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大眾傳媒與集體記憶的構建
——以安徽當涂民歌文化記憶闡釋為例

2016-03-15 10:30陳愛麗
合肥學院學報(綜合版) 2016年3期
關鍵詞:民歌大眾集體

魏 健,陳愛麗

(安徽師范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

大眾傳媒與集體記憶的構建
——以安徽當涂民歌文化記憶闡釋為例

魏健,陳愛麗

(安徽師范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安徽 蕪湖241000)

從古至今,大眾傳媒一直是集體記憶傳承及延續(xù)的重要方式,而現(xiàn)代社會的多變性為安徽皖南地區(qū)的當涂民歌集體記憶的書寫和闡釋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大眾集體記憶的判斷偏差、“斷裂性失憶”現(xiàn)象及“小眾”群體失語等問題成為現(xiàn)階段當涂民歌集體記憶缺失的重要表現(xiàn)。鑒于新時期大眾傳媒的傳播優(yōu)勢,可通過再現(xiàn)文化記憶和再造傳播語境兩種方式重構大眾對當涂民歌記憶的集體認同。

大眾傳媒;集體記憶;當涂民歌

集體記憶的研究首先源于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干對“集體意識”的相關表述,其學生莫里斯·哈布瓦赫在《記憶的社會性結構》一文中將其定義為“一個特定社會群體之成員共享往事的過程和結果”[1]58。之后德國學者揚·阿斯曼將集體記憶延伸至文化領域,集體記憶研究獲得了更加細致的表述:注重個人記憶在集體溝通中如何實現(xiàn)的“溝通記憶”,側重文化傳承的“文化記憶”。在當下現(xiàn)代社會中,作為集體記憶的延伸,文化記憶的傳承及延續(xù)始終伴隨著大眾媒介的更新與演變。在此基礎上,我們聚焦于安徽省內皖南地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涂民歌在新媒體時代中的延續(xù)及傳承,不僅可以探尋大眾媒介對“非遺”文化記憶的建構過程,更為重要的是有助于深掘在社會化進程中人們對集體記憶的判斷偏頗及群體斷裂性失憶等問題背后的成因,利用大眾傳媒的優(yōu)勢重新構建對當涂民歌的文化記憶信念。

1 媒體記憶當涂民歌的方式演變

記憶是伴隨著人類思維的產生而存在的,它不只是保護回憶的容器,同時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可變性的,正如哈布瓦赫所述,“記憶不是一個既定的概念,而是一個社會建構的過程”[1]39。在此過程中,記憶方式和記憶的載體往往隨著時代的變遷與傳播手段的更新不斷發(fā)生變化,從古代的口頭傳播至現(xiàn)代影像記錄,大眾媒介承載了對集體記憶的記錄、再現(xiàn)與恢復功能,成為當今傳承及延續(xù)集體記憶的主要途徑。富有江南水鄉(xiāng)獨特風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涂民歌自春秋戰(zhàn)國至今,其文化記憶的傳承及延續(xù)與媒體的變更息息相關,在此,筆者將記憶的傳承記載方式分為3個階段。

(1)口頭傳播。

當涂民歌最早發(fā)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當時稱之為“吳吟”。安徽省當涂縣自古為吳國故地,吳人以龍為圖騰,劃船為祭奠的重要形式,因此,“龍船號子”等民歌誕生于此。兩晉時期,著名的“白纻歌”和“白纻舞”紅極一時。春秋至兩晉時期,當涂民歌正處于萌芽階段,由于當時科技水平有限,當涂民歌的集體記憶多以口頭傳播的方式延續(xù)??谡Z記憶靈活多變,其文化傳承的持久性與真實性有待考察,傳播不慎則會導致群體的“結構性失憶”①現(xiàn)象,即口語文化會導致忘記過去。因此,春秋至兩晉時期的當涂民歌的集體記憶傳承弊端顯現(xiàn),日后書寫文化的興起成為一種歷史記載的必然。

(2)文字記載。

唐宋之際,當涂民歌的相關記載在諸多詩人詞人的作品中體現(xiàn),最為著名的如宋代詞人李之儀被“編管太平州(當涂)”時所著20多首“田夫踏歌”,而此刻當涂民歌的集體記憶多以文字記載的新方式得以保留下來。揚·阿斯曼認為,文字是被作為存儲的媒介物而非交流的媒介物發(fā)明出來的,[2]唐宋時期記錄當涂民歌的記憶常見于文人著作中,這解放了人們思想承載的重荷,在時間上延長了記憶的存儲,但有關當涂民歌的集體記憶卻呈零散狀分布,這必然會引起未來的質疑與批評。因此,隨著日后媒介的更新?lián)Q代,隨著媒體科技的不斷發(fā)展,經過幾代群眾文化人的搜集、整理,當涂民歌集體記憶的傳承方式到現(xiàn)代進入了系統(tǒng)性的書籍出版階段。2010年由南任主編,朱龍緒、徐家楨任執(zhí)行主編的《當涂民歌》一書成為迄今為止最為全面、系統(tǒng)性記錄當涂民歌文化記憶的書籍。除此之外,《安徽民間音樂(第一集)》《安徽民間音樂(第二集)》《中國民間歌曲集成(安徽卷)》等書籍中都有關于當涂民歌文化的具體記載。

(3)錄音錄像。

隨著電子時代的到來,以電影、電視、錄像等為代表的主導性媒體逐漸成為傳承記憶的中心舞臺,進一步推動了當涂民歌集體記憶的傳承方式步入錄音錄像階段。新的存儲媒介使歷史經驗的新方式成為可能,正如阿萊達·阿斯曼所說的,電影電視在存儲、恢復記憶、回顧歷史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已經遠遠超越了歷史教課書的作用而成為群體記憶的一面鏡子,它們遠比歷史教科書的描述、闡釋來得清晰、生動、客觀和真實。[3]20世紀以來,當涂民歌的部分曲目出版了CD光碟對外發(fā)布,光碟封面配以圖片、文字式的相關解說方便大眾的購買。除此之外,媒體對相關活動進行多次的跟蹤報道和錄像,如2006年舉辦的“中源杯”民歌比賽和以市政府及省文化廳名義在馬鞍山和合肥舉行“當涂民歌大型演唱會”等活動,無疑推動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涂民歌的傳承與保護并使之步入新的階段。

2 現(xiàn)代社會中當涂民歌集體記憶的缺失表現(xiàn)

處于信息時代的人們,每天與QQ、微信、微博為伍,接受著來自微博、微信等平臺提供的各種信息,記憶的存儲每天都在不斷地更新與替換,而與之相對的另一面遺忘也在時刻發(fā)生。根據(jù)筆者對當涂縣本地的多方考察,當涂民歌中“打夯”“插秧”“車水”“劃船”等人工體力勞動早已被機械化所取代,舊時車輪年代的終結伴隨著電子時代的到來,都市生活中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使當?shù)厝岁P于當涂民歌的集體記憶出現(xiàn)斷裂、扭曲甚至是遺忘。記憶,尤其是集體記憶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缺失問題日趨顯著,正如哈布瓦赫指出的那樣,“我們的記憶,特別是最早的記憶,確實是屬于‘我們’的記憶:那些可能如同我們自己一樣了解我們這些記憶的人,不是消失了,就是離開了”[1]87。

(1)集體記憶判斷偏頗。

這個焦慮與淡漠的時代,在城市間快節(jié)奏的流動及大眾傳媒無節(jié)制的熏陶與感染下,更多的年輕人在時間的消磨中迷失了自我,同時也減少了關于過去記憶的存儲空間,擴大了對現(xiàn)存記憶的接受空間,割斷了歷史經驗與現(xiàn)存記憶之間的血緣聯(lián)系。處于都市生活的現(xiàn)代人更多的是通過大眾傳媒來了解新鮮事物,補充缺失信息。而“大眾傳媒之所以能產生如此強大的影響力,原因就在于它們擁有圖像和空話的威力,”[4]尤其是現(xiàn)代大眾傳媒為了追求眼球效應,更多的是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新”“奇”“怪”等內容聯(lián)系在一起,導致現(xiàn)代人對“非遺”的理解產生誤區(qū)。關于當涂民歌的集體記憶,當涂縣本地人多會將當涂民歌的整體印象與其內心對“非遺”的刻板印象畫上等號,與“過時”“陳舊”等相聯(lián)系。如當今其他都市人一樣,更多的當涂縣本地人在沒有接觸具體事物之前,已對當涂民歌的集體記憶產生了偏激的判斷,導致日常生活中更不愿去觸碰這一類事物。

(2)“斷裂性失憶”現(xiàn)象突出。

之所以用“斷裂性失憶”一詞來形容當涂縣本地人對當涂民歌集體記憶的表現(xiàn),其中包含兩方面含義:

一是指當?shù)厝藢Ξ斖棵窀栌洃洺蕯嗔?、零散狀。在現(xiàn)代,當?shù)厝藢Ξ斖棵窀璧男麄鞴ぷ髦饕蚤_辟專題展覽、音像制品出版、圖書編輯出版、匯演等方式為主,但時下人們的欣賞趣味等使得愿意停下腳步了解欣賞當涂民歌的人群少之又少。再加上當涂民歌的老一輩傳承人如夏貴常、張善葆等人已年過七旬,身體各方面素質已不及當年,演唱當涂民歌的機會日益減少,致使當?shù)厝诵蕾p原汁原味民歌的機會不斷減少。由于接觸和了解的機會甚少,當?shù)厝岁P于當涂民歌的集體記憶多數(shù)呈片段記憶甚至空白記憶。

二是不同年紀的人對當涂民歌的了解程度呈兩極分化趨勢。自2006年當涂民歌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后,當?shù)卣步o予了相應的鼓勵與支持。為了更好地發(fā)展當涂民歌文化,將當涂民歌引入學校,普及了學齡期學生對當涂民歌的了解。相比之下,中老年人往往會懷戀過去,懷著一份懷舊情愫去追憶過去的“記憶”,而在后現(xiàn)代情景中過去的記憶往往和音樂、唱片和老歌等有關,這促使中老年人通過大眾傳媒了解到關于當涂民歌的相關信息。處于中間階段的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學齡期時缺少當涂民歌的普及教育,工作學習的繁忙使其沒有過多的時間去關注相關媒體節(jié)目,年輕人對當涂民歌的集體記憶多數(shù)呈空白記憶,成了最尷尬的“中間人”。學齡期的少年和中老年人對當涂民歌的了解程度遠超于中間年輕人群,當涂民歌集體記憶的了解程度在年齡上呈現(xiàn)出沙漏狀前后密集、中間斷裂的失憶現(xiàn)象。

(3)“小眾”群體失語問題凸顯。

哈布瓦赫認為記憶是在與他人的語言交流中構建的,人們有多少回憶,取決于我們有多少機會對別人敘述他們,即記憶大部分是在人們的溝通交流中產生及延續(xù)的,因此后期德國學者揚·阿斯曼將集體記憶細分為“溝通記憶”,即側重個人記憶在集體溝通中獲得實現(xiàn)。在當涂民歌“溝通記憶”的實現(xiàn)過程中群體失語問題普遍存在。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當涂民歌文化本身反映了處于縣鄉(xiāng)級“小眾”人群的優(yōu)秀文化,而“非遺”的確立引領著更多的現(xiàn)代人去關注、去學習“小眾”人群的優(yōu)秀文化內涵,側面反襯出城市話語權的“下放”。若是將“小眾”文化記憶預設為小單位個體集體記憶,將現(xiàn)代都市人群所擁有的“大眾”記憶預設為大單位集體記憶,則有關當涂民歌集體記憶的傳承過程即具體表現(xiàn)為小單位集體記憶在大單位集體記憶的溝通融合中獲得實現(xiàn)。而當今社會群體間最顯著的特點是溝通變得愈發(fā)困難,人們缺少對共有記憶的認同性,因此加大了“小眾”文化的普及阻力,使“小眾”群體的“話語權”無法成功上達,“小眾”群體普遍處于一種失語狀態(tài)。

3 新時期的大眾傳媒對集體記憶的建構

現(xiàn)代社會中有關當涂民歌集體記憶的缺失問題日益凸顯,作為新時期傳承與延續(xù)的主要載體——大眾傳媒,可以利用其傳播的優(yōu)越性,多種方式創(chuàng)造歷史經驗與現(xiàn)實構造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媒體再現(xiàn)和媒體再造建構人們對“非遺”當涂民歌記憶的集體認同。

(1) 媒體再現(xiàn)文化記憶。

傳播知識,交流經驗,傳承文化遺產,介紹最新科技,歷來是大眾傳媒的主要任務,[5]也是大眾媒體可以再現(xiàn)文化記憶的原因所在。鑒于新世紀網絡科技的發(fā)達,媒體再現(xiàn)當涂民歌文化記憶的方式呈現(xiàn)多樣化,但無論如何傳承文化記憶都必須要遵循兩條原則:一是注重受眾接受程度;二是尊重地域傳播規(guī)律。在此基礎上,大眾傳媒才可以發(fā)揮其應有的特質,受眾對當涂民歌集體記憶的理解才不會發(fā)生偏差。鑒于此,媒體再現(xiàn)文化記憶需要有更為貼近生活的方式。

一是借助新聞報道破除大眾理解誤差。大眾對當涂民歌集體記憶的判斷偏頗大部分是源于其自身對事物理解的偏差。大眾傳媒作為人們了解民歌文化的主要途徑,它能為糾正偏差發(fā)揮一定的作用。新聞報道是塑造公眾記憶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一方面它的真實性可破除大眾的理解偏差,使當涂民歌文化的報道不斷以真實的畫面展現(xiàn)在大眾眼前;另一方面新聞報道有助于喚醒大眾對當涂民歌文化的集體認同,有助于公眾關注歷史起源,建立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性。

二是制作符合現(xiàn)代人審美的民俗紀錄片。電影及電視紀錄片具有強烈的寫實主義記錄風格,不僅可以全方位立體化地為觀眾展現(xiàn)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淵源及生存環(huán)境,還可以形象化地闡釋和解讀文化記憶。因此,紀錄片是呈現(xiàn)文化記憶、喚醒公眾關注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符合現(xiàn)代人審美情趣、樂于接受的方式之一。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成功經驗值得借鑒,其生動的畫面解說為大眾普及了中國“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引起了全世界人民對中國美食文化記憶的共鳴。

三是通過網絡媒體在線宣傳解疑。德國民俗學家保·辛格爾認為,互聯(lián)網的通訊技術可傳遞到超地域的領域中,并為不同社群的認同和聯(lián)誼提供機會。[6]因此,利用網絡媒體,建立當涂地區(qū)文化宣傳網站,在線宣傳當涂民歌文化記憶,解答公眾相關疑惑,是破除大眾觀念誤差,建立文化共識的有效方式之一。

(2) 媒體再造傳播語境。

集體記憶作為一種“過去”在“當下”的再現(xiàn),經由媒體的介入呈現(xiàn)出積極主動的建筑力量。現(xiàn)代媒體不僅成為再現(xiàn)記憶的載體,還扮演了再造傳播語境的角色。當涂民歌集體記憶經由現(xiàn)代媒體的有效介入與干預后可以趨利避害,創(chuàng)造有利于文化傳承的氛圍特質。

一是創(chuàng)造文化接觸機會。哈布瓦赫認為集體記憶反映著當今社會的需求和當今社會的狀況,而當涂民歌集體記憶的缺失大部分源于當今社會需求少,人們日常接觸和使用范圍更少所致。的確,目前社會上暫沒有推出一個專業(yè)的傳統(tǒng)民歌選秀節(jié)目,也沒有相關民歌的專業(yè)演唱會,人們接觸當涂民歌的范圍永遠只限于“旁觀者”的視線而沒有經歷“參與者”的歷練。當今社會需要相關媒體創(chuàng)造文化接觸的機會,為那些感興趣的人們提供專業(yè)舞臺傳播民歌文化。事實證明,將民歌文化深入日常大眾生活,才能讓大眾準確把握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質和文化內涵。

二是融合節(jié)日狂歡文化。依照巴赫金理論,節(jié)日是狂歡化的結果,狂歡使人們在節(jié)日中載歌載舞,并在狂歡中獲得了文化和精神上的強烈認同。[7]涂爾干認為紀念儀式是反映集體記憶的一種形式。當今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具有寄托民族情懷、緬懷歷史記憶的功效,尤以近些年黨和政府賦予重視態(tài)度,并以假期、電視晚會等形式加強了大眾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性。因此,利用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氛圍,再造當涂民歌的集體記憶傳播語境,通過節(jié)日文藝晚會現(xiàn)場直播等形式,傳唱當涂民歌,將當涂民歌搬上節(jié)日舞臺,是宣傳和報道文化記憶的有效途徑。

三是建立網絡交互模式。網絡傳播所具有的交互性、時效性、海量性等特點,為傳統(tǒng)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手段的單一化、不及時、傳播對象局限在少數(shù)分散群體等問題提供了有效的改善途徑。國內的微博、微信等社交網絡媒體為大眾了解文化記憶開創(chuàng)了新的互動平臺,而當今數(shù)字電視的普及突破了時間、地點的束縛,使“人機”結合更加緊密,傳播與接收同步進行,一切都處在當下直播狀態(tài)。因此,建立網絡交互模式可以在時間和空間上延長大眾接收信息的維度,為傳達小眾聲音創(chuàng)造了傳播條件,使“小眾”群體話語權得到有效傳達。

4 結 語

自古以來,大眾傳媒便承載了當涂民歌集體記憶的記錄、再現(xiàn)與恢復功能,進入21世紀后,大眾傳媒利用其自身獨特優(yōu)勢不斷為集體記憶的傳承與延續(xù)創(chuàng)造新的有效途徑。盡管大眾傳媒在時間和空間上不斷突破創(chuàng)新,克服傳承困難,但隨著時代的變遷,現(xiàn)代人心的變化是最大也是最難琢磨的,這是未來利用大眾傳媒傳承將面臨的最大難題。反觀大眾傳媒對當涂民歌集體記憶的再現(xiàn)和再造過程,無時無刻不透露著刻有高新科技時代標簽的“非遺”文化外包裝,而其內部所含有的集體記憶卻往往脫于現(xiàn)軌,遠遠滯后于當代社會的發(fā)展。正如哈布瓦赫所述,集體記憶不是停滯不前的記憶,而是一個社會建構的過程,因此,當涂民歌的集體記憶傳承中也需不斷加入具有時代特征的新文化,克服自身傳播弊端,才能將當涂民歌集體記憶有效地傳承下去。

注釋:

① “結構性失憶” ( structural amnesia )是人類學上的說法,基于英國人類學家古利弗對非洲田野調查分析研究所得出的結論。它意指個人無法全然參與文化傳統(tǒng),使得某些家族或族群的發(fā)展 ( 融合或分裂 ),多由特別記得一些祖先及忘記另一些祖先來達成。

[1]莫里斯·哈布瓦赫.論集體記憶[M].畢然,郭金華,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揚·阿斯曼.有文字的和無文字的社會:對記憶的記錄及其發(fā)展[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72-74.

[3]阿萊達·阿斯曼.回憶有多真實[C]//哈拉爾特韋·爾策.社會記憶:歷史、回憶、傳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65.

[4]摩西·齊默爾曼.以色列人日常生活中的迫害神話[C]// 哈拉爾特韋·爾策.社會記憶:歷史、回憶、傳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244-245.

[5]邵培仁.傳播學(修訂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56.

[6]仲富蘭.民俗傳播學[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451.

[7]肖瓊,顏桂英.大眾傳媒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以云南花燈為例[J].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14(3):146-149.

[8]劉燕.國族認同的力量:論大眾傳媒對集體記憶的重構[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6):77-81.

[9]曼紐爾·卡斯特.認同的力量[M].夏鑄九,黃麗玲,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10]胡百精.互聯(lián)網與集體記憶構建[J].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4(3):98-159.

[責任編輯:劉躍平]

On the Collective Memory in the Age of Mass Media

WEI Jian,CHEN Ai-li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241000,Anhui,China)

Historically,mass media have been an important way to inherit the collective memory.However,it is a challenge to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Dangtu ballad because of the changeable modern society.Biases of judgment in the collective memory,fracture amnesia,groups of aphasia have been the important performance in the loss of Dangtu ballad collective memory.In view of dissemination advantage of mass media in the new period,representing the cultural memory and communication contextual reproduction are good ways to reconstruct collective identity in the memory of Dangtu ballad.

mass media; collective memory; Dangtu ballad

2016-03-28

2016-05-05

安徽師范大學2015年度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與實踐 “當涂民歌文化的現(xiàn)代傳播危機探析” 項目研究成果(2015cxsj043)。

魏健(1991—),女,安徽馬鞍山人,安徽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4級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聞傳播學;陳愛麗(1992—),女,安徽廬江人,安徽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4級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聞傳播學。

G206.3

A

2096-2371(2016)03-0047-05

猜你喜歡
民歌大眾集體
我為集體獻一計
一汽-大眾ID.6CROZZ
上汽大眾ID.3
大眾ID.4
上汽大眾
民歌一樣的小溪(外二章)
警犬集體過生日
藤縣水上民歌
中呂 十二月帶堯民歌 十九大勝利閉幕
動物集體賣萌搞笑秀
盖州市| 怀柔区| 郎溪县| 普定县| 来凤县| 招远市| 佳木斯市| 景谷| 青州市| 台北县| 太仆寺旗| 十堰市| 铁岭市| 双鸭山市| 惠东县| 岑巩县| 石渠县| 云浮市| 平和县| 尤溪县| 丰镇市| 巩留县| 阳江市| 壶关县| 曲沃县| 百色市| 邢台县| 东明县| 昌吉市| 淮北市| 依安县| 沙田区| 宜兴市| 孝感市| 阜康市| 长治市| 开阳县| 潼关县| 石泉县| 临沧市| 桃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