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思雨,高 山
?
刑事和解制度的司法檢視與完善進路
豆思雨,高山*
摘要:刑事和解制度自2013年《刑事訴訟法》立法確認后施行至今,制度實施的社會功能整體較好,不僅有利于彌補被害人的合法權益,也有利于加害人重新回歸社會。審視這一制度在司法中的運行現(xiàn)狀,其仍存在適用條件較粗疏、法律效果規(guī)定過于模糊、賠償標準不規(guī)范及履約方式單一、缺乏審查加害人是否真誠悔過的相關配套措施等缺陷。對此,應首先完善制度的適用條件,明確“三年(或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含義,將加害人與被害人原先的社會關系納入“自愿性”的考察標準。其次,明確制度的法律效果,明晰“從寬”在不同訴訟階段中的涵義并統(tǒng)一規(guī)定和解協(xié)議書的法律效力視同于附帶民事調解書。復次,促進賠償標準的規(guī)范化及加害人履行義務方式的多元化。此外,還應制定考察當事人真誠、自愿和解的持續(xù)性措施。
關鍵詞:刑事和解制度;法律效果;刑事訴訟;民事調解
2013年新施行的《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新刑訴”)中規(guī)定的“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首次明確了“刑事和解制度”的合法地位?!?〕楊浩:《刑事和解制度的現(xiàn)實與重構》,載《法學論壇》2014年第5期。并對和解制度的適用情形、和解協(xié)議書的制作及其法律效果等作了較為明確的規(guī)定。在新刑訴法頒布之前,學界對于和解制度的探討尤為激烈,對該制度構建的必然性、運行機理、適用范圍及制度的具體架構等問題做出了論證。然而,刑事和解制度確立施行至今,該制度是否實現(xiàn)了立法預期?在實際運行中是否與其他制度順暢銜接?制度本身是否規(guī)定詳備?是否真正保障了被害人的合法權益?對于該制度中被害人的自愿性、合法性考察標準是否落實?仍有待于司法實踐的檢驗。
當下司法改革全面深化,為提升司法效率、彰顯全面修復的正義觀,亟需針對司法實踐中制度施行存在的諸多缺陷開展全面調整及改革。有鑒于此,本文擬立足于刑事和解制度的功能價值,剖析其在司法實踐運行中的缺陷,挖掘針對性的解決對策以實現(xiàn)制度的立法目的。
一、刑事和解制度的價值功能
刑事和解,意指在公安機關、司法機關的主持下,由加害人和被害人進行平等對話,從而有助于真正化解糾紛,也讓加害人接受法律教育并承擔一定的刑事責任的一種結案方式。從理論上分析,這一制度包含了以下內容:第一,刑事和解的實施包括三方主體,分別是調停人、被害人和加害人。第二,以雙方當事人的自愿作為前提并采取面對面的交流和協(xié)商。第三,需被害人的諒解和加害人承擔責任。第四,需經司法機關確認并對定罪量刑產生影響。也有學者認為,刑事和解的內容只限于雙方當事人之前的民事關系,即被告通過認罪、悔罪向原告提供心理補償并以經濟賠償之方式從而修復其犯罪行為對原告造成的不利影響,而原告以諒解的方式獲得被告不再侵犯的承諾及經濟上的補償。*陳京春:《新刑事訴訟法法下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載《江西社會科學》2014年第9期。從實踐方面看,這一制度內容包括:第一,制度主要適用于少年犯罪人。第二,其適用范圍僅限于影響輕微的刑事案件。第三,以加害人的有罪答辯、雙方當事人的自愿作為開展的前提。第四,由專業(yè)調解員、法官作為和解主持人來調和雙方關系。第五,由被告承擔責任、賠償原告損失為主要目的。第六,由司法機關對和解的結果予以認可,并以此為依據,終止刑事審判,對被告進行減刑、緩刑。
與報復性、懲罰性、對抗性的傳統(tǒng)刑事司法相比,刑事和解制度有其明顯特征,首先,從司法機關角度看,雙方當事人之間基于真實自愿而做出的和解協(xié)議對于司法機關處理案件有重要影響,是司法機關對加害人做出從輕、減輕、免于處罰決定之主要依據。其次,從被害人角度出發(fā),通過加害人的認罪、悔罪及經濟賠償來撫慰被害人的心理創(chuàng)傷,撫平受破壞的社會關系,起到良好的社會防范作用。再次,從加害人的角度出發(fā),通過刑事和解,有利于降低加害人的社會危害性及人身危險性,為其獲得司法機關的從輕處罰提供依據,也加大加害人順利回歸社會之可能性。復次,該制度充分尊重了當事人的自主自愿。在國家本位這一條件下,犯罪客體被認為是需國家動用刑法予以保護的法益,犯罪行為也被視為是一種侵犯國家利益的行為,個人利益為國家利益所包涵,捍衛(wèi)國家利益乃追訴犯罪行為的第一目的。概言之,在傳統(tǒng)刑事司法的視野下,不管是刑事追訴程序的啟動,抑或結案,整個刑事訴訟過程皆將加害人、被害人的個人意志排除于外,嚴格秉承罪刑法定、罪刑均衡的原則予以處理。相對而言,刑事和解制度將啟動程序的權利賦予雙方當事人,整個程序的開展從開始到結束無不充分展現(xiàn)當事人的內心自愿,即便最終和解告以失敗,其協(xié)商過程中涉及的相關內容不作為正式審批之依據。最后,該制度有利于雙贏局面的形成。所謂遲到的正義乃非正義,刑事和解極具高效及人性化這一特點促進雙贏局面的生成。對于司法機關而言,在偵查、起訴、審判中的任一階段皆可進行刑事和解,有利于案件分流,也避免了按照傳統(tǒng)意義嚴格走完案件全部流程所導致的人力、時間及物力的浪費,減輕司法工作人員的壓力,節(jié)約司法資源。對于被害人而言,刑事和解制度提升其主體地位,賦予其全面話語權,充分表達自身對案件處理的看法及意見,也得以獲得加害人的賠禮道歉及經濟賠償,從而撫慰內心創(chuàng)傷及彌補經濟損失,最大限度降低與加害人的對抗情緒。從加害人的角度出發(fā),刑事和解制度得以使其近距離觸摸其犯罪行為給被害人帶來的痛苦,有利于其進行深刻反省,并通過道歉、賠償從而降低其行為導致的危害后果,獲得被害人的諒解及司法機關的從輕處理,也加速其回歸社會的進程。
二、刑事和解制度在司法運行中的缺陷分析
在肯定了刑事和解制度的功能價值之后,檢視其在司法運行中的現(xiàn)狀,發(fā)現(xiàn)該制度在適用中仍存有不少缺陷,主要體現(xiàn)為以下幾方面:
(一)適用條件較為粗疏
1.對于“三年(或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理解存有歧義。新《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了刑事和解制度適用為兩類案件:一是由民間糾紛引發(fā),對應刑法分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所規(guī)定的故意類犯罪,可能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是除了瀆職犯罪之外的、可能被判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過失類犯罪。于此,司法實踐中對新《刑事訴訟法》中規(guī)定的“三年(或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存有多種理解。具體而言,上述“三年(或七年)有期徒刑”應當理解為法定刑,還是宣告刑?未有明確、統(tǒng)一的尺度。如解釋為法定刑,則可能大大縮減了刑事和解制度在司法實踐中的適用范圍,背離該制度賦予被害人“量刑建議權”這一立法初衷,也無以全面彰顯這一制度的立法價值;如解釋為宣告刑,考慮到在刑事和解成立之前,只存在一個不全面、易變的估量處罰而不存在實際的宣告刑,故而此種情況將加大該制度的司法適用難度。
2.對于當事人的自愿性及合法性審查標準較為寬泛。自愿、合法是適用該制度的必要條件,而且應經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的謹慎審查。而如何界定自愿、合法的標準,新《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均未明確界定,導致在實踐操作中難以具體量化。此外,對于加害人與被害人之前的社會關系性質的考量,也未納入刑事和解制度適用的范圍。刑事和解制度的運行機理在于正義觀的恢復,即重新平衡好被害人、加害人及社會利益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姚顯森:《刑事和解適用中的異化現(xiàn)象及防控對策》,載《法學論壇》2014年第5期。加害人與被害人原先的社會關系直接影響刑事和解機制能否得以真正、順利開展,故而應當將兩者原先的社會關系納入考察當事人是否自愿達成合意的判斷標準之一。
(二)法律效果規(guī)定過于模糊
1.量化“從寬”的標準不明確。新《刑事訴訟法》第279條規(guī)定了刑事和解制度的法律效果,其中提到加害人可能享有從寬、從輕、減輕、免于處罰、不起訴、不批捕等優(yōu)待。這些所謂的優(yōu)待大多都不具體,尤其是對于“從寬”的界定更顯寬泛,如何具體量化“從寬”?對應多少幅度的從輕、減輕刑罰皆不得而知,加害人往往難以通過刑事和解制度獲得實在的、具體明確的“處罰優(yōu)待”。
2.和解協(xié)議書的法律效力有限。新《刑事訴訟法》并未規(guī)定和解協(xié)議書之效力,也并未直接明確表明和解協(xié)議書與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之間的關系。據相關法律文件可知,和解協(xié)議書雖有檢察人員、審判人員的簽字,但并未加蓋檢察院、法院的印章。此外,已經履行完畢的和解協(xié)議書,其法律效力等同于附帶民事調解書,相關權利人不得再行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已經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需撤回。而對于那些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的和解協(xié)議書,法院認為該協(xié)議書不具有附帶民事調解書效力的,應要求制作附帶民事調解書,并據此附有強制執(zhí)行之效力,當事人應提供有效擔保。從訴訟效率及保護改過自新的加害人權益的角度看,和解協(xié)議書的法律效力應等同于附帶民事訴訟的調解書,也應具有強制執(zhí)行之效力。然而,實踐中情況不一,刑事和解極有可能演變?yōu)榧雍θ私洕鷮嵙Φ谋绕垂ぞ?,削弱法律的威嚴。另外,從協(xié)議書的制度看,不加蓋檢察院、法院的印章顯然弱化了該協(xié)議書的效力。
(三)賠償標準不規(guī)范及履約方式單一
首先,刑事和解的賠償數額標準浮動區(qū)間較大。如何確定合理的賠償數額是該制度施行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個問題。然而,現(xiàn)有法律并沒有一個相對統(tǒng)一、明確的參考標準。實證調研發(fā)現(xiàn),在同一區(qū)域發(fā)生的故意傷害案件(危害后果大抵一致)所開展的刑事和解,其中一案賠償額是3.1萬,而另一相似案件的賠償額卻高達15萬,其賠償數額相差懸殊。賠償數額的高低關鍵取決于加害人的經濟情況、認罪悔罪的態(tài)度及被害人的索取能力等等因素。
其次,加害人履行義務方式較為單一,背離刑事和解制度的初衷。新《刑事訴訟法》并未明確規(guī)定刑事和解的具體方式。從司法實踐運作現(xiàn)狀看,刑事和解主要有物質性、精神性及公益性這三種和解方式。物質性和解方式主要指金錢賠付,精神性和解方式主要指認真悔過、賠禮道歉等。然而,實證調研發(fā)現(xiàn),司法實踐中無單一采取精神性的和解方式,而更多是以賠償多少、能否一次賠付來獲得被害人的諒解。于此,經濟實力各異的加害人在類似甚至是相同情況下,其受到的“量刑優(yōu)待”可能截然不同、甚或是懸殊。刑事和解制度極易衍生出變相的“以錢代罰”,導致同案不同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法律淪為以經濟實力為計量單位的正義之時,這樣的法律不僅無法實現(xiàn)救濟權利的初衷,反而可能演變?yōu)榻洕鷮嵙Φ谋绒?。甚至導致加害人與被害人甚至是司法機關討價還價,一旦不能獲得量刑優(yōu)待即不賠償,這將嚴重背離該制度的立法目的。
(四)缺乏審查加害人是否真誠、自愿和解的相關配套措施
加害人真誠悔罪、被害人自愿和解作為刑事和解開展的必要前提。雖然新刑訴及其他相關法律文件對真誠悔罪及自愿和解作出一些標準性規(guī)定,但其適用時間僅局限在和解協(xié)議書的簽訂之前。對于和解協(xié)議書簽訂之后,雙方當事人的意愿態(tài)度,皆未有涉及,缺乏持續(xù)性審查。僅有最高檢于2012 年10 月16 日頒布的《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 試行) 》(以下簡稱《高檢規(guī)則》)第522條略包括持續(xù)性審查之痕跡,認為如加害人在和解過程中的任一環(huán)節(jié)采暴力等方式打擊、報復被害人的,則該和解協(xié)議歸于無效。*王艷慧:《刑事和解制度的運行機理與邏輯缺陷》,載《法學雜志》2014年第4期。真誠悔罪是加害人內心的主觀認識,而自愿和解也是加害人在綜合多種因素包括成本收益分析等考量后而做出的一種明顯帶有主觀色彩之決定。立法者通過外在的客觀標準推定當事人的主觀內心,難以保證加害人具有真實的悔罪心理,也無法確認雙方當事人是否基于平等的真實自愿。如若在和解協(xié)議書簽訂后不持續(xù)審查,則更難以評判當事人是否真誠、自愿和解。鑒于此,理當配置相關措施,以持續(xù)審查雙方當事人的意愿、態(tài)度,確保刑事和解制度的順暢進行,實現(xiàn)該制度的應有價值。
三、刑事和解制度司法困境的完善路徑
(一)完善制度的適用條件
1.明確“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之含義。據上述可知,適用刑事和解的案件中對應的“三年(或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中的三年(或七年)指代法定刑抑或宣告刑并不明晰。如若認定為是法定刑顯然在司法實踐中容易操作,相對簡單;如若認定為宣告刑則加大了司法操作難度。公安部門、檢察院及法官在刑事訴訟的不同階段承擔不同的訴訟任務。偵查階段,考慮到未完全查清案件基本事實,而證據也并不一定完全查證屬實,是否具有相應的法定、酌定從輕、減輕等情節(jié)也仍不確定,要求公安部門在此階段審查加害人的宣告刑是否為三年(或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實屬苛責;而到了審查起訴及審判階段,鑒于犯罪的基本事實及相關的量刑情節(jié)已由公安部門偵查完畢,故而此時檢察院、法院對于加害人的宣告刑已具有初步的評判。與此同時,案件進行到審查起訴、審判的階段,該“三年(或七年)”若認定為法定刑,則必然大大縮小了刑事和解制度的適用范圍。綜上,對于“三年(或七年)”的理解應通過相關司法解釋予以明確,具體可根據刑事訴訟的不同發(fā)展階段而進行區(qū)別對待:在偵查階段,應理解為法定刑;而在審查起訴及審判階段,應理解為宣告刑。
2.將加害人與被害人原先的社會關系納入“自愿性”的考察標準。被害人對加害人的寬宥度勢必作為是否能順利開展刑事和解的關鍵因素,而被害人和加害人之間原先的社會關系也必然影響被害人是否寬宥、原諒加害人。雖然在《高檢規(guī)則》中提到了被害人是否真實諒解加害人以及這種諒解是否受到加害人暴力等非法手段的強迫等而作為考察被害人是否自愿的標準,然而這些規(guī)定都難以認定。相對而言,加害人與被害人原有的社會關系更容易考察與認定。故而,建議在考察雙方當事人尤其是被害人是否是基于真實的自愿和解,可將雙方當事人原先的社會關系納入一項重要的考察指標。如若加害人與被害人是近親屬關系的,則僅需被害人有寬恕的意思表示即可,無需司法機關另行審查其自愿性;而對于雙方當事人屬于鄰居、親友、同學等關系的,則只要一般性審查其自愿性;對于雙方當事人不具任何社會關系的,司法機關則應當審慎地考察該被害人的內心自愿性。
(二)明確制度的法律效果
1.明晰“從寬”在不同訴訟階段中的涵義。人皆有趨利避害的本能,對于加害人而言,其最希冀獲得量刑上的最大程度輕緩。故而,為鼓勵加害人主動、積極地獲得被害人的諒解,最大程度地修復因加害人的犯罪行為所破壞的社會關系,應當明晰訴訟不同階段的刑事法律效果,確定“從寬”的基本內涵。如在偵查環(huán)節(jié),鑒于相關的量刑情節(jié)未完全確定,故可對“從寬”這一規(guī)定不作更改。而在審查起訴環(huán)節(jié),考慮到案件已基本偵查完結,此時案件的基本犯罪事實也已查清,對于新刑訴中第173條中所指涉的“酌定不起訴”,只要加害人和被害人達成和解協(xié)議,則應規(guī)定檢察機關“應當”而非“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對于案件的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充分的,如若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則應采用“應當從寬”的表述,而非“可以從寬”。最后是審判階段,考慮到加害人所有犯罪事實皆已經法庭的質證,可將“雙方當事人達成了刑事和解”作為法官審判的法定量刑情節(jié)。此外,所謂的“從寬”具體如何量化的問題。如若雙方當事人達成刑事和解,可考慮對加害人輕處40%的刑罰。*袁家德,郭志遠:《刑事和解制度的實踐困境與完善路徑》,載《攀枝花學院學報》2014年第1期。在綜合案件其他法定或酌定的量刑情節(jié)的基礎上,如若其已滿足“可以免除刑罰”這一要件,只要其與被害人成功進行刑事和解,則“應當免于其刑罰”。
2.統(tǒng)一規(guī)定和解協(xié)議書的法律效力視同于附帶民事調解書。據現(xiàn)行相關法律規(guī)定可知,如若加害人已履行完和解協(xié)議書規(guī)定的,該被害人不可再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意味著該和解協(xié)議書的法律效力視同為附帶民事調解書;對于加害人未能及時履行協(xié)議書規(guī)定的全部賠償義務的,法院應另制作附帶民事調解書。此時,悔罪自新的加害人則無法憑此份和解協(xié)議書解決其民事賠償問題。最終可能演變?yōu)橐粓鲇杉雍θ私洕鷮嵙Q定是否能獲得被害人諒解、進而是否順利進行刑事和解的比拼?,F(xiàn)行司法解釋要求加害人即時履行和解協(xié)議書中的賠償義務,疏于考量加害人的個體經濟差異,容易引發(fā)“以錢抵刑”,甚至是損害了經濟收入甚微而悔罪自新的加害人無法適用刑事和解的權能。事實上,刑事和解與附帶民事訴訟這兩者在價值取向上是一致的,這為兩者之間的兼容提供了前提。故而建議應當在相關司法解釋中對和解協(xié)議書的法律效力視同為附帶民事調解書,也有強制執(zhí)行性。此外,為確保和解協(xié)議書的法律效力,應要求加蓋檢察院、法院的印章。
(三)實現(xiàn)賠償標準的規(guī)范化及加害人履行義務方式的多元化
刑事和解制度中最主要的賠償方式無疑是物質賠償,即由加害人給予被害人一定的經濟賠償從而換取被害人的諒解,而如何確定合理的賠償數額一直是制度施行中最為棘手的命題,賠償數額畸高、畸低的現(xiàn)象常見。對此,司法機關當積極、正確引導加害人、被害人達成較為合理的協(xié)議。一方面,可試圖建立刑事和解的社會救助基金(個別也稱為“維穩(wěn)基金”),具體針對那些加害人確認罪悔罪、有賠償誠意卻缺乏賠付能力,而被害人又亟需資金以解決生活、醫(yī)療等燃眉之急的,可由刑事和解的社會救助基金進行先行墊付,日后再由加害人(及其親屬)通過分期等方式償還墊付款項。此方式不但有助于幫助受害人解決燃眉之急,也有助于加害人解決履約不能的困難,修復雙方的社會關系。另一方面,針對刑事和解過程中,少數被害人漫天要價等情形,可考慮構建刑事和解最高賠付限額制度,參考交通事故、其他侵權案件中的賠償標準,將精神損害賠償等因素適度納入考量因素,依據不同案件的影響后果分別確定最高賠付數額,從而避免個別案件畸高的和解賠償數額帶來的不良社會影響。
此外,刑事和解方式除經濟賠償外,還應探索其他能有效體現(xiàn)加害人認罪悔罪、回歸社會的途徑。如我國香港地區(qū)對已滿十四周歲的輕罪罪犯判處緩刑時發(fā)出社會服務令,要求加害人回歸社會后應當在社區(qū)、其他場合履行勞動服務等義務。這種做法可為我國大陸地區(qū)借鑒。在要求加害人賠付被害人經濟損失這一基礎上,司法機關可適當要求加害人履行一定的社會公益義務,如參加社區(qū)衛(wèi)生、綠化服務等公益活動,以強化其社會責任感,回饋社會。
(四)配備考察當事人真誠、自愿和解的持續(xù)性措施
人身危險性指犯罪人是否具有再犯的可能性,對當事人處以何種刑事處罰與該行為人的人身危險性直接關聯(lián)。在刑事和解過程中,加害人是否真正悔過自新是其人身危險性的直接表征,考察加害人是否真誠悔過不可僅限于和解協(xié)議簽訂之前,在和解協(xié)議簽訂后,尤其是在決定不起訴加害人的案件中,也應在一段合理期間內持續(xù)審查該加害人是否真正不具有人身危險性,是否真正悔過自新,如若加害人重新犯罪,或者打擊報復該被害人,則應撤銷之前簽訂的和解協(xié)議,取消對該加害人的“從寬”優(yōu)待。對此,可通過立法來推廣個體性矯正計劃,對于高人身危險性的行為人給與更多處遇,而對于較低人身危險性的行為人則予以較低干預,從而矯正他們的反社會人格,幫助其重新回歸社會。
對于當事人持續(xù)性考察的相關配套措施如下:檢察院、法院可通過委托審判法院所在地的社區(qū)矯正機構持續(xù)性地考察加害人的悔罪真誠度,該期間可與加害人未達成刑事和解時可能判處的刑期一致,而具體審查的內容可適當參考矯正機構頒布的《實施方法》,綜合考量加害人與被害人原有的社會關系、加害人修復兩者之間原有的社會關系、加害人日常表現(xiàn)、村委會(居委會)的相關意見等因素,形成最終評估意見。
總之,為解決刑事和解制度在司法運行中遇到的諸多問題,應首先完善制度的適用條件,明確“三年(或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之含義,將加害人與被害人原先的社會關系納入“自愿性”的考察標準。其次,明確制度的法律效果,明晰“從寬”在不同訴訟階段中的涵義并統(tǒng)一規(guī)定和解協(xié)議書的法律效力視同于附帶民事調解書。復次,促進賠償標準的規(guī)范化及加害人履行義務方式的多元化。此外,還應配備考察當事人真誠、自愿和解的持續(xù)性措施,才能完善制度施行,平衡好加害人、被害人以及社會公益三者之間的關系。
*作者簡介:豆思雨,重慶人文科技學院政治與法律學院講師;高山,重慶市合川區(qū)人民法院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