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德 英
(青島大學 《東方論壇》編輯部,山東 青島 266071)
民俗視域下的歷史文獻研究
董 德 英
(青島大學 《東方論壇》編輯部,山東 青島 266071)
中國是一個民俗史料、民俗著作豐富的國家。對歷史民俗文獻的整理和研究既是中國民俗學的優(yōu)勢,也是中國民俗學研究不能忽視的的學術重點。在民俗學視野下進行歷史民俗文獻研究,要求對“歷史民俗文獻”進行準確的學術界定,充分發(fā)掘并重視歷史民俗文獻研究的價值和意義,并對歷史民俗文獻的整理和研究提出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早期的民俗學者以嚴謹?shù)膶W風開創(chuàng)了歷史民俗文獻的學術風尚,現(xiàn)今中外學者也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學術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動了歷史民俗文獻研究的學術進程。同時,歷史民俗文獻研究存在著許多研究薄弱或缺失方面,這一方面說明學術研究的缺失偏頗,另一方面也啟示這是有待開發(fā)的學術寶庫。
民俗;歷史文獻;價值
中國是一個民俗史料、民俗著作豐富的國家。古人除了用口傳方式傳遞著自己的民俗文化,亦用文字保存了大量的民俗史料。盡管有文字記錄歷史相較人類史來說,是極為短暫的,但民俗史卻是漫長的,幾乎伴著人類社會史而存在?!懊袼赚F(xiàn)象不是現(xiàn)在才有的。人類有幾十萬年的歷史,有民俗也可能幾萬年,文字記錄才幾千年?!保?]文化(包括民俗文化)不同于自然,文化更多地具有社會屬性,雖有淘汰或隔裂,但更多的是承續(xù)?,F(xiàn)今我們無法去采錄古代的口傳民俗,但可充分利用這些書面民俗資料觀古論今。鐘敬文先生指出,對這些珍貴民俗文獻的整理和研究,是我們建立中國民俗學派的看家本錢[2](P67-68),并將其列為中國民俗學亟待進行的幾項工作之一,還有助于豐富人類文明的優(yōu)秀遺產①“加強對中國古代民俗學著作的整理及對外國本學科名著的譯述與介紹”,強調重視中國古代民俗學著作的整理和研究。見鐘敬文:《建立中國民俗學派》,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67-68頁。。從事中國民俗學研究離不開對歷史民俗文獻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
一
歷史民俗文獻,也稱古代民俗文獻,指有關描述和記錄(輯錄)民俗事象與民俗生活的文獻,也包括參與到民俗生活中的各種文本資料,如碑刻、日用類書等。鐘敬文先生說歷史民俗文獻可分為以下三種:一種是本身記錄民俗的,如《荊楚歲時記》《風土記》;一種是編纂的,如《玉燭寶典》《歲時廣記》(此書含輯錄和記錄兩部分內容),是類書性質的古代民俗志;三是保存在子書或正史、雜史里面的民俗史料,如《吳越春秋》 《左傳》 《史記》(列傳)等[1]。對歷史民俗文獻的整理和研究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歷史民俗文獻目錄整理或史籍舉要;二是歷史民俗文獻文本整理;三是歷史民俗文獻研究。
蕭放《歷史民俗學與鐘敬文的學術貢獻》[3]和《中國歷史民俗學的理論與方法論綱》[4]兩文,從歷史民俗學的學科分支體系出發(fā),對鐘敬文先生提出的設立歷史民俗學的學科分支的設想,從學科特征與研究方法,從民俗學理論和方法論的高度闡釋歷史民俗學的獨特研究對象和學術意義,強調進行民俗史和民俗學史研究的學術重心,其中歷史民俗文獻的整理和研究是中國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歷史民俗學研究對象和目標的民俗文獻包括“既重視傳統(tǒng)的文獻典籍,注意利用其中的有效信息,同時根據(jù)民眾生活的實際,放開眼界,關注民眾生活中非典籍形式卻具有重要生活服務價值的民俗生活文獻”[4]。既提出了歷史民俗文獻的研究價值,也擴充了民俗文獻的范圍,包括以典籍形式呈現(xiàn)的傳統(tǒng)民俗文獻和以非典籍形式呈現(xiàn)的民俗生活文獻,這兩種文獻都是記錄生活的、反映生活、關注生活的文獻。
田兆元《民俗文物與民俗文獻的價值研究》一文將“民俗文獻”定義為:“記載民俗事象的典籍,承擔民俗功能的典籍?!卑瑑煞矫妫阂粡挠涗浾叩慕嵌?,記載某一個地區(qū)或者多個地區(qū)的某些民俗事象,二是記載這些民俗活動的載體[5]。李道和的《民俗文學與民俗文獻研究》以“民俗文獻”為篇名,且對“民俗文獻”做出如下定義:“中國古代的民俗事象、民俗觀念和思想都以文獻為載體,這類文獻就是我們要討論的‘民俗文獻’?!薄懊袼孜墨I,從形式上說,主要是屬于在歷史文化中出現(xiàn)或世代傳承的文獻,也即一般意義上的傳世文獻,當然也可以是后世經(jīng)過考古發(fā)掘而得到的地下出土文獻的一部分;從內容上說,則指專門針對或部分包含民俗內涵的民俗類文獻,或與研究民俗有關的其他文獻?!保?](P123)簡言之,民俗文獻是指專門的或部分包含民俗內容的那些傳世文獻。鄧聲國的《21世紀中國古典民俗文獻學研究展望》一文[7],將“民俗文獻學”歸入文獻學的一個??疲瑢诺涿袼孜墨I學研究進行展望和探究。
從民俗學視角研究中國歷史民俗文獻和民俗事象,從而能更好地把握古代社會生活史,從事歷史民俗學研究應當重視歷史文獻的探討和發(fā)現(xiàn)。對單一文獻或專題文獻的研究,主要取決于研究者的研究重點和學術興趣,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文獻在古代目錄書籍的收錄情況、寫作背景、成書時間、寫作原因、作者考證及作者生平、序跋題記、版本考證及流傳情況①李致忠 《〈東京夢華錄〉作者續(xù)考》(《文獻》2006(3)、伊永文《孟元老考》(《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牛會娟《〈歲時廣記〉版本考》(《中華文化論壇》2007(2))、王珂《〈歲時廣記〉新證》(《蘭州學刊》2011(1))等。;二是文獻的書寫體例及特點、文本意義、后人評價及文獻價值;三是文獻內容解讀,呈現(xiàn)文獻蘊藏的深層社會文化、民眾思想和生活觀念等整體生活世界②如陳翹《〈東京夢華錄〉 “中元節(jié)”條兩種版本一字之差的思考——兼議北宋目連戲之形態(tài)特征》(《戲曲藝術》2007(4)、張莉曼等《〈東京夢華錄〉中的北宋女性民俗》(《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等。.。單一民俗文獻研究需要結合以上三方面進行③如史樹青《從〈風俗通義〉看漢代的禮俗》(《史學月刊》1981(4)))、蕭放《〈荊楚歲時記〉研究——兼論傳統(tǒng)中國民眾生活中的時間觀念》(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王鐵軍《〈歲時廣記〉初探》(《東岳論叢》1988(2))等。。專題性的歷史民俗文獻研究,主要圍繞某一專題進行某一類型文獻研究,或從文獻中抽離出與這一專題相關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專題文獻載錄內容的類似性或承續(xù)性,如婚俗文獻研究、歲時民俗文獻研究、古代農業(yè)民俗文獻研究等[8];二是某一文獻為主或某些文獻構筑的專題民俗研究[9]。當然專題性的歷史民俗文獻既可以是通史研究,也可以是斷代研究的,如中國古代婚俗文獻研究或宋代婚俗文獻研究。但由于民俗不是一時一地生成的,民俗是歷史沉積的結果,所以研究民俗事象,不能完全拋棄民俗事象活態(tài)的產生、發(fā)展和變遷,只將其放在某一時代某一地區(qū)孤立地看待這一民俗文化,倘若如此,只能是盲人摸象,難以概全。
在進行歷史民俗文獻整理和研究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區(qū)分歷史民俗文獻中的民俗志書寫與學者的再創(chuàng)作,重視民俗志的書寫特點及民俗價值。民俗志是創(chuàng)作者對民俗生活的相對真實的記錄,具有較高的民俗學價值。而對于學者再創(chuàng)作的民俗文獻,要考慮到作者附加的思想和情感是什么,為什么會有附加,如何附加的,并將這些附加盡可能地剝離,還原民俗生活的本來面貌。民俗志創(chuàng)作過程中,盡管作者可能閱讀文獻,但更多的是對民俗生活實錄,而且先前的閱讀可使作者更好地理解民俗事象的活態(tài)傳承,從而對當時民俗生活有更為切實的感受。
現(xiàn)代田野作業(yè)中所獲得的民俗資料,為現(xiàn)代民俗志。古代學者所親身經(jīng)歷感受并記錄的民俗資料,是古代民俗志?,F(xiàn)代人對古代民俗生活的認識和了解,最為有利的途徑,就是利用這些古代民俗志。鐘敬文先生對古代民俗志資料和田野作業(yè)資料(民俗志)都極為重視。早在《建立中國民俗學派》一書中,鐘敬文先生就提出“民俗志”的概念并賦予其重要意義,他強調:
民俗志是很重要的。民俗學的理論,是從實際中來的。這里所說的實際,不外兩個方面:一是民俗學者從事田野作業(yè),直接獲得有關民眾的知識;一是學者通過他人記錄的民俗志來間接地認識研究對象。[2](P45-46)
民俗是一種民眾文化事象,對它的研究,不僅僅是理論考察,它的資料本身也是有價值的[2] (P45)。對民俗資料的記錄,就是經(jīng)過調查實踐的“民俗志”。我們研究民俗學,要把很大的力量放在資料本身。這些資料,或者是直接得來的,或者是間接得來的,都要盡可能全面地搜集資料[2](P45)。只有盡可能多地占有資料,才能用資料說話,才能發(fā)現(xiàn)資料書寫的特點、記錄的內容,對資料進行比照解讀,借助資料進行理論研究。
在《中國民俗史與民俗學史》一文中,鐘敬文先生進一步將“古代民俗志”納入“記錄民俗文獻”范圍之中,認為“古代民俗志”和“現(xiàn)代民俗志”都是“記錄民俗文獻”,且將“古代民俗志”與“民俗史”等同。他指出:
記錄民俗的文獻,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把歷史上的民俗現(xiàn)象、民俗活動和民俗事件記錄下來,用科學史的語言講,這種文獻就是民俗史。所謂史,就是古人的記錄文字;而前面講的民俗志(田野作業(yè)資料),是現(xiàn)在的記錄文字。史與志,有時間上的區(qū)分。我們要熟悉民俗知識,首先要熟悉“志”;對于歷史上的民俗知識的了解,就要靠“史”了。[1]
又強調這些古代記錄民俗文獻的價值:
我們無法知道古代民俗究竟是什么樣子的,但文字記錄能夠幫助我們略加了解,所以那些用文字記錄的民俗文獻是很寶貴的。[1]
“民俗志”是指對民俗現(xiàn)象、民俗活動和民俗事件的記錄,有古代民俗志和現(xiàn)代民俗志,通?,F(xiàn)代民俗志叫“民俗志”,而古代民俗志叫“民俗史”,他們都屬于記錄民俗的文獻,民俗史以歷史民俗文獻方式呈現(xiàn)。
二
鐘敬文先生認為民俗學應包括三個分支:一對民俗事象的理論探索和闡釋,二對民俗史和民俗學史的研究與敘述,三對民俗學方法論以及民俗資料的收集保存等方面的理論與技術的探討,即理論民俗學、歷史民俗學和記錄民俗學,皆為民俗學結構體系的三個重要組成部分[10](P33-47)。民俗學的三個分支都離不開對歷史民俗文獻的整理和研究[11],要看到民俗學視野下進行歷史民俗文獻研究的意義[12]。
歷史民俗文獻研究是歷史民俗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民俗學是研究歷史上的民俗事象與民俗理論的學問,它包括民俗史與民俗學史兩個部分?!保?](P35)對此,鐘敬文先生做了進一步解釋:“一種是把歷史上的民俗現(xiàn)象、民俗活動和民俗事件記錄下來,用科學史的語言講,這種文獻就是民俗史。所謂史,就是古人的記錄文字;……對于歷史上的民俗知識的了解,就要靠‘史’了。另一種情況是,歷代古人對民俗現(xiàn)象進行理論思考的言論或相關著述?!保?]前者側重民俗事象史研究,后者側重民俗理論史研究,兩者構成了歷史民俗學研究的學術框架。歷史民俗文獻既包括文獻中的民俗史料,也包括文獻中的民俗理論。歷史民俗學正是對民俗史和民俗學史的雙重研究。
張紫晨先生說:“研究中國民俗學的人,不知道中國民俗學在歷史上的狀況,不以歷史的眼光去探究中國歷史上有關民俗輯錄、評述與研究的學術成果,在建樹和發(fā)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現(xiàn)代民俗學(時)也必將受到極大的局限”[13]。現(xiàn)實生活中民俗事象的活態(tài)過程,在歷史上同樣以活態(tài)形式存在著。古代的民俗志或民俗理論是那個時期的民俗事象記錄,是那時文人的民俗評述,其中許多民俗事象和民俗觀念傳承下來,經(jīng)歷著后來時代發(fā)展的變與不變,我們從這些“不變”中追尋歷史發(fā)展的痕跡,從這些“變”中探討時代發(fā)展的特點,因此中國民俗學研究應關注歷史文獻,決不應將其僅作為解釋現(xiàn)實的資料庫和西方理論的一個資料注釋。
我國民俗文獻的產生反映了我國古有的觀風識政的傳統(tǒng),以及文人對民俗生活的感知、記錄和回憶。正如鐘敬文先生說: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也是一個民俗大國。很早就有了采風問俗的政教傳統(tǒng),同時,有關民俗的記載和整理工作在古代也有著顯著的體現(xiàn)……從《詩經(jīng)·國風》、諸子百家之言,到兩漢史書都有民俗的見解與民俗的記述。此后2000年間,無論是理論的民俗學還是記錄的民俗學,在學術上都有很多積累。這種歷代傳衍的民俗記錄和民俗解釋方式,本身就構成了一個特定的學術傳統(tǒng)。[14]
這一特定的學術傳統(tǒng)使中國民俗學相較于國外民俗學研究的一大優(yōu)勢——豐富的民俗文獻資料。要重視對這些文獻資料的訂正、整理和研究,如婁子匡在《民俗》周刊119期發(fā)表的《民俗學的分類》一文中曾指出“偌大偌久的中國國土上,盡多著域外少見的特備的資料,似乎有還待訂正分類法的必要。”[13](P782)對民俗文獻的訂正分類整理是歷史民俗文獻研究的第一步,也是基礎工作。然后對民俗文獻內容、文本與民眾生活、民俗生活與民眾生活觀念等深層的研究,則是民俗學不懈的學術探索?!懊袼讓W的基礎是社會史”[1],將民俗史和民俗觀盡可能放在孕育它的社會語境和時代情境中,這樣通過對歷史民俗文獻的考察可探究過去社會生活全貌。
豐富的歷史民俗文獻存在成為中國民俗學的一大特點和優(yōu)勢,也是中國民俗學研究的立足之本。鐘敬文先生強調:在民俗學的發(fā)展和研究過程中,我們既有外來的理論可資借鑒,又有我們獨特的豐厚文獻待以研究,又有廣闊的田野可供調查,因此如何在“拿來”的同時又能創(chuàng)造出我們自己的學術特長,是每一位民俗學者思考的問題,正如鐘敬文先生所說:
一個中國民俗學者更要熟知中國的民俗史,熟知歷史上前人的著作。中國民俗史著作中的思想觀念與西方理論的相比,會有許多不同的地方,總的來說,在對中國民俗的記錄和感受上,中國人畢竟會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它也可能不都符合現(xiàn)代科學的要求,但是子不嫌母丑,我們應尊重自己民族的歷史遺產。[1]
并強調:中國有豐富的民俗歷史文獻,不進行歷史民俗學的研究是說不過去的。[2] (P49)這里“民俗歷史文獻”可看作與“歷史民俗文獻”相同指代意義。對歷史民俗文獻的關注是歷史民俗學研究中的重點,在中國民俗學諸學科中,歷史民俗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它的分支是中國民俗史和民俗學史,鐘敬文教授曾為此撰寫了大量的開辟性著述,也曾親自給研究生授課,培養(yǎng)繼起人才[15]。
張紫晨在《中國民俗學史》第十四章《民俗文獻資料的積存》指出:“我國民俗從商周開始,經(jīng)過先秦、漢魏,至唐宋時期,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各種古籍文獻從不同方面在不同程度上記述了大量的民俗”,這些記錄民俗的文獻就應是民俗文獻。張紫晨并指出由于民俗內容的分散和古籍的散佚,人們不容易集中了解和探索其民俗事象,于是就有了集輯民俗文獻資料以供參閱的要求,這也就是我國民俗文獻學的萌芽。而且《中國民俗學史》一書特別側重對民俗文獻及文獻民俗內容的概觀及學術研究。
董曉萍也曾指出:“中國民俗資源的一大特點,是富于民俗和文獻。20世紀中國民俗學的一大成就,是從現(xiàn)代科學的角度,揭示了它的文獻系統(tǒng),將之變成學問。”[16]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和借鑒西方民俗學理論的同時,注重我們自己的民俗學研究優(yōu)勢和特點,不能成為跟在西方民俗學后的崇拜者,更不能用自己的資料去充當西方理論的注釋。在民俗學研究中既要“拿來”,又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鐘敬文先生倡導“所謂建立中國民俗學的中國學派,指的是中國的民俗學研究要從本民族文化的具體情況出發(fā),進行符合民族民俗文化特點的學科理論和方法論建設?!保?](P35)建立中國民俗學派強調進行國際學術對話的同時,以本民族文化為基礎,突顯中國民俗文化特點的學科特點和理論體系。
歷史民俗學指出了進行民俗文獻研究的理論和方法,也表明歷史民俗文獻研究的重要意義。歷史民俗文獻研究包括整理和研究兩方面的內容,“對于歷史民俗學,一方面,要整理它;一方面,作為學者,應該熟悉它。”[2](P49)從事歷史民俗學研究,要在民俗學理論方法指導下進行歷史民俗文獻研究,才能突破資料的初始層面,進而從學科意義和學術角度進行歷史民俗學的研究和發(fā)展。要從全球化和現(xiàn)代文化語境出發(fā),去發(fā)掘民俗文獻的現(xiàn)代文化價值和學術資料價值,運用現(xiàn)代化數(shù)字化管理手段對歷史民俗文獻及其研究成果進行現(xiàn)代化管理,有較強的現(xiàn)實意義。
三
中國近現(xiàn)代民俗學者看到了歷史民俗文獻的歷史和學術價值,開展了早期的民俗學研究工作。早期江紹原的《中國禮俗迷信》[17]、錢南揚《謎史》[18]等屬于專項民俗史研究的范疇。顧頡剛、鐘敬文早期也重視并開展了相應的歷史民俗文獻研究。早在五四時期,周作人對一些民俗文獻進行評介[19](P310-344),顧頡剛《孟姜女故事研究》則是利用歷史民俗文獻進行研究的典范[20],鐘敬文贊為:“無論是歷史學者還是民俗學者,都很少能有人比得上他。就是對中國史學界而言,他對民俗史料的使用,也公認是一種開荒性質的工作?!保?1]此外顧頡剛還對《穆天子傳》《莊子》《楚辭》《詩經(jīng)》等文獻中的民俗事象進行研究①顧頡剛《〈穆天子傳〉及其著作時代》《〈莊子〉和〈楚辭〉中昆化和蓬萊兩個神話系統(tǒng)的融合》《〈詩經(jīng)〉的厄運與幸運》《論〈詩經(jīng)〉所錄全為樂歌》等,見顧頡剛《顧頡剛民俗學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年。,開創(chuàng)了歷史民俗學研究的先河。
鐘敬文自認其民俗學史的學術工作是受到了顧頡剛先生的影響的②“我個人最早接觸到民俗學史的學術工作,是受到了顧頡剛先生的影響的?!眳⒁婄娋次摹堵哉剼v史學與民俗學的合作研究——代序言》,晁福林《先秦民俗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從而開始了其民俗學史的學術研究之路。1924年鐘敬文在《歌謠》周刊第67、68號連續(xù)發(fā)表了《讀〈粵東筆記〉》,成為他在歷史民俗學研究的初始。1928年11、12月號發(fā)表《楚辭中的神話與傳說》是其早期重要的學術作品。從民俗視角來研究古典文學作品,開啟了古典文學研究的新思路。容肇祖在1933年《民俗》周刊(111期)復刊詞中贊鐘先生的這一貢獻:“認定古書而研究其中的民俗材料,有鐘敬文先生的《楚辭中的神話與傳說》。由此開端,將來致力于《山海經(jīng)》《水經(jīng)注》等各書的民俗學者,當必繼起有人?!保?3](P788)
鐘敬文先生從民俗學的視角發(fā)現(xiàn)了《山海經(jīng)》的重要學術價值,突破了歷來將其作為神怪之書的局限。鐘敬文先生曾計劃撰寫《〈山海經(jīng)〉研究》,并擬定詳細的寫作大綱,包括《山海經(jīng)》的成書、版本、信仰祭祀、巫術、醫(yī)藥、神話研究等,先后完成并發(fā)表了一系列論文③如1930年發(fā)表在《浙江大學文理學院學生自治會會刊》上的《〈山海經(jīng)〉是一部什么書——〈山海經(jīng)〉研究第三章》;1930年在《民俗》第92期發(fā)表了《〈山海經(jīng)〉神話研究的討論及其他》一文;1941年11月在杭州《民眾教育 季刊》第2卷第1號發(fā)表《〈山海經(jīng)〉中的醫(yī)藥學》。由于種種原因,鐘敬文先生的《山海經(jīng)》研究未能成書,但其嶄新民俗學研究視角深有啟示,時至今日仍是重要的學術課題。《中國古代民俗中的鼠》是鐘敬文先生古代民俗研究的力作④本文原以日文發(fā)表,譯文刊于《民俗》季刊1937年第1卷第2期。,文章以民間對老鼠的俗信進入,進而論及古代人由敬畏老鼠到控制老鼠的法術及相關民間傳說,通過這一民俗事象考察古人的精神思想,體現(xiàn)了民俗研究的文化史思路。
關于歷史民俗文獻的整理與研究被古代許多學者重視。宋代晁公武《郡齋讀書志》、陳振孫《直齋書目解題》、元代馬端臨《文獻通考·經(jīng)籍志》、明代高儒《百川書志》、清代永瑢等人《四庫全書總目》、近人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等,對包括歷史民俗文獻在內的許多典籍進行提要或解題,內容基本包括:各書大旨及著作源流、列作者之爵里、考書之得失、辨訂“文字增刪、篇帙分合”等。宋代目錄學發(fā)展,是宋代文史發(fā)展開拓的新分野。目錄學中出現(xiàn)了為書籍作題解的新傾向,這可以說是后來書志學研究的萌芽。
現(xiàn)代學者亦對歷史民俗文獻進行了相關的目錄整理及史籍舉要工作。王文寶的《中國民俗研究史》第二章進行了“古代民俗著述簡目”的概列[22](P9-10),武文主編《中國民俗學古典文獻輯論》一書,重視民俗文獻的整理,強調“為學者,莫不始于文獻的輯錄與解讀;為師者,不能不修文獻之道。學識之厚重與否,不僅取決于學術創(chuàng)新,同時也取決于文獻功底?!保?3]此書分民俗思想、經(jīng)濟民俗、社會民俗、信仰民俗、節(jié)日民俗、游藝民俗、少數(shù)民族民俗與域外民俗等類別,將文獻中的相關民俗內容抽離出來。從內容的劃分來看,基本上采用鐘敬文主編《民俗學概論》的民俗分類體系,借鑒了古代類書中“分類抽離”方法,為我們了解某一民俗文獻及某一民俗事象提供了資料來源及內容參考,又使我們較快把握某一民俗內容的發(fā)展軌跡。但由于民俗內容并不是作為一種孤立文化現(xiàn)象存在的,一種民俗必然包含著多種文化元素,且每一種民俗都有動態(tài)發(fā)展過程,因此將民俗文化完全隔離、抽離也有失偏頗。
劉德仁、盛義編著《中國民俗史籍舉要》一書[24],專注歷史民俗文獻整理。作者按歷史時期為序分不同章節(jié),每一章節(jié),又分概要、基本書籍、重要參考書籍、一般參考書等。先總后分,在分列的民俗史籍部分又按民俗史料的重要程度依次排列介紹。上自遠古下迄民國,推薦歷代民俗史籍(含考古資料、甲骨金文、文獻檔案資料)共七百余部(本),這些史籍涵蓋經(jīng)濟、社會、信仰、游藝四大民俗內容,有助于閱讀者和研究者探索中國民俗發(fā)生、發(fā)展及其演變的規(guī)律與特征。作者將地方志納入民俗史籍范圍,將其看作中國民俗學史籍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限于篇幅,此書只列出一二。此書的歷史民俗文獻的整理相對較全面,作者除羅列書目以外,并對文獻進行簡單的梳理,有助于閱讀者很快了解這部文獻的內容,但《中國民俗史籍舉要》一書所收錄的史籍,多是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或已經(jīng)輯錄而成的,對于那些只聞其名、實則散佚的文獻,作者并未提及,如呂希哲的《歲時雜記》,從此書在《歲時廣記》的被廣泛征引及其它書的征引和注釋等情況看,此書有較高的歷史民俗學(包括歲時民俗)價值。且《中國民俗史籍舉要》一書正如書名所指“舉要”,作者對史籍的介紹只是進行內容的簡單紹介,并未進行深入的民俗學探究,更無民俗學方面的學術研究。但此書為我們提供的大范圍的著作搜集和呈現(xiàn)對我們的學術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資源指向。
關于歷史民俗文獻的文本整理,文獻學等在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但由于整理者不是從民俗學的角度出發(fā),所以其文本整理也是得其需要而整理,所以仍有許多民俗文獻沉睡文庫,更不用說還有許多已經(jīng)失傳散佚的文獻,盡管這些文獻頻繁地被其它著作或引用或論證。但不管怎樣,總算有許多文獻(包括民俗文獻)得以整理并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
對文獻進行校注、校釋、釋義及白話釋文及解讀等工作,是在原來文獻輯佚整理的基礎上進行的下一步工作,是文獻研究的重要步驟和環(huán)節(jié)。同時,也要承認我國尚有大量的文獻(包括歷史民俗文獻)尚未進行輯佚整理,亦無句讀斷讀等基本工作,更談不上對其進行校注、校釋。可惜的是,由于戰(zhàn)亂、黨爭、災害、保存條件、個人好惡、統(tǒng)治者禁書焚書等主客觀條件造成大量文獻的失傳和散佚,其中包括相當一些有價值的歷史文獻遭遇了悲慘命運,這就使文獻整理工作面臨巨大的責任和困難。
目錄及文本整理是歷史民俗文獻研究的重要初始工作,進而要對歷史民俗文獻進行學術研究。歷史民俗學的研究對象包括中國民俗史和中國民俗學史,這兩方面的研究都離不開對歷史民俗文獻的研究。關于中國民俗史研究已為歷史學者和民俗學者所關注,如張亮采《中國風俗史》[25]最早出版于1917年,被譽為中國近代第一部風俗史。鐘敬文先生評價其:“從民俗文化學的要求看,張氏的話(自序)只是從舊風俗觀到新風俗觀的一只渡船,或者說是一曲前奏”[26](P125。鐘敬文先生看到了張亮采的《中國風俗史》的開創(chuàng)性貢獻。盡管現(xiàn)在看來,《中國風俗史》中的許多內容超出了現(xiàn)代民俗學的范疇,而且其中有作者個人的情感傾向,但不可否認它是當時一部重要的民俗史著作,“是一部中國傳統(tǒng)風俗觀的現(xiàn)代展演”[27]。胡樸安的《中華全國風俗志》成為繼張亮采《中國風俗史》后的又一著作[28]。
鐘敬文主編的《中國民俗史》[1],以時代為縱序,以民俗事象為橫交點,分先秦、漢魏、隋唐、宋遼金元、明清和民國六大卷,各卷借助民俗文獻進行物質生產、物質生活、社會組織、人生儀禮、歲時節(jié)日、信仰等的民俗研究,為歷史民俗研究尤其是斷代民俗史研究提供了較為詳細的史料。陳高華、徐吉軍主編的《中國風俗通史》[29],同樣以時代為序,內容以人們的日常生活習俗為主,運用歷史民俗文獻的史料進行說明和研究。史仲文、胡曉林主編《中國全史·習俗卷》一書[30],同樣以不同時代為時序,介紹各個時代的歷史習俗,其書重視了習俗是中國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專門設卷來研究說明,體現(xiàn)了民俗某種程度上的被認可。但此書是從歷史的研究和需要出發(fā),并未從民俗學的學科體系和理論結構出發(fā),自然使習俗(或民俗)只能作為歷史的一種補充,而未真正體現(xiàn)民俗的真正價值。
從文化史等角度研究的著作中也涉及了“民俗史”的內容。馮天瑜等著《中華文明史》[31]、宋德金等總纂《中華文明史》[32]、柳詒徵《中國文化史》[33]等著作均將“民俗”納入文明史、文化史的結構框架,且在論述過程中采用了大量歷史民俗文獻來進行佐證,這些都說明了歷史著作對“歷史民俗文獻”及“民俗”的關注,民眾的思想、民眾的行為、民眾的生活已經(jīng)成為歷史時期社會整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斷代文化史、文明史的研究亦是如此,如楊渭生等著《兩宋文化史》通過分析宋代的歷史民俗文獻,將宋代典章制度及風俗習慣的變化作為宋代文化的兩個“活水源頭”之一[34]。無論是民俗通史還是民俗斷代史的研究,都多對某一時代具體民俗事象的探源和生成發(fā)展進行資料分析,并未將其放入社會整體世界中進行研究,亦未考慮民俗事象、民俗活動與民眾的生活觀念是否存在著緊密聯(lián)系。
關于民俗學史的研究,成果較為顯著。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張紫晨和王文寶兩位先生的民俗學史研究著作。張紫晨的《中國民俗學史》一書[13],“勾勒出了中國民俗學發(fā)展的線索,闡明了民俗學史與其它學科史之間的相互關系,揭示了我國歷史上文史哲各家以及筆記、雜記、民俗志、地方志、地理志、方言、戲曲、邊地、域外雜著等所呈現(xiàn)的民俗觀、民俗論。”全書以歷史為序,對不同歷史時期的民俗文獻進行了較為深入地研究和論述,是中國民俗學史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但作者在論述過程中偏重文獻的主要載錄內容而將其歸入不同的類別。另書中的“農俗與歲時習俗”一章,則僅包括《四時纂要》和《歲時廣記》兩書,這顯然是不夠的,亦難以全面概括歲時節(jié)日的歷史發(fā)展。作者或限于篇幅,未能詳盡研究,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我國歷史民俗文獻的豐富,民俗文化的交叉和融合。王文寶的《中國民俗學發(fā)展史》[35]《中國民俗學史》[36]《中國民俗研究史》[22]亦對中國民俗學的歷史進行研究。
西方漢學家對中國歷史民俗文獻也有較多關注,法國漢學家葛蘭言的《古代中國的節(jié)慶與歌謠》一書,通過對《詩經(jīng)·國風》研究,對歷史文本進行社會學式的剖析,探討了中國文化的基本特質,突破象征主義及后世的注釋,尋找潛藏的上古節(jié)慶與儀式習俗及中國遠古社會的儀式與信仰的演變過程。其中作者認為“要在不同時期的相似事實之間確立一種系譜性的延續(xù)是徒勞無益的?!曀自谌魏螘r刻也會通過持續(xù)的更新而延續(xù)著。無論與以前的習俗是多么的相似,都不足以解釋當前的習俗:充分解釋必須能夠在兩者之間建立某種聯(lián)系,來說明當前的習俗是一系列特定情境下的必然結果?!保?7]并認為現(xiàn)代文獻相較古代文獻更能有利于研究,但同時作者也不否認使用古代文獻,因為“現(xiàn)在真實的在過去同樣也是真實的?!保?7](P4)葛蘭言的“治學方法是在西洋中國學派之外,別樹一幟,是與我國新舊兩派史學家與國學家所抱的觀點與使用的方法俱不相合[38]。這種將社會學與國學兩者打通的研究方法對我們有很大的借鑒意義。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古代民俗文獻是古代真實的民俗生活記載,且每一種民俗事象在不同時期經(jīng)歷了傳承和變遷而延續(xù)著,任何習俗都是歷史文化積淀的結果。
現(xiàn)今許多歷史學、古典文學、文獻學者也不再只盯著上層文化而不放,他們開始眼光向下,逐漸發(fā)現(xiàn)了民間文化、民間文學的價值所在,但從民俗學的學科視角進行歷史民俗文獻整理和研究相對較薄弱,既有的學術研究也多是根據(jù)研究需要從文獻中摘錄“為我所用”的資料而已,并沒有從整體上認識民俗文獻的歷史學和民俗學價值,民俗視域下的歷史文獻研究任重而道遠。
[1] 鐘敬文.中國民俗史·總序[A].鐘敬文主編.中國民俗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 鐘敬文.建立中國民俗學派[M].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9.
[3] 蕭放.歷史民俗學與鐘敬文的學術貢獻[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2).
[4] 蕭放.中國歷史民俗學的理論與方法論綱[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2).
[5] 田兆元.民俗文物與民俗文獻的價值研究[J].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12,(2).
[6] 李道和.民俗文學與民俗文獻[M].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8.
[7] 鄧聲國.21世紀中國古典民俗文獻學研究展望[J].民俗研究,2003,(2).
[8] 李傳軍.漢唐風土記的歷史民俗學價值[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9,(1).
[9] 姜生.《風俗通義》等文獻所見東漢原始道教信仰[J].宗教學研究,1998,(1).
[10] 鐘敬文.關于民俗學結構體系的設想[A].建立中國民俗學派[A].鐘敬文文集(民俗學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1] 張勃.明代歲時民俗文獻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12] 張勃.民俗學視野下歷史民俗文獻研究的意義[J].民俗研究.2010,(2).
[13] 張紫晨.中國民俗學史(前言)[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14] 鐘敬文.《荊楚歲時記》研究(序)[A].蕭放《荊楚歲時記》研究——兼論傳統(tǒng)中國民眾生活中的時間觀念.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15] 董曉萍.中國民俗史·總序(整理者附記)[A].鐘敬文主編.中國民俗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6] 董曉萍.民俗文獻史:現(xiàn)代化與民族性[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4).
[17] 江紹原.中國禮俗迷信[M].天津:渤海灣出版公司,1989.
[18] 錢南揚.謎史[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
[19] 周作人.周作人民俗學論集[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
[20] 顧頡剛.顧頡剛民俗學論集[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21] 鐘敬文.略談歷史學與民俗學的合作研究——代序言[A].晁福林.先秦民俗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2] 王文寶.中國民俗研究史[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
[23] 武文編.中國民俗學古典文獻輯論(前言)[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24] 劉德仁,盛義編.中國民俗史籍舉要[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25] 張亮采.中國風俗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17.
[26] 鐘敬文.民俗文化學:梗概與興起[M].北京:中華書局,1996.
[27] 王曉葵.“風俗”概念的近代嬗變[J].文化遺產,2010,(3).
[28] 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29] 陳高華,徐吉軍主編.中國風俗通史[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
[30] 史仲文,胡曉林主編.中國全史(習俗卷)[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1.
[31] 馮天瑜等.中華文明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2] 宋德金等.中華文明史(遼宋夏金)[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33]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34] 楊渭生等.兩宋文化史[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
[35] 王文寶.中國民俗學發(fā)展史[M].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87.
[36] 王文寶.中國民俗學史[M].成都:巴蜀書社,1995.
[37] (法)葛蘭言(Marcel Granet).古代中國的節(jié)慶與歌謠[M].趙丙祥,張宏明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38] 楊堃.葛蘭言研究導論[C].社會科學季刊第1卷(3),(4);第2卷(1),單行本收錄于王銘銘.西方與非西方——文化人類學述評選集.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侯德彤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Literature from the Folklore Perspective
DONG De-ying
(Editorial Board of the Oriental Forum,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71, China)
China has rich historical folklore and folk writings. There are advantages in the collation of and research on Chinese historical folk literature and it is an academic focus that cannot be ignored in Chinese folklore studies. To conduct historical folk literature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lklore, an accurate defi nition of "historical folk literature" is required,thus fully exploring and appreciating the value and signifi cance of historical folk literature studies, and putting forward the theory and methods of scientifi c historical folk literature collation and research. Early folklorists created a strict academic study style by rigorous studying historical folk literature. Nowadays Chinese and foreign scholars have also achieved some academic results,which have strongly promoted the process of academic research in the history of folk literature. Meanwhile, there are many weak or defi cient aspects to the research of historical folk literature. This shows the defi ciency of academic research, and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an fi eld worthy to be developed.
folklore; historical literature; value
F810
A
1005-7110(2016)04-0065-08
2016-06-19
董德英(1977- )女,山東諸城人,民俗學博士,青島大學《東方論壇》編輯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