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壯族古代文人詩中的女性形象

2016-03-18 20:37石麗芳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廣西南寧530006
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16年1期
關鍵詞:壯族文人命運

石麗芳(廣西民族大學 文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6)

壯族古代文人詩中的女性形象

石麗芳
(廣西民族大學 文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6)

壯族地區(qū)古代文人詩中關于女性的詩歌描寫,塑造了壯族少女、農(nóng)婦、才女、棄婦等形象,反映了壯族古代女性的社會地位、精神面貌和生活狀況,顯示出壯族地區(qū)的民俗文化和風情,同時體現(xiàn)了壯族文人詩現(xiàn)實主義的詩歌傳統(tǒng)。

壯族古代文人詩;女性形象;文化內(nèi)涵

一、壯族古代文人詩簡況

元明清以降,封建王朝對壯族地區(qū)控制愈強,隨著科舉制度的推行、書院的建立及傳奇戲劇傳說故事等民間藝術在嶺南的傳播,漢文化對壯族地區(qū)的影響越來越深廣。因此壯族地區(qū)產(chǎn)生了一批接受漢儒教育、以科舉考試的途徑進入封建政權體系、能嫻熟運用漢語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的壯族文人,形成了壯族文人群體。代表人物有明清時期的壯族詩人劉新翰、黎建三、農(nóng)賡堯、劉定卣等。這些文人創(chuàng)作的文學作品體裁大多數(shù)為詩歌,承襲現(xiàn)實主義詩歌傳統(tǒng),以家國天下、國計民生為題材,充滿知識分子的憂患意識和心懷天下的情懷,如黎建三的《四禽言》短詩,模仿《詩經(jīng)》風格和四言格式,揭露統(tǒng)治階級對百姓的剝削和奴役,悲天憫人,義正詞嚴,充滿了對底層百姓深重苦難的同情。另有一部分詩人詩作則把目光投向了壯族女性群體,在詩中描繪不同性格、不同身份、不同命運的壯族女性的性格特征及日常生活,記錄她們或歡樂,或平淡,或悲苦的命運,反映了古代壯族女性的社會地位、精神面貌和生活風貌,以及獨特的壯族文化風俗。如農(nóng)賡堯的《村女赤腳行》《貧女嘲》,黃彥坊的《嶺南女工詠六首》等。這些女性題材的詩歌體現(xiàn)了壯族文人對女性生活狀況的關心和同情。這一時期壯族地區(qū)還出現(xiàn)了女性詩人,她們自小受到漢文化教育,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和文學素養(yǎng),善于用詩歌來描寫生活和訴說心中苦悶,代表人物有陸小姑、張苗泉。她們的詩作多以自傷身世,訴說悲苦命運為主,反映了封建時代女性文人的悲慘命運。

二、壯族文人詩中的女性形象

(一)清新活潑健康美麗的少女形象

不分民族、無論時代,少女都是一道最美麗的風景線,壯族少女又尤為不同。壯族古代女性社會地位和家庭地位較高,能夠參與勞動、政治和社會活動,而“倚歌擇配”的習俗也讓她們能夠在婚姻上有較大的自主權。因此壯族女性,特別是在少女時期,生活比較明麗輕快。她們勞動、對歌、趕集的場景就成了詩人們經(jīng)常能夠遇見并為之吟詠地畫面。黎申產(chǎn)的《麗江竹枝詞》系列詩歌就記錄了這樣的情形,“隴娘衣服平臍短,唱徹壺關酒面紅”[1]104,描述了壯族女性穿著短衣飲酒對歌的激烈場面,“趁圩相約去歌坡,糴米歸來女伴多”[1]1014,則是一群壯族少女參加歌圩歸來興高采烈、嘰嘰喳喳討論的熱鬧場面;謝蘭的《太平竹枝詞》《麗江竹枝詞》等系列詩歌同樣描寫了壯族女性的美麗大方和勤勞真爽:“市聲喧響郡城東,販婦如花倩倚風,多嚼檳榔街上立,迎人一笑牙齒紅?!薄耙凰悄舷蛲硖?,渡頭燈火起歌弦,玉環(huán)穿耳誰家女,負販歸來坐小船?!盵1]1018這兩首詩描寫了壯族勞動女性從事貿(mào)易的行為,她們愛美好打扮,性格活潑愛笑,神情輕松自然,對拋頭露面從事商品交易習以為常、游刃有余。農(nóng)賡堯《村女赤腳行》則贊美了壯族女性拒絕裹腳、以天足為美、以勞動為美的品格。從這些詩歌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一群健康美麗、活潑大方、毫不扭捏、愛美愛笑愛唱歌的壯族少女,她們清新自然、自由自在、精神愉悅,毫無顧忌地享受青春年華和社交生活,積極參與生產(chǎn)勞動及商業(yè)活動,幸福指數(shù)非常高。

(二)受壓迫、受剝削、命運悲苦的壯族勞動婦女形象

在封建制度的籠罩之下,無論哪朝哪代哪個地區(qū),對于底層百姓來說,生活都十分不易。壯族女性勤勞樸實,承擔了繁重的勞動——女性在野外勞作的時間與男性一樣多,并且承擔了幾乎所有的家務勞動,是家庭的主要勞動力。在古代壯族社會,“男逸女勞”古已成風。繁重的勞動,貧困的生活,使得壯族女性的生存十分艱難,黎建三的《田婦》對此有清醒的寫照:“霧鬢風鬟特地愁,每逢人過便低頭;誰家一樣修娥女,日照紅窗未下樓?!盵1]695一邊是胼手胝足、囚首垢面、食不果腹的農(nóng)婦,一邊是不識辛勞,唯以妝扮為本業(yè)的生活富足的地主小姐,強烈的對比映照出社會的不公,這里提到的壯族農(nóng)村女性,比起《麗江竹枝詞》中“迎人一笑牙齒紅”的自信風流的女性,不但生活悲苦困頓,更是失去了自信和對生活的熱情,貧窮苦難和艱辛的勞動讓她喪失了女性愛美的天性,不修邊幅、訥于交際,只剩下懦弱卑微。該詩對兩個階級不同女性進行對比的描寫手法,頗有杜子美“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風范,既是對壯族勞動婦女的同情,又是對整個封建社會的控訴——勤勞的人得不到溫飽和體面有尊嚴的生活,而上層社會中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貴族們卻過著奢靡的生活。同樣,曾鴻燊的《鬻女行》描述了清末天災人禍、民不聊生、百姓賣兒鬻女以度荒年的人間慘?。骸芭菘?,為貧不汝畜,汝住徒饑腸,汝去得果腹;亦非不爾思,而忍拋骨肉,所計得兩全,彼此免窮蹙?!盵1]1035生活貧窮而賣兒賣女,內(nèi)心痛苦的同時還不忘安慰可憐的女兒,一位凄苦無奈的窮苦母親形象躍然紙上,讀之令人斷腸,而其中所抒發(fā)的百姓因貧窮而遭受骨肉分享之痛,詩歌風格與表述方式,與《詩經(jīng)》及其相類。

(三)生活困頓、懷才不遇的才女形象

古代壯族女性也有接受漢文化教育的機會,但與漢族女性一樣,雖有才卻無處施展。她們的生活范圍較小較單純,視野和格局也相對狹窄,詩歌大多描述自身不幸的身世,自傷自悼。陸小姑、張苗泉即是壯族女性詩人中較著名的兩位,她們自小受漢儒教育,與一般目不識丁的壯族女性不同,但遭遇皆不幸,陸小姑身體孱弱不勝勞作而見棄于夫家,張苗泉則青年喪偶,獨帶一子無所歸依,生活困苦。而能文能賦這一才華則成了她們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或就館,或授蒙童賴以糊口。命運坎坷,生活孤苦無依,欲反抗而不得,無奈、孤凄、惶恐的情緒彌漫在她們的詩歌創(chuàng)作當中,“歲歲枯榮感不禁,別來南浦總傷心……愁看短短如余發(fā),歷亂飛蓬直到今?!盵1]705這類詩歌刻畫了另一類壯族女性形象,即壯族女性知識分子、才女形象。她們體質(zhì)柔弱、腹有詩書,有較深的漢文化造詣,文學底蘊較深,對自身的處境和社會大環(huán)境有深刻的認識和感悟,因此更加苦悶和壓抑,但又缺乏普通壯族女性的健康勤勞和各項勞動技能,無法走到田野間謀求生活,因此生活困頓,心情抑郁?!氨壤嗡鶓唬O誤是詩名”[2]521。陸小姑認為自己被拋棄的命運的最大推手,是她的滿身才華,這不得不說是封建女性的悲劇,也是時代愚昧落后的“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的悲劇。

(四)被封建思想荼毒的棄婦形象

漢文化為嶺南壯族地區(qū)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積極的一面,同樣也有消極的一面。封建思想的糟粕同樣也深入嶺南,給當?shù)匕傩諑砩钪氐目嚯y。農(nóng)賡堯的名篇《中秋月》就塑造了一位封建思想受害者的女性形象。詩中所描述的女性是一位十分溫柔賢淑的女性,相夫教子,孝順翁姑,承擔家庭重擔長達二十年,一心一意支持丈夫科考,然丈夫不思上進,兩試不第,終日游蕩,一事無成,最后竟然拋妻棄子。中秋月夜家家團圓,她家卻“諸孤向隅泣,孩者歲始周”“漸對清光滿,徘徊獨倚樓”[2]501。詩歌反映了科舉制度對百姓思想的毒害,一心想讓丈夫功成名就的妻子含辛茹苦,卻換來被棄的命運,個中怨恨凄苦,不言而喻,在她心中,未必沒有一點“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懊惱心態(tài)。科舉制度所造成的家庭悲劇,不但漢族有范進,壯族同樣也深受其害。

盡管壯族古代文人詩中關于女性描寫的詩歌數(shù)量不多,但涵蓋范圍卻十分廣,有健康美麗活潑快樂的歌圩少女,有命運悲慘的農(nóng)婦,有懷才不遇的才女,也有悲傷痛苦的棄婦。通過這些不同面貌、不同命運的壯族女性,讓后人對壯族古代女性的社會地位、精神面貌和生活狀況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對古代壯族的歷史現(xiàn)實和社會風貌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識。

三、壯族古代文人詩中女性形象描寫所體現(xiàn)的文化內(nèi)涵

(一)反映了壯族文人詩深受漢文化影響

壯族地區(qū)受到漢文化影響極深,官方有科舉制度及書院的建立,民間有無數(shù)漢族戲劇及民間故事的傳播,壯族文人所受的教育是正統(tǒng)的漢儒教育,故而壯族文人創(chuàng)作在風格、情感、思想內(nèi)容方面,都與漢文學一脈相承,充滿古風古韻,既有《詩經(jīng)》的古樸凝練,又有唐詩的沉郁雄渾。家國天下、關心民瘼、憂患意識、思鄉(xiāng)之情是壯族文人詩的創(chuàng)作核心,而在女性詩歌創(chuàng)作中所塑造的少女、農(nóng)婦、才女、棄婦等形象,也秉承《詩經(jīng)》至漢樂府乃至唐詩一脈相承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反映壯族女性的生活狀況,關注她們的命運和悲喜,具有強烈的干預現(xiàn)實生活的傾向和批判意識。

壯族地區(qū)文人詩繁榮于小說崛起的明清時期,而不是與漢文學發(fā)展同步,乃是因為漢文學在地處偏遠的嶺南地區(qū)傳播及輻射需要時間,壯族文人對漢文學的接納、學習、模仿、創(chuàng)作也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故而壯族地區(qū)的文學創(chuàng)作,相對漢文學中心地帶的中原和江南來說,具有滯后性的特點。壯族文人對漢文學的接納,也有一個選擇性的特點,相比于小說,詩歌創(chuàng)作即時性更強,也更能抒發(fā)作者當時當?shù)氐男那?。因而壯族文人在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的時候,首選詩歌。

(二)反映了元明清時期壯族女性的生活狀況、精神面貌及社會地位

對壯族地區(qū)女性地位要從兩方面來進行分析。一方面,在傳統(tǒng)文化和觀念的影響下,壯族女性在家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地位較高,相對漢族女性較少受道德倫理束縛,是室外勞動不可缺少的勞動力,貴族女性有政治權力,平民女性也可拋頭露面、有社交自由、戀愛自由和一定的擇偶權,有接受漢文化教育的機會。女性可以繼承財產(chǎn)、權力,也可以招婿上門,寡婦可以改嫁,可以離婚再嫁,“初嫁由夫,再嫁由女”。壯族未婚甚至已婚女子都有社交自由,這些在文人詩當中都有所記載,謝蘭的《竹枝詞》《太平詞》系列,韋豐華的《竹枝詞》,就生動的反映了當時壯族女性的社交自由,她們可以盛裝打扮參加歌圩,與男子對歌,大口飲酒大聲說笑,享受青春及自由戀愛的美好時光;她們積極參加勞動,為家庭經(jīng)濟做出重要貢獻;她們手靈手巧,無論是戶外勞動、商品交易還是家庭手工業(yè),都從容不迫游刃有余,能力很強。這些都體現(xiàn)了壯族女性在家庭生活及社會生活當中占據(jù)極重的分量,擁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她們的精神狀況也極佳,積極樂觀,活潑大方,天真自在。

另一方面,又應注意到壯族女性同樣受到封建思想和禮教的壓制。宋以后,隨著漢文化的傳播,理學在南方諸族影響極大,女性地位下降,封建倫理道德對壯族女性的束縛增加。宋元明清,旌表寡婦的貞節(jié)牌坊數(shù)量激增,表明封建禮教對女性婚姻干預加深,所謂的“貞潔”思想,對女性造成極大傷害。因此元明清時期壯族民間歌謠當中的悲情歌大量產(chǎn)生,多為婦女控訴血淚命運,反映了壯族女性地位的下降,女性悲劇的增加。陸小姑、張苗泉的詩作,是古代壯族女性不幸命運的真實寫照,陸小姑“貽誤是詩名”的慨嘆,是愚昧落后扭曲的價值觀戕害女性的最好的明證。前文提到的怨婦詩、農(nóng)婦詩等,也反映了在封建王朝統(tǒng)治下,天災人禍、奴役剝削,壯族女性也不能幸免,而生活苦難和性別歧視,同樣令許多壯族女性的生活血淚斑斑。壓抑、苦悶乃至麻木,是這一類壯族女性的精神寫照。

古代壯族文人詩真實客觀地反映了這一時期內(nèi)壯族女性的生活狀況、精神風貌和社會地位問題。在傳統(tǒng)文化和觀念的影響下,她們社會地位較高,在生活中發(fā)揮較大的作用,但又同時受到封建禮教的壓迫,苦難深重。

(三)體現(xiàn)壯族文人的人文情懷

所謂人文情懷,是指對人的命運、情感、思想的關愛和尊重,體現(xiàn)一種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古代壯族文人對女性自覺的關注和記錄,對女性命運的清醒的認識和客觀的描繪,無一不體現(xiàn)了對處于弱勢地位的女性命運的關懷和同情。這些對于底層百姓悲苦命運的憐憫,對于社會不公的憤怒和對封建吃人禮教的控訴,則是壯族古代文人心憂天下、關心民生的人文情懷。《田婦》對貧婦勞作終日不得溫飽的不公平現(xiàn)象的抨擊,《鬻女行》對賣兒鬻女的人間慘劇的控訴,《村女赤腳行》對于天足的贊美,“竹枝詞”系列對于壯族女性勞動、對歌場景的推崇,表達了詩人對勞動者的贊美、對于纏足等封建惡習和糟粕文化的反感、對百姓的關愛和對封建制度及封建文化的批判精神。這些對女性形象的描繪,對女性命運的關注和同情,對戕害女性的殘酷現(xiàn)實的抨擊,都體現(xiàn)了壯族文人的人文情懷。

(四)描寫了獨具魅力的壯族風情

詩歌當中涉及壯族生活的諸多場景,趕圩的熱鬧、對歌的激烈、吃檳榔吃到牙齒紅、打魚晚歸對著夕照唱歌、勤勞地織布、穿齊臍短裝的颯爽等,猶如一幅美麗畫卷,涉及勞動、飲食、娛樂、服飾等諸多壯族風俗,令人大開眼界。黃彥坊的《嶺山女工詠六首》,就詳細地記錄了壯族女性從孩童時期就開始學習壯族特有的傳統(tǒng)工藝—壯錦的制作過程,從扯棉到織布再到染布,再到裁衣、制鞋、繡花,既是對壯族民間工藝的描述,又是對壯族少女自小聰明伶俐、繼承本民族傳統(tǒng)工藝文化的贊揚。農(nóng)賡堯的《山行口號》中的“青莎覆額斑斕濕“,則著重描述了壯族女性用壯錦制成的頭巾,即使被雨雪打濕依舊鮮艷美麗的情形。這些詩歌從側面反映了壯族獨具特色的風物,為壯族文人詩增添不一樣的光輝,也使得壯族文人詩與其他漢詩相比,無論是塑造人物形象,還是在內(nèi)容、風格等方面,都散發(fā)出獨特的地域色彩和民族特色。

結語

盡管壯族古代文人詩歌當中涉及女性題材的文學作品不多,但所關注和描繪的形象卻十分豐富,具有代表性。這些少女、農(nóng)婦、才女、棄婦形象,是元明清三代壯族古代女性的普遍寫照,這些女性詩歌,既反映了壯族文人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足跡,也為了解壯族古代女性的生活狀況、精神面貌和社會地位,研究壯族文學、歷史、文化、風俗等提供很好的素材和幫助。

[1]周作秋,黃紹清,歐陽若修,等.壯族文學發(fā)展史[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7.

[2]梁庭望.中國詩歌通史:少數(shù)民族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Women Images in Literati Poetry of Ancient Zhuang

SHI Li-fang
(School of Literature,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Guangxi Nanning,530006)

The poetry description about women in ancient literati poetry of in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creates images of Zhuang girls,women farmers,talented women,abandoned wives and others,reflecting the ancient Zhuang women's social status,morale and living conditions,showing the folk culture style in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nd the poetic tradition of Zhuang literati poetry realism.

literati poetry of ancient Zhuang,female image,cultural connotation

I22

A

1674-8891(2016)01-0082-03

2015-11-13

石麗芳(1979—),女,廣西平樂人,文學博士,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教師,研究方向為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

羅瑞寧

猜你喜歡
壯族文人命運
壯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命運的更迭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古代文人與琴棋書畫
文人與酒
文人吃蛙
命運秀
“壯族三月三”來對山歌
明清鼎革之際文人不同出路
命運
怀宁县| 离岛区| 鹤峰县| 田林县| 东乡县| 神农架林区| 安远县| 库车县| 新巴尔虎右旗| 镇安县| 桐乡市| 白玉县| 曲周县| 同江市| 永胜县| 合阳县| 大方县| 揭西县| 泌阳县| 沾化县| 垦利县| 进贤县| 潜山县| 东辽县| 玉环县| 离岛区| 确山县| 临漳县| 华亭县| 平安县| 河源市| 扎赉特旗| 思茅市| 娄烦县| 于都县| 洛隆县| 定襄县| 盘山县| 乌拉特中旗| 盐城市| 麻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