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
(武漢大學 國際問題研究院,武漢 430071)
我國國家身份演化背景下的外交話語實踐分析
王 磊
(武漢大學 國際問題研究院,武漢 430071)
國家身份在歷時性和共在性的空間內不斷演化、更新和沉淀。這些不斷演化、更新和沉淀的身份所蘊藏的價值訴求在對外關系中的實現(xiàn)離不開外交話語的支承,決定著外交話語的主旨和價值,但外交話語塑造、傳播的方式、內容或效果實現(xiàn)或消解國家身份背后的價值訴求。我國國家身份演化背景下外交話語實踐的經驗與教訓證明,外交話語實踐要想最大化實現(xiàn)國家身份的價值訴求,即必須遵循民族性和國際性、合理性與合法性統(tǒng)一等五大基本原則。
國家身份;中國外交;話語體系
在一定時間與場域里,身份決定著施動者的話語對象、特點和效果。反過來,話語實施的方式與效果如何會對話語主體本身的身份彰顯強化或反向削弱功能。尤其是行為體在特定情形下面臨身份多元、復雜和次序選擇的時候,如果沒有恰當理性地做出選擇,其所表達出來的話語必然陷入模糊和尷尬境地。這種模糊與尷尬必然會影響話語者的身份與形象。特別是,在后現(xiàn)代主義者看來,話語本身絕不是單純的表達工具與手段,其蘊含著表達者的價值觀念,涵括著表達者的利益訴求,代表著表達者的權利和權力。話語對權利和權力不僅具有因果理性功能,而且對還具有恰當性的建構作用。法國社會學家米歇爾·??抡J為,權力和話語相互涵攝,權力關系鑄就話語體系,話語體系則強化和擴大這種權力的效應。[1]話語體系及其構建與強化的權力則會有利于話語實施者的利益實現(xiàn)、身份強化和自我形象的擴展。即話語體系與身份契合時,話語會對身份的認知產生強化作用。話語可以通過造就敘事結構產生權力,行為體有目的選擇使用帶有社會共識性的規(guī)范的話語,會對其他行為體產生集體認同和自我認同的強制效用。[2]話語文本若能與具體的國家利益恰當相結合,“能夠聚集起道義的旗幟或情感的共鳴”與“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若處理不當,往往“會使國家對利益與身份的認知出現(xiàn)混亂”,甚或會“使國家對政策目標與行動的協(xié)調程度抱有過高的期望,并進而導致失望的結果和身份認知的逆向轉化?!盵3]這種身份與話語文本相互建構理論同樣適用于國家身份與中國外交話語體系的構建。卡贊斯坦認為身份是行為體通過與重要他者互動形成的個性與獨特的形象,是行為體間相互建構與自我同他者形象演化的結果,由內部身份和外部身份構成。[4]亞歷山大·溫特認為身份具有由內在結構和外在結構(共有知識)共同建構的可以產生自身的動機和行為特征的有意圖行為體的屬性。國家的身份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其認為影響國家集體身份的,主要有四種類型:個體或團體身份、類屬身份、角色和集體身份。[5]齊菲斯認為國家身份的構成體系離不開國家身份形成理論,即國家身份的構建離不開國內政治的博弈過程。[6]以奧努弗為代表的規(guī)則建構主義,強調言語行為構建規(guī)則,規(guī)則借助言語行為與行為體互構,規(guī)則形成制度,制度構成社會,規(guī)則制約行為,建構身份,形成統(tǒng)治。[7]秦亞青教授認為國家對于國際社會中的位置的界定和認知需要三個向度:時間、空間和個體屬性。時間展示國家在發(fā)展階段上的歷時性定位,空間展現(xiàn)國家在國際權力格局中的相對的實力定位。屬性定位表示著國家的基本身份,所以是具有關鍵意義的定位。屬性定位既決定國家發(fā)展進程的意義(時間定位),也決定國家實力增長的意義(空間定位)。一個國家的身份確定了國家與國際社會的基本關系。[8]基于以上所述,身份承載著行為體的需求,是行為體自我與他者互動互構形象演化的結果。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身份的構建與嬗變凸顯著國家利益和主流價值形態(tài)的訴求,是國內政治經濟互動博弈的結果,是國內政治進程建構的產物。同時,國家身份的構建與嬗變,也是國家作為行為體在與國際社會的互動中相互建構的。從以追求世界革命和人類解放為訴求的社會主義國家身份,到訴求平等和獨立自主的主權國家身份,到以經濟建設為主流價值的發(fā)展中國家身份,再到以全球和諧共贏共榮為訴求的中國夢,世界大國夢,這些身份及其嬗變昭示國家在不同歷史發(fā)展時期利益與價值訴求。身份及身份的嬗變要求,無論在國內還是國際社會都需要兼具自洽性、合理性、合法性、統(tǒng)一性和易接受性特點的對外話語體系來加以建構和鞏固。反之,不合理的、原教旨主義式的、空洞化的口號宣傳,不僅達不到對國家身份鞏固強化的目的,反而會招致更多猜測與質疑,以致“中國威脅論”、“中國擴張論”等在國際社會甚囂塵上,給國家的發(fā)展和成長為世界大國設置羈絆。因此,如果僅僅了解當前我國外交話語體系構建的迫切性、現(xiàn)實挑戰(zhàn)和條件,而不去深刻地把握構建外交話語體系的根本前提和主要來源,盲目高談闊論中國外交話語體系構建的原則、途徑與手段,無異于緣木求魚,且使構建外交話語體系的政策與學術追求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末。為此,本文首先梳理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身份的賡續(xù)與演變。其次,分析在國家身份賡續(xù)與演變背景下外交話語的歷時性實踐和特點。最后,基于國家身份與中國外交話語體系構建的實踐,提出構建中國外交話語體系的基本原則。
“國家和人身份定義的形成依賴于對外部因素、類似物、同一時間的其他事物及其類似物、抽象概念以及本我概念的客觀認識?!盵9]基于這一理由,我們可以看到,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其身份在歷史發(fā)展的不同階段,表現(xiàn)為不同的類型,有的身份漸趨淡去,有的身份不斷沉淀與賡續(xù),新的身份不斷建構,因而國家身份整體呈現(xiàn)出連續(xù)性和嬗變性的特點。
(一) 社會主義國家身份
對于中國而言,社會主義國家身份,是溫特建構主義下的屬性身份,是秦亞青理論下的基本身份,這種身份決定著國家的根本利益與發(fā)展道路。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源于中國共產黨自身的指導思想、對國內階級斗爭的深刻洞悉和國際政治結構壓力的“化學反應”。農民起義的失敗、資產階級改良和革命道路的破產以及第三條道路的缺乏可行性,使中國推翻三座大的重任歷史性地落到先進的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一中國共產黨的身上。正如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所主張的:“積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經驗,中國人不是倒向帝國主義一邊,就是倒向社會主義一邊,絕無例外。騎墻是不行的,第三條道路是沒有的。我們反對倒向帝國主義一邊的蔣介石反動派,我們也反對第三條道路的幻想?!盵10]因此,在冷戰(zhàn)格局下,在國內,經過三年的內戰(zhàn)、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在國際上,加入以蘇聯(lián)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與西方國家進行冷戰(zhàn),最終確立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身份。20 世紀60—70年代,中蘇兩黨、兩國關系惡化、破裂以致戰(zhàn)爭沖突,導致社會主義集團的解體和國內政治、文化與外交政策的極“左”傾向。國內外的政治格局和政治進程以及中國決策者對此的錯誤認知塑造了中國激進的“革命性”的社會主義國家身份。70年代,中國與西方國家關系的改善、與第三世界國家的緊密團結與合作和國內“左”的錯誤所帶來的嚴重災難,使我們黨和國家必須調整當時的國內外政策。十一屆三中全會糾正了“左”的錯誤,把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戰(zhàn)略決策。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的黨的歷史的偉大轉折,標志著中國沿著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前進。
(二)主權國家身份
主權理論與規(guī)范,源于西方文藝復興與啟蒙思想運動。伴隨著西方民族主權國家身份確立,西方殖民國家通過堅船利炮、如潮澎涌的廉價商品和所謂先進資本主義文化,確立了在全球的主宰地位。[11]強調西方殖民國家之間的主權獨立與平等,否認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和地區(qū)的自主、自決和平等訴求。世界近現(xiàn)代史是一部西方殖民國家征服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歷史,也是后者的血淚史和斗爭史。中國,作為半殖民地國家,同樣遭受西方侵略與奴役。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浴血奮戰(zhàn),終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歷新民主主義革命和14年艱苦的抗日戰(zhàn)爭等,取得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確立了獨立自主的主權國家身份。百年恥辱和百年抗爭,使中國人民對維持國家獨立和民族平等倍加珍惜。同時,隨著二戰(zhàn)后世界民主民族運動和民族自決的興起,西方殖民體系的解體,國際社會進入了以聯(lián)合國和聯(lián)合國憲章宗旨所確立的主權國家平等為國際法基本原則的時代,從以弱肉強食和叢林法則為特征的霍布斯世界進入以我活,也讓你活為特征的洛克社會。盡管冷戰(zhàn)結束以來,西方打著“人權高于主權”肆意干涉他國內政,但是無法改變國際社會是由主權國家所構成這一事實。
(三)傳統(tǒng)文化大國
傳統(tǒng)文化大國身份,在一個以全球化和現(xiàn)代性為主要特征的當代國際社會,對中國外交話語體系的構建至關重要,因為沒有民族性,就沒有世界性;沒有本土性就沒有世界性。[12]因為傳統(tǒng)文化是中國外交話語體系構建的智識源泉,是中國之于重要他者構建自我身份的重要手段。世界當代史也證明了這一點,西方文化傳統(tǒng)固然極大推動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但是其強調人與自然二分、競爭與斗爭的極化思維,強調片面性、單向度性和“平面化”,已給國際社會帶來了災難、沖突與戰(zhàn)爭。西方模式已凸顯出巨大的弊端。而中國傳統(tǒng)文化強調天人合一、人人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天下大同等等,這些思維有利于彌補西方文化的不足,有利于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包容與統(tǒng)一,有利于世界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
(四)發(fā)展中國家身份
20世紀70—80年代國內政治目標的經濟現(xiàn)代化轉向和改革開放戰(zhàn)略的確立,基于對自身國情和經濟發(fā)展的現(xiàn)狀的認識而做出的,是基于與國際社會中的其他發(fā)展中國家相同的歷史遭遇、相同的國際地位和經濟上的不發(fā)達,更主要是因為中國與發(fā)展中國家有著共同反霸和追求國際關系民主化和平等化的切身經歷即“中外雙方在建立這一關系之初就平行地站在反帝、反殖和爭取民族獨立的共同起點上,它們克服地緣、種族、文化、社會制度的差距,確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以及后來的不結盟運動發(fā)展方向,在本質上游離于雅爾塔國際體系之外,具有強烈的擺脫霸權力量支配與控制的取向?!盵13]固然中國經濟GDP已達到世界第2位,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已有很大提升,固然西方不少國家已將中國界定為發(fā)達國家,但是無論是基于現(xiàn)實中國的基本國情(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定位),還是對外戰(zhàn)略的考慮,發(fā)展中國家身份依舊是現(xiàn)階段中國國內外決策的重要基點之一。
(五)負責任大國身份
負責任大國身份,絕不僅僅是對西方國家和部分周邊國家鼓吹的“中國威脅論”的回應,而是中國基于中國綜合實力的增強、中國與世界命運攸關、命運共同,自我與他者和諧的主客一體化的認識。身份意味著責任,身份還決定著責任的內容、性質與方向。負責任大國身份定位,意味著其不僅承擔負責任國家所承擔的一般義務,而且要承擔為國際社會提供重大公共物品的責任,擔當起維護世界和平與推動、引領世界經濟發(fā)展的責任?!皣H社會要求中國成為某些國際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包括維護地區(qū)乃至世界的和平與安全;保障一定范圍內的經濟秩序,使得區(qū)內國家獲得經濟發(fā)展的良好環(huán)境;維護通約性的國際準則;制止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道德的行為等等?!盵14]負責任大國身份要求必須做到:一,妥善處理好大國關系。大國關系是國際格局中的核心要素,關乎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妥善處理與其他大國之間的關系,是攸關中國和平發(fā)展為世界大國的核心要素。中國已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雙邊戰(zhàn)略伙伴關系,通過聯(lián)合國、G20、IMF、WTO等多邊國際政經組織與會議,積極處理與其他大國之間的關系。二,與發(fā)展中國家構建關系密切的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通過中非論壇、中阿論壇、金磚國家會議,通過“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外交原則,“睦鄰、富鄰、安鄰”外交方針,提出新義利觀,密切與強化同發(fā)展中國家的關系。三,中國積極參加國際機制的建設,積極為國際議程的創(chuàng)設置貢獻智識、財力,尤其是在事關亞洲的和平、安全與發(fā)展方面。一方面,積極參加東盟主導“10+1”“10+3”機制,東亞地區(qū)論壇(ARF)、博鰲亞洲論壇等地區(qū)多邊進程,另一方面,積極參與創(chuàng)立上海合作組織(SCO)、亞投行,提出“一帶一路”戰(zhàn)略(OBAOR或者OBOR),設置國內、地區(qū)與全球范圍內的合作議程。因為合作議程設立既是負責任大國提供國際公共物品、提升國家的軟實力和國際形象的重要展現(xiàn),也是向國際社會昭示中國和平發(fā)展的決心和態(tài)度。[15]四,積極開展公共外交,加強與其他國家民族和人民的聯(lián)系,與俄國、法國等國互辦文化年,在國外開展?jié)h語教育,開辦孔子學院,提升中國的文化影響力。
上述歷史性分析梳理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身份的嬗變與賡續(xù)。但是這不表明國家在一個時期其身份是單一的、扁平的。其實,在同一個時期,國家的身份不僅多樣,而且還經常發(fā)生競合與沖突。身份同樣不是抽象的,因為“撇開決定一國互動的歷史場景是無從談起其身份的,同個體的人情形一樣,不同的場景使得一個社會的特性變得有意義或無所謂?!盵16]身份的類型、身份之間的關系性質和它們對外交決策的影響是具體的。[17]國家身份的延續(xù)性、嬗變性、競合性和沖突性決定外交話語體系必須具有連續(xù)性、創(chuàng)新性、包容性、自洽性、民族性和國際性等多樣化的特點。唯有兼具這些特點和特色的中國外交話語體系,才能提高中國外交活動的效果,提升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改善中國的國際形象,有力回擊西方對中國的丑化、妖魔化。
要想理解新中國成立以來外交話語對建構國家身份的真實效用,就必須通過對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外交話語實踐進行歷時性分析。
新中國的成立,是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是中國人民浴血奮戰(zhàn)流血犧牲換來的偉大成就。成立以降,中國政府與人民非常珍視國家的獨立和國際社會的和平?!豆餐V領》明確規(guī)定中國外交政策的原則,就是保障主權獨立、自由和領土完整,擁護國際持久和平和友好合作,堅持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政策與方針是“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和“一邊倒”。用這些具象性的、通俗易懂的外交話語,彰顯中國對主權國家身份的強烈認同。從成立到社會主義國家身份的確立期間,這些表達主權獨立的外交話語表明,“中國共產黨人繼承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世界歷史、世界交往、世界革命與國際和平思想”,[18]通過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zhàn)爭政策的外交話語,既展示了對中國主權國家生存、獨立身份的堅定,也為外交話語中的“革命話語”出現(xiàn)埋下鋪墊。
從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到1978年底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國際格局轉變和國內政治進程的極“左”傾向,馬克思主義中關于強調階級利益和對抗性的世界革命思想,成為中國共產黨人思考國際政治形勢、分析國際格局和塑造外交話語的指導思想。世界革命思想塑造的中國外交話語,成為判斷社會主義國家身份的重要標準和增強社會主義主義國家吸引力的重要手段?!懊捞K爭霸”、“兩個中間地”、“一條線,一大片”、“三個世界”是對時代主題的判斷;“國際革命形勢一片大好”展現(xiàn)了對國際形勢變化的分析;“北京是世界革命的中心”,“世界農村包圍世界城市”凸顯革命外交話語中的極度狂熱和原教旨傾向;“東風壓倒西風”展示對階級力量對比的判斷;“反帝,反修”,“革命外交路線”“打到美帝國主義與走狗”,“兩個拳頭打人”等是當時外交政策與方針的真實話語。當然,除了革命性的外交話語之外,在維護主權國家獨立上,也有所展現(xiàn)。比如中蘇在關于共同艦隊和共建長波電臺事件的權力博弈中,毛澤東認為“要講政治條件,連半個指頭都不行。你可以告訴赫魯曉夫,如果講條件,我們雙方都不必談?!盵19]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的偉大轉折,也標志國家工作的中心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強調發(fā)展才是硬道理。發(fā)展才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根本。外交是國內政治的延續(xù)。國內政治方針和議程的改變,決定著中國對外政策政策的調整與改變。這種以發(fā)展為核心價值的指導思想,是黨和國家領導人認識國際格局、時代主題、判斷自我身份、合作和競爭對象的指導思想。這一時期,著重強調我國家的發(fā)展中國家身份,這既是對社會主義國家身份與發(fā)展中國家身份之間關系的協(xié)調,也是加強與其他發(fā)展中國家團結和合作的基礎。譬如,作為負責任之發(fā)展中國家,中國在南南合作框架之下,為實現(xiàn)千年發(fā)展目標,為120多個國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支持與援助。作為外交政策的載體,外交話語必須反映這種調整與變化。[20]“和平與發(fā)展”取代“戰(zhàn)爭與革命”成為國家對時代主題和世界趨勢的戰(zhàn)略判斷,“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代之“反帝、反修”成為中國外交政策反對對象的話語所指,“發(fā)展中國家”代之“世界被壓迫人民和民族”,“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代之“革命外交路線”,“無產階級國際主義”被“愛國主義”所取代。除此之外,還有南南合作、南北關系、東西關系、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等外交新話語,蜂擁而現(xiàn)。與前一階段相比,這一時期,外交話語轉型是為滿足中國對外改革開放戰(zhàn)略與實踐的根本要求和發(fā)展中國家身份定位應遠而生的。[21]
進入新世紀,隨著改革開放深入發(fā)展和國內經濟持續(xù)高速增長,中國的硬實力和軟實力快速提升,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力和作用更加重要。與此同時,西方國家在國際社會呈現(xiàn)“衰落”的趨勢。面對這種客觀的他們一方面攜西方話語霸權不斷炮制各種形式的“中國威脅論”,利用中國與周邊國家歷史遺留下來的邊界與海洋爭端問題離間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制造矛盾,另一方面,在政治軍事方面,實行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構筑圍堵中國的軍事同盟,編織遏制中國崛起的同盟網(wǎng)絡,在區(qū)域經濟合作領域,企圖通過構建TPP協(xié)議網(wǎng)絡來阻隔中國與東盟自貿體、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的建設,阻隔中國一路一帶戰(zhàn)略的實施。面對中國崛起帶來國際戰(zhàn)略格局的變化,西方國家不斷制造的中國威脅論和“國強必霸”的論調,中國以自己莊嚴承諾和切實踐行,向世界表明中國在地區(qū)與國際社會是個“負責任大國”。負責任大國身份,意味著不是以鄰為壑,持強凌弱,而是要與世界同呼吸,共命運。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國堅持人民幣不貶值,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中國負責任大國勇敢擔當?shù)玫绞澜绲恼J同。在負責任大國身份下,中國提出新安全觀、世界多極化、國際關系民主化、發(fā)展模式多樣化、文化多樣化、新周邊外交政策、方針、原則、新義利觀、命運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和諧世界、中國夢等新時期的外交話語表述。這些話語表述彰顯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對國際格局、時代主題、國際秩序和國際式樣的判斷,在這一判斷基礎上我們國家新的全球觀、地區(qū)觀、安全觀和周邊外交理念。其中,在這些外交話語中,以“和平”“共同”、“相互”、“合作”“協(xié)作”等表述方式出現(xiàn)為多,比如習近平在紀念中國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講話中就出現(xiàn)了18次關于和平的表述。這些外交話語既表達了中國對和平發(fā)展的戰(zhàn)略訴求,也表達了在全球化所導致相互依賴加深背景下中國的發(fā)展與世界共生共榮休戚與共關系的認識。
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外交話語實踐的分析,我們從中得出如下幾點結論:一,國家身份決定中國外交話語體系的構建,外交話語體系反映著國家身份的需求;二,外交話語體系本身也會反向強化或消解國家身份需求的實現(xiàn);三,新中國外交話語就其意識形態(tài)性而言,呈現(xiàn)出由強烈到弱化甚至去意識形態(tài)化的傾向;四,外交話語體系從僅具有單一的國內視角到國內與國際兼顧,從民族性到民族性與普遍性協(xié)調統(tǒng)一的特征;五,從僅注重政治、意識形態(tài)化的口號宣傳,到從外交話語體系構建的法律性和科學性的轉變等;六,外交話語與國家對外務實行動的統(tǒng)一;七,外交話語構建、傳播方式與手段的多樣化,從平面媒體到網(wǎng)絡、自媒體,從正式外交場合到非正式民間交流等。因此,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身份的賡續(xù)與善變背景下的外交話語實踐告訴我們,外交話語體系,作為提升國家軟實力和促進其他國家對中國家身份的認同的重要手段,要想使其發(fā)揮對身份目標實現(xiàn)的良性功能,避免我國特殊歷史時期外交話語實踐的負面教訓,那么中國外交話語構建就必須遵循其自身的規(guī)律和一定的基本原則。
正如前面所分析的,在同一時期,國家的身份是多重的,這些身份之間可能是沖突的。當國際上發(fā)生重大事件,需要中國外交做出回應和表明立場時,外交話語就會陷入尷尬境地?!澳:纳矸菡J同引發(fā)了一連串誤解和問題,使得中國在對外傳播時面臨著話語體系‘失序’與‘失語’的困境?!盵22]比如在面對科索沃獨立問題和烏克蘭危機問題,中國受制于不同的身份認同,在表達立場時往往表現(xiàn)模糊、空洞,甚至詞窮的境地,這往往可能招致誤解和猜測。尤其是在國際話語權場域,西方具有話語霸權和主宰情況下,缺乏與身份集合協(xié)調一致或一以貫之的話語立場,用馬克思的話來說,我們“無法表述自己”,就“必須被別人表述”。[23]因此,外交話語體系的構建絕不能“任性”,圍在自我的圈子打轉,必須遵循與國家身份和認同體系相一致的原則。
(一)民族性與國際性的統(tǒng)一
社會主義主義國家身份和傳統(tǒng)文化大國身份要求中國外交話語體系體現(xiàn)黨的意志和國家的性質,外交話語形式要展現(xiàn)中國5000年傳統(tǒng)文化深蘊和智慧,因為唯有展現(xiàn)出民族特色,方能在全球化的世界形塑自己的身份和形象。比如關于我國周邊外交政策與方針的外交話語表述:“以鄰為伴,與鄰為善”(原則)、“睦鄰、安鄰、富鄰”(方針)、“親、誠、惠、容”(理念),既簡潔明了,又體現(xiàn)中國文化傳統(tǒng)與智慧,同時又展現(xiàn)了反映時代主題和中國外交理念的豁達胸襟。但是在一個開放的、非扁平的全球化世界,還必須有與世界相通性的話語,比如外交習慣用語等。只有做到民族性和國際性的統(tǒng)一,中國的外交話語才能易于被世界理解與接收,才能有利于負責任大國身份的塑造。
(二)理性與合法性統(tǒng)一
在當今國際社會,作為主權獨立國家,其外交話語不能在對外交流中展現(xiàn)出狂熱的原教旨主義傾向,如“打倒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這種帶有辱罵性質的話語不僅達不到其旨在達到的政治效果,反而會“被表述為”落后、另類和國際體系的敵對者。這要求外交話語要呈現(xiàn)理性,因為理性往往展示成熟、充滿智慧和有助于問題的解決。在保持理性的同時,還要符合國際法。比如中國在處理與菲律賓關于南海主權與海洋權益爭端問題上,始終保持政治和外交理性和沉著,通過報紙、媒體、互聯(lián)網(wǎng)、國際會議和發(fā)表聲明等形式,闡述中國的主權立場。同時,通過發(fā)表《中國關于南海問題的聲明》和《中國關于菲律賓共和國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轄權問題的立場文件》,來證明我們主張的正當性和合法性。
(三)外交話語的大眾化、平易化、網(wǎng)絡化和專業(yè)化的統(tǒng)一
外交,就其傳統(tǒng)本意而言,浸潤著高貴、專業(yè)和智慧?!皞鹘y(tǒng)外交的語言和形式是一個機敏、謹慎、溫和、通融的談判者手中的完美工具?!盵24]固然全球化、信息爆炸、言論自由和民主決策,使外交實現(xiàn)大眾化、平易化、網(wǎng)絡化,但是外交專業(yè)性和重大性決不可忽視和降低,盲目地尋求外交語言的大眾化和流行化,也會導致歧義和誤解。“政府是輿論的領袖而不是奴隸”。[25]國家應恰當?shù)仄胶馔饨辉捳Z的大眾化和專業(yè)化的關系。
(四)外交話語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統(tǒng)一
作為國際體系中的重要國家和主權國家,我們不可能對現(xiàn)有國際社會的話語體系完全“另起爐灶”,只有在繼承的基礎上,利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大國的智慧資源,融合傳統(tǒng)與進步、國內與國際、合理性與合法性之理念,結合中國負責任大國外交戰(zhàn)略與外交實踐之必要,去生成與創(chuàng)新中國的外交話語體系,以爭取在國際社會的話語權。比如“一帶一路”戰(zhàn)略、“亞投行”議程的提出與構建。“一帶一路”戰(zhàn)略既是中國整合國內、地區(qū)和全球資源,自我發(fā)展與全球發(fā)展,惠人利己實現(xiàn)雙贏、多贏的國內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和外交戰(zhàn)略,又是展示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向世界提供公共物品歡迎別國搭中國便車的莊嚴踐行,同時這一戰(zhàn)略的實施與開展也為中國外交話語的創(chuàng)新提供重要的平臺與機遇。
(五)外交話語塑造的主動性、主導性與前瞻性的統(tǒng)一
當今國際社會主要大國之間的競爭不僅僅是國家硬實力之間的競爭,而且是國家軟實力之間的博弈。外交話語權的競爭構成國家軟實力博弈重要組成部分。外交話語權的爭奪,離不開國家硬實力的支撐,但有時小國或小國集團如東盟卻能以外交話語和外交議程設置的主動性、主導性和創(chuàng)新性在外交話語博弈中贏得先機,成為區(qū)域外交話語和外交議程的發(fā)起者和支配。而反觀作為正在成長的世界大國,我國外交話語的實踐,常限于被動,被別人牽著鼻子走,缺乏外交話語塑造的主動性、主導性和前瞻性。尤其是涉及到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關于南海的爭議上,若以美國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頒布為中間線的話,在這之前,主要以“中國軍事威脅論”“中國制度、意識形態(tài)威脅論”等外交話語離間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關系,而中國外交話語應對是“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以鄰為伴、與鄰為善”,“睦鄰、安鄰、富鄰”等。固然不能說上述政策錯誤,但是這種外交話語本身所蘊含的政策本身存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且這些政策的提出大多出現(xiàn)在南海問題升溫之時,屬緊急救火式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現(xiàn)在引起的巨大爭議說明什么,與南海爭議之現(xiàn)狀有沒有關系;“和”字當頭周邊政策給周邊國家留下巨大的政策伸縮空間,決定著東南亞國家在享受著中國經濟和雙邊貿易巨大好處的同時,南海爭議高居不下。美國在亞太實行再平衡戰(zhàn)略之后,面對中國更加快速的崛起,以南海問題為抓手,以南海海上自由航行和南海仲裁案為掣肘,外交話語從政治、意識形態(tài)轉移到國際法律與制度,一方面重兵壓于南海,另一方面想陷中國于國際社會制度的挑戰(zhàn)者、國際法律制度的破壞者之絕境,尤其是南海仲裁案裁決公布之后,之于中國,黑云壓城城欲摧。面對此境,中國做出強力軍事應對當然是正確之道,但是作為與軍事斗爭相互配合的外交話語塑造,卻時有罅隙。(一)對仲裁南海案的常設仲裁法院的全面否定,能在多大程度上證明我們在南海利益上的合法性?那些被常設法院仲裁過案件的國家怎么想?(二)西方國家指責中國南海填礁之軍事目的,起初我們的外交話語是本國領土之行為,外國無權干涉,我們南海填礁是為了增益南海自由航行,不會在島上部署軍事設施。隨著南海斗爭升級,我們的外交話語是為了維護本國的領土安全,在自己的領土上部署軍事設備是適當?shù)摹G昂笞韵嗝艿耐饨辉捳Z,彰顯外交成為政治和軍事斗爭的婢女,外交話語銷蝕中國對國家主權維護,消解中國作為國際社會參與者、貢獻者的正面形象,不是增加別人對我們的信任,而是更多的懷疑與猜測,對中國成為世界大國的前景充滿恐懼,更中西方國家精心設計的話語陷阱。已故的周恩來總理,生前多次告誡從事外交工作者,外交無小事。外交話語更是大事。外交話語不能老是疲于應命,應具有主動性、主導性和前瞻性。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掌握外交話語的主動權和解釋權,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我們的戰(zhàn)略目的。
以上我國外交話語實踐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構成一個整體,雖然在不同時期有所偏重,但是要想實現(xiàn)我國外交話語實踐的最大效果,就必須這些基本原則。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在歷時性和共在性的空間內國家身份在不斷的演化、更新和沉淀。這些不斷的演化、更新和沉淀的身份反映多樣化的價值訴求。這些價值訴求在對外關系中的實現(xiàn)離不開外交話語的支承。國家身份決定外交話語的主旨和價值,但是外交話語塑造、傳播的方式實現(xiàn)或消解國家身份背后的價值訴求。外交話語實踐要想最大化實現(xiàn)國家身份的價值訴求,即必須遵循民族性和國際性、合理性與合法性、大眾性與專業(yè)性、繼承性與創(chuàng)新性、主動性、主導性和前瞻性的統(tǒng)一等基本原則。我國國家身份演化背景下的外交話語實踐的經驗與教訓充分印證了這一點。
[1]米歇爾·???規(guī)訓與懲罰[M].劉北成,楊遠嬰,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9:29-30.
[2]Janice Bially Mattern,“Why Soft Power Isn't So Soft: Representational Force and the Sociolinguistic Construction of Attraction in World Politics”,Millennium: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Vol.33,No.3,2005,pp.583-612;Janice Bially Mattern,“The Power Politics of Identity”,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Vol.7,No.3,2001,pp.349—397.
[3]姜鵬.角色認知與話語建構:美國選擇性干預的政治邏輯[J].太平洋學報,2015,(04):23,26.
[4][美]彼得·卡贊斯坦主編.國家安全的文化:世界政治中的規(guī)范和認同[M].宋偉,劉鐵娃,譯.北京大學出版社,61.
[5][美]亞歷山大·溫特.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M].秦亞青,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20.
[6]Maja Zehfuss,Constructivis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politics of rea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7][美]尼古拉斯·奧努夫.建構主義:應用指南.[美]溫都爾卡·庫巴科娃,尼古拉斯·奧努夫,保羅·科維特主編.建構世界中的國際關系[M].肖鋒譯.張志洲校.北京大學出版社,65—82.
[8]秦亞青.關于構建中國特色外交理論的若干思考[J].外交評論,2008,(01).
[9]Anne Norton, Reflection on Political Identity,Baltimore,1988 ,p45—46.
[10]毛澤東選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90:1362.
[11]王磊.中國參與聯(lián)合國維和的身份政治[R].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25.
[12]郭齊勇.中國儒學之精神[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73.
[13]黃仁偉.中國崛起的時間與空間[M].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62.
[14]趙長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與世界關系的變化[J].社會主義研究,2008,(5).
[15]關于議程設置的因果效用.[美] 馬克斯韋爾·麥庫姆斯(Maxwell Mccombs).議程設置:大眾媒介與與輿論[M].郭鎮(zhèn)之,徐培喜,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2.
[16]Bruce Cronin , Community Under Anarchy ,Trans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pp.27.
[17]王磊.中國參與聯(lián)合國維和的身份政治[R].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30.
[18]陳以定.當代中國外交中意識形態(tài)建設與國際話語構建——基于中國外交話語分析視角[J].學術界,2012,(07).
[19]毛澤東選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9.
[20]2015年后發(fā)展議程中方立場文件,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iliao_611306/tytj_611312/t1263453.shtml
[21]陳以定.當代中國外交中意識形態(tài)建設與國際話語構建——基于中國外交話語分析視角[J].學術界,2012,(07).
[22]姚遙.構建中國話語體系的關鍵維度[J].對外傳播,2013,(06).
[23][美] 薩義德.東方學[J].王宇根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9:1.
[24][25][美] 漢斯·摩根索.[美]肯尼思·湯姆森,戴維·克林頓修訂.徐昕,郝望,李保平,譯.王緝思校(第七版)[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577,590.
[責任編輯:符曉波]
2016-09-25
王磊,武漢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2014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國家戰(zhàn)略與大國關系。
D820
A
1003-4307(2016)06-005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