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原
(沈陽師范大學 中國文化與文學研究所,遼寧 沈陽 110034)
?
表象時代的文學困局
——論閻連科小說創(chuàng)作的敘事焦慮
劉德原
(沈陽師范大學 中國文化與文學研究所,遼寧 沈陽110034)
[摘要]閻連科的小說創(chuàng)作早期受傳統(tǒng)現實主義的訓練,表現家鄉(xiāng)土地上的苦難以及被壓抑的靈魂。隨著對苦難的觀察和思考更加的深入,閻連科與現實的關系越來越緊張,在作品中往往運用異于傳統(tǒng)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表達對于這個世界的精神反抗姿態(tài)?!秾で蟪街髁x的現實》是閻連科敘事焦慮的尖銳表達,直到神實主義的提出,作家為自己的敘事焦慮找到了釋放的突破口。閻連科在創(chuàng)作中利用敘述的變化,展開了個人精神和社會現實的博弈。
[關鍵詞]表象時代;敘事焦慮;閻連科;現實主義;神實主義
小說是敘事的藝術。在小說文本中,敘事不僅只體現在作家對一個事件過程進行描繪的方法技巧方面,而且必須同時顯現對該事件的價值判斷、情感欲望和思想觀念等因素,這就將敘事分為不同的敘事類型和敘事模式。當我們尋求隱含在不同文本中作家的價值取向、善惡美丑、思想意義、審美標準和藝術的表現形式時,我們試圖抵達敘事的本質。對于當下的中國作家來說,身處特定的歷史時期和社會環(huán)境中,面臨著無限豐富的創(chuàng)作資源,如何才能用文學表達時代的情緒,達到創(chuàng)作主體理想的精神高度,一直是潛藏在作家們內心的文學抱負。敘事理論作為文學創(chuàng)作經驗而言,只能提供文學創(chuàng)作中已經發(fā)生過的價值參考,但是不能對當下的創(chuàng)作發(fā)言也不能指向文學未來的前路,甚至某些敘事理論已經成為框定作家寫作的桎梏。因此作家的文學創(chuàng)作實踐在不斷探索著適合自己的敘事模式。作家對敘事的困惑和糾結,在這里體現為作家的敘事焦慮。喬納森·卡勒說:“文學是一種自相矛盾、似是而非的機制,因為要創(chuàng)作文學就要依據現有的格式去寫作……但同時文學創(chuàng)作又要藐視那些常規(guī),超越那些常規(guī)。文學是一種為揭露和批評自己的局限性而存在的藝術機制。它不斷地實驗如果用不同的寫作方式會發(fā)生什么。”所以考察作家的意義就在于判斷其面臨敘事焦慮時所選擇的敘事策略。
閻連科作為中國當代文壇獨特的“這一個”而存在,在于他較早地觸及了傳統(tǒng)現實主義敘事危機的多重剖面,其在敘事焦慮的支配下,完成了寫作模式的轉變。與現實的緊張關系體現在敘事層面就是圍繞著對傳統(tǒng)現實主義的尖銳質疑,閻連科的寫作也因為逐漸偏離傳統(tǒng)現實主義的寫作軌道,而一次次地被宣判為魔鬼。閻連科的小說創(chuàng)作經歷了對傳統(tǒng)現實主義的平衡與顛覆的過程,從早期對現實苦難和反抗悲劇的究詰轉變?yōu)楹笃谧髌分袩嶂杂趧?chuàng)傷的展示和殘酷詩學的構建,這是閻連科敘事焦慮的外現。探索閻連科小說創(chuàng)作的敘事焦慮及意義,必須梳理出閻連科寫作與傳統(tǒng)現實主義的斷裂譜系。
一、一個反抗者的精神文本
“越來越感到,真正阻礙文學成就和發(fā)展的最大敵人,不是別的,而是過于粗壯,過于根深葉茂,粗壯到不可動搖,根深葉茂到早已成為參天大樹的現實主義?!薄皬慕裉斓那闆r來看,現實主義,是謀殺文學的罪魁禍首?!薄爸辽僬f,我們幾十年所倡導的那種現實主義,是謀殺文學的最大元兇?!薄罢娴?,請你不要相信什么‘現實’‘真實’‘藝術來源于生活’‘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唯一來源’等等那樣的高談闊論?!薄艾F實主義,與生活無關,與社會無關,與它的靈魂——真實,也無多大的干系,它只與作家的內心和靈魂有關?!边@些“顛覆”性的話語出自閻連科2003年推出的長篇小說《受活》的代后記《尋求超越主義的現實》,作為閻連科向傳統(tǒng)現實主義理論話語發(fā)難的檄文,這篇被視為異端的文章在當時的評論界引起軒然大波。評論者或者是批評者大都從這篇文章作為切入點,引入了關于現實與現實主義,現實與烏托邦,現代與后現代,狂想和寓言,魔幻與想象,方言和結構,疼痛書寫與歷史想象,文學與閻連科的寫作等話題的討論與爭議。很多的論述似乎都指向一點:《受活》及代后記《尋求超越主義的現實》標志著閻連科的小說及鄉(xiāng)土文學的“現實主義傳統(tǒng)的失落”。
無法否認的是,反現實主義寫作傳統(tǒng)的閻連科在文學寫作過程中與現實主義有著割不斷的血脈淵源。早期的鄉(xiāng)土小說寫鄉(xiāng)土現實生活,關于苦難的悲歌與反抗的宿命,都有著傳統(tǒng)現實主義的影子。在閻連科的早期作品中,通過對鄉(xiāng)土民間邊緣的苦難處境進行直接觀照。以個人的生活經驗為出發(fā)點,深刻揭示出鄉(xiāng)土民間的現實疼痛。這些特點體現在他的“和平軍旅系列”“瑤溝系列”和早期“耙耬系列”創(chuàng)作實踐中。在不斷的藝術探索中,閻連科與傳統(tǒng)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進行了互動參照,開始確定自己的創(chuàng)作風格。在這一創(chuàng)作探索階段,盡管作品中也包含一些超出現實主義寫作規(guī)范的因素,但是他仍是持一種當時比較流行的批判國民性的知識分子話語立場。他的作品中所包含的深刻的文化反思和國民批判的深度,在當時的文學界也顯示出了相當的水平。在個人風格初步形成的后期,作家的敘述姿態(tài)已經開始變化,不再是純粹地以啟蒙者的身份對民間社會進行理性的剖析和批判,而慢慢轉向對民間身份的認同,但是這一時期作家的視野還多拘泥于個人經驗世界,小說內容也是停留在對不合理社會現實的批判上,它讓人看到社會底層竟然還存在那樣的一種黑暗角落。至于它所揭示的民間的那種艱難掙扎的生存狀態(tài),在當下中國所具有的更加深刻的意義所在,在這些作品中還沒有完全的體現出來。
在寫作探索期間對農民苦難的思考,激發(fā)了閻連科內心與現實的緊張關系,他的敘事焦慮正出于作家與現實的緊張關系所引發(fā)的內心沖突,這種敘事焦慮也決定了他寫作的方向與作品的精神氣質。作者稱自己在少年時崇拜權力、都市和生命這三種東西,對這些東西的崇拜隨著歲月的積累而心生恐懼。為了排遣對這三種事物的恐懼,作者創(chuàng)作了《日光流年》《堅硬如水》《受活》等作品,以寫作來減少內心生命沖動帶來的壓抑。包括中篇小說《年月日》《耙耬天歌》在內,作者突破了個人經驗世界的限制,在更廣闊的范圍內思考這個時代和社會的本質。閻連科將故事置于寓言化的背景之下,把代表整個中國社會轉型中那些被邊緣化的、依然掙扎于各種各樣苦難境地中的本土世界完整呈現出來。在這些小說中,作者將底層人民的生存苦難、邊緣化處境和民間生命的原始狀態(tài)都進行了極端化的展示。這些包含有閻連科強烈的土地情結和生命意識的作品中,對苦難的極致化描寫充滿著疼痛感,對抗爭的激情化書寫則帶有明顯的悲劇意味,給讀者帶來猛烈的心靈震撼;作品中所蘊含的作者對生命的深層體悟,對人生原初意義的追尋,能夠引發(fā)深層次的思索。《受活》出版后,閻連科在和李陀的對話中曾說:“《受活》對我個人來說,一是表達了勞苦人和社會現實之間的緊張關系,二是表達了作家在現代化進程中那種不安和無所適從的內心。如果說《日光流年》表達了那種生存的焦灼,那么《受活》則表達了歷史和社會中人的焦灼和作者的焦灼?!睆摹赌暝氯铡返健妒芑睢返膶懽?,閻連科建立了一個與中國現實有著巨大反差的文本世界,在這個文本世界中,閻連科呈現了被現實所遮蔽的邊緣世界,這些作品中關于苦難、疾病、死亡、反抗、絕望、宿命、權力、掙扎的敘事,是被“現代性”敘事壓抑的真正鄉(xiāng)土文明的歷史存在。主流意識形態(tài)話語所理解和掌控現實書寫的寫作邏輯,在閻連科這里遭到了挑戰(zhàn)。正是在這個意義下,閻連科對鄉(xiāng)土中國的書寫,確認了自己“勞苦人”的寫作身份,發(fā)現了被“主流意識形態(tài)”控制的現實書寫所遮蔽的邊緣地帶,改變了鄉(xiāng)土中國的敘事慣例,也讓鄉(xiāng)土中國的敘事呈現了不同的面貌。以此為契機,閻連科寫出了那篇引起巨大爭議的文章《尋求超越主義的現實》,這是閻連科的精神個性在與現實的緊張沖突之后的必然選擇。在這篇文章中,閻連科很可能由于情緒高漲而導致語言表達的片面,但是我們必須仔細考察閻連科對內心真實和現實主義的理解。閻連科在這里以極端的姿態(tài)確立了一種對待現實的態(tài)度,他已經意識到了傳統(tǒng)現實主義對現實表達的局限性。閻連科的早期創(chuàng)作受傳統(tǒng)現實主義的限制,在那些作品中作者對現實經驗和個人體驗的書寫,使自己的精神姿態(tài)受到擠壓。在《受活》及之前的幾部小說創(chuàng)作中,作者改變了“現實”在寫作中的位置,他否定了“改變了原有方向和性質的現實主義”?!秾で蟪街髁x的現實》這篇文章,閻連科以反抗者的姿態(tài),向所謂的變了質的“現實”和“主義”表達了自己不妥協(xié)的態(tài)度。也許在這樣一部反抗者的精神文本中,我們才能理解作家如何在尊重內心真實的前提下,去超越“主義”,去發(fā)現被遮蔽了的“現實”。
二、獨行者的詩性之燈
從詩性正義出發(fā),重建文學與社會的關系,這是充斥在閻連科體內無法熄滅的精神火焰。莊嚴的寫作對于他來說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立場、一種自覺的選擇。與現實的緊張關系,自《受活》之后,有過之而無不及地體現在作家的創(chuàng)作中,在《丁莊夢》《風雅頌》《四書》《炸裂志》等作品中,現實都是以一種怪異的姿態(tài)呈現在讀者的面前,這和讀者在現實主義語境中形成的閱讀習慣大相徑庭,與其說這些作品能給讀者帶來審美的享受,不如說是作者的書寫帶給讀者的是關于丑怪的饜足。在閱讀這些文本時,離奇的荒謬感撲面而來,但思維穩(wěn)定之后卻又是如此的逼真與真實,我們內心的種種莫名的感受隨著敘事的行進而被一次次的喚醒。這里閻連科將極端的書寫與怪誕的現實結合起來。從總體上來看,閻連科的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繼承了現實主義的基本的敘事模式,因為他能夠在特定的思想觀念的指引下生動地描寫特定人們和特定環(huán)境的整體生活。但是閻連科的這些小說卻具有和傳統(tǒng)現實主義相反的美學元素,比如荒誕、怪異、戲謔、反諷、黑色幽默等,這些元素使得閻連科的小說在敘事模式與美學風格上形成內在的悖論。閻連科在解構、顛覆傳統(tǒng)現實主義美學觀念的同時,試圖通過自己的書寫賦予它們全新的意義,試圖找到一條通往現實主義新的道路。無法告別,但是卻必須告別,成為了閻連科寫作的矛盾所在。正如他所說的:“我的確是一個現實主義的不孝之子。對它們的逆反、厭惡到了如此境地,這讓我有些惶惶不安,手足無措,如同去準備行兇卻又良心未泯的罪犯。罪犯最大的敵人不是他的對手,而是他的良心。而我在詛咒現實主義的時候,最令我痛苦不安的是我靈醒明白,我無法徹底地告別它們……”這樣痛苦的訴說,這樣的矛盾心態(tài)正是作者的敘事焦慮進一步發(fā)展的結果。
這樣一個給予我們不同文學樣態(tài)的作家,不僅表達著異于慣常閱讀思維的文學話語,而且也在建構著自己的理論邏輯。神實主義是閻連科根據已有的閱讀體驗、創(chuàng)作實踐以及對于現實主義的思考而提出來的理論話語。神實主義,也即作者所給出的定義:“神實主義,大約應該有個簡單的說法,即:在創(chuàng)作中摒棄固有真實生活的表面邏輯關系,去探求一種‘不存在’的真實,看不見的真實,被真實掩蓋的真實。神實主義疏遠于通行的現實主義。它與現實的聯(lián)系不是生活的直接因果,而更多的是仰仗于人的靈魂、精神(現實的精神和實物內部關系和人的聯(lián)系)和創(chuàng)作者在現實的基礎上的特殊臆想。有一說一,不是它抵達現實和真實的橋梁。在日常生活和社會現實土壤上的想象、寓言、神話、傳說、夢境、幻想、魔變、移植等,都是神實主義通向真實和現實的手法和渠道。”閻連科這樣的表述是針對傳統(tǒng)現實主義理論而言的,在他看來,那些理論是扼殺文學的理念,在這些理念的限定下,一些表現現實的作品只注重描寫現實,而不注重探求現實,這樣的作品到頭來只會淹沒在時間的汪洋之中。還是一貫的對傳統(tǒng)現實主義的反叛姿態(tài),但是這一次閻連科為自己修建了一個理論的城堡,他將自己的創(chuàng)作安置在這座城堡之中,在這座城堡里,我們也就理解了他何以寫出了像《日光流年》《堅硬如水》《受活》《丁莊夢》《風雅頌》《四書》《炸裂志》那樣的書了。他看重的是來自現實,但又遠離現實的神秘精神體驗。當現實詞語無力或思想表達受挫的時候,神話、寓言、荒誕的故事也就成為了現實的另類表達。神實主義作為閻連科書寫現實的精神宣言,不是他憑空捏造的主觀臆想,在許多當代中國作家的創(chuàng)作中都有著神實主義的體現,比如賈平凹的《古爐》、莫言的《生死疲勞》等,這些作品都是作家在強大的現實主義語境的控制下,從“神”中去突圍現實的最好例證。只不過閻連科在神實主義這條路上走的更遠罷了。
從《日光流年》開始,一直到《炸裂志》,閻連科的創(chuàng)作越發(fā)的追求自由的言說及灑脫的精神表達,他已經不再看重讀者的反應,而是堅持心靈的呼喊,開始穿越現實的盲區(qū),尋找撫慰靈魂的精神家園。那些影響過作者創(chuàng)作的傳統(tǒng)現實主義已經被他拋棄,在敘事焦慮的支配下,他的實驗性創(chuàng)作對已經陷入困境的現實主義提供了某種新的可能性——神實主義,它既包含現實的基本精神,但卻是以傳統(tǒng)現實主義無法容納的“神”的通道表現出來。雖然在某些人看來,神實主義在表達上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陷,但是真實的殘酷性卻在閻連科的小說創(chuàng)作中一次次被證實,這對于讀者來說無疑是精神方面的解放。作為獨行者的閻連科,顛覆了傳統(tǒng)現實主義的寫作理念,提出了作為精神存在方式的神實主義,它預示著閻連科的敘事焦慮已經找到了突破口,接下來所要做的就是點燃這把文學的詩性之燈,尋找文學寫作的真正光明。
三、壓抑性審視下的敘述博弈
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壓抑,使閻連科的敘事焦慮越發(fā)明顯,而如何排解敘事焦慮與現實境遇之間的矛盾,也注定將轉移到藝術方面的突破上來。對閻連科來說也就是在創(chuàng)作中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敘述方式的轉變和創(chuàng)新上來。小說創(chuàng)作的第一要義是敘事,而敘事是通過敘述來實現的,敘述首先作用于讀者的閱讀體驗。閻連科曾經提到直面現實是作家撞墻的藝術,“撞墻”一詞表達了作者同現實的緊張狀態(tài),同時也是作者在尋求藝術表現手法的焦灼心態(tài)的體現。作家在現代復雜多變的社會之中,并不缺少需要講的故事內容,而是焦灼于如何去講這樣的故事以求得藝術表現力量的最大限度。敘述探索成為閻連科敘事焦慮的核心所在。
閻連科似乎永遠都有一顆求新求變的心,他的小說在早期就包含了一些不一樣的敘述元素在里邊,但是探索效果并不明顯。從《年月日》的發(fā)表開始,他在創(chuàng)作中嘗試新的手法和文體的支持,逐漸形成了鮮明的敘述風格。閻連科的小說故事往往在神秘的氣氛中展開,利用夸張的想象力和荒誕的情節(jié),所有的一切都歸于寓言化的生命體驗之中。在靈活多變的敘述結構中,利用獨特的語言風格,比如方言和黑色幽默消解著傳統(tǒng)的敘述風格?!度展饬髂辍肥且粋€時間意象,作者對于三姓村村民抗爭死亡時由死到生敘述結構的設置,被有的評論者稱為“索源體”,這種文體形式為探索中國人現代生存境遇的深層奧秘,提供了充滿想象力的象征模型,這也就體現了小說的寓言體特點。想象和文體是閻連科在創(chuàng)作《日光流年》時所作出的敘述實驗?!秷杂踩缢穼⑿院透锩B在一起并使之成為一個寓言化的結構而賦予了其喜劇性的消解意義,對革命構成了戲弄和漫畫式的書寫?!拔母铩睍r期特有的話語敘述模式貫穿了人物語言的始終,語言的狂歡消解了特定時代的語言暴力,戲謔和反諷躍然紙上?!妒芑睢吩谖捏w設置上,采用“正文”和“絮言”相交織的敘述體例,以此消解時代與歷史,正統(tǒng)與邊緣的敘述界限?!妒芑睢防锖幽戏窖缘倪\用,挑戰(zhàn)了漢語寫作和閱讀的常態(tài)與慣性,帶來不同尋常的閱讀體驗?!爸蒙碇袊鴱V大農村之外的我們,在用懷疑的眼光打量受活、以荒誕的心理閱讀《受活》時,也會感受到以‘善’為內核的真實的中國農村的模糊映像?!薄抖∏f夢》中,十二歲被人毒死的小強是全知全能的亡靈敘述者,他盡知丁莊人賣血染病的前因后果,還能通過爺爺的夢境看到許多事情,這種敘述方式產生了亦真亦幻的藝術效果,結尾處作者設置女媧摶土造人的情景,這一場景讓人唏噓苦難寓言和生命輪回的重現?!讹L雅頌》是一個關于當代中國某種精神狀況的寓言,作者關于死亡場景的描寫中加入了幻境,不可能的存在變成了真實?!端臅饭适碌幕恼Q,則更像是一篇寓言,小說分為四個部分:“天的孩子”“故道”“罪人錄”“新西西福斯神話”,每一個部分之間的語言和文體都具有差異性和互文性。《四書》的語言是文學語言的一次解放,比如大量使用短句,限制修辭的大量鋪陳,三字句和單音詞的使用讓讀者產生了參差、生澀和急迫的感覺,進而抵抗業(yè)已形成的語言邏輯?!墩阎尽吩跀⑹鰧用娴淖钔怀鎏卣骶褪莿?chuàng)新了小說寫作的形式,閻連科用地方志的形式來展開地方時代變遷過程中人性的裸示,作者試圖以方志小說串聯(lián)起歷史與現實的精神脈絡,具有開拓性的文體意義。
由于傳統(tǒng)現實主義不能滿足閻連科的表達需要,于是他借用了大量現代小說的形式和手法,來表達他對現實和歷史的觀察和思考。同傳統(tǒng)現實主義相比,閻連科在敘述方面大量吸收了魔幻現實主義、超現實主義、變形、夸張、寓言、荒誕、象征、反諷、黑色幽默等方法,以及奇觀化、極致化的書寫策略。閻連科找到了他書寫中國現實的方法,那就是用獨特的敘述方式將社會災難奇觀化,夸張到極致,取得某種震驚的表達效果。閻連科的這種敘述變化是對社會現實的壓抑性審視之下自覺完成的。他曾經說:“面對復雜的社會現實,我們只能用超現實的方法,才能夠接近現實的核心,才能夠揭示生活的核心。不這樣,我覺得自己的寫作難以為繼。而且我不希望方法只是成為方法本身,還希望是寫作者的本身,是表達和揭示的本身?!睆倪@里我們可以看到,荒誕也好,寓言也好,象征也好,夸張變形也好,在閻連科這里都不僅僅是一種創(chuàng)作方法,而且是特定的反思、批判武器,其表現力量只有結合閻連科對荒誕現實的壓抑性審視才能顯示出強大的思想智慧。閻連科敘述藝術的突破,以新的深度模式,為讀者建造了一個異形的文本空間。
在文學創(chuàng)作只能成為表象書寫的年代,批判意義的失落與重建成為當代知識分子話語表達的精神指向。如何在寫作進入困局的精神難題中揭示出被棄置的文學經驗,成為困擾作家寫作的敘事焦慮。閻連科作為中國當代文壇最受關注的作家之一,善于表現弱者生存與拷問底層靈魂,以此來建立自己文學的底色。在幾十年的創(chuàng)作歷程中,他摸尋出屬于自己的審美之路,這些都和他所處的時代是如此的不合時宜。他的所有文字都是對現實世界的抵抗,他在世俗之中為自己開辟出一塊清靜之地。在這里,他的敘事成為連接社會現實和個體精神家園的藝術通道,他一次次在現實磁場和小說環(huán)境中孤絕出擊,試圖走出寫作的困局。
[參考文獻]
[1]喬納森·卡勒.李平.當代學術入門[M]. 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2]閻連科.受活[M].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9.
[3]閻連科,張學昕.我的現實我的主義[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4]閻連科.發(fā)現小說[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1.
[5]李陀,閻連科.《受活》——超現實寫作的重要嘗試[J].南方文壇,2004,(2).
[6]孫郁.閻連科的神實主義[J].當代作家評論,2013,(5).
[7]欒梅健.撞墻的藝術[J].當代作家評論,2013,(5).
[8]劉鴻達.《受活》在歷史語境中的烏托邦情結[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2,(4).
責任編輯:谷曉紅
Literary Dilemma of Hypocritical Era——On the Narrative Anxiety in Yan-Lianke’s Novels
LIU De-yuan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34,China)
Abstract:At the early time of his writing practice,Yan-Lianke was trained as traditional realism,where the suffering and suppressed souls in his homeland were depicted in his stories. As he observed what suffering should be like and thought from a more profound perspective,he had a tension with realism. In his works,the way of expression showed spiritual resistance against traditional realism. “The theory of God Realism” is a sharp expression of his narrative anxiety,where God realism is the sally port for his narrative anxiety. By making use of the nchange of narration,he plays a game between individual spirit and social reality.
Key words:hypocritical era;narrative anxiety;YanLianke;realism;god realism
[中圖分類號]I207.425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4-5856.2016.02.017
[文章編號]1004—5856(2016)02—0076—05
[作者簡介]劉德原(1989-),男,山東濟寧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當代作家與作品研究。
[收稿日期]201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