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球,鐘應春
一部拓寬王夫之學術思想研究新領域的力作
——評彭巧燕的《王船山語言文字學思想研究》
彭小球,鐘應春
明末清初一代巨儒王夫之,晚年隱居衡陽蒸水的石船山,自號船山老農、船山遺老,他是近代湖湘文化的創(chuàng)始人,有“曠代之師,南國儒林第一人”之稱。他與黑格爾被并稱為東西方哲學的雙子星座,與國學大師黃宗羲、顧炎武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王夫之學識淵博,學術功底深厚,一生著述頗豐。從船山學術研究的歷史來看,學界對船山思想的研究也是蔚然可觀,且多集中在哲學、政治、史學、詩學等方面,而在語言文字學方面,卻少有人問津。目前尚未看到研究船山語言思想的專門著作,相關的論文也很少,這與當前船山學研究的鼎盛狀況極不相稱。
彭巧燕女士的《王船山語言文字學思想研究》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應時而生,正如作者所言:“作為一名語言文字工作者,作為船山故里的一分子,作為湖湘文化的傳人,何不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和得天獨厚的資源做點有意義的事情呢?”從開始接觸王夫之學術思想到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通過近十年的爬梳剔抉,終于完成了湖南省教育廳重點課題“王船山語言文字學思想研究”,該書正是這一課題的研究成果。此書另辟蹊徑,主要依托王夫之的《說文廣義》,全面考察王夫之的語言文字學思想,在船山學研究中拓寬了新的研究領域。著作平實、厚重、史論結合,有可讀性,不失為船山學研究和湖湘文化研究領域里一個新的可喜成果。
縱觀全書,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眾所周知,關于王夫之的學術思想研究,已有300多年歷史,內容涉及船山學的方方面面,并已形成專門的船山哲學、經學、史學、詩學、美學等研究體系,近年來相關研究成果層出不窮,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就。但人們對王夫之語言文字學思想的關注似乎少而又少。事實上,從中國語言學史來看,清代小學研究達到漢語研究史上的頂峰。王夫之作為清代經學、考據學集大成的一位著名學者,他在對《說文》的研究方面,應該是有著自己的語言思想和話語權的,無獨有偶,他也確實給后人留下了唯一的一部語言文字學著作《說文廣義》?!墩f文廣義》可謂清代《說文》研究的開山之作,其價值自然不可小覷。然而中國語言學史對王夫之和《說文廣義》卻很少提及,在清代及后代的《說文》研究中也難覓其蹤影??梢哉f,王夫之在中國語言學界的多年沉寂是一種不太合乎情理的現象,我們應該重視王夫之語言學思想的客觀存在及其應有價值。
《王船山語言文字學思想研究》作者長期從事語言文字工作,加上生活在船山故里,接觸和研究船山學多年,她從自己的專業(yè)角度出發(fā),敏銳地發(fā)現,與船山哲學、詩學、歷史學等學科研究一樣,在語言文字學領域,王船山的語言文字學思想研究應是大有可為的。于是作者繞開熱門,選取新的視角,從音韻學、訓詁學、文字學、語法學等方面提煉王夫之的語言文字學觀點,并且超越以往的介紹層面,通過與清代說文研究相比較,以詳盡的語料集中分析并且深入挖掘《說文廣義》的精髓,這就從根本上拓寬了船山學研究的領域,促使船山學研究朝著更為深入和全面的方向發(fā)展。作者三千多個日夜的寒窗苦讀,廣泛涉獵船山書籍與后世研究資料,全方位地領悟船山語言學思想,其研究過程是非常深入和細致的。
目前我們能見到的公開發(fā)表的關于王船山語言文字學思想研究的相關學術論文只有10余篇左右,專著還不曾看到。在現有研究資料奇缺的情況下,作者幾乎窮盡地收集了學術界關于《說文廣義》的研究成果,對王船山語言文字學思想做了綜合歸納和評述。她主要從《說文廣義》的文字觀、正字觀、語音觀、詞義觀、虛詞觀、聲律觀等方面來集中闡述王船山的語言文字學思想,這些思想和觀點的提煉,都是作者在充分閱讀和鉆研《說文廣義》原作的基礎上經過綜合分析和歸納整理而形成的結果。比如拿正字觀來說,作者列舉了大量例字,進行分析比較,最后得出結論。作者認為,王夫之的正字觀強調以六書為本,以“合六書之義”為正字宗旨,對“不合/未盡六書之旨、失六書之本、盡亡六書之義”的現象提出批評,體現出鮮明的正字觀。作者通過實例的講解,抽絲剝繭,條分縷析,對王夫之的正字觀進行充分地說明和解釋,最后指出,王夫之的正字觀過分強調漢字的本形本義,對大多數俗字持否定的態(tài)度是帶有主觀偏見的,比如王夫之當時認為大謬不雅的很多俗字,到現在卻已經成為了規(guī)范漢字,可見王夫之的正字觀帶有一定的局限性。
還如,《說文廣義》中王夫之對俗字形成原因的探討,作者分門別類,著重歸納了八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經典傳抄者的錯誤歷代相沿失真,導致俗字頻出;二是由于漢字的繁簡變化,人們趨簡求省導致俗字日益增多;三是書法家為追求字形的茂美工整而改易遷就,造成俗字代替正字;四是由于音近/音同字的誤用導致正俗不分;五是“技術家不達文義”而亂寫亂造俗字;六是避諱也導致正字俗字混用;七是由于隸變導致正字俗字混用;八是因為“借用”而產生俗字。這些原因是作者在研讀原作的基礎上,綜合歸納而成,有理有據,條理非常清楚,概括非常全面,具有一定的說服力。
全書結構完整,共分為八章,前后再加前言和結語兩個部分。前言交代了研究的緣起和現狀,概述了全書的總體思路和框架,說明了全書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第一章介紹了王船山的生平、學術淵源及其學術著作;探討了王船山學術研究的歷史分期、學術思想及其歷史命運;然后對船山學的研究加以綜合述評。第二章對王船山語言文字學的唯一著作《說文廣義》從體例、編輯特色及其與清代《說文》的比較進行重點推薦和介紹。第三章介紹王船山語言學的思想淵源、歷史地位,闡述王夫之關于語言本質的“名實論”觀點。第四章至第八章是全書的主體部分,重點介紹分析了王船山的語言文字學觀點,其中包括:王船山論漢字、《說文廣義》的詞義研究、《說文廣義》的虛詞研究、《說文廣義》的語言文化研究、王船山的聲律觀等。結語部分對王夫之及其語言文字學著作做全面評價和總結。全書結構合理、論證充分、邏輯嚴密。
全書旁征博引,大量引用《說文廣義》原文及《說文》研究資料,資料來源廣泛,僅注釋將近200處,做到了持之有據,言之成理,避免了一些學術著作中主觀臆斷、文過飾非的流弊,從而使全書顯得視野開闊、內容豐富、觀點鮮明、可讀性強。
作者所在的衡陽師范學院研究船山學擁有全國第一個專門的船山古籍研究室,有很好的條件和基礎,因此,作者近水樓臺先得月,利用查找資料的便利,收集掌握了豐富翔實的第一手材料,對王船山及其學術思想有了全新的認識,進而能夠站在一定的高度對船山的學術思想特別是語言文字學思想作出客觀公正和中肯的評價。
《說文廣義》是王船山晚年的著作,著于清康熙二十年(1682)?!墩f文廣義》成書后雖經多次傳抄翻刻,卻一直未得到世人的重視,研究漢語史的人也很少提及。歷史上對王船山所作的《說文廣義》評價要么拔高,要么貶低,很難有個客觀公正的評判標準。作者站在歷史的角度,沿宋明至清代的《說文》研究歷史軌跡,通過歷史比較,認為《說文廣義》作為一部文字學專著,雖有一些偏頗的觀點,研究的精度和廣度也難與清代說文四大家相提并論,但該書中就詞義引申、虛詞研究、同義詞辨析等方面的論述,卻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在理論上也有很多新的創(chuàng)見,且特色鮮明,因此在清代說文學和漢語史研究中,《說文廣義》應該受到重視并話旗幟鮮明地確立它應有的學術地位和學術價值。
總之,彭巧燕的《王船山語言文字學思想研究》貫穿歷史的觀點,從新的視角系統歸納和整理了《說文廣義》在語言文字學上的見解,拓寬了王船山學術研究的新領域,對于傳承和弘揚船山學術成果以及湖湘地方文化大有裨益。相信這部著作的出版,一定會受到學術界廣泛的關注與好評。
(作者系湖南城市學院副教授,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