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微項目實踐驅動型電子信息類專業(yè)基礎課程教改

2016-03-13 00:23:31王迷迷張立珍陳慧琴陳玉林
電氣電子教學學報 2016年4期
關鍵詞:應用型基礎知識點

王迷迷, 張立珍, 陳慧琴, 陳玉林

(東南大學 成賢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88)

微項目實踐驅動型電子信息類專業(yè)基礎課程教改

王迷迷, 張立珍, 陳慧琴, 陳玉林

(東南大學 成賢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88)

本文在把握電子信息類專業(yè)基礎課程內涵和對項目式教學進行改進的基礎上,提出了微項目實踐驅動與理論教學融合型的教學模式,從內容整合、教學方法、組織方式、測評策略等方面給出了實施方案,教學改革實踐表明,該教學模式能有效提升學生應用能力, 適用于專業(yè)基礎課程階段的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

微項目實踐;專業(y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

隨著社會經濟迅速發(fā)展和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升級,應用型人才需求持續(xù)增長[1]。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和電子信息產業(yè)結構調整的宏觀背景下,對電子信息類專業(yè)基礎課程進行改革研究,探索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在專業(yè)基礎課程中的有效教學模式,對促進電子信息產業(y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專業(yè)基礎課程內涵特征

專業(yè)基礎課程,主要介紹各專業(yè)領域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術、基本方法和基本應用,具有寬厚的基礎性;不同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程,也有不同的側重方向,具有特定的專業(yè)性。故專業(yè)基礎課程具有基礎性與專業(yè)性統(tǒng)一的特征。

電子信息類的專業(yè)基礎課程,除了上述特征外,還具有一定的理論性;同時,也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比如數字電路與模擬電路等課程都要求學生認識并靈活應用電子器件,并以計算機為輔助工具進行進行電路設計;具有較強的實踐性。

2 教學改革模式的提出

對電子信息類專業(yè)基礎課程進行改革,既要把握其基礎性與專業(yè)性、理論性與實踐性特征,又要革除當前在教學上存在的問題,這可以借鑒項目式教學等實踐驅動手段,同時規(guī)避其不合理之處,使其匹配專業(yè)基礎課程的內涵特征與改革需求。

當前,國內各高校對電子信息類專業(yè)基礎課程進行了大量的改革探索,其中有很多是基于項目實踐進行教學,項目式教學因其實踐性與任務性,具有較好的驅動力[2];而專業(yè)基礎類課程階段,學生的專業(yè)知識有限,不恰當的開展項目式教學會增加學生的畏難情緒,挫傷積極性,容易使改革流于形式[3]。

電子信息類專業(yè)基礎課程的基礎性與專業(yè)性特征,及專業(yè)基礎課程階段學生知識基礎較薄弱的特點,要求對項目規(guī)模做有效約束,聚焦當前課程的具體知識內容做“微項目”實踐,并要求“微項目”實踐必須與理論教學深度融合。如此實施“微項目”實踐驅動與理論教學融合的教學模式是在專業(yè)基礎課程階段進行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合理思路。

3 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3.1 改革教學大綱,強化理論與實踐融合

微項目實踐與理論教學深度融合型教學模式,以理論教學為基礎,以微項目為載體,貫穿課堂內外,促進專業(yè)基礎課程間交叉聯系?;诖私虒W思想,制定新的教學大綱,注重“能理解,會應用,能實踐,有創(chuàng)新”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培養(yǎng)。

在教學大綱中增加微項目實踐學時,強化微項目實踐的地位與比重,理論知識教學、基礎微項目實踐、綜合微項目實踐的學時占比分別為30%,40%和30%。同時要求理論知識學習時,以實際應用電路為實例,微項目實踐中分析設計原理、計算設計參數、推算實踐結果,強化理論與實踐的融合。

3.2 教學內容強化應用性

傳統(tǒng)授課內容及采用的教材,偏重理論分析與研究,少有實用知識點指導,學生普遍反饋“難懂、不易用、不接地氣”,已不能較好地適應本科院校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基于理論與實踐融合的教改思想,以“立足基礎,著重應用,面向創(chuàng)新”為原則,對教學內容整理優(yōu)化。

1)實用化內容改革

在注重基本概念原理傳授基礎上;將教學內容重心放在經典的應用型模塊的分析和設計上,選擇實用性知識點和實際產品中應用的電路、模塊、算法,設計開放性微項目,并對學生進行應用實踐和創(chuàng)新性引導。讓學生“從符號到實物,從理論到實用”,做到認識、理解、會用和變通。

2)應用信息化手段,拓展實踐應用空間

利用“二維碼、移動終端APP、學習社區(qū)”等信息技術手段,將教學內容與網絡空間中的應用資源無縫鏈接,充分利用開源硬件和開源軟件,拓展教學內容與實踐應用空間。

3.3 漸進式教學方法,校企聯合實踐教學

1)從原理到應用漸進的教學方法

采用啟發(fā)式、互動式、研究式和責任式的教學方法,教師為引導者和學生為主體,實施“基礎知識傳授→基礎微項目實踐印證→基礎知識掌握→微項目深度實踐→理論知識深度掌握→微項目創(chuàng)新實踐”的教學路線,邊講解邊學習邊實踐,通過微項目實踐消化吸收理論知識,通過深化理論學習加強項目實踐能力[4]。

2)企業(yè)技術專家與專職教師聯合授課

開展校企合作,將企業(yè)工程技術專家引入課堂,做典型技術應用要點及產品設計經驗的傳授。在微項目活動實踐中,企業(yè)工程師和專職教師聯合指導,加強對核心知識點的認識。

3.4 重構教學組織,促進課內外融合

1)以項目為中心的團隊合作式學習

以微項目驅動,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分配不同的任務,明確各組責任分工;學生作為項目實踐主體,以學生自主自發(fā)、教師組織引導的方式開展微項目實踐活動。這種以項目為中心的團隊合作式學習機制將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項目流程化教學組織

改變傳統(tǒng)的固定課堂教學模式,按項目開發(fā)流程組織教學活動。在每章節(jié)主題教學前,教師先進行微項目引導,提出待解決的問題,并進行基礎概念和基礎知識講解;課后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自主實驗、分析設計電路和解決問題;在后續(xù)課堂上做演示匯報,提煉實踐應用關鍵知識點。這種項目流程化教學組織方式,將課堂教學與課后實踐有機結合,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實踐。

3.5 實驗內容微產品化,強化項目性

傳統(tǒng)專業(yè)基礎課程實驗內容知識點分散,較多注重知識點分析與驗證,實驗內容應用性不足。對實驗內容的改革需加強實用性和項目性。

1)實驗內容微項目化

將實驗內容設計成獨立的微項目,以本課程具體知識點為核心,對該知識點的上下游應用進行挖掘,使其既可以成為整體產品的一部分,又可以作為一個實際應用的模塊或微產品。相比傳統(tǒng)實驗,微項目強調實用性、完整性,及應用場景的創(chuàng)新性。通過微項目實踐,改革電路實驗內容,使其與理論教學相輔相成,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

2)實驗過程產品交付化

實驗過程破除“看現象,記數據,寫報告的套路”,而是根據開放性的實踐任務,開發(fā)設計自己感興趣的微產品,在開發(fā)過程的關鍵節(jié)點匯報開發(fā)進展,提交關鍵設計文檔和測試報告,最終提交作品實物和開發(fā)報告。通過實驗過程產品交付化,學生對自己的作品負責,對開發(fā)過程負責,將實驗過程作為職業(yè)化工作的預演,能有效培養(yǎng)實踐應用能力和職業(yè)崗位能力。

3.6 多維測評促進評價合理化

傳統(tǒng)教學考核以理論知識考試為核心,維度相對單一,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應用創(chuàng)新能力[5]。微項目實踐驅動與理論教學融合型教學改革,將學習成效評價立體化,牽引學生理論學習和實踐應用全面發(fā)展。

1)理論知識考察與設計應用考察結合

對理論考試內容進行改革,在原來注重理論基礎知識考察的基礎上,增加創(chuàng)新應用設計類附加題目,題目設計源自實用產品,并與微項目緊密結合,考察內容為實際應用遇到問題的分析解決方法。

2)注重實踐過程中基本能力的評價

微項目實踐注重基本技能和基本原理掌握效果評價。以“模擬電子電路”課程為例,立足于模擬電路基本知識和電路焊接、調試等基本實踐技能,其考察評價注重基礎性知識與技能掌握,實施過程評價。

3)注重最終實踐成效評價

堅持結果導向與過程評價并重,注重開發(fā)能力評價的同時,注重作品實效性評價。微項目實踐標準堅持產品開發(fā)的目標性、設計實現的指標性、電路設計的知識性、過程控制的時間性、文檔總結的規(guī)范性相統(tǒng)一,注重最終產品開發(fā)實效。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產品思維和最終交付意識。

4 結語

本文在把握電子信息類專業(yè)基礎課程內涵特征基礎上,提出了微項目實踐驅動與理論教學融合型教學模式,以“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為樣本,從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組織方式、測評策略等方面進行了改革,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應用意識、應用思維和應用能力,提升了教師應用型教學水平。

此項改革在我院電子工程系自動化、電子科學技術、電子信息工程三個專業(yè)進行了實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中贊成微項目實踐模式的占 96.7%,應用意識有促進的占93.6%,應用能力切實提升的占88.3%,贊成在同類專業(yè)基礎課程中推廣的占86.1%。學生的應用動手能力普遍增強,在專業(yè)基礎課程體系中起到了聯動作用,后續(xù)專業(yè)課程對專業(yè)基礎課程階段的教學改革成果也給予高度認可。

此項改革使得學生參加各種課外應用型研學活動和競賽的熱情普遍高漲,教學改革所在班級學生參加校內外電子類設計競賽的人數提高了約30%,取得多項全國性獎項。

教學改革的實施,對教師教學思路與技能的提升也有了較大提升,教學改革項目組全體教師在2015年全國電工電子基礎課程實驗教學案例競賽中全部獲獎,微項目實踐驅動型的教學改革得到競賽評委專家和同行的認可。

[1] 蔡敬民,魏朱寶. 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yǎng)的戰(zhàn)略思考[J] 北京: 中國高等教育,2008(12):58-60.

[2] 徐國慶.建構基于項目課程的現代化教學[J]. 南京: 江蘇教育,2009(1)

[3] 趙麗萍.項目學習的發(fā)展及現實問題研究[J]. 北京: 中國教育學刊,2013(10):32-35.

[4] 張兄武.應用型本科院校實施研究性教學的探[J]. 北京: 中國高等教育,2010(6):38-39.

[5] 鹿星南,郭文良.教育評價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 . 哈爾濱: 教育探索,2015(4):7-10.

Teaching Reform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Class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Driven by Micro-Project Practice

WANG Mi-mi, ZHANG Li-zhen, CHEN Hui-qin, CHEN Yu-lin

(ChengxianCollege,SoutheastUniversity,Nanjing210088,China)

In this paper, the teaching mode is put forward integrated the micro-project practice and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teaching,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to the feature of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class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The implementation scheme is given about content integration, teaching method, organization method and assessment strategy, and the result of teaching reform shows that this teaching mode has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ability of students, would be suitable for the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in the stage of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phase.

micro project practice;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teaching reform;

2015-09-13;

2015-12-08

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2015SJD025);東南大學成賢學院教改項目(1101300317)

王迷迷(1984-),女,碩士,講師,主要從事教學改革研究;Email: yimi0516@163.com

G642.0

A

1008-0686(2016)04-0045-03

猜你喜歡
應用型基礎知識點
“不等式”基礎鞏固
關于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yǎng)的教學模式探討
遼寧絲綢(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整式”基礎鞏固
一張圖知識點
一張圖知識點
第四頁 知識點 殲轟-7A
“5-2-1”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索實踐
“防”“治”并舉 筑牢基礎
勞動保護(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2
第8講 “應用型問題”復習精講
關于G20 的知識點
娄烦县| 婺源县| 丰都县| 元谋县| 孙吴县| 稻城县| 广平县| 宁德市| 琼海市| 库尔勒市| 沅陵县| 达孜县| 吴川市| 临湘市| 荔浦县| 垫江县| 通城县| 南丹县| 卢氏县| 兰西县| 肃南| 贡嘎县| 浦县| 闽清县| 长岭县| 金秀| 南漳县| 静海县| 虞城县| 阜平县| 沁阳市| 玛沁县| 长丰县| 江津市| 东乌| 突泉县| 青田县| 锡林浩特市| 安仁县| 蒙阴县| 泰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