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程光煒,文學有路而無疆

2016-03-11 09:52:44王晶晶
環(huán)球人物 2016年6期
關(guān)鍵詞:文學史文學

王晶晶

中國現(xiàn)代文壇一直流傳著一個“座次榜”:魯郭茅巴老曹。6位作家中,魯迅是無可爭議的“老大”,毛澤東都曾說:“魯迅在中國的價值,據(jù)我看要算是中國的第一等圣人。”魯迅逝世后,柳亞子寫過一句詩:迅翁逝后屹雙峰,這雙峰就是郭沫若和茅盾。他們之后,巴金、老舍、曹禺,或以小說,或以戲劇,確立了在中國文壇舉足輕重的地位。

程光煒在北歐

“其實這幾位經(jīng)典作家,歷史早有定評,倒不是新中國成立以后才把他們塑造成主要作家的。但為什么最后會形成這樣一個譜系,為什么是這6位,肯定也和之后的調(diào)整有關(guān)?!北本┮患铱Х瑞^里,從事了多年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的學者程光煒與《環(huán)球人物》記者的對談,首先從這個學術(shù)問題展開。

“學術(shù)”正是印刻在程光煒身上的符號。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黃平曾說:“在當代文學史研究脈絡上,程光煒教授可謂是洪子誠教授(北京大學中文系學者、中國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之后,這一領(lǐng)域最重要的文學史家?!本驮谟浾卟稍L程光煒前的一個月,他的著作《文化的轉(zhuǎn)軌——“魯郭茅巴老曹”在中國(1949—1981)》剛剛修訂再版。一個龐大又復雜的問題,卻從小小的時間節(jié)點和不經(jīng)意的細節(jié)切入,避開了學術(shù)論文的嚴正刻板,如同歷史與當下的喁喁私語。

同情取代了批評

程光煒的研究,善于把文學“歷史化”,在故紙堆中細細描摹每一位文學家所經(jīng)歷的波濤巨浪、心境曲折。

他寫過陳獨秀的晚年:“他與潘蘭珍所住兩間廂房,上無天花板,下是潮濕泥地,若遇大雨,滿屋漏水,景觀難以想象。室內(nèi)家具也極簡陋,兩架木床,一張書桌,幾條凳子和幾個裝舊書的箱子,唯滿地堆積的各類典籍雜書及墻上‘還我河山四個大字的拓片比較觸目?!?/p>

精微的筆墨之外,又不乏對時代的思考:“默思五四當年,陳獨秀與另兩位影響風氣的胡適、周作人相約:同做超越各種政治力量之上人物,倡導知識分子特立獨行的價值標準。卓然人格頗有既無古人、又無來者之高邁恣肆。然時過境遷,胡適正銜國民黨之命在美國大使任上,周作人則為汪偽華北文化督辦。當年慨諾,竟成一紙空文;同時人物,居然天地之別!世事遽變反映在具體個體上,責任是很難梳清的,執(zhí)著研究,不免意味深長!”

雖然身在中文系,程光煒文章里的精準史料和嚴密分析卻更像一位歷史學家?!捌鋵嵨氖凡环旨遥也皇窃谧鑫膶W批判,我們過去總是簡單地從審美上看一個作品、一位作家,但如果你不了解這個作家的軌跡、他的人生,怎么去客觀評價呢?”于是,他成了一名“歷史偵探”,在細枝末節(jié)中梳理作家作品,折射時代變遷。

在《“當代文學史研究叢書”總序》里,他曾寫道:“在當代文學史研究中,我們無法無視歷史的存在,將文學看做一個純文學的現(xiàn)象,也無法擺脫文學與歷史的無數(shù)糾纏,將作為研究者的自己置身事外?!?/p>

修訂10多年前出版過的《文化的轉(zhuǎn)軌》,更印證著研究者也無法置身于變遷之外。書中以“魯迅的塑造”“郭沫若之路”等章節(jié),講述了6位經(jīng)典作家從1917年到“文革”結(jié)束的個人、社會雙重變奏?!皶某醢姹纠?,我理解得很簡陋,對這6位作家的理解和同情少,批評和不滿多一些?,F(xiàn)在,我更愿意站在一個大的時空去看,把過去嚴厲的眼光,換成柔和和謙卑的注視?!?p>

1988年,曹禺(左)和巴金在一起。

比如這些作家最初的“反省”姿態(tài)。“過去我認為他們是被迫的,現(xiàn)在覺得有合理性。因為他們從民國時期過來,對未來、對革命是有想法的,是向往的。茅盾最典型,他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薪水豐厚,共產(chǎn)黨早期的好幾次活動,都是在他家里舉行的。他有個弟弟,也投身革命,后來還犧牲在了鄂豫皖蘇區(qū)。再像郭沫若,他更復雜了。他在‘文革初期說自己寫的所有東西都是沒有用的,全部燒掉就算了。我覺得你不必把這看成是一種沒有文人氣節(jié)之類的問題。對新事物,他也有很大的彷徨。對毛、周,他們那代人都是很佩服的。在事情發(fā)展的最初,沒有人能完全判斷自己到底是對還是錯。當然在當時那種情況下,他的話也有自保的成分。但總的來說,我對他們是同情取代了批評?!?h3>漸漸變化的朋友圈

記者眼前的程光煒,周身透著一種低調(diào)、沉穩(wěn)的氣息,言語中的博識,則是甘做冷板凳、勤于思的人才有的。很難想象,這位在故紙堆里漫漫求索的文學史家,最早的出身會是一位詩人。

程光煒是77級大學生,1978年3月進入河南大學中文系就讀。那一年的下半年,他的詩作就在甘肅文學雜志《飛天》的“大學生詩苑”欄目上發(fā)表了,和后來成名的詩人王家新、韓東等一樣,是最早的一批校園詩人。那時的他,“只想把自己滿腹的感情和思考傾吐給時代”。他寫過這樣的詩句:“曾有過被天空壓扁的歲月/ 茍活于一個角落就能使你含淚感戴/ 曾有過一汪死水般蒼白的人生/ 清醒中的麻木更叫人不勝悲哀?!币渤霭孢^詩集,作品曾入選《中國新文藝大系》。

畢業(yè)后,程光煒成了一名大學教師。受濃厚的學術(shù)氛圍熏陶,在1987年之后漸漸停止寫詩,尤其是在1992年拜入武漢大學陸耀東老師門下讀博后,由詩歌創(chuàng)作轉(zhuǎn)向詩歌批評。北大教授謝冕曾評價程光煒是 “新詩潮詩的一位重要發(fā)言人”,可見他在當時新詩評論和理論研究界的影響力。

“大學畢業(yè)后包括后來讀研究生,我都和詩界的人交往。1996年到1998年,好幾年都是一堆人一起在歐陽江河家過年,聽古典樂、看電影,完全是在那個詩人、藝術(shù)家的圈子里?!?/p>

1999年,程光煒編選了《九十年代文學書系·歲月的遺照》。這本世紀末的詩歌選集,因為對知識分子詩歌評價甚高,引起關(guān)于“知識分子寫作”和“民間寫作”的大討論,直接導致了當時詩壇的分裂。在這場論爭中,程光煒受到一些著名詩人的抨擊,其中幾位還是他的朋友,這給他帶來了不小打擊。原先對詩歌懷有的浪漫想法,也發(fā)生了根本改變。此后,他放棄了詩歌批評,轉(zhuǎn)向文學史與當代小說研究。

“后來交往的圈子也變了。和哥倫比亞大學的李陀、劉禾,哈佛的王德威,北大的洪子誠,批評家孟繁華、陳曉明和張清華等同行,有一些工作方面的合作,當然也有一些私人的情誼?!?h3>心中立著一塊紀念碑

2000年,程光煒做過一段“十七年文學”研究(十七年文學指新中國成立之后、“文革”開始之前的文學),很快他發(fā)現(xiàn)自己并不適合,“洪子誠老師上大學時正好是1957年開始的反右時期,‘十七年文學整體的呈現(xiàn)、怒放及落幕,洪老師是有體驗的,在這段文學史中具有當事人的身份,而我沒有?!庇谑?,他轉(zhuǎn)而尋找自己的興趣點,帶著博士生“重返八十年代”。

“因為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對外開放,這是中國現(xiàn)代化歷史進程170年來一個值得關(guān)注的制高點。而文學作為歷史最形象最深刻的反映,是我們回溯之前和展望后來文學發(fā)展的一把鑰匙?!睆倪@個角度說,對上世紀80年代的文學研究,其實是一種“社會學研究”。

如果說跟我個人有關(guān),“那就是尋找我們那代人是怎么成長起來的,尋找所謂的現(xiàn)場,或者是尋找我們的精神來路。1985年,舉國上下興起‘文化熱。甘陽主編的《現(xiàn)代西方學術(shù)文庫》、金觀濤主編的《走向未來》等呼嘯而來,在我們這代學人里掀起頭腦風暴。這么多年,我書柜上的書再怎么換,這兩套書都不曾換過?!?/p>

后來無論是尋根文學、先鋒文學的創(chuàng)作,現(xiàn)代派文學熱,拉美“魔幻現(xiàn)實主義”熱的興起,還是“文學主體性”的沖擊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種大大小小的爭論,都可以看出這種“文化熱”所留下的難以抹去的歷史痕跡。“我們這代人是在大時代里成長起來的,心里是有紀念碑的。這可能是我們和后來幾代人最大的不同?!?/p>

新世紀至今,市場化和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程度裹挾著當代中國,思考與閱讀正在消退,嚴肅閱讀與理論思辨更是逆于時代潮流。程光煒曾擔憂過:“現(xiàn)在大眾娛樂文化所主導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正在培養(yǎng)一代審美趣味低下、情感冷漠的人?!?/p>

但在和學生打交道的過程中,也讓程光煒重拾信心?!拔业囊粋€學生講,汶川大地震有10萬志愿者都去,這帶著很大的表征意義啊,年輕人還是愿意為這個社會做點事情的?!?0后并不是沒有歷史感,只是他們還在尋找?,F(xiàn)在社會處在巨大的轉(zhuǎn)型過程中,每個人摸到的都是很虛空的東西,因為還沒有塵埃落定?!?0后還沒有機會去檢測、去沉淀自己的歷史感?!?/p>

這種歷史感,對于程光煒來說,就是“一定要體貼歷史,同情歷史”,話題轉(zhuǎn)了一圈,又回到他所鐘愛的專業(yè)——文學史研究,“那些作家和作品已經(jīng)成為歷史的亡靈,我的工作某種程度上在跟這些亡靈對話。”他這樣笑著對記者說。

猜你喜歡
文學史文學
我們需要文學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文學陜軍”溯源
當代陜西(2021年15期)2021-10-14 08:24:18
當代詩詞怎樣才能寫入文學史
作品選評是寫好文學史的前提——談20世紀詩詞寫入文學史問題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紅樓夢學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現(xiàn)代視域中文學史著對《紅樓夢》經(jīng)典化的推進(1900—1949)
紅樓夢學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50:06
對“文學自覺”討論的反思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2
辯證理解現(xiàn)代文學史書寫的“真實性”
江漢論壇(2015年7期)2015-02-27 16:05:30
小地方文學史的可能與向度——冉隆中和《昭通文學三十年》
西南學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14
我與文學三十年
小說林(2014年5期)2014-02-28 19:51:51
英德市| 阿荣旗| 庐江县| 德昌县| 梨树县| 吉林省| 岚皋县| 海盐县| 修文县| 太原市| 揭东县| 长白| 凤山市| 丰台区| 福安市| 红河县| 新竹县| 扎赉特旗| 佛山市| 岑溪市| 延津县| 嵊州市| 景宁| 弥渡县| 九龙县| 平南县| 藁城市| 阳新县| 宝清县| 六枝特区| 无锡市| 通山县| 苗栗市| 温州市| 蒙阴县| 普安县| 林西县| 平顶山市| 泰安市| 高唐县| 莆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