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高校思政課教學生活化路徑思考

2016-03-17 06:35:57喻問瓊長江師范學院重慶408100
文教資料 2016年16期
關鍵詞:理論課生活化思政

喻問瓊(長江師范學院,重慶 408100)

高校思政課教學生活化路徑思考

喻問瓊
(長江師范學院,重慶408100)

教學生活化是一個過程,一種傾向,更是一種教學理念。教學生活化對于提高高校思政課教學實效性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應該更新教育思想,樹立教學生活化理念,轉變角色,挖掘生活化的教學資源,積累教學生活化的“中儲糧”。

教學生活化教學理念教學資源

教學生活化是一個過程,一種傾向,更是一種教學理念。所謂教學生活化,是指教師收集生活中的學科知識、真實案例,利用生活中的手段開展教學,并在教學進程中挖掘學科知識的生活內涵,聯(lián)系生活中的問題,解讀、闡述教材內容,達到吸引學生學習、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其實質是教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其關鍵是消除教學與生活的對立,實現(xiàn)教學與生活的無縫連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生活化是指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活動超越以往的單純由知識符號和價值概念所建構的理念世界,教學主體通過教學過程的各環(huán)節(jié)和各要素的有效組合,使社會生活范式進入教育教學活動,將知識符號與價值概念賦予鮮活的生活內涵,使師生在生活的氛圍中通過有效的互動,實現(xiàn)思想共識、價值認同和情感提升”[1]。

一、教學生活化是高校思政課教學價值回歸的現(xiàn)實需要

1.教學生活化的實施是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重要途徑。

中共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推進工作。建黨之初的李大釗、陳獨秀到30年代的李達、艾思奇,再到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通過他們的努力,在中國這片古老而廣袤的大地上掀起了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熱潮。不僅如此,他們的努力,還為我們今天如何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如何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啟示,即不僅要注重科學理論與群眾實踐緊密結合,還要注重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吸取民族智慧,更要注重解決改革發(fā)展中的重大現(xiàn)實問題。由此看出,以人為本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本質訴求。讓人民群眾掌握、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目的。在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中,廣大青年學生是最主要的對象,特別是大學生,因為他們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最主要的力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生活化的內涵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本質訴求和目的是一致的。高校思政課教學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才能增強學生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信度,才能消除馬克思主義與人民群眾之間的距離感,增強馬克思主義對中國民眾的感召力和親和力。因此,教學生活化的實施是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重要途徑,同時是以人為本的具體體現(xiàn)。

2.教學生活化的實施是擺脫高校思政課教學面臨問題的有效措施。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它的主要任務是對大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他們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05”方案實施以來,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然而,其教學效果與黨中央的要求及大學生的期待還有一定的差距。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面臨一些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忽視學生主體的內在需求,疏離學生社會生活實際。具體表現(xiàn)為:第一,教學理念脫離學生主體的內在需求。長期以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都是注重知識講解,缺乏覺悟的提高和能力的鍛煉。第二,教學方式陳舊致使理論與實際相脫離。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世界觀、人生觀、政治觀、道德觀和法制觀等方面的教育,學生接受和認同這些理論知識的關鍵就是這些內容要真正融入大學生的實際生活中。長期以來,某些教師沒有立足于學生生活常識、做人道理與行事規(guī)則的引領和指導,使得學生不易深刻感知課堂上學習的抽象理論,難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某些老師只注重理論的系統(tǒng)性、忽視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不能教給學生應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學生不能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困惑,導致某些學生感覺不到理論的魅力,使理論與實踐相脫離。第三,教學方法背離學生生活的多樣性。目前,一些高校的思政課教學仍然是采用大班制教學。某些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不分大小班、不分專業(yè)、不分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通通采用一個教案,對所有學生搞“一刀切”、“一鍋煮”,沒有對不同類型、存在不同問題學生的復雜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區(qū)別對待。這樣的教學忽視了學生多樣性的性格特征,疏離學生真實的現(xiàn)實生活,從而不易引起學生在心靈深處的共鳴。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就是,樹立教學生活化的教學理念,讓教學聯(lián)系生活世界,實現(xiàn)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的和諧統(tǒng)一。

二、教學生活化的理論依據(jù)

教學生活化的理論依據(jù)是杜威的“整合性原理”、建構主義理論、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哲學觀、鄧小平的“三個面向”教育思想、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等。

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整合性原理”,他認為,在非正規(guī)和正規(guī)、偶然的和有意識的教育形式之間保持恰當?shù)钠胶馐墙逃軐W必須解決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這就要注重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的整合,注重道德知識和能力的整合、課內和課外的整合、生活全過程的整合。引導人們在生活過程中建立個性化的生活理念,掌握生活常識,學習生活的技能,為自己創(chuàng)設“自由的時間”、“自由的空間”,并不斷創(chuàng)造自由的新生活。

建構主義理論整體思想有十大理念,其中的“知識的獲得是建構的而不是接受傳輸而來的”、“知識的建構來源于活動,知識存在于活動之中”、“學習活動的情境是知識的生長點和檢索線索”、“人們對現(xiàn)實世界的看法是多元的”觀念都體現(xiàn)了教學與生活的關系,是教學生活化的理論依據(jù)。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認為: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是認識的最終目的,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鄧小平提出堅持教育要“三個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三個面向”強調培養(yǎng)人才要把眼光放置于整個世界,從現(xiàn)代化和未來發(fā)展的需求對人才標準做出定位?!皩W會生活”是當代世界對教育提出的本質要求。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認為“社會即學?!保褪侵附逃牟牧?、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huán)境,從學校的小范圍擴大到社會的大范圍,這一原則要求把教育從學校延伸到社會。

三、高校思政課教學生活化路徑思考

1.更新教育思想,樹立教學生活化理念。

生活化教學與素質教育的價值取向是一致的,都強調以人為本,關注人的全面發(fā)展;強調以學生的經(jīng)驗為起點,以學生喜歡的方式為手段,讓學生通過主體性活動,實現(xiàn)學習目標,這充分體現(xiàn)了當代教育的人文主義精神。生活化教學要求思政課教師要確立“在活動中體驗”的思想,做到在活動中學,在經(jīng)驗中悟。在課堂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和課堂的需要,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場景再現(xiàn)各種活動,讓學生進行觀察、體驗、反思和感悟,達到提高道德認知和行為能力的目的。

2.轉變教師角色,擔任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長期以來,老師對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不夠,在高校思政課中,教師往往把學生作為教育的客體、聽眾,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角色。教師僅從教學經(jīng)驗出發(fā),灌輸給學生知識、經(jīng)驗、觀念,學生仿佛是接受知識的“容器”,這就造成了學生知行脫節(jié)的情況。教學生活化要求教師一定要站到學生中間,從學生的經(jīng)驗出發(fā),組織活動并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老師是組織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了解和研究每一個學生的知識、心理、品德、素質需要及其發(fā)展的可能性,還要注意因材施教,加大個別指導的力度,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多層次、多維度的需要。

教師是學生活動的引導者。高校思政課教學生活化需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這是針對傳統(tǒng)被動的學習方式的弊端而提出來的。教學生活化要求改變傳統(tǒng)的說教式的學習方式,要求在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課堂里,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活動、勤于實踐。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必然要求老師轉變教學方式,即以講授為主導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轉變?yōu)樘岢灾魈骄俊⑴c活動、體驗內化的教學模式。教師的角色必然發(fā)生轉變,由單純的道德、知識、觀念的灌輸變?yōu)閷W生活動的引導者。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提高主動參與教育活動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參與活動的內容、形式的設計,使學生成為學習、教育活動的主人,使他們在自覺自愿的樂學活動中接受教育。

3.挖掘生活化的教學資源,建立教學生活化的“中儲糧”。

回歸生活的教育理念,要求老師能將抽象理論化的思想政治知識還原于生活,通過生活的現(xiàn)象與事實闡釋思想政治道理,在感性的生活認識上總結出正確的思想政治觀點,通過生活化的教育內化為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并外化于實踐。

教學生活化的教學資源有很多。首先是學生生活經(jīng)驗資源。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皩W生的生活經(jīng)驗可以說是基礎性的教學資源,知識只有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相結合并最終內化為學生新的經(jīng)驗才有實際意義,才有它的價值”[2]。社會生活賦予了教學豐富而深刻的內涵,生活讓教學精彩紛呈、多姿多彩、生機盎然。教師可以留意本班、本校的學生和大學生這個群體的生活案例,學生對同齡群體的關注度是最高的,利用這樣的資源來教學,教學效果是最好的。其次是開發(fā)利用地域文化資源。中國地大物博,而且歷史悠久、民族眾多,各地區(qū)各民族在長期發(fā)展中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比如,重慶的紅巖文化、陜西的延安精神、江西的井岡山精神等地域文化和紅色資源,還有少數(shù)民族的民俗文化、語言文字發(fā)展、地域經(jīng)濟發(fā)展等資源,可謂豐富多彩、美妙絕倫。學生對這些內容是無間距的感同身受,有非常深刻的體會。教師充分利用這些資源開展教學,有利于強化高校思政課的教學效果。

總之,高校思政課教學生活化對于強化高校思政課教學效果、增強實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杜向民.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生活化[J].思想教育研究,2010,06:30-33.

[2]劉善琳.生活化教學資源的開發(fā)策略分析——以思想政治課為例[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3,06:79-80.

此文是重慶市教委教改課題《高校思政課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研究》(項目編號132055)的成果。

猜你喜歡
理論課生活化思政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如何讓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
甘肅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數(shù)學生活化教學初探
甘肅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思政課“需求側”
當代陜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當代陜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如何將數(shù)學知識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創(chuàng)新
學習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14
“721”人才培養(yǎng)模式與高校思政理論課改革
學習月刊(2015年12期)2015-07-09 03:36:56
沾益县| 炎陵县| 新竹县| 延寿县| 启东市| 循化| 贵港市| 红河县| 双鸭山市| 蒙自县| 仪征市| 抚顺市| 登封市| 奉节县| 贵定县| 珠海市| 彭州市| 读书| 彩票| 沙田区| 游戏| 拉孜县| 阜康市| 德庆县| 桐乡市| 边坝县| 尤溪县| 乌苏市| 嫩江县| 龙州县| 城市| 平湖市| 咸阳市| 赤城县| 邛崃市| 达孜县| 肥乡县| 宣武区| 和硕县| 福贡县| 惠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