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懷梅
(安徽新華學院 外國語學院,安徽 合肥 230088)
?
流散·疏離·身份
——重析《三四五區(qū)間的聯(lián)姻》
金懷梅
(安徽新華學院 外國語學院,安徽 合肥230088)
[摘要]作家的社會經(jīng)歷深刻影響其創(chuàng)作,多麗斯·萊辛把自身流散經(jīng)歷的狀態(tài)賦予在《三四五區(qū)間的聯(lián)姻》中女主人公愛麗·伊斯身上。愛麗·伊斯遭遇了三區(qū)和四區(qū)兩種異質文化的沖突,既不能融入他鄉(xiāng)文化,又與家園文化日漸疏離,繼而陷入身份認同困境和精神痛苦。萊辛借此揭示了20世紀后期開始的全球化背景中個體在多元文化碰撞中的生存狀態(tài)。
[關鍵詞]多麗絲·萊辛;《三四五區(qū)間的聯(lián)姻》;流散;疏離;身份
作家“深處社會歷史中,不同程度的影響和受影響于那種歷史與社會經(jīng)歷”,[1]其經(jīng)歷不可避免地影響創(chuàng)作。文學領域里,眾多擁有跨文化流散(diaspora)經(jīng)歷的作家,像亨利·詹姆斯、貝克特、康拉德、庫切、奈保爾、赫爾塔·穆勒、卡夫卡、黑石一雄、克萊齊奧等無不在其作品中書寫過類似經(jīng)歷。流散成為這些作家的成功秘訣,“正是由于他們曾經(jīng)深陷處于痛苦的流浪的生存環(huán)境中,才能有所造詣”。[2](P9)
如其他流散作家一樣,流散是多麗絲·萊辛重要的人生經(jīng)歷??_·克萊恩(Carols klein)曾言,萊辛的流散是她“一生中多次移居的隱喻性流放”。[3]她出生于伊朗,成長于非洲,中年始定居倫敦,始終懸置于非洲文化和英國文化之間,既不能完全認同非洲文化,又無法觸及英國文化的真正核心,處于兩種文化的邊緣地位,遭遇了精神和身份的雙重困境。正如《地獄——天堂》中的印裔移民的身份困境那樣:“身處異國他鄉(xiāng),在東西方兩種文化沖擊下他們對異域文化無所適從,加之對故國家鄉(xiāng)親人的思戀使他們的處境艱難、內(nèi)心孤寂?!盵4]萊辛自身的這種文化流散經(jīng)歷和困境使其能“跨越異質文化的時空”,[5](P13)感受并書寫處于異質文化沖突之中個體的矛盾與困惑。在其《三四五區(qū)間的聯(lián)姻》(以下簡稱《聯(lián)姻》)中,流散的女主人公愛麗·伊斯(下文簡稱伊斯)就是其對這種個體的書寫。三區(qū)女王伊斯奉諭令被迫下嫁四區(qū)國王,兩區(qū)的文化沖突使其處于被疏離的邊緣他者地位,繼而遭受身份認同危機和精神困苦。
一、流散
《韋氏大詞典》中流散是“遠離祖先居住地居住的人們”?!度蛭幕o典》指出,流散最初指猶太人的流放或流放的猶太人。《后殖民研究關鍵術語》認為,流散是指個人或族群一種自愿的或被迫的從故土流向他鄉(xiāng)的運動。[2]而今,該詞日益成為全球一體化時代下的移民遷徙活動中所形成的一種社會文化現(xiàn)象。學者溫越對此給出了比較恰當?shù)年U釋:“流散現(xiàn)象在人類歷史上源遠流長,它是離開母體文化而在另一種文化環(huán)境中生存,由此而引起個體精神世界的文化沖突與抉擇,文化身份認同與追尋等一系列問題的文化現(xiàn)象?!盵5]本文探討的就是文學作品里的這一文化現(xiàn)象。
流散的生存狀態(tài)必然對文化身份產(chǎn)生影響。[6]騎墻于多種異質文化間的流散作家,無疑會將其所經(jīng)歷的疏離、困惑與痛苦融入文學創(chuàng)作,必將產(chǎn)生文化身份及文化抉擇問題。流散者處于被疏離的雙重或多重文化的邊緣,喪失歸屬感,失去了身份定位。一方面,他們不認同他鄉(xiāng)文化因而難以融入;另一方面,他們又因時空的距離而與故土文化日漸疏離、難以親近,因而身份危機和精神痛苦在所難免?!堵?lián)姻》中的伊斯就是這樣一位典型的流散者,與四區(qū)格格不入,同時又與三區(qū)日漸疏離,處于霍米·巴巴所謂的“間質空間”內(nèi),身份懸空,內(nèi)心焦灼而痛苦。
二、伊斯與家園文化日漸疏離
文化疏離主要指涉移居者,指個體或族群對生存地文化或與自身熟悉的文化產(chǎn)生情感和理性雙方面都很難親近的感受。[7](P19)《聯(lián)姻》中,文明、祥和、富裕的三區(qū)女王伊斯奉“供養(yǎng)者”之命下嫁落后、野蠻、貧窮的四區(qū)國王本恩·艾塔,開始了在異鄉(xiāng)的流散之旅。伊斯雖不斷心念母國,遙望三區(qū)山脈,“她所渴盼的一切就是獲得自由,重返家鄉(xiāng)”。[8](P67)然而,移居地文化的侵染以及與母國時空的距離使得她與家園文化日漸疏離,從她的四次回歸中所遭受的不同境遇可以體現(xiàn)出這種趨勢。
當伊斯婚后追隨自己內(nèi)心強烈的回鄉(xiāng)渴望第一次回歸三區(qū)時,剛越過邊界,就“恣情忘我的舞蹈”“不可抑止地大笑”,興奮之情溢于言表。所到之處,無論男女老少都友好問候她、熱情歡迎她。然而她卻感到自己“有了些異樣”“出問題了”。當一個男人向她表示“她通常期盼的”友好問候時,她卻投去狐疑的“四區(qū)的眼神”的一瞥。[8](P72)此外,她會傷心流淚,說話氣急敗壞,脾氣暴躁,這些都有“可怕的”“四區(qū)的特征”。她感覺在四區(qū)呆了一天半的時間后,自己被“毒害了”,“自己內(nèi)心真實存在的東西疏遠了她”。[8](P76;P83)可見,伊斯與故土的疏離已初露端倪。
伊斯第二次懷著身孕回國,沿途的人群仍然熱情歡迎她和新寶寶。妹妹默蒂和孩子們早早地就在等著她。然而,姐妹之間第一次有了隔閡,沒有以往彼此互訴心情和秘密的愿望,默蒂感到自己被姐姐“排斥在外了”。[8](P114)來見她的一個女兒也感到伊斯“有些厭惡感”,背臉過去不再看她。周圍人看出了她的焦慮、不安和緊張,“以前從來都沒見過她這樣”。[8](P118)連往日與她最親密的男人也無法理解她,無法想象她現(xiàn)在的“痛苦而癲狂”。[8](P126)伊斯自己也“不認識自己了”。[8](P116)顯然,伊斯與故土產(chǎn)生疏離的狀態(tài),盡管內(nèi)心極度不情愿。
伊斯最后兩次回歸時的情景顯現(xiàn)出她與故國的徹底疏離。路上無人認識他,更無人歡迎他;自己的孩子和妹妹視她為陌生人;與青梅竹馬的男人庫索之間也無法走進彼此的內(nèi)心?!八吹降囊磺卸几窀癫蝗搿?,“她的家園令她感覺很遙遠,她似乎只是一個旁觀者,走過家園,卻沒有歸屬感”,她意識到“她的土地不再了解她”,自己“被放逐了”,成為了“無家可歸的流亡者”。[8](P262;P161;P170)
正如賽義德(Edward W.Said)所言,流亡是“強加于個人與故土以及自我與其真正的家園之間的不可彌合的裂痕”,[9]伊斯在四區(qū)的流散生活使得她無法避免地侵染了四區(qū)的文化,加之與三區(qū)的時空距離,最終導致其與故土文化間的疏離。而個體的身份認同“不是懸空的,……是扎根在故國的土地、山水、人們當中”。[7](P20)伊斯與國家、土地、親人、朋友間的疏離使得她失去了故國身份,自我存在感迷失,在三區(qū)的身份認同因而被懸空。
三、伊斯與他鄉(xiāng)文化格格不入
作為流散者,伊斯一方面由于時空距離與母國逐漸疏離,同時也因自身母國文化根基深厚而難以融入移居國,且與其格格不入。在三區(qū)與四區(qū)“生性充滿敵意”、三區(qū)人民“深深憎惡”四區(qū)的空氣和氛圍的狀況下,伊斯“被命令”下嫁四區(qū)國王,因此,“心情十分低落”“憤恨”“反叛”,[7](P3)更是特地穿上喪服,對來接她的四區(qū)士兵“不屑一顧”,稱他們?yōu)椤耙矮F”,覺得和“這幫混蛋”無法溝通。[7](P7;P14)可見,伊斯從一開始就藐視四區(qū),隨著真正流散生活的開始,不斷疏離與被疏離著,處于四區(qū)文化的邊緣地位。
其一,伊斯與本恩·艾塔間沖突不斷。二人在這場“更像是一場葬禮”的婚姻中,都覺得自己是“囚徒”,被迫經(jīng)受聯(lián)姻的“監(jiān)禁”,除此之外,“毫無共同點”。第一次見面,艾塔“痛苦”“憤懣”,覺得與這個女人“無話可說”,而伊斯也“面無表情”。[7](P38-40)隨著共同生活的繼續(xù),二人的矛盾與差距逐漸顯露。他們在對待動物、婚姻和孩子、治理國家等諸方面都有截然不同的觀念。甚至在兩性關系方面,艾塔的價值觀和性愛方式都讓伊斯覺得不可思議。二人的第一次性愛就是以艾塔“霸道的方式”強行完成的。[7](P45)而在三區(qū),男人和女人是平等的,不僅重視愉悅無比的性愛體驗,還注重彼此的心靈交流。而艾塔暴躁粗魯、專橫野蠻的個性讓伊斯充滿厭惡,并渴望遠離他,對他沒有“任何寬慰和認同的跡象”。[7](P56)同時,對艾塔而言,伊斯始終“是一個外國的女子,她的一切都是陌生無比的……疏遠她遠遠勝過貼緊她”。[7](P97)二人之間“過大的差異性”[7](P104)使得他們一直疏離著彼此,無法走進對方內(nèi)心。
其二,伊斯與整個四區(qū)文化不相融。正如四區(qū)女人黛比對伊斯評價的那樣:“你和我們相當不一樣”,[7](P87)四區(qū)與三區(qū)存在諸多差異,流散者伊斯會不自覺地把它與母國文化相比較,從而無法認同其一切文化。相比母國三區(qū)是“如此繁榮、如此幸福……一切都是那么舒適和歡樂”,四區(qū)是一片“匪夷所思的土地”,是個可怕的地方,“他們簡直沒有任何東西能與我們相提并論”,連它的空氣都是致命的。[7](P103;P32;P121)首先,四區(qū)好戰(zhàn)、貧困。全國所有的男人都在軍隊,國家大部分財政都用在軍隊里,導致國家“一貧如洗、窮山惡水”,[7](P215)人民生活水平極低。其次,四區(qū)等級分明。不同于三區(qū)的民主平等,四區(qū)“充滿強制力”,人們只聽從“命令和強迫”。[7](P77)再次,四區(qū)女性地位低微。四區(qū)女人言聽計從,逆來順受。連獨自出行都是“不可思議的事情”,通常是不被丈夫允許的。伊斯見到黛比的第一眼就覺得,像這樣能干的女人在三區(qū)的話一定會被委以重任,而事實是,在四區(qū)“她的身上還處處顯出奴仆的印記”。[7](P85)此外,四區(qū)的女人對服飾缺乏品味,她們那“可怕的搭配設計”令伊斯大為驚詫和不屑。[7](P96)最后,四區(qū)的人們對動植物毫無感情,視動植物為他物,從不關注它們的感情和生存狀況。
流散者伊斯對移居地四區(qū)缺乏民族文化和歷史記憶,無法認同四區(qū)的一切,同時不被四區(qū)認同:“一進入你們的國土,我就停止了那個真實的自我……我說的每一句話都顯得扭曲而變形?!盵7](P139)伊斯在四區(qū)的文化身份認同也同樣被擱置,處于懸空狀態(tài)。
總之,《聯(lián)姻》中的伊斯既與母國文化逐漸疏離,又與移居國文化格格不入,處于兩種文化的邊緣地位,身份認同模糊,精神痛苦、焦慮。《聯(lián)姻》中對伊斯的書寫是萊辛自身流散經(jīng)歷的再現(xiàn)。萊辛“在當代環(huán)境中,……是孤立的四面楚歌的人物”,[9]橫亙于非洲文化和英國文化之間,卻無法觸及兩種文化的真正核心,處于兩種文化的“間質空間”和他者地位,期間所經(jīng)歷的矛盾、掙扎與苦楚,使得她能以雙重視角為我們塑造和刻畫處于身份危機和精神痛苦的流散者,揭示當代全球化大背景下流散者的生存狀態(tài),對21世紀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全球文化建設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參考文獻]
[1]Said,Edward.Culture and Imperialism[M].New York:Alfred A. Knopf,Inc,1993.
[2]王敬慧.永遠的流散者:庫切評傳[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3]Klein,Carols.Doris Lessing:A Biography[M].London:Gerald Duckworth,2000.
[4]鄧璐.《地獄——天堂》中印裔移民的身份困境[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4,(4).
[5]溫越,陳召榮.流散與邊緣化:世界文學的另類價值關懷[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11.
[6]Hall,Stuart.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tiuI7A-hvWQI2_GLI3eaN77lf6kREE5k7dM1U2IS-LWYcIV9XBjathee8uqw4eoJ_l8qZha_Koq-F22v5exN-
8yyoIbGALZ2x8Y1fOLezQ8u.
[7]多麗絲·萊辛.余婷.三四五區(qū)間的聯(lián)姻[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
[8]Said,Edward.Reflections on Exile and Other Essays[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
[9]Showatter,Elaine.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British women Novelists from Bronte to Lessing[M].Princeston:Princeston University Press,1977.
責任編輯:李新紅
Diaspora,Alienation,ldentity——An Reinterpretation on“The Marriages Between Zones Three,F(xiàn)our,and Five”
JIN Huai-mei
(Anhui Xinhua University,Hefei 230088,China)
Abstract:A writer’s social experiences influence his or her works greatly. Doris Lessing puts her diaspora experience on the heroine AI·Ith in “The Marriages Between Zones Three,F(xiàn)our,and Five”. Al·Ith,running into the conflicts of two heterogeneous cultures between Zones Three and Four,can neither blend in the foreign culture nor keep close to the native culture,which results in her identification dilemma and nervous breakdown as well. Lessing aims to explore the individual’s state of being through the conflicts of diversified cultures in the global world of late 20thcentury,which has implic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worldwide culture in the new century.
Key words:Doris Lessing;“The Marriages Between Zones Three,F(xiàn)our and Five”;diaspora;alienation;identity
[中圖分類號]I561.07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4-5856.2016.02.014
[文章編號]1004—5856(2016)02—0066—03
[作者簡介]金懷梅(1980-),女,安徽六安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英國文學、外語教學研究。
[收稿日期]201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