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培吉
摘 要: 文章分別從認知、質疑、實踐三個方面闡述如何使學生好學化學、學好化學,有翔實的例子,有可操作性。
關鍵詞: 化學教學 趣味性 教學方法
當今世界,化學已同生命科學等多種學科結合起來,形成眾多分支學科,化學研究也已深入眾多領域,化學的社會價值日益凸顯,化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學化學的重要內容是基礎化學理論和基礎元素化學,其特點是知識點較零散,有些內容又很抽象,特別是高考化學科的考試更為繁瑣復雜,因而很多在初中對化學懷有濃厚學習興趣的學生,進入高中后漸漸失去學習化學的興趣。因而,中學化學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好化學知識,而且要引導學生領略學習化學的樂趣,讓他們好學化學。筆者認為,中學化學教師在教學中可通過如下一些手段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1.在認知中激發(fā)興趣
學生認知可以說大部分來自于課堂教學,因此教師化學教學語言要直觀生動通俗形象,深入淺出。這樣可以使深奧的理論形象化,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復雜的內容明晰化,使學生有“身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物”之感,給人以美的享受,并能誘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以激發(fā)興趣,引人入勝。
生動活潑的教學語言是富有黏著力的,有了這種語言承載信息,如同食物有了色和香,能引誘人們品嘗。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借助比喻、故事、順口溜、謎語等方式,創(chuàng)造語言情趣,引發(fā)共鳴,讓學生把聽課當做一種享受,讓學生學有所得,品有余香。例如,當講鹽類水解規(guī)律時,可用“兩軍相逢勇者勝,強者為王,弱者為寇;誰強顯誰性”這種生動的語言,既形象風趣,又簡明易記。
教學活動是一種帶有情緒色彩的意向活動。使用健康、積極、正面的教學語言,精心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可使學生由境入情,情境交融,學習欲望達到旺盛狀態(tài),激發(fā)學生自覺學習探索的欲望。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硅和硅酸鹽工業(yè)”時,教師可用富有激情的語言導入:“在我們現(xiàn)代生活中,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玲瓏剔透的玻璃制品,你知道它們的原料是什么嗎?而我國作為陶瓷的故鄉(xiāng),我市德化縣的瓷器,在世界上是享有盛名的。而玻璃與瓷器又是以什么為原料呢?是硅酸鹽。如果沒有它,現(xiàn)代文明就表現(xiàn)不出來了。”通過直觀形象的課堂語言,可以使學生愉快輕松地理解所學內容,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趣味性教學能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求知欲望,充滿情趣的語言也能調劑課堂教學的氣氛和節(jié)奏;師生能在會心的笑聲中達到默契交流,從而強化化學教學效果。
2.在質疑中培養(yǎng)興趣
質疑即提出疑難問題。激發(fā)學生質疑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如何進行質疑呢?
2.1教師應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養(yǎng)成經常設疑的習慣
在教學過程的最佳處設疑。因為適當?shù)哪繕嗽O置能夠喚起對象的多種需要如成就需要等并促使對象激發(fā)相應動機。選擇好的設疑時機可以有效強化教學效果,及時反饋學生信息。教學的藝術中的一個重要方法是“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教師應當在教學中把握好啟發(fā)時機:即當學生的思想囿于一個小天地無法“突圍”時;當學生疑惑不解、厭倦困頓時;當學生各執(zhí)己見、莫衷一是時;當學生受舊知識影響無法順利實現(xiàn)知識遷移時。例如在講授氫氧化鋁的兩性知識時,教師可以先演示Al(OH)分別和HCl、NaOH反應的實驗,然后設疑:為什么Al(OH)既能和鹽酸反應又能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鹽和水呢?氫氧化鈉究竟是酸還是堿呢?接下來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解決問題。這樣,學生的興趣能較好地得到激發(fā),同時能夠促使學生認真研讀教材,深入探究問題。
2.2教師應鼓勵學生主動質疑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設疑,其作用在于讓學生學會質疑。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充分肯定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并耐心予以解答,并應以不同方式肯定并鼓勵學生質疑,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因為學生是否具有適宜的、充分的自信,是影響其活動積極性和效果的必要條件,也是學生保持興趣持久性的關鍵。只有穩(wěn)定而持久的興趣,才能推動人深入鉆研問題,獲得系統(tǒng)而深刻的知識,對人的學習和工作有重大意義。教師應在教學中強化學生的提問意識,這也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教給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特別注意對關鍵詞的理解。具體來說,就是在講解新課時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問;在知識的上下聯(lián)系比較中要敢于反問;在總結知識時還要不斷追問。例如在講授硝酸的實驗室制法時,可以讓學生思考可否用NaNO和濃硫酸共熱的方法制硝酸,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硝酸制法和性質的理解,而且可以復習濃硫酸的性質。
3.在實踐中維持興趣
對化學學科而言,化學實驗以其生動直觀、鮮明的特征,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很大作用,學生也非常樂于做化學實驗,這是有利于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化學實驗的這一功能,做好每一個化學實驗,同時盡可能增加一些相關的、有趣味性的實驗。但是不少學生往往停留在實驗現(xiàn)象表面引起的感知興趣上,而不愿做深入思考和探討,這是不好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在保護學生這種感知興趣的同時,更要重視將學生看熱鬧的好奇心理逐步引導到規(guī)范操作和重點觀察上,培養(yǎng)學生捕捉反應本質屬性的特征現(xiàn)象的能力和規(guī)范的實驗操作能力,結合實驗現(xiàn)象,啟發(fā)學生思維,引導學生理解化學概念,掌握化學規(guī)律,提高學生認知能力。同時可以盡可能地把某些驗證性的實驗改成設計型、探索型實驗,盡可能地讓學生參與到實驗中,盡可能增強實驗的趣味性,這樣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
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是有一定過程的,中學化學教師只有認真學習和掌握各種教學方法和理論,才能在激發(fā)和保持學生學習興趣方面游刃有余,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