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東
在生本的課堂中,學生的學習方式并不是單純的老師在講臺上講授的方式,而是將教師變成一個學習的引導者,學生的角色回歸到他真正的身份——學習者和學習的主體。我在語文教學中引進生本課堂這一新的教育理念,經過實踐,發(fā)現我的語文課堂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一、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角。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是主角,而學生是配角。生本課堂帶來的是全新的教學理念,生本課堂強調的是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應該是學習的主人、是主角。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課堂教學,因此教師要轉換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伙伴,與學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討,允許學生走上去成為教師,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奇特的想法,或者講解題目。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學生處于平等地位,教師在教學中把自主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充分地讀、好奇地問、自主地議、隨意地寫,盡情扮好主人這一角色。由于轉換了師生的角色,課堂氣氛變得熱烈起來。如教學《江南的冬景》這類教讀課文時,老師出示導學案:
1.《江南的冬景》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江南的冬景給郁達夫留下的總體印象是什么?
2. 作者為表現江南冬景的美,為我們展現了幾幅畫面?請試著為它們命名并能概括每幅畫面的特點?
3. 你最喜歡哪幅畫面?為什么?(從景物的色彩、寫作手法上談)
老師出示導學案后,就走進學生中,成為學生學習的伙伴,與學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討。之后學生搖身變成老師,走上講臺交流、展示學習成果。特別是展示第三題時,課堂完全變成了辯論的場所。這時是學生在講課,成為了課堂的主角,老師旁聽,學生被學生的表達的能力所折服,課堂氣氛熱烈,這樣的學習氛圍學生學習更加主動,成績自然就會提高。
二、學生學習更加積極、主動。學生到了高中后學習的積極性逐漸在降低,具體表現在學生上課不喜歡回答問題,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不及時完成,甚至不完成,這樣的一種學習方式持續(xù)下去必將導致學生最后學無所成。生本課堂,把教學過程有意識地變?yōu)閷W生生疑、質疑、解疑、教師點撥學生疑中生疑、學生再解疑的過程。整個教學過程都是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生自己確定研究的問題;學習方式是學生自己潛心鉆研、深入領悟、深入心通,心安理得,將來運用,便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古代教育家特別強調學習的“自求”。宋代思想家張載說:“須是自求,已能尋見義理,則自有旨趣。自得之,則居之安矣。”闡明了自求自得必致意趣橫溢,成為永久不衰的學習動力,從而肯定了自求自得的有效性。注重自求自得,其實質便是使學生變被動應付為主動進取,變死記硬背為靈活運用,變機械接受為舉一反三,從而從教師的“傳道、授業(yè)、解惑”中脫穎而出,插上創(chuàng)造的雙翅,主動地獲取知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三、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活躍。生本課堂以“人人都做小老師,人人都是小老師”為行動口號。上課時,學生隨時可以展示小組的勞動成果。對于重點、出錯率高的題目,就組織引導學生進行課堂討論,任何一個小組都可以帶著自己的講義到講臺上展示自己的做法,講給大家聽。一個同學講完,其他同學有不同做法,可直接站起來講解。這個時候,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漲,課堂氣氛非?;钴S,學生搶著上臺,教師要指導每一位學生把每一個問題徹底弄懂為止。如果學生講得好,我們就給予真誠的表揚和鼓勵,也不時傳來同學們不由自主的此起彼伏的掌聲,學生真正感受到了探索帶來的無窮的樂趣,享受探索帶來的成功的愉悅,學生成就感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學習興趣高漲,他們的信心倍增,曾經枯燥無味的課堂此時此刻仿佛變成了充滿歡樂的游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