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晨
(蘇州大學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江蘇省新型城鎮(zhèn)化與社會治理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江蘇 蘇州 215123)
?
轉型視野中的權宜型地方治理:實質、限度與超越
張晨
(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江蘇省新型城鎮(zhèn)化與社會治理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江蘇蘇州215123)
[摘要]后發(fā)國家的趕超式發(fā)展邏輯,同時型塑了中國地方治理相當長時期內的基本框架,即權宜型地方治理,這也是改革開放后我國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主要模式。這種地方治理模式對后發(fā)國家和地區(qū)在短時期內維持社會秩序,獲得治理績效具有顯著功能。不管從現代民主法治的合法性邏輯出發(fā),還是從經濟發(fā)展訴求的有效性邏輯出發(fā),都無法全面概括和評價權宜型治理。然而隨著市場化不斷發(fā)展,社會面臨全方位轉型,權宜型治理曾經的試驗性、靈活性和適應性遭遇到越來越多的挑戰(zhàn),并且暴露出其不確定性、非正式性和自我固化等諸多缺陷,告別權宜型治理已經成為繼續(xù)深化改革的必經之路。
[關鍵詞]地方治理;權宜型治理;治理轉型;治理績效
引論
改革開放30多年,在保持原有體制基本框架的前提之下,中國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驕人成績,年均經濟增長高達7%以上,在相繼超越亞洲四小龍之后,GDP排名從第十躍居現在的世界第二。隨著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以市場化和法制化為核心的改革藍圖更加清晰,中央高層對繼續(xù)推進改革已經顯示出堅定的決心、堅強的信心和堅決的勇氣。在“中國崩潰論”和“中國威脅論”的質疑與擔憂之間,中國的“大國復興”之路似乎日益清晰,富有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也日益顯現。
根據各自所在學科的研究范式和理論優(yōu)勢,不同學科的研究者們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家治理和地方治理模式進行了多角度的研究。經濟學者和社會學者往往站在經濟人假設的基礎上,提出“地方公司主義”、掠奪型地方政府等概念,來解釋央地關系調整后,地方爆發(fā)出改革的強勁動力,成為推動改革的中流砥柱的原因;而政治學者則習慣從“國家—社會”關系范式出發(fā),將改革開放后的地方政府概括為“汲取型/懸浮型政權”[1],或“代理型/謀利型政權經營者”[2]。這些研究路徑和理論歸納在解釋地方政府行為時都具有一定說服力,也存在各自的解釋邊界。共同的不足之處在于,盡管眾多學者都嘗試打開政策制定和運行過程中的“黑匣子”,但過多地停留在對政府行為的闡釋層面上,因而在充分解釋了地方治理得失、政府行為異化、創(chuàng)造繁榮的動力等現象的背后,缺乏一種政治學的價值關切、理論判斷和實踐指引。也有學者在質疑“中國模式”的同時,提出了“反應性理政”[3]的概念,指出當前中國政治的特點在于適時的自我更新與非正式渠道的作用,這一概念雖然跳出了僅僅針對政府行為的研究范疇,卻還是局限在政策過程的視野范圍內,缺乏宏觀的歷史縱深和時代關懷。
以前人的歸納總結為基礎,緊密結合改革實踐,筆者提出權宜型治理的概念,作為對近代以來,中國在邁向現代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政治邏輯、發(fā)展路徑、治理機制等一整套地方治理體系特征的概括。所謂權宜型治理,是指后發(fā)國家在邁向現代化進程中,為提高綜合國力,在傳統政治運行體系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追趕型、應急型發(fā)展模式。在界定權宜型治理概念的基礎上,筆者試圖闡明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權宜型治理的由來,其制度基礎和主要特征,從而進一步說明權宜型治理的實質;第二,對于后發(fā)國家來說,從合法性和有效性兩方面都可以說明一定時空場域中權宜型治理現實存在的合理性;第三,當前社會全面走向“新常態(tài)”的轉型過程中,權宜型治理面臨著哪些挑戰(zhàn)和限度,以及最后告別權宜型治理,邁向國家-地方治理體系和能力的現代化,需要作出怎樣的調適和變革。
一、后發(fā)“趕超”:權宜型治理的興起與實質
長期以來,后發(fā)“趕超”的國家治理模式,并非一個自主選擇的結果,某種程度上,是新中國國家成長特定環(huán)境形塑的客觀結果。近代以來的壓迫性生存環(huán)境,使中國人普遍形成了一種“落后就要挨打”的心理共識。建國之初惡劣的國際生存環(huán)境,也使得中國“趕超式”發(fā)展需求迫切。1950年代末,剛剛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就提出“趕英超美”的口號;針對不容樂觀的國際形勢,為了在冷戰(zhàn)中獲得有利地位,一邊表明不結盟政策,一邊提出第三世界理論。60多年間,無論是國際事務還是國家建設,在這種“趕超”邏輯下,既為改革開放累積了物質和制度資源,也由于這種對速度不切實際的追求,付出過沉重代價,更為后來的發(fā)展埋下隱患。
時至今日,即使中國距離曾經異想天開的口號仍有相當距離,不過畢竟已經締造了經濟奇跡,其發(fā)展成就為世界諸國廣泛承認,加入世貿組織也加快了中國與世界接軌的節(jié)奏。然而一方面從全球范圍來看,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環(huán)境,相對于主動出擊式的“有所作為”,“韜光養(yǎng)晦”式的被動應對仍是中國外交的基本策略。這種大體上的被動姿態(tài)不僅體現在國際關系中,在國內地方治理的各個方面都有更加具體的表現。民生保障、民族事務、環(huán)境保護、公共衛(wèi)生、網絡治理等公共議題,都在不斷“倒逼”著地方治理的應對調適。
只有使自己不斷強大,才能改變落后挨打的現實。后發(fā)國家艱難的局勢決定了“趕超型發(fā)展”戰(zhàn)略。然而,正是在這種奮起直追的過程中,構建出中國自“告別革命”后推動發(fā)展的獨特體制空間,其基本特征在于政治結構上的威權型體制、政治過程中的壓力型機制和動員參與下的運動式治理。首先,如果將具有現代化取向、以構建現代民族國家為目標,同時具有有限多元價值觀念的非民主政治結構視為威權主義政體的話,那么早在民國時期的國共兩黨,為了實現國家的統一和民族復興,在政黨綱領和政治實踐中就都明顯表現出了威權的基本因素。這些因素在新中國成立之后,隨著狂熱的意識形態(tài)逐漸冷卻,重新依附在追求以經濟績效為核心的發(fā)展型邏輯上,在促進經濟實現高速增長的同時,也有助于維持政治和社會的穩(wěn)定。其次,所謂“壓力型機制”是“一級政治組織(縣、鄉(xiāng))為了實現經濟趕超,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指標而采取的數量化任務分解的管理方式和物質化的評價體系”[4](P28),這是中國所經歷的現代化進程中,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產物,是中國各級政府對中央提出的“跨越式發(fā)展”“驅動發(fā)展”等戰(zhàn)略部署的回應,通過數量化的任務分解[5],采用項目式、承包制等形式,結合精神、物質和仕途等激勵機制和一票否決等懲罰措施,在以一系列評估指標為核心的政績壓力下,實現調動地方積極性、快速發(fā)展經濟和民生等政府治理目標的生動描繪。最后,運動式治理通常被視為在革命的特殊歷史時期,在“強國家—弱社會”的制度空間中,一方面國家對社會改造有著強烈的抱負或面臨強大的績效合法性壓力,另一方面又存在著國家難以通過制度化、常規(guī)化和專業(yè)化等途徑實現社會改造的現狀,在激進的社會改造需求和嚴重滯后的基礎權力的張力之間,為實現社會動員和資源整合,逐漸形成的“非制度化、非常規(guī)化和非專業(yè)化”[6](P37)的治理模式。
總而言之,權宜型治理的實質就是,在整體實力大距離落后的情況下,以實用主義理性為基本行動準則,千方百計開拓自強自立發(fā)展道路的國家(地方)治理模式,然而其實所謂的趕超,不過是被動局面下無可奈何的積極應對。
二、合法性與有效性:權宜型治理的功能訴求
長期以來,關于政體的合法性與有效性一直是學術界關注的重點。從神意到契約到公意,再到韋伯系統總結的經驗合法性,合法性被視為是政治權力進行社會秩序安排與特定的社會價值標準相符合,并獲得絕大多數民眾的認同。有效性則指政治權力在社會統治和管理中取得的實際效果,被認為是一種“成就偏好”[7](P236),包括戰(zhàn)爭勝利、國家繁榮和社會安定等。簡言之,合法性就是維持政治權力的信念,有效性則是衡量政府基本功能的尺度[8](P53)。大多數學者都承認合法性與有效性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系。正如托克維爾早就指出的那樣,當遇到困難時人們習慣于向政府尋求幫助,一旦遭遇拒絕或抑制,對政府的不滿就會增加。李普賽特也認為“如果一個政治制度長時期地缺乏有效性,也將危及合法制度的穩(wěn)定”[8](P53)。亨廷頓更直截了當地指出,合法性與有效性之間的差距沒有想象的那么大,也就是說“各國之間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它們政府的形式,而在于它們政府的有效程度”[9](P1)。
改革開放以來,所謂“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模式一直都是個充滿爭議的話題??傮w上說,爭議正是來自于兩個層面:合法性層面和有效性層面。所謂合法性層面就是基于現代民主法治的價值框架來衡量改革的路徑和成效,認為當前中國盡管取得經濟發(fā)展的進步,但是與現代民主法治背道而馳、格格不入,甚至是在開歷史的倒車。法治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對于政府的權力來說是法無明文規(guī)定即禁止,而對于公民的權利來說是法無明文禁止即自由。地方官員在行使權力的過程中必須遵守這一原則,否則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由于當前中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只關注結果,忽略過程的規(guī)范性和公開性,為了達成上級要求的各種檢查指標,甚至不惜運用一些超常規(guī)的手段和方式,打擦邊球、鉆政策空隙。從現代民主與法治的價值來看,毫無疑問應該受到批評。不過另一些人則表示了不同意見,他們更多地從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有效性層面來評價目前的治理模式,認為從經濟發(fā)展的績效角度來說,是值得肯定的。中國經濟自改革開放以來保持了高速增長,被譽為“增長的奇跡”。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速度之快,持續(xù)時間之長在世界范圍內都是非常罕見的。在一些人看來,中國經濟這種長時間高速度增長表現與地方政府的治理模式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在中國特色的特殊體制下地方政府與官員的行為無疑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成功的重要密碼,甚至被一些人認為是中國經濟奇跡的重要原因[10]。過去30多年的實踐,中國地方政府在地區(qū)經濟增長過程中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地方官員需求一切可能的投資來源、推動地方經濟發(fā)展的熱情在世界范圍內也是同樣罕見的[11](P2)。當然,即使在現實層面的評論,也不盡然全是積極和正面的。也有學者看到了在強力推動地方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政治過程和民眾監(jiān)督,因此,一味強調單一的GDP增長,不僅造成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形成非均衡式發(fā)展,而且在一些地方出現低水平重復建設和官員追求政績的形象工程,大量資源被浪費的同時,嚴重阻礙了實體經濟、創(chuàng)新產業(yè)和集約經濟的發(fā)展。這種政府的強制性改革,壓抑了市場的自發(fā)秩序和社會的自我成長,造成“強政府-弱市場-弱社會”的發(fā)展格局,難以抵擋經濟的周期性漲落,也不利于現代國家的構建。甚至在一些地方,一次次圈地買賣和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出現官商勾結、與民爭利的腐敗現象,進一步激化了各類社會矛盾和問題。
總結30多年的改革實踐,這種權宜型治理的國家治理方式有效規(guī)避了前蘇聯“休克療法”的嚴重挫折,采取從治理有效性出發(fā),在政治體系自我完善、經濟社會不斷發(fā)展,以及預防和駕馭風險中不斷累積合法性的漸進模式[12]。這種模式所取得的改革成就是顯而易見的。從革命勝利建立政權,贏得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奠定最初的合法性,到改革開放,通過調節(jié)央地關系實現權力的下放,經濟得到飛速發(fā)展,社會體系日益成熟,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從而增強政治合法性。然而正如許多歷史事件證明的那樣,“現代性孕育著穩(wěn)定,而現代化過程卻滋生著動亂”[9](P38),特別是在實踐中,以經濟發(fā)展為先的策略往往變異成為“經濟就是一切”的“績效陷阱”。很顯然,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傳統的被動型治理越來越暴露出其與社會全方位結構轉型之間的“脫嵌”。
三、轉型與挑戰(zhàn):權宜型治理的限度
誠如前文已經指出的,今天中國的權宜型地方治理,既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基于中國國情探索出來的發(fā)展道路,同時不可忽視的是,它也是建國后的前30年國家發(fā)展模式的延續(xù)和“揚棄”,甚至可以追溯到建國前中國革命道路的歷史延伸。無論其與歷史有著怎樣千絲萬縷的糾纏,毋庸置疑的是,“新常態(tài)”的當下中國已經走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歷史拐點。這個十字路口正直面經濟形態(tài)、政治形態(tài)、社會結構和價值觀念的多個維度轉型。
從經濟形態(tài)上來看,我國經歷了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全面公有制到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fā)展的演變歷程。數次“政企分開”的努力和嘗試,一方面為非國有企業(yè)生存發(fā)展釋放了大量人力資源,創(chuàng)造了有利空間;另一方面,隨著地方政府和職能部門在權錢交易下成為特殊利益集團的代表,民營企業(yè)幾乎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從政治形態(tài)上看,經歷了從全能型政治到發(fā)展型政治,從高度的中央集權到地方政府自主性逐漸提升的變化。這一過程中,我們既看到國家欲通過政治生活的規(guī)范化以實現社會秩序的常態(tài)化,又感受到傳統運動式治理通過一次次“專項檢查”“項目建設”和一個個“指揮部”而再次復蘇。至為關鍵的是,在上述結構轉型的影響下,社會形態(tài)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使農民重新回到家庭中,而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崛起和快速城鎮(zhèn)化的推進又把年輕力壯的農民帶到了工廠和城市。城市中,街道和社區(qū)逐步恢復了組織功能,隨著非公企業(yè)的增多,單位對個體的約束已經不那么明顯和強烈。當然,必須承認的是,社會結構的多元化直接為多元思想觀念的產生提供了寬松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適宜的生長土壤,主流意識形態(tài)經歷了“從超越性到世俗性、從排斥性到包容性”[13](P1)的變遷軌跡,網絡文化的興起,迎來的是一個真正的“庶民狂歡”的時代,意義被解構,正統被消解,神圣被惡搞,一元化意識形態(tài)的全面控制已是“無可奈何花落去”,文化世俗化的進程在網絡的炒作、圍觀和喧囂中高歌猛進[14](P573)。
經歷諸多制度性和結構性變革,權宜型治理的基本特點在這一過程中也展露無遺,即實驗性、靈活性和適應性;同時這些曾經被視為是確保改革方向,能夠妥善協調穩(wěn)定與發(fā)展的關系的優(yōu)勢,面對一系列轉型已經逐漸表現出力不從心的態(tài)勢。權宜型治理的試驗性,確實是通過改革試點逐步推廣的重要策略,但其不確定性已經成為深化改革的不利條件。最明顯的例子莫過于十八屆三中全會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就在于新任國家領導人上臺后,盡管已經不斷釋放繼續(xù)改革的信號,然而外界仍然需要更加正式的綱領性政府公告才能基本確定。究其原因正是權宜型治理長期以來更適合應對突發(fā)的、短期的、非常態(tài)的事件,制定各種權宜之計而缺乏長遠的全局的頂層設計。不過,即使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然明確了改革方向和各項具體措施,以往權宜型治理的靈活性,也就是慣于將日常統治和管理訴諸于非正式渠道的做法卻仍然讓人對改革的最終成效產生某種擔憂。因為這種靈活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建黨建國以來,“政黨-國家體制”的強大適應性和無與倫比的學習能力,在許多緊要關頭都能化險為夷,轉危為安。不過,這種令許多政黨和國家艷羨的適應性,卻使人感到這個體制通過一次次危機的化解,非但沒有走上常態(tài)化治理的道路,反而開始自我固化,形成制度的路徑依賴,各種非正式或半正式的“潛規(guī)則”始終難以根除,而這種發(fā)展趨勢與現代民主的基本框架可謂背道而馳。
四、從權宜型治理到現代國家治理:何以可能?
完全從西方民主法治的邏輯來看待中國政治與國家治理問題顯然給人時空錯位的感覺,但是完全從經濟高度發(fā)展的治理績效來肯定這種模式似乎也會為國家治理中可能的精英權力濫用提供合理性的依據。這一點尤其表現在國家治理的地方實踐中,常常出現的悖論是:盡管從合法性、合理性的視角來看治理的過程和手段無可挑剔,但是,公眾對這種治理的績效卻不認可。相反,在一些地方和地區(qū),手段的激烈反而給公眾帶來了立竿見影的正面感受而贏得了普遍的支持。如何去看待這一問題,需要從中國政治形態(tài)與國家治理的客觀現實以及制度的整體框架去考量。
首先,手段本身就是為了實現最終目標的工具,改革和治理的核心目標在于推動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問題的關鍵在于,這種權宜型治理模式的行為動機中,如何真正做到把人民裝在心里,執(zhí)政為民,而不是為了個人的利益和政績。如果心里裝著人民,一心為了百姓,就是手段激烈一點,老百姓也會認可。當然,從理性的角度講,執(zhí)政者如果心里裝著人民,其手段也應該是客觀的。然而,對于當下中國的治理來說,理性執(zhí)政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既然不能畢其功于一役,我們現在應該認真考慮的是,如何從制度建構上保證這些核心行動者真正做到一切為了人民,如何在目標不變的前提下,給予具體手段和措施以更多的空間與余地。其次,改革者所處的制度邏輯和權力結構。大多數學者都會承認,現有政治結構中,在中央頂層設計和制度空間的約束下,地方核心行動者是推動多樣化、靈活化改革創(chuàng)新實踐的主要動力;在現有的權力邏輯中,地方核心行動者也承擔了所有地方發(fā)展的權責,只有通過強有力的行政手段,才能有效推動和貫徹改革的意志。作為地方核心行動者的地方黨政領導人在權力體系中所處的地位,所承擔的責任和壓力,所面臨的困境和挑戰(zhàn)決定了其必然就是一個“能人政治”的行為邏輯,不明白這點,就不能真正了解并理解中國權宜型治理的內涵。實踐證明,不少地方核心行動者,不僅在于其很好地扮演了追求政績的角色,而且他們有方法、有手段,思路清晰、大膽潑辣、作風果斷。可以說,這些現階段地方政府主政官員中為數不多的“能人”,他們在不突破現有體制約束的前提下用足了體制空間,才取得了一般人無法取得的成就。最后,權宜型治理績效的期待均衡問題。特別是在中國,政府治理績效必須滿足不同主體的期待,這種期待主要是來自上級政府或中央政府的績效考核,來自地方公眾的福利需求以及來自學術和媒體的公正感知。另外,我們還可以反思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說,權宜型治理中改革者勤政的利益期待是什么?作為轉型時期的核心行動者,除了體制的需求以及上級的期待以外,還有后發(fā)地區(qū)的發(fā)展期待和民眾民生的期待,更要應對來自學界和新聞媒體的期待。所謂的期待,其實也是一種欲求,而權宜型治理向來特別關注的穩(wěn)定和秩序,其本質“不僅要提供一種規(guī)范與原則,更為重要的是要平衡利益主體之間的權力關系和利益主體的內在欲求”,即“保證不同利益各自都獲得實現的空間”[12]。
除了縱向多維的治理期待以外,績效期待說到底是一個體制問題,因此,必然還包括橫向的競爭型期待。自20世紀70年代末,中央為鼓勵地方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對地方采取放權政策,各地方政府官員,為了給地方經濟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對上爭取更多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援助,對外爭奪和吸納更多的資本和技術,采取項目式管理、全員招商等策略,甚至一度形成了惡性競爭、排他性發(fā)展。然而,隨著全球化和市場化的日益深入,封閉式發(fā)展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增加了經濟發(fā)展的成本,制約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再加上,工業(yè)化進程中開始出現的各種環(huán)境和社會問題,都迫使地方政府開始思考區(qū)域性戰(zhàn)略合作的可能性。盡管當前的發(fā)展已然出現了區(qū)域間地方政府合作的績效期待,然而如何緩解壓力型體制造就的地方惡性競爭,如何從體質上突破排他性發(fā)展模式的制約,將成為未來治理中一個重要的議題。
另外,縱向和橫向的績效期待,都只屬于空間范疇。一個地方的發(fā)展,除了多維的空間范疇,時間序列上的績效期待對地方治理同樣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比較典型的案例就是生態(tài)治理與經濟績效之間的矛盾。某種程度上,經濟績效是一抓就靈的眼前目標,如果只通過數字衡量的話,對于大多數政府官員來說,這是體現自己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最為短平快的方式。然而,生態(tài)治理則不然,許多情況下要得罪通過各項優(yōu)惠政策好不容易招商引資來的企業(yè),成效也未必顯著,還吃力不討好。許多官員考慮到任期制的因素,覺得生態(tài)工程費時費力,等不到老百姓的口碑,他們就要離任,等于為他人作嫁衣。然而,對于當地的老百姓則不然,對于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他們懷有深厚的情感,對自己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十分重視。特別是經濟生活水平提高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講求生活質量,對社會生態(tài)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都有了更高要求。
綜上所述,權宜型治理所形成的制度格局盡管帶來了諸多問題,然而我們既要承認它曾經創(chuàng)造的輝煌,更要清醒地認識到它對未來改革的重要價值。尤其是在構建現代政治的過程中,通過充分激發(fā)核心行動者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將以民眾滿意度為基礎的涵蓋生態(tài)環(huán)境、社會公正、民生保障等各項綜合性評估指標體系納入到官員考核體系中,在實踐中把來自中央的績效壓力與來自基層的治理壓力結合起來,充分挖掘現有體制的治理空間,通過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優(yōu)化政府職能,從而真正有助于國家治理體系和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結語
現在中國改革已經進入了攻堅期,工業(yè)化、信息化、城市化和市場化,帶來了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巨大改變,傳統的政治和國家治理模式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如何通過有效的制度創(chuàng)新和改革實踐,實現從權宜型治理向現代國家治理的跨越,是今后相當長歷史時期內的重大命題。如今,隨著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貫徹落實,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總目標的全面深化改革藍圖已經繪就,實現權宜型治理向現代政治的成功轉型,值得期待。參考文獻:
[1]周飛舟.從汲取型政權到“懸浮型”政權——稅費改革對國家與農民關系之影響[J].社會學研究,2006,(3).
[2]楊善華,蘇紅.從“代理型政權經營者”到“謀利型政權經營者”——向市場經濟轉型背景下的鄉(xiāng)鎮(zhèn)政權[J].社會學研究,2002,(1).
[3]張靜.反應性理政[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0,(6).
[4]榮敬本,等.從壓力型體制向民主合作體制的轉變[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
[5]楊雪冬.壓力型體制:一個概念的簡明史[J].社會科學,2012,(11).
[6]馮仕政.中國國家運動的形成與變異:基于政體的整體性解釋[C]//.周雪光.國家建設與政府行為.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7]Carl Friendrich, Man and His Government: An Empirioal Theory of Politics , NY: McCraw-Hill, Book Company Inc., 1963.
[8]李普賽特.政治人:政治的社會基礎[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
[9]塞繆爾·P·亨廷頓.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聯書店,1989.
[10]徐現祥,等.地方官員與經濟增長[J].經濟研究,2007,(9).
[11]周黎安.轉型中的地方政府[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12]林尚立.在有效性中累積合法性:中國政治發(fā)展的路徑選擇[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
[13]景躍進.理解中國——關鍵詞的方法[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14]張晨.轉型政治視野中的“中國模式”:實質、迷思與跨越[C]//.北京大學2012政治學行政學博士論壇論文集(網絡出版),2012.
責任編輯李業(yè)根
地方治理研究2016.1
[作者簡介]張晨(1976 - ),男,江蘇揚州人,中國特色城鎮(zhèn)化研究中心研究員,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江蘇省“青藍工程”優(yōu)秀青年骨干教師培養(yǎng)對象,主要從事比較政治、地方治理研究。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蘇州大學中國特色城鎮(zhèn)化研究中心資助課題(GJ213127);蘇州大學社會發(fā)展研究院2013年度重點研究項目;江蘇高校優(yōu)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項目(政治學);江蘇省新型城鎮(zhèn)化與社會治理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研究項目。
[收稿日期]2015-06-02
[中圖分類號]D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243(2016)01-0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