀《西廂記》,她“越看越愛看,不到一頓飯功夫,將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覺得詞藻警人,余香滿口”。賈寶玉開玩笑說:“我就是個‘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個‘傾國傾城貌?!绷主煊駳獾谩澳槂和t,頓時直豎起兩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兩只似睜非睜的眼”,指著寶玉道:“你這該死的胡說,好好的把這淫詞艷曲弄來了,還學了些混賬話來欺負我。我告訴舅舅舅媽去?!闭f到欺負二字時,黛玉的眼圈兒紅了。黛玉向寶玉耍小性子,是因為寶玉用“淫詞”來形容她,她的自尊心受到了踐踏,所以她做出了最自然的反映——耍小性子,而她這種任性的行為也只是為了維護她那顆自尊心。用一個生動的生氣表情,直接率真地表達自己的心聲,這也只有黛玉這種“小性子”才能傳達出來的,若換做寶釵,恐怕不會如此了。還有一次林黛玉來到怡紅院賈寶玉處,她敲門時,剛好碰到晴雯生氣,沒聽清是林黛玉的聲音而沒開門,林黛玉就錯疑在寶玉身上,更“獨立墻角邊花陰下,悲悲戚戚嗚咽起來”,回去后,又“倚著床欄桿,兩手抱著膝,眼睛含著淚,好似木雕泥塑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薛寶釵、史湘云都曾受過寶玉不留情面的頂撞,她們也不過是“滿臉通紅”而已,而林黛玉卻只因一點誤會受了點委屈就撕心裂肺地痛哭。到了第二天寶玉來尋她時她更是“正眼兒也不看”他,耍小性子的背后有著黛玉的真性情,這是黛玉任性的體現之一,維護她強烈的自尊心也是她耍小性子的目的之一。莊子曰:“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彼^“不以物易其性”,就是不為追逐外物而傷害自己的本性。林黛玉“不以物易其性”,依然保持自身天真的性格,在賈府的大染缸里還能做到獨善其身,出淤泥而不染。賈府里林黛玉愛耍“小性子”,是公認的,連紫鵑都批評她“太浮躁”、“小性兒”、時?!巴崤扇恕薄!奥犌奈蚨U機”一節(jié)中,因湘云的一句“像林妹妹”點燃了寶玉與黛玉鬧得最兇時間最長的導火線,林黛玉生氣原因很簡單,“我原是給你們取笑的——拿我比戲子取笑”,這太傷林黛玉的自尊心和人格了,因為當時社會地位最低賤的莫過于“戲子”了,這怎能不使她備受屈辱呢?自尊心受到損害呢?因此她再一次耍小性子,去維護自己的自尊。
林黛玉用“耍小性子”來維護自己的自尊心,這體現了她率真而任性的性格。賈府里面也只有這個率真任性的黛玉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內心,從而做到獨善其身。能在封建禮教之家獨善其身的人,可以說是莊子所說的“神人”。
莊子在《逍遙游》一篇中曾指出這世上只有一種人可以到達“逍遙之境”,而這種人便是“神人”:“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他們超然物外,淡薄功名利祿,無拘無束,可以達到“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境界。這不正是黛玉的真實寫照嗎?黛玉雖寄居于賈府這個官宦世家,但她不受傳統禮教的束縛,一樣我行我素,清淡外物,漠視功名,她用大眼界看自己的人生,榮華富貴、是非紛爭在她眼里永遠都是毫無意義的,她要的是那種打破常規(guī)的生活,要的是只有“心”的生活。她和寶玉一道在薛姨媽那里喝酒時,李嬤嬤勸寶玉少喝,并且抬出賈政來,要寶玉提防老爺問書時,黛玉立刻當著眾人把李嬤嬤教訓了一頓,急得李嬤嬤說:“真真這林姐兒,說出一句話來,比刀子還尖。”她斥責李嬤嬤,是因為這個李嬤嬤用賈政的權威和仕途經濟一類的說教來制約賈寶玉,她反對用儒家那種“功利”的思想來束縛寶玉。再說到寶玉上學一事,襲人為寶玉準備筆墨紙硯時不斷地勸說寶玉要“念書的時候想著書,不念的時候想著家”,勸寶玉走仕途,考科舉;反觀黛玉,卻對他說:“這一去,可是要蟾宮折桂了,我不能送你了。”一個“蟾宮折桂”便道出了黛玉對封建仕途思想的諷刺,她認為“有用”的人不一定要循規(guī)蹈矩,按照古代標準去走仕途,按程序,按規(guī)矩地去設計自己的人生,因此她也沒有迎合家庭的需要去勸賈寶玉走仕途。寶玉被父親痛打,她叫他“從此改了吧”,這也不是她的真心話,因為她是一個從不說“混賬”話的妹妹。
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賈府,充斥著儒家腐味,是一個名利之爭的府邸,林黛玉不愿壓抑自己的個性,改變自己性情,以臣服于各種封建思想道德規(guī)范為代價博取他人的歡心,而她不逢迎、不妥協的性格又為封建貴族大家庭所不容,成為了賈府中最不討人喜歡的人,但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讓她無羈無絆,讓她成為在大觀園中身心最自由的人。她不受封建禮教的束縛,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她永遠那樣逍遙自在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算被大家說她愛耍小性子,愛說尖酸刻薄的話,她也不介意。
莊子曰:“天下有常然?!摈煊襁@種天真的個性便是她的“常然”之態(tài)。曹雪芹通過他精湛的筆法,把黛玉她這種天真描寫得活靈活現,使人物顯得豐滿起來。道家主張順其自然,無為而治,反對人為雕琢;主張逍遙,達到“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境界,林黛玉正是用她的言行舉止來闡釋這一道家哲學思想。她是一位生活在世俗世界的“真人”。
三、天才林黛玉
林黛玉是一個天才詩人。一位懂得把生存境界詩意化的詩人:一位在有限生命中追求精神永恒的女子。林黛玉是一位富有詩人氣質的女性,悲苦的命運與清高孤傲的性格使她始終對生活保持著特殊的敏感,那些別人渾然不覺的細致事物、生活現象,都能深深地觸動她的情懷。賈府里面籠罩著封建禮教統治的溫情脈脈的面紗,她難以在別人面前展示、傾訴自己豐富奔放的情感,只能把自己的喜悅、哀傷、希望和理想,全部傾瀉到自己的詩中。
曹雪芹在《紅樓夢》里讓大觀園的貴族小姐們成立了一個海棠詩社,這些才女們在詩社聚會時以“菊”為題賽詩,李紈公正地評價才女們創(chuàng)作的詩,認為林黛玉的《詠菊》第一、《問菊》第二、《菊夢》第三,包攬了前三名,并認為林黛玉三首詩“不露堆砌生硬”,自然天成。黛玉有“天縱詩才”,這種才華非后天勤學苦練而成。
雖然生活于富貴榮華之地,林黛玉卻用她那種天縱詩才描繪了一幅世外桃源的理想詩意世界。莊子認為,世外桃源的理想生活是存在的,他在《山木》一篇中,便借南宜僚之口,敘述了“世外桃源”這一社會景觀:“其民愚而樸,少私而寡欲”,“其生可樂,其死可葬”,在那里人們過著“自由浪漫”的生活,而且具有“少私寡欲”的樸實品格。到了東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一文中更是發(fā)展、豐富了莊子這一世外桃源的思想,描繪了一種寧靜悠閑的與世隔絕的田園生活。而黛玉《杏簾在望》一詩是受了他們兩人的影響,在詩中描繪出那種純樸寧靜、真實的世外桃源式的生活:“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薄耙黄璐壕戮G,十里稻花香。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贝嗽姵鲎缘谑嘶兀岳锨f世外桃源的理想社會觀為基礎,精心描繪了一個以“大觀園”為模式的“世外桃源”,并最終要達到一個逍遙自在、清靜無為、無憂無慮的田園生活境界。詩歌首聯先呈現出“世外桃源”的整體面貌,接著把畫面拉近,細致地描寫“桃源”中象征著水鄉(xiāng)田園生活及農家生活的景物,如菱荇,鵝兒戲水,桑樹,榆樹,燕子,綠油油的韭菜田,飄著清香的十里稻田等。尾聯還“以幻入幻”用“盛世”一詞點出“世外桃源”所倡導的未來理想社會,因為“盛世”所以無饑餒:因為“盛世”,人們“何須耕織忙”。在這首詩中,黛玉從整體到局部,細致地向大家呈現出她內心的那一幅恬淡、寧靜、悠然自得、怡情悅目的山野生活圖。怪不得脂硯齋《庚辰雙》評:“阿顰之心臆才情與人別,亦不是從讀書中得來?!鼻f周這一“世外桃源”式的社會理想圖景,在黛玉詩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黛玉的《葬花吟》詩出自《紅樓夢》第二十七回,黛玉因尋寶玉遭閉門羹后,第二天在大觀園里花冢旁葬花時所作。這首詩充分體現了莊周的“物化”觀,莊子在《齊物論》中說到“天地與我并存,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周夢蝶”闡明“物化”這一觀點。莊周就是莊周,蝴蝶就是蝴蝶,“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而兩者又是分不清彼此的?!安恢苤畨魹楹c,蝴蝶之夢為周與?”但所有一切都歸于“物化”。在《葬花吟》中,林黛玉以花自喻,花人一體,以花訴說自己的心聲,以“花謝花飛”來比喻“紅顏易老”,語言形象生動,感情細膩,意境深遠,可謂“神與物游”,“思與境諧”?!盎ㄖx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林黛玉悲憫、同情亂紅陣陣、凋殘的百花,寄托著林黛玉對自己身世的感慨?!耙荒耆倭眨L刀霜劍嚴相逼”,在這里,黛玉把封建社會“吃人”的封建禮教和反動的封建正統勢力,形象地比喻為自然界的“風刀霜劍”。這是她對于封建社會罪惡的揭露和控訴?!霸概{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則表現了黛玉對于一種朦朧的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這是《葬花詞》的最強音,體現著黛玉這一叛逆者的最可貴的品質。整首詩從黛玉惜花、憐花、收花、葬花的具體行動,將她和她的驚濤駭浪般的情感埋葬于干凈的土壤里,使她猶如花兒一般隨土而化。不知是黛玉葬花,還是花葬黛玉,要說是花葬黛玉,還不如說是黛玉葬自己。
《琴詞》這一首詞被譽為“林黛玉之絕唱”,貫穿于這一首詞作的是莊子“貴真”的思想。莊子曰:“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闭?,是精誠的最高表現。不精不誠,就不能動人?!肚僭~》可以說囊括了林黛玉的整個生命歷程,她一生的悲劇命運。悲劇的起始關鍵是悲慘的身世:父母雙亡,無兄弟姐妹,又寄人籬下。這樣的生活境況使得黛玉做出這一首悲情而真情的絕唱。黛玉的詩詞貴在真,貴在自然流露,這也是能永遠留在讀者心中的原因。
四、道歸林黛玉
許多學者會注意到《紅樓夢》中寶玉前世今生、“復歸自然”的生命旨歸,注意他“隨風化了”的道家生死、生命輪回的“天道”觀,卻往往忽略了黛玉,其實林黛玉身上也體現著這種道家的“天道”輪回觀。
《莊子·養(yǎng)生主》:“指窮于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彼J為生命本身就是循環(huán)運動的,生與死不過是自然界演化的流轉,是一個大道輪回,精神永恒,永遠不滅,正如白天與黑夜交替,所以,莊周才會在他妻子死后“鼓盆而歌”。人的生命從天地自然的母體中來,然后在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逍遙游”中打破紅塵的種種束縛,最后回歸于天地自然之母體,達于“天地與我并存,而萬物與我為一”的最高境界,打破了生死界限,沒有所謂的生和死,只是完成了一個“天道”的輪回過程。黛玉本是靈河岸邊的一株“絳珠仙草”,從天地自然母體中來,后因還淚報恩下紅塵,歷經紅塵世事后突破種種束縛,最后魂歸離恨天,回歸自然的母體之中,再次成為一株“不令蜂纏蝶戀”的仙草,完成了一次生命的輪回。這里曹雪芹雖然兼容了佛教的“三世”思想,但主要還是體現了道家的生命輪回思想。
《紅樓夢》開篇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便借一僧之口道出黛玉的前世,她原是“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絳珠草”,由此看出黛玉前世源于自然母體,因受“赤瑕宮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之恩,“這絳珠仙草始得久延歲月”,后來“脫卻草胎木質,換的人形,僅修成個女體,終日游離于離恨天外”,但“因尚未報灌溉之德”,于是絳珠仙子決定“我也去下世為人”,“把我一生所有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于是她便下了紅塵,幻化成那“瀟湘妃子”林黛玉。除此之外,在第五回“寶玉夢游太虛”一節(jié)中,不難發(fā)現,帶領寶玉游太虛幻境的警幻仙姑,也是林黛玉的本真之一。為何有此一說?在這里警幻仙姑也是“居于離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此為其一;仙草下凡還淚報恩,仙姑因“流冤孽纏”太虛幻境中,這為其二。因此,可以斷定警幻仙姑是林黛玉的本真之一。無論是仙草,還是仙姑,她們都是黛玉的本真,是自然的化身。
絳珠仙草下凡變成林黛玉,居于大觀園中,正如居住在靈河岸邊、三生石旁的仙草、太虛幻境中的仙姑。而這一變化只是林黛玉生命循環(huán)圈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當她離開神界進入凡塵,成為凡人后,“木石良緣”是牽絆寶黛一生的主線,更是黛玉還淚的導火線。她進入凡界那一刻便失去了在神界中所具有的神性,而他們前世的姻緣(凡界中所說的“木石姻緣”)也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她不再是神瑛侍者姻緣線的另一頭,他們不記得彼此,不記得前世,更無法確認彼此的姻緣關系。盡管兩人見面之初還覺得“雖然未曾見過他,然我看著面善”,“心里就算是舊相識,今日只作遠別相逢”,但在大多數場合中已經無法真正溝通,只有在夢中尚可自我認同與彼此認同,才能恢復神界中固有的默契,所以才有賈寶玉夢游太虛境悟本真,黛玉夢中見寶玉挖心證真情之舉,但夢醒后還是一樣,回歸于現實。也正因現實如此,才開了“絳珠草”還淚的頭。絳珠草還淚,結果必然是“淚盡而逝”,這樣方能完成絳珠草下凡的初衷,“淚一日不還,黛玉尚在;淚既枯,黛玉亦物化矣”。也就是說絳珠仙草在凡間的化身黛玉,只能耗盡生命,才算實現還淚之舉:實現還淚之舉,便要歸于自然。而黛玉之死,又意味著她與寶玉不能結合,因為他們一旦結合,便不能還淚報恩,不能還淚報恩也無法使寶黛歸真了。在還淚報恩的過程中,黛玉“愿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找一處“香丘”埋葬自己。但她知道這是不可能找到的,所以她只愿“莫若錦囊收艷骨,一手不凈土掩風流”。自己死后要像用一捧凈土掩埋落花一樣,讓自己也掩埋在凈土之中,使自己“質本潔來還潔去”,并隨土化了,所以在她臨終前也要囑托紫鵑“她的身子是干凈的,你好歹也叫他們送我回去”。在黛玉的絕唱《琴詞》中更是唱出了她的本真,悟得了“人生斯世兮如清塵,天上人間兮感夙因”之道。從“絳珠仙草下凡,黛玉焚詩冊,手帕,到最后以血淚還恩,并埋于干凈之土,香魂隨風散”這一生命歷程可以看出,黛玉是用生命去追求姻緣,用生命去還恩,更用生命去還原自己的本真。
黛玉淚已還,恩已報,凡塵俗世之事已與她無關,理應“返歸真境”回歸自然,恢復本真,這就是黛玉回歸到絳珠草、太虛幻境中瀟湘妃子的環(huán)節(jié)。在第九十八回“苦絳珠魂歸離恨天”一節(jié)中便借“那人”口道出林黛玉不同于凡人的前身:“林黛玉生不同人,死不同鬼,無魂無魄,何處尋訪?!摈煊袷怯山{珠草幻化而來,有怎會有人的七魂六魄呢?“那人”接著更是點明“黛玉已歸太虛幻境”,勸寶玉如有心尋訪就要“潛心修養(yǎng)”,寶玉只有悟其本真后才有機會尋到林黛玉。而書中第一一六回也正好印證了“那人”的說法,寶玉再一次夢游太虛幻境,并在此悟得仙緣,悟得自己的本真。因此,他在太虛幻境中不僅見到了前世那靈河岸邊、三生河畔的絳珠草;更是見到了黛玉的化身“瀟湘妃子”。至此黛玉還淚,死后歸真這一循環(huán)過程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已呈現出來,而黛玉的生命循環(huán)也完成了一個輪回,體現了道家“復歸自然”的生命哲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