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盈
(北京師范大學 教育學部,北京 100875)
?
現代教育的“符號崇拜”
盧盈
(北京師范大學 教育學部,北京 100875)
教育符號崇拜是夸大和迷信表征教育對象或教育對象關系的標志或標記對人的成長與發(fā)展的作用,將表征教育對象或教育對象關系的標志或標記的作用理想化和絕對化。在權力、利益的推動下,過分地強調教育符號給人們帶來的能指價值,忽略教育符號的所指價值,把教育的功能置于功利主義的視角之下,過多強調教育的工具價值,忽視教育的本體價值。教育符號崇拜表現為:對于名牌學校及名師的推崇;對確定性知識的篤信;對教育效率的過分的強調。盲目的教育符號崇拜會使得校際間的發(fā)展失衡,帶來學生個體成長局限性。由于社會用人單位進一步強化教育符號化崇拜,使得教育符號被賦予更多附加的含義,教育符號所帶來的權力、利益和資本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不公平問題。教育符號崇拜的現象的產生有其深刻的社會根源:社會公眾對教育符號以及對于精英的窄化認識;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稀缺;多元化社會制度和選拔機制的缺失;教育符號自身的再生產。
教育符號;教育符號崇拜;教育效率;教育公平;教育資源;教育異化
品牌是“符號”的高級階段的形式,學校的名稱、企業(yè)的名稱、老師的名字都是一種符號,都具有一定的符號意義。而這種符號意義是由人根據主客觀的環(huán)境賦予的。符號是否可以代表學校發(fā)展的長期水平?那些帶有優(yōu)等符號外表的學校和學生是否就真正的代表了它的與眾不同和出類拔萃?非符號光環(huán)下的學校和學生是否意味著質量低下?符號正在被制度和人們的行為所異化,符號的能指被無限擴大,符號并不再指稱其與之關聯的事物的實用價值,而指向于所帶來的符號價值。教育符號化帶來了哪些弊端?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和看待教育符號化?
教育崇拜“本質上就是夸大、迷信教育對人的成長與發(fā)展的作用,把教育、教學和訓練的作用理想化和絕對化?!盵1]我們生活在一個符號化的世界中,在這樣的世界中充斥著令人向往而又令人迷茫的各種符號,包括語言符號、商品符號。教育領域也生存在這樣的符號場域之下,當代社會與其說是對教育功能的夸大和迷信,倒不如說是對教育符號的夸大與迷信。無論是省級、市級師范高中抑或是“211工程”、“985工程”院校甚至是普通高校,其最根本的特征只是在符號學意義上的一種象征作用。符號是指:“表征對象或對象關系的標志或標記?!盵2]教育符號就是指表征教育對象或教育對象關系的標志或標記。因此,我們就可以把教育符號崇拜界定為夸大、迷信表征教育對象或教育對象關系的標志或標記對人的成長與發(fā)展的作用,把表征教育對象或教育對象關系的標志或標記的作用理想化和絕對化。教育符號崇拜應是指對一種外在符號的夸大和迷信,迷信并夸大教育符號所能夠帶來的權力、身份、地位以及社會認可,片面夸大教育符號背后的功能。人們對教育的追求轉化成了對教育符號的追求,從教育符號的所指轉向了對教育符號的能指,并且在不斷的夸大教育符號的能指。
夸大、迷信教育符號所隱含的功能,遮蔽了對教育本真目的的追求,并且它把教育的功能置于功利主義的視角之下,過多強調教育的工具價值,把教育當做個人價值、社會權利和地位獲得的手段,忽視了教育的本體價值。在當前社會,我們與其說是在追求教育的價值,不如說是在追求教育的符號價值,更確切地說是在追逐符號價值所給我們帶來的文化資本和價值。無可否認,教育給我們帶來的功能性價值以及本體性價值都是個人乃至社會發(fā)展所必需的。然而,在我們現存的消費性社會中,我們過分地看重教育的功能性價值,強調教育的甄別、篩選和社會流動等功能,而處在金字塔頂端的一些名牌大學和中小學自然是保證這些功能發(fā)揮到極致的代表。從本質上講,教育在最終的本體性價值上都具有一致的規(guī)定性:把每個人培養(yǎng)成為有教養(yǎng)的、文明的社會人。但在教育的功能性價值上,不同的學校就發(fā)揮著不同的功能,由于功能性價值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所以處在金字塔頂端的名校就順其自然地成為了一種“符號”,成為了優(yōu)質教育的象征,能夠全面發(fā)揮教育功能型價值的典范。所以,當今社會所存在的問題不是教育崇拜,從更深層意義上講,是對教育符號的崇拜,是教育系統(tǒng)內外部對教育符號的功能性價值的崇拜,忽視和遮蔽了對教育本體價值的追求,陷入對符號、資本和地位及權力的追逐之中。
1.對名牌學校的崇拜
教育符號的最顯著特征就是名牌學校,在基礎教育階段有各級各類的“示范中學”、“示范高中”。在高等教育階段有“985工程”、“211工程”院校、“世界一流大學”等名牌大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聽到家長之間在談論子女是否考入了名牌高校,而在他們心目中,名牌高校的概念就是“985工程”、“211工程”院校。與此同時,一些公司、企業(yè)、大學在人才招聘時要求畢業(yè)生需要是“985工程”、“211工程”院校的學生。社會大眾(用人單位和家長)普遍存在著這樣一種心理:能夠進入示范初中、高中,省級、市級實驗中學,能夠考入“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就代表他是一名十分優(yōu)秀的學生,他在各個方面都要比其他非“示范中學”、“985工程”、“211工程”院校的學生要出色。這是每一個望子成龍的家長們的“名牌學校之殤”。名牌學校衍生為一種符號,這種符號已不再僅僅代表其能指意義,它被賦予了本身名稱以外更多的能指意義。名牌大學象征著卓越,象征著“高人一等”,象征著完美。人們追求的是名牌學校所呈現出的象征價值與文化資本。我們不可否認,能夠考入省級、市級的重點初中和高中,需要經過一定的努力,雖然高考命題在各個省市還不完全相同,但若要進入“985工程”、“211工程”院校所要付出的努力是相同的。但社會大眾對名牌學校的偏愛缺乏理性思考,人具有發(fā)展性的特征,處在不斷發(fā)展變化的過程之中,當前的你未必能代表未來的你。走進名牌大學時的人在經歷若干年的學習生活之后未必能夠真正代表名牌學校的水準,人在發(fā)展過程有很大的變動性和可塑性,并不能夠用單一的外在指標進行衡量。我們生活在市場化的環(huán)境中,也不由自主地運用市場化的思維對學生、學校進行衡量,過分地看重事物的外在特征和表現形式,而忽略了學校內在的本體性追求。
2.對名師的崇拜
在大學中,某某學者的講座或公開課常常會坐無虛席。每當某位知名學者闡述了引起共鳴的一些話語之后,我們總是會投以崇拜或認可的目光和動作。知名學者在外界人看來是帶有某種光環(huán)的,外界也常常用“有色”的眼睛來看待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我們對知名學者的演說形成了一種依賴慣性,有時甚至把這位學者奉為神明抑或把其所言奉為恒定的真理加以對待。尤其在中小學階段,學生在面對老師、特級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時不敢表達自己的疑惑和不解,被教師的知識權威地位所壓制。而在高等教育領域,學生對學術名師、學術泰斗更是頂禮膜拜,對其所說所作更是深信不疑。學生對名師的信賴程度甚至達到了盲目的狀態(tài)。不可否認的是,名師抑或知名教授所能取得的成就和榮譽是受到其所在圈子的共同體的認可。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所說的、所傳授的我們都應該不假思索的予以接受,我們應該看到的是名師之為名師的內在品格,而不是盲目的跟從外在的“符碼”或“光環(huán)”。我們生活在一個被教育符號所主宰的空間中,我們在各領域都追尋“名師”、“名人”,在這樣的符號“暴力”下,培養(yǎng)的只是一些順從的、沒有自己思想的附庸者,而不能夠培養(yǎng)出真正有自主性、獨立思考的知識分子。
3.對確定性知識的崇拜
我們對知識的探索是從無知到真知的一個過程,我們所接受的知識要受到既定的社會環(huán)境以及固有的思維范式的影響。也就是說,這種真知也只是相對地意義上的真知。我們對某一確定性的知識的認可和崇拜也只是在有限的條件之下。尤其是在中小學階段,由于學生認知的階段性,他們還無法對書本上的知識有更深刻的自己的批判性理解。因此,對書本上所呈現的知識深信不疑。學生們在潛意識中接受了這樣一種“虛假的事實”:書本上的知識和內容帶有絕對意義上的正確性。而在另一方面,教師通過書本對這種相對確定性的知識進行固化,由于缺乏對書本知識及內容的批判性反思,教師即使在發(fā)現問題時,也是在質疑自己的知識儲備而非對書本內容的質疑。這就造成了書本地位穩(wěn)定乃至提升的邏輯基礎。毋庸置疑,書本上的知識是為了簡化學生學習的途徑,讓他們以更加便宜的方式學到人類社會長期發(fā)展所積累的知識財富,但如果把這種在知識發(fā)展過程中的相對性知識片面的固化為確定性知識,那么將會被書本“綁架”,被知識“綁架”。
4.對教育效率的崇拜
我們生活在一個市場化的場域中,在這樣的一個場域中,我們的慣習、思維方式都被效率化所主宰了,一切都向效率看齊。學校的課程時間分配,把相當多的時間分配給了在中招考試中分值比重較大的一些主要學科(數學、英語、語文),中招考試考入市重點、省重點的人數,高考的升學率,考入名牌大學的人數以及一本上線的人數,這些都是對教育效率的一種崇拜。升學率、北大清華上線人數及一本上線人數等是教育效率的最佳的衡量標準。中小學之間在進行著升學率、文、理科狀元、北大清華上線人數、一本上線人數的比拼。而在高等教育階段,大學之間在進行著碩士博士點、國家級課題、院士數量的多寡等方面的比拼。學校、家長對教育的這些外在效率標準過分關注。而各種各樣的上線人數和比例都在與之前的情況進行對比,甚至連畢業(yè)生的就業(yè)率都在與之前的數據進行對比。對教育的期望儼然變成了對各種數字、效率的追求和崇拜。在基礎教育階段的學校內部,通過分數對學生進行衡量,所謂的好學生就是考試成績分數高的學生,“數量化的標識衡量教育效果的優(yōu)劣或學業(yè)水平的高低?!盵3]教育被指標化、效率化、符號化,僅僅從一些數據來表征教育的優(yōu)劣,在學校內部追求這樣的指標化、效率化的“符碼”,而在學校外部,大眾以及用人機構也通過這種指標化、效率化的“符碼”對學校以及學生進行優(yōu)劣等級的劃分,從而做出一定的篩選和甄別。
1.校際間發(fā)展的失衡
教育符號崇拜帶有明顯的價值傾向性。大眾對“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名牌大學、省級示范中學具有較強的選擇性,國家教育水平決不能僅僅表現為幾所有實力的中學和大學,教育發(fā)展是一個整體性的工程,就國家層面而言,教育均衡化發(fā)展是更為重要的問題。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好壞不能僅對幾所研究型大學進行評估,在高等教育系統(tǒng)中應具有不用類型和層次的大學,如果我們采取一種單一性的精英式觀念來認識大學并對大學進行規(guī)劃,那么我們的大學內部將呈現出同質化的特征。我們需要的不是整齊劃一的大學模式與類型,而是多樣化的發(fā)展格局。與美國等其他一些國外大學相比,中國大學的類型的多樣性仍然欠缺。美國具有創(chuàng)業(yè)型大學、企業(yè)型大學等一些與市場聯系緊密的大學,而中國只是對研究型大學、綜合大學過分青睞。從更加長遠的意義上來說,教育符號崇拜會造成大學系統(tǒng)整體水平的下降,在大學系統(tǒng)內部,各院校都對名牌大學的發(fā)展模式、組織架構、人才培養(yǎng)、課程設置等方式進行模仿,會造成院校之間趨同現象的產生。
2.學生個體成長的局限性
學生個體的發(fā)展不僅是知識的累計,在量上到達一定的目標,更重要的是精神層面的發(fā)展。學生個性化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的形成都來自于對現有知識和事物的批判以及強烈的問題意識。教師地位和知識的“霸權化”、家長和社會的非理性化、學生個人的盲目化制約著學生個體的發(fā)展。缺乏獨立思考、判斷的習慣,進而喪失獨立判斷和思考的能力。學生習慣于接受現成的、所謂正確的答案,造成了學生主體性思維的缺失,學生話語權的喪失。學生被置于一種被動的狀態(tài)之下,他們(學生)所要做的只是按圖索驥、中規(guī)中矩,一切創(chuàng)新性的思維和想法都會被視為是離經叛道。對“權威”的盲從同時會造成學生批判意識和批判能力的喪失,而這恰恰是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造性行為所必備的條件。“人不再是一個擁有自己獨立人格的完整的人,而變成了實現自身欲望(自身欲望最終也是為外在的經濟、社會需求服務)的手段?!盵4]在盲目崇拜的遮蔽下,學生失去了批判的慣性思維,同時也失去了理性思考的慣習。學生被權威所折服與“綁架”,“權威”的聲音代替了他們自身獨立的思考、“權威”的語言壓制了自身語言表達的自由性(有效思維)、每個人都生活在自身既定的“罐頭思維”之中,習慣于接受免受思考之苦的知識,滋生了學生的思維惰性。
3.教育公平問題的凸顯
在社會化的輿論環(huán)境中,這些普通的符號被人為地賦予更多附加的涵義。這些符號所隱含的是權力、利益、聲望等額外資源和利益的獲得?!八鼈儾辉僦刚J這個世界,而是指認擁有者的存在以及他們的社會地位?!盵5]能夠獲得這些符號或進入這些符號領域之內,就意味著在未來的時期之內能夠獲得與別人相比更多的機會和更加優(yōu)質的資源。符號在強化意義的同時也固化著我們的身份和地位。而這就造成沒有進入這些所謂的“特權符號”體系內的學校、學生與前者存在制度性公平問題。我們應該看到,我們生存在一個潛在的“符號暴力”之下,學生有意識無意識地生存在被制度化的符號空間之下,他們以一種“貼標簽”的方式進入了某所學校,從而這樣的“標簽”就會給他帶來這些符號潛在的社會價值。這些“符碼”代表了一種教育身份,它比階層出身更加固化,通過在大學接受教育來固化每個人的“教育身份”,而社會篩選系統(tǒng)正是通過個體所表現出的“教育身份”來確定其未來的發(fā)展。那些未曾獲得“高貴或上等”教育身份的個體只能處于不利境地。資源流向了那些獲得了較多資源的個體或群體,即我們通常所說的“馬太效應”。因為符號與符號之間存在意義的差別,所以,那些沒有獲得“上等符號”的學生就會遭受起點甚至是結果的不公平。
1.教育符號的異化
從本質上講,無論是名牌大學,還是普通性大學,無論是知名教授,還是非知名教授,都只是一種教育符號,是客體經過主體建構的一種形式和符碼。這種符號本身只帶有一種簡單的、指稱性的意義。外在的國家政策和社會輿論的驅使以及作為個體的大學和教師個人的努力賦予了符號本身更多的意義,符號的意義不再僅僅是指稱作用,而表現為更多的能指和象征性意義。名牌學校象征著能力卓越,在更深層次上的意義上說,名牌學校將會給個人未來帶來更多的受益和利益。“作為指稱對象的約定俗成,任何一個符號,其代表指稱或表識什么對象,都不是本來固定的,而是人為約定俗成的。”[6]在這樣的意義上,人們異化了名牌大學和知名教授以及書本上的“確定性知識”。不論是一流大學或非一流大學,不論是知名教授還是普通教授,不論是書本上的知識抑或非書本性的知識,它們的本質都是其最根本的指稱意義,而不再具有附加的意義。我們人為的把符號異化了,異化了它的功能,異化了它決定人們身份、地位的潛在的虛幻價值。我們在消費著符號,沉浸符號給我們帶來的外在滿足感,我們卻被符號所束縛,陷入了無休止的追逐符號的過程中。教育符號本身只是一種簡單的指稱作用,但隨著群體對教育符號的人為“賦值”,社會輿論環(huán)境的塑造,一種簡單的僅帶有指稱意義的符號卻隱含了更多的交換價值。教育符號在人為異化的同時,也在進行著自我異化,它(教育符號)帶來了更多的權力、利益、資源,自我異化更多的表現為一種過程,一種擴大其剩余價值的過程。
2.對精英的窄化認識
在知識經濟的今天,“精英”的內涵也發(fā)生了變化。以往的精英只屬于少數的、貴族階層群體,而且只有在神學、法學、修辭、倫理等方面進行學習的人才能被稱為“精英”,而當今社會中的“精英”已經從金字塔的頂端走向了普通大眾。不論是名牌大學或一般大學最終產出的“產品”是人才,但人才可以有很多內涵界定,人才的內涵具有多樣性和獨特性。目前社會環(huán)境似乎陷入了一種窄化精英的認識。我們的社會需要智力超群的科學家,需要具備熟練技能的專業(yè)工程人員,需要具備奉獻精神的人民教師,需要為我們帶來美好感受的藝術家,各行各業(yè)都需要精英,而我們片面地把精英等同于出身于名牌大學的畢業(yè)生。精英也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在經濟不發(fā)達地區(qū)或許具備本科學歷并掌握多學科知識的人就是這一地區(qū)的精英,而在另外一個經濟較發(fā)達的區(qū)域,他只是一般人才中的一員。精英也是一個動態(tài)的概念,人始終處于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之中,今天的精英并不能代表他未來仍是精英。我們目前對精英的認識只是在一種靜止的狀態(tài)之下,過分看重外在化的標簽和身份象征,而沒有真正關注精英的動態(tài)特征。精英是一種相對的、持續(xù)追求變革的動態(tài)過程。教育符號也是在一種動態(tài)下發(fā)展成為人們公認和認可的象征著身份和卓越的標識。當下,我們需要的不是名牌大學光環(huán)下的“偽精英”,而是不論“出身”和“身份”的真精英。我們應該以批判與清醒的頭腦去認識精英和教育符號,應該樹立一種大眾化的人才觀。每個人都有成為精英的機會,每個人都應該按照精英的標準去接受教育與培養(yǎng),這才是當今社會精英人才觀的新內涵。
3.優(yōu)質資源的稀缺性
無論是對名牌學校、知名教師抑或書本知識的崇拜,其最本質的根源在于優(yōu)質資源的稀缺性。這種資源的稀缺性表現在地域之間(東、中、西部)的差異性上,而且也表現在同一區(qū)域內校際之間的差異上。這其中暗含著一個長期存在的矛盾:人們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與優(yōu)質教育資源稀缺之間的矛盾。優(yōu)質資源的稀缺性誘使了社會群體在進行選擇時帶有傾向性的行為,不論自身是否符合優(yōu)質資源所設定的要求,都要優(yōu)先選擇這些優(yōu)質資源。這種優(yōu)質資源不僅象征著卓越的質量,更重要的,從長遠的意義上來說,能夠贏得在未來人才市場、社會圈子中所隱含的更多的機會、權力和文化資本。對社會用人部門而言,通過吸收有名牌大學以及高學歷背景的畢業(yè)生,能夠促進企業(yè)和公司的整體發(fā)展并促進其競爭力的提升。對于學生和家長群體而言,在面臨稀缺的教育資源時,人們都會做出一種利益最大化選擇,對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進行選擇。教育符號崇拜的一個最大癥結就在于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整體性稀缺以及區(qū)域間、校際間的資源不均衡,優(yōu)質資源的稀缺性,直接導致了大眾對優(yōu)質教育符號的共同訴求,從而進一步強化教育符號的崇拜現象。
4.多元化社會制度和選拔機制的缺失
對名牌大學的這種癡迷追求來自于社會篩選系統(tǒng)的進一步強化,名牌大學是用人單位首要看重的因素,學歷成為了用人部門的基本選擇標準,用人部門對其進行一種“身份”的劃分。不同類別的學校代表了不同的教育身份,只有擁有用人單位認可的教育身份,才能夠從事相應的工作。我們并不是否認所有用人機構的篩選機制,任何組織和個人的選擇行為都帶有一定的“利己性”,社會各組織同樣也寄希望于優(yōu)秀的人才來提升組織的層次。因此,在社會選拔機制與優(yōu)質教育符號之間形成了一種相互促進的機制,優(yōu)質教育符號促進較高的收入、較高的社會地位、身份的獲得,社會通過對優(yōu)質教育符號的篩選和承認,進一步促進大眾對優(yōu)質教育符號的追逐。從根本上來講,在社會篩選和選拔機制上還沒有形成一種多元化的、層次性的選拔標準和方式,唯一的衡量標準是學歷和文憑,在這樣一個效率時代,能夠對能力進行衡量的最便捷方式就是教育身份,社會用人機構通過一種簡單的對學歷的衡量來進行人才甄別和選拔,客觀地造成了人們對教育符號的進一步崇拜。
國家建設“一流大學”、“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本身只是一種政策和制度上的支持,但卻忽視了對其他類型的大學給予相應的條件保障。從出身上,這些學校就“高人一等”,能夠獲得更多的資源,同時也會獲得較多的經濟、文化資本。相應地,其他類型的學校就很難獲得較多的資源,從而不利于學校的發(fā)展,進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huán)。從根本上講,造成對研究型大學的盲目狂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多樣化類型大學發(fā)展的制度性缺失,職業(yè)型大學、創(chuàng)業(yè)型大學等類型的學校還存在較少的制度空間。進而造成高校畢業(yè)生培養(yǎng)模式上的趨同,沒有突出的特色,職業(yè)型、非重點大學的學生競爭能力的降低,非重點院校沒有任何吸引力和特色可言,進而進一步強化人們對普通高等學校的盲目崇拜和追逐。
5.教育符號自身的再生產
對于這些擁有“優(yōu)質符號”的學校而言,它已經形成了一種符號再生產的自運行機制。這些符號通過與社會輿論進行交互,得到社會輿論的認可與支持,從而使符號以及所產生的符號價值得到進一步的強化,完成符號再生產。一種符號沒有被廣泛承認之前,并不具備再生產的功能,它僅僅具有一種指稱的作用。然而我們又很難準確地界定符號什么時候開始具備這種再生產的功能。符號再生產功能的發(fā)揮并不僅僅是符號本身的作用,它是一種互動的結果。就如同品牌一樣,起初的知名度并不高,但隨著使用量的增加,在有限的圈子內獲得了一定的知名度并贏得口碑。最終通過小圈子之間的相互傳播與滲透獲得了更廣范圍內的認可。當達到一定程度時,符號本身也就具有了再生產的功能。在教育領域同樣如此,教育符號再生產的最終目的并不是為了生產和復制教育符號本身,而是為了生產和擴大更深層次的文化資本,通過文化資本表征自身的教育身份、地位和特權,“通過教育等形式,權力與身份特權得到傳遞,這一傳遞不再是經由公開繼承這一方式,而是通過更為隱蔽的文憑等現代手段所達致的。”[7]通過體制化的學校教育這一隱蔽的方式來固化每個人的社會流動、階層和地位。教育符號再生產的過程是一個文化資本與經濟資本、社會資本、符號資本之間互相強化和促進的一個過程,每一個文化資本都較上一個文化資本而言高一個層次。相對于“非優(yōu)質”教育符號而言的“優(yōu)質”教育符號就能夠在較高的層次上獲得更多的社會、經濟和文化資本。正是在這樣的一種邏輯下,進一步強化了人們對教育符號,尤其是對“優(yōu)質”教育符號的崇拜和追逐。
總之,“‘教育崇拜’,與其說是崇拜教育,不如說是崇拜經由教育可能換來的特權與地位?!盵8]教育符號崇拜是個體和群體的主觀意向以及客觀的社會制度共同作用的產物。不論是身處教育系統(tǒng)之外的家長、用人機構,還是身處教育領域內的教師和學生,所真正應該關注的是學校的內部質量以及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對外在教育符號的崇拜上。教育符號沒有優(yōu)劣之分,它只具有一定的指稱意義,人們對教育的關注不能僅僅停留在外部層面,而是要更加追求其內在的品質,追求其學校辦學、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而不能被外在的教育符號所遮蔽與主宰。
[1]張斌賢.反“教育崇拜”[J].教育科學研究,2002(9):16-17.
[2]彭漪漣,馬欽榮.邏輯學大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453.
[3]章樂.現代教育的“分數崇拜”:社會學視角的分析[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2(18):76-80.
[4]王鮮萍.高等教育消費的符號特征評析:個體消費者視角[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11):3-5.
[5][法]鮑德里亞.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M].夏瑩,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5.
[6]萬資姿.符號異化:現代人類文化創(chuàng)造焦慮之潛在根源[J].湖南社會科學,2008(2):26-30.
[7]劉擁華.布迪厄的終生問題[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158.
[8]杜時忠,盧旭.轉型期的教育崇拜:困惑、釋疑、求解[J].探索與爭鳴,2008(7):43-47.
10.3963/j.issn.1672-8742.2016.03.008
盧盈(1986-),男,河南新鄉(xiāng)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管理,大學組織變革。
G40-052
A
1672-8742(2016)03-0065-08
2016-03-10;編輯:榮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