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李應該的《公字寨》"/>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公”字背后的荒誕歷史和精神反思
——讀李應該的《公字寨》

2016-03-15 15:40:48張麗軍王大鵬
關(guān)東學刊 2016年9期

張麗軍 王大鵬

“公”字背后的荒誕歷史和精神反思
——讀李應該的《公字寨》

張麗軍 王大鵬

《公字寨》是一部文學力作,作者以“公字寨”為窺探從大躍進到改革開放這段歷史的窗口,用原生態(tài)的語言風格,真實地再現(xiàn)了在那個荒唐的年代中沉浸在烏托邦式想象中的人們的荒謬的生存狀態(tài)。重新回歸歷史語境,作者不僅展現(xiàn)了那段特殊時期的公字寨人民生活的困頓與苦難,還深入挖掘其精神悲劇內(nèi)在淵源,即在描繪歷史現(xiàn)實的同時,對文化進行了深刻反思與追問。

公字寨;原生態(tài);歷史語境;烏托邦

自1958年開始,新中國的領(lǐng)導人號召在全中國推行“大躍進”運動,并緊接著發(fā)動了人民公社化運動,目的是為了能夠更快更好地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但是由于“左傾思潮”的泛濫,“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其內(nèi)容雖然主要是同自然界的斗爭,但卻是在反右派運動后,‘下放干部’、‘知識分子向黨交心’、‘插紅旗、拔白旗’、批判‘觀潮派’和‘秋后算賬派’等政治壓力下,大轟大嗡地掀起來的。也可以說是企圖用搞政治運動的方法盡快推動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一種嘗試?!?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簡史》,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年,第12頁。人民公社化運動亦是如此。在進入六十年代后,“階級斗爭擴大化,絕對化的錯誤,不可避免的擴展到意識形態(tài)領(lǐng)域”*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簡史》,第18頁。,“文化大革命”最終爆發(fā)。這幾場運動對于新中國的成長和新中國的人民造成了極大的震動和影響,尤其是“文革”十年浩劫給中國一代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歷史傷痛。

自“傷痕文學”開始,與“反思文學”“知青文學”一起,作家們用自己的筆和心去觸摸那段歷史,對歷史進行追溯與反思,重新審視極左思潮下打著革命之名的一場場運動,一場場表演。劉心武的《班主任》、盧新華的《傷痕》、從維熙的《第十個彈孔》、張賢亮的《靈與肉》、古華的《芙蓉鎮(zhèn)》等等,這些作品集中展現(xiàn)文化大革命帶給人們的痛苦記憶,展現(xiàn)了那個荒唐年代人們的悲劇遭遇。而在進入八十年代之后,西方文學思潮進入中國,“中華民族在政治反思之后向更為深沉的文化反思延續(xù)”。*王萬森、吳義勤、房福賢主編:《中國當代文學50年》(修訂版),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153頁。人們對于文革的敘述與反思趨于平淡,轉(zhuǎn)而向追求文學創(chuàng)作新形式、新內(nèi)容的探索與發(fā)掘。在進入新世紀以來,人們開始重新認識歷史,反思歷史。山東作家李應該先生的《公字寨》便是一部反思“極左思潮”的力作,分為一、二兩部,講述了小山村——公字寨及村民從農(nóng)業(yè)學大寨運動開始到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的發(fā)展過程,前后跨越了近三十年的歷史。在這兩部作品中,李應該為我們真實地再現(xiàn)了在荒唐的年代中,小山村公字寨中人們愚昧、癲狂、麻木、悲慘的生存狀態(tài);講述了公字寨的人們執(zhí)迷不悟的堅守“精神的烏托邦”,最終接受命運悲劇的慘痛故事。但是在《公字寨》中沒有表現(xiàn)文革中的極度瘋狂、暴虐與血腥,而是描繪出了公字寨村民們在運動中擁護黨中央政策的麻木的悲哀,那種身處災難中卻完全不自知的疼痛更加的令人觸目驚心。

一、黃土深處“原生態(tài)歷史”的文學書寫

中國的“鄉(xiāng)土社會是富有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們活動范圍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區(qū)間接觸少,生活隔離,各自保持著孤立的社會圈子?!?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生育制度·鄉(xiāng)土重建》,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第9頁。李應該在《公字寨》中描繪了一個極具地方特色的小山寨,公字寨的原名為山上寨?!吧缴险撬闯枪缱钇У囊粋€小山村”。*李應該:《公字寨》,第3頁。村里的人想要出去,要走十里長黑咕隆咚的大山溝。這個小山村保存了最具有黃土氣息的原生態(tài)的生存狀態(tài)和精神風貌。

“這個小山村干脆就被人們?nèi)釉诹松钌綔系那嗍迳细蓵裰?,除了交公糧或者跑鬼子或者大躍進或者紅衛(wèi)兵串聯(lián)點火拉勢力還或者學大寨等重大的事件發(fā)生,山上寨很少與山外的人們發(fā)生關(guān)系?!?李應該:《公字寨》,第3頁。因此,山上寨中少有現(xiàn)代文明浸染的色彩。如果沒有運動變革的發(fā)生,山上寨就像是一個世外桃源一般,只有二三十戶人家,村民居住在傳統(tǒng)的地屋子中?!暗匚葑邮巧缴险司幼〉囊淮蠼ㄖ厣?,選個向陽的土坡,就地挖一個坑,用坑里挖出的黃泥頭土打成矮矮的短墻,不用壘磚,不用搭瓦,上面用樹干子一撐,樹枝子一插巴,踅上幾床麥秸柵子或者蓋上幾把亂草,地屋子就搭成了”。*李應該:《公字寨》,第4頁。地屋子是山上寨最原始的居所,是山上寨村民們在溝谷陡壁中賴以生存的法寶,也是山上寨村民們的永遠的精神歸宿與寄托。當根原成為“萬元戶”,把根原娘接到舜城住大瓦房時,“根原娘想家,想公字寨那幾間破地屋子,想的一把鼻涕一把淚”。*李應該:《公字寨》,第181頁。在根原娘的心里,公字寨里的地屋子是自己和丈夫一锨土一锨土打起來的,那里才是自己的家。根原掙錢了,把土屋子扒掉,建起了大瓦房。根原娘非但沒有高興,還傷心地對根原說:“你啊,就是個破家的巫鬼啊,那么好的地屋子你就拆了?……好好的家,你拆了,破家的巫鬼啊”。*李應該:《公字寨》,第222頁。根原的孝心沒有得到母親的認可,不是因為母親不懂,而是地屋子就像是山上寨人們的根,這里邊包含著人們幾十年生于斯長于斯的記憶和情感。作者在小說中將這種農(nóng)村原生態(tài)的建筑的還原與展示,與山上寨人們的內(nèi)心情感相勾連,展現(xiàn)時代變革之下的農(nóng)村之變以及持久的生命力之源。貧窮困頓是山上寨的代名詞,在熱火朝天的大躍進時期,全村人分一頭從東山村推來的“一百零二斤還大老高高的,眼看著快要一百零十斤了”*李應該:《公字寨》,第28頁。的大花豬,每人只能分到四兩凈肉?!案材芾斫獾?,家里窮,沒錢,平日里打油買火的零花銷只靠那四只老母雞腚。雞腚里不朝外骨碌蛋,家里一分錢的進項也沒有?!?李應該:《公字寨》,第42頁。不僅僅是根原家,山上寨家家戶戶都窮。家家戶戶都養(yǎng)母雞,都是老處女。不養(yǎng)公雞,是因為公雞帶不來錢。作者用戲謔的口吻講述公字寨原生態(tài)的貧窮的面貌,寄托著對那個時代人們的深切同情與悲憫。

作為小說內(nèi)容和作者情感的載體,小說的敘述語言對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的生動性和內(nèi)部主題的深刻性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公字寨》的語言敘述中,作者李應該沒有運用華麗的辭藻,而是回歸原生態(tài)的語言描寫。不論是環(huán)境描寫、人物刻畫,還是故事情節(jié)的推進,作者都在極力地回歸一種極具本土化的書寫。作者就像是把自己作為山上寨中的一員,試圖回到當初的那個年代,觸摸歷史。作者用最鄉(xiāng)土、最原生態(tài)的語言去描繪。一方面體現(xiàn)在作品中人物的名字的描寫上,村子里的領(lǐng)袖人物“老簸箕”、“老簸箕”的父親“老茶壺”,村子里的青年“大鍋”“二鍋”“根原”“囤子”“大米子”“小米子”等人,都是運用了鄉(xiāng)村中隨處可見的物件或者是俗稱來命名的。他們的名字帶有明顯的“土氣”,但是這種“土氣”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是他們與土地相連的命根。在描寫山上寨人們時,極具地域特色的方言、俚語、俗語的運用,也使小說更具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扎覓漢”“半拉子工”“扎煞什么”“堅決一個決”一類的方言作者多次使用,而且作者敘事時帶有著鄉(xiāng)村世界中特有的幽默詼諧,俚語、俗語,信手拈來,“廟小陰風大,潭小王八多”“竹筍子頂門,還嫩了點”等,這樣的敘述能夠迅速地拉近有著鄉(xiāng)村生活經(jīng)歷的讀者,具有一種情感上的親切之感。另一方面就是在小說中,作者為讀者再現(xiàn)了大量的帶有濃重時代氣息的宣傳口號,“抓住綱,抓住線,大批判,促大干,三年建成大寨縣”“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小說中還呈現(xiàn)了文革時期的書信用語以及格式,其內(nèi)容的開頭為最高指示,末尾是對偉大領(lǐng)袖的祝福。這些宣傳口號的來源是毛澤東語錄,或者是對毛主席當時的最高最新指示的化用。這些宣傳口號結(jié)合作者詼諧幽默的語言風格,集中展現(xiàn)出山上寨村民們即使不明白政策也要認真貫徹落實的政治熱情,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荒唐可笑、令人嘆惋的行為。

二、回歸歷史語境的典型人物形象

“傷痕文學”“反思文學”中表現(xiàn)由文革帶來傷痛記憶的小說中,對于人物形象的描繪,多是以一種受害人的視角去追憶,去控訴。而李應該在《公字寨》中對人物形象的刻畫,是一種全面的回歸歷史語境下的書寫。他對于文革的敘述,沒有粉飾,也不是一味的控訴,而是用真實的面目來還原。他提供了公有制荒誕的發(fā)展歷程,并通過人物形象及其命運的描寫來對“公”字進行追問與反思。李應該在《公字寨》中為我們塑造了在文革十年浩劫中的三類典型人物形象。

首先是地位最高、最具有話語權(quán)的貧下中農(nóng)領(lǐng)袖人物,對于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有著堅定的信心,對于毛主席的最高指示堅定不移地執(zhí)行,也就是古斯塔夫·勒龐所說的“虔誠的人”。“把自己的一切心理資源、徹底服從的意愿、全心全意的幻想熱情,全部奉獻給一項事業(yè)或一個人,將其作為自己全部思想和行動的目標與準繩時,才能說他是一個虔誠的人?!?[法]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群體時代的大眾心理》,張倩倩譯,北京: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5年,第83頁。老簸箕是公字寨的領(lǐng)袖,出身貧寒,一心撲在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上,一生只遵循毛主席的政策路線。為響應農(nóng)業(yè)學大寨號召,他帶領(lǐng)全村修水壩,并且身先士卒。時時刻刻保持著斗私批修的警惕性,堅決扼殺任何“資本主義”。在改革開放之初,分田到戶政策實施。老簸箕第一個不同意,不惜自殺來誓死捍衛(wèi)毛主席,“我年豐年誓死保衛(wèi)毛主席!誓死保衛(wèi)毛主席的革命路線!絕不分田到戶,決不資本主義,誓死了!堅決誓死了!”*李應該:《公字寨》,第278頁。然而發(fā)展的潮流是不可阻擋的,當老簸箕非常痛心的說根原“徹底資了本”的時候,也長長的嘆了口氣,絕不認可根原“萬元戶”的身份。但當根原回村建大瓦房時,老簸箕卻沒有不同意,因為毛主席沒有說不能建大瓦房。老簸箕最終也做了根原建的大瓦房的看門人,享受著像國家干部一樣的待遇,掙來的錢捐給學校。他是一個一生都在踐行社會主義的人,有著堅定為“公”信仰的虔誠的人。

其次是對運動中已經(jīng)“活得不像人”的人物形象刻畫。在十年浩劫之中,滿懷報效祖國熱情的孟瞎子剛回國不久,被打倒,在公字寨進行改造。從陪伴老師被批判,到自己被批判,孟瞎子已經(jīng)記不清遭受了多少次批判,他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獨有的躲避的哲學,甚至承認自己是國外派來的間諜,去欣賞老簸箕對他的批判,只求活下去。作為高級知識分子,他最后的一點傲骨被消磨殆盡。根原的姐姐囤子為了能挺直腰桿,不惜嫁給比自己大很多的殘疾退伍軍人,忍受著被丈夫毒打的委屈,為的就是讓自己的成分變好。作為本就生活在底層的中農(nóng)的女兒,唯成分論讓她無法與愛人接近,一步步走進痛苦的深淵。在這場浩劫中,不僅被批判的人“活得不像人”,被歌頌的人也“活得不像人”。作者別出心裁地塑造了一個“革命的傻子”形象——大桂桂。大桂桂一直在簡單僵化的執(zhí)行著所有的政策,從來都是將自己的所有情感隱藏,而且永遠都是聽從安排的狀態(tài),并沒有自身的主動性。小說中通訊員張真元將大桂桂塑造成了一個典型的宣傳對象,大桂桂被要求到處做報告;在公字寨,老簸箕的指示就是大桂桂的行動準則;在家里,大桂桂尊桂桂娘的話為命令。對待自己的感情,堅持只有實現(xiàn)了共產(chǎn)主義才會考慮,內(nèi)心的想法也只有在癱巴花面前,才會像個女人一樣吐露。最后二桂桂被大桂桂監(jiān)視時,對大桂桂的咒罵“當著大干部,自己還感覺和個人似的,呸!你哪像個人?什么革命的傻子?你就是個傻子?!?李應該:《公字寨》,第290頁。即使挨了自己妹妹的罵,大桂桂依然無動于衷。最后傻子一樣的大桂桂溺死在癱巴花家的廁所里,結(jié)束了自己沉痛的一生?!霸谌四苤涞囊磺辛α恐?,信仰的力量是最強大的”。*[法]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群體時代的大眾心理》,張倩倩譯,第142頁。大桂桂因為堅定的信仰而成長、存在,她的一生都是堅定信仰的“模范”,也是多年來各級領(lǐng)導精心培養(yǎng)的典型。所以她的死被領(lǐng)導干部設(shè)計、塑造成“舍己為人”的模范式犧牲,她的一生因信仰堅定而“光鮮”,但她始終沒有像個真正的人一樣,活得有血有肉。

在純粹的擁護者與受害者之間,李應該在《公字寨》中還塑造了以根原為代表的、在夾縫中抗爭的形象。從小被冠以中農(nóng)身份的根原,小伙伴們都疏遠他,只能一個人坐在元寶石上。他愛好吹笛子,但是卻不能像良明亮一樣,能夠買一只自己的笛子,于是他趁黑夜偷竹子自己制作了一個笛子;為了能夠弄到錢,小小年紀的他偷偷販賣布票,不料被張子傳抓住,差點被打死也不說一句話;為了報復,他偷了無人管理門市部的半斤鹽。他痛恨自己的“中農(nóng)”身份。當他意識到無法改變時,他選擇的是尋找方法去抗爭。在成為萬元戶之后,盡管依然不受村子里人待見,依然是“偷鹽賊”,但是他在公字寨建了大瓦房,并且雇傭了老簸箕看房子。他看著老簸箕打掃當年自己父親掃過的路,他得到一種滿足的感覺。在感情上,他喜歡過大桂桂,因為大桂桂在最落魄的時候給過他來自組織的溫暖,甚至無意之間有了“三羊”這個孩子。他喜歡二桂桂,冒著被抓的危險,想要帶二桂桂逃跑,最終被埋伏好的民兵抓住。平反之后,憑借自己的努力和小米子的幫助,他從公字寨中走出,在舜城站穩(wěn)了腳跟。他努力著,抗爭著,但他的力量依舊是弱小的,一直想要改變姐姐悲慘命運卻不得不接受姐姐自殺的事實;看著心愛的二桂桂嫁人,他依然是無能為力。但在那種集體無意識的年代,根原是依然能夠保持著自覺性與主動性的人。

三、精神“烏托邦”的癲狂與愚昧

“當國家發(fā)生大事件時,就會形成一種躁狂的情緒,從而使大量原本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獨立個體獲得一個心理群體的特征。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一個偶然事件,也能號召他們主動聚集在一起,從而立馬獲得群體行為的獨特屬性”。*[法]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群體時代的大眾心理》,張倩倩譯,第16頁。公字寨村民們形成的就是一種組織化的群體,個體自覺性消失,思想和感情被意識形態(tài)左右。公字寨里的村民對毛澤東主席有著真誠的熱愛。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人民翻身做了主人,而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人的領(lǐng)袖毛主席被歌頌為紅太陽。公字寨村民始終堅持一絲不茍地踐行著毛主席的最高指示,體現(xiàn)著公字寨人民的樸素的、熱烈的情感,這是一種終于擺脫了束縛、向著希望前進的情感。他們活在建設(shè)“共產(chǎn)主義”的精神烏托邦之中,但是這種情感卻在最后發(fā)展成了迷信與盲從,愚昧癲狂行為最終釀成了悲劇的命運。作者沒有逃避事實,而是選擇直面歷史,帶著沉痛的同情之心呈現(xiàn)那段荒唐又痛苦的歷史。

在《公字寨》描繪的世界中,共產(chǎn)風、浮夸風、虛假風盛行,一方面表現(xiàn)了人們希望盡快脫離貧困,走向富裕的心理,另一方面展現(xiàn)了在這種激進心理下的狂熱的攀比競爭和盲目跟風的悲哀?!霸诖淀憽筌S進’號角的農(nóng)田水利建設(shè)和積肥運動中,全國上下,大江南北,千軍萬馬齊上陣,村村寨寨修水利……運動不僅規(guī)??涨埃覉雒鏌狒[。建設(shè)者們忘我的勞動熱情,奮不顧身的戰(zhàn)斗精神,你追我趕、你學我?guī)偷母傎惢顒邮沁\動呈現(xiàn)出熱火朝天、人馬歡騰的景象。各地喜報、捷報,猶如瑞雪漫天飛舞,到處是一派‘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的情景?!?姚桂榮:《“大躍進”運動的社會心理基礎(chǔ)研究》,湘潭:湘潭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199頁。為了積極響應學大寨的政策,公字寨中的村民在村長老簸箕的帶領(lǐng)下,毀壞了原本可以作為風景勝地的黑水潭,舉全村之力將天然水壩改造成人工水壩。村長老簸箕像鐵人一樣,在雪地里赤膊上陣,為的是能夠更快的建設(shè);年過花甲的老茶壺在雪地路滑的情況下,與青年們比賽推土石;雙腿癱瘓的癱巴花甚至抱著土疙瘩在雪地里爬,也堅決不下火線。更令人觸目驚心的是,學校在工地開辦了學校,孩子們坐在冰涼的石頭上,衣著單薄的他們小臉蛋兒凍得發(fā)紫依然滿面笑容。然而即使村民們有著這樣積極忘我的干勁兒,土壩卻始終看不出增高。公字寨的人們并沒有理解毛主席的“大躍進”的思想戰(zhàn)略,而是去盲目的擁護?!霸诩w的氣氛下,個人的智能差異被削弱了,他們的個性也被削弱了。異質(zhì)性被同質(zhì)性所吞噬,無意識特質(zhì)逐漸占了上風?!?[法]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群體時代的大眾心理》,張倩倩譯,第22頁。作者筆下公字寨的村民們作為運動中的個體的個性已經(jīng)被掩蓋,他們的心理和行為都受到了運動群體的深刻影響,極力的維護一種“烏托邦式的想象世界”。公字寨中設(shè)立了“無人管理門市部”,經(jīng)過報道,作為一種共產(chǎn)主義社會中的典型在全國范圍內(nèi)推廣宣傳,但門市部中一開始只有一盆子鹽。胡文革部長前去視察門市部,為了突出典型,要求擺上了許多老百姓根本就買不起的貨物,使無人管理門市部更像一個門市部,甚至不惜從小學擠出一間屋子來加大空間。胡文革部長指派人送來的大量貨物嚇壞了老簸箕,但是惠經(jīng)理說“凡是上級調(diào)撥的東西,別說是這么幾節(jié)貨架子這么一點貨物,就是拉來三火車也不要錢”“都是人民公社的,要啥錢?”*李應該:《公字寨》,第86頁。在發(fā)現(xiàn)無人管理門市部虧了半斤鹽之后,也立馬上升為嚴重的政治事件,封鎖消息,內(nèi)部嚴查。為了樹立典型,不惜弄虛作假。這還體現(xiàn)在通訊員張真元為了樹立大桂桂的模范形象,直接替大桂桂寫日記,來歌頌。這種浮夸虛假之風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困苦,也對普通民眾的精神是一種折磨。

作者通過寫公字寨中的村民在“烏托邦式”的共產(chǎn)主義幻想與唯成分論的影響下的種種行為,來對歷史和人性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冷酷的拷問。小說公字寨描繪了那個荒唐動蕩的年代對人們精神的戕害。情感被政治意識形態(tài)左右,人性冷漠。中農(nóng)家庭出身的囤子姑娘為了取得貧下中農(nóng)干部大鍋的好感,公然喊出“打倒俺爹俺弟弟”的口號;大地瓜嫁女,尋的好女婿錮漏子彭,收了八百塊錢的聘禮錢,被大家視作是賣姑娘,人們的話題變成了“他媽的……真真他媽的……比筐頭子還老中農(nóng),比資本主義還資。他媽的,大地瓜資本了,一資本就會主義”*李應該:《公字寨》,第71頁。;根原作為中農(nóng)筐頭子的兒子,一直背負著中農(nóng)的帽子,與大鍋、二鍋的友誼也因為成分徹底決裂。在一切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年代,人與人之間血緣與情感關(guān)系變得淡薄,人與人之間的基本的信任感缺失。溫文爾雅的人可以瞬間變成血腥的劊子手,為了建成社會主義可以慷慨就義,誓與資本主義斗爭到底。在公字寨的批斗大會、訴苦會上,貧下中農(nóng)們義憤填膺地咒罵著地主、黑五類;在公字寨的日常生活中,狠斗私字一閃念。古斯塔夫·勒龐的《烏合之眾》中提到:“群體永遠漫步于無意識的領(lǐng)地,隨時聽候暗示的調(diào)遣,對理性的觀點無動于衷,永遠保持著生物本能的激情,喪失了一切判斷力,留下的只有極端行為?!?[法]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群體時代的大眾心理》,張倩倩譯,第37頁。公字寨中的人們儼然就是一群“烏合之眾”,但是在公字寨中沒有大惡之人,都在艱難生存,苦難的承受者恰恰是苦難的創(chuàng)造者。

四、結(jié)語

“新世紀以來,‘文革’成為一個審美書寫不容回避的問題,對‘文革’審美書寫漸漸呈現(xiàn)多樣化形態(tài),有關(guān)‘文革’的短篇小說、長篇小說日漸增多,敘述角度和情感價值判斷漸趨多元、客觀。余華的《兄弟》、蘇童的《河岸》,常芳的《桃花流水》等新世紀長篇小說都涉及‘文革’,但是單獨對‘文革’事件及其全過程進行審美想象的作品并不多見?!?張麗軍:《“當下現(xiàn)實主義”的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194頁?!豆终凡粌H僅是對文革事件的審美想象。在《公字寨》中,作者以這一個小山村為基點,真實地再現(xiàn)了從大躍進到改革開放的農(nóng)村生存狀態(tài)。公字寨是解讀那個時代的一個標志與象征,將風云變幻下的苦難生活和精神悲劇的根源赤裸裸的展示給世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小說,《公字寨》存在敘述繁縟,節(jié)奏緩慢的問題。作者通過人物互現(xiàn),極力想要把人物介紹全面,在多個場景重復介紹一個人或者是一輩人,這就讓故事略顯拖沓。作者積極地探索語言運用的形式,采用了大量的民間話語,展現(xiàn)民間生命力,但是過度的口語化書寫,使得小說的藝術(shù)性美感缺失。而且小說中缺乏對人物語言交流中所用方言的闡釋,一方面使小說話語陌生化,但同時也增加了小說的閱讀難度。

瑕不掩瑜,《公字寨》對于那個時代荒謬現(xiàn)實的描繪和對于歷史的精神反思都達到了一種新的高度,體現(xiàn)出作者對歷史的敢于觸碰,對責任的敢于擔當以及內(nèi)心的深厚人道主義情懷。作者李應該在《公字寨》第二部的結(jié)尾留下了一個懸念,二桂桂從癱巴花那了解到“三羊”是大桂桂和根原的孩子的秘密后,便失蹤了。了解了真相的二桂桂去哪了?這也暗含著作者對于歷史的發(fā)問,我們是否真正了解了真相,一旦了解了真相又該如何去處理?如何避免慘痛的歷史重新上演?

歷史應該被銘記,還是遺忘?這仍是一個特別值得繼續(xù)深思的民族問題。

張麗軍(1972-)男,文學博士,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王大鵬(1993-),男,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濟南 250014)

五寨县| 怀安县| 元谋县| 丘北县| 明溪县| 轮台县| 临湘市| 吴桥县| 上饶市| 巴塘县| 长武县| 深泽县| 怀来县| 娱乐| 烟台市| 太和县| 钟祥市| 晋江市| 农安县| 清河县| 大兴区| 伊吾县| 色达县| 阳谷县| 辽宁省| 横山县| 获嘉县| 扎赉特旗| 历史| 开化县| 临城县| 高密市| 河源市| 扎赉特旗| 驻马店市| 嘉义市| 常山县| 依安县| 微山县| 盘山县|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