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大成
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丹麻中心衛(wèi)生院 青海海東 810599
中醫(yī)藥治療功能性胃腸病臨床結局評價方法分析
申大成
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丹麻中心衛(wèi)生院 青海海東 810599
目的:分析中醫(yī)藥治療功能性胃腸病的臨床結局評價方法。方法:選取2015年3月-2016年在我院接受中醫(yī)藥治療的功能性胃腸病患者105例作為研究對象,然后對比患者的報告結局量表和健康狀況量表,觀察治療前后的效果。結果:根據報告結局量表結果顯示,患者在接受中醫(yī)藥治療之后,各領域的評分都明顯得到提高,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且報告結局量表和健康狀況量表存在必然的聯系。結論:中醫(yī)藥用于治療功能性胃腸病,既安全又見效,采用報告結局量表進行評價結果更清晰,能夠明確地反映和評價中醫(yī)藥的療效,具有較高的可信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中醫(yī)藥;功能性胃腸??;臨床結局評價方法
功能性腸胃病屬于消化道疾病,但是不存在器質性病變或者是難以解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雖然功能性腸胃病是比較常見的疾病,病死率也普遍較低,但是該病的臨床癥狀比較復雜,而且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西醫(yī)治療又沒有取得顯著的療效,而且臨床評價也比較困難,因此醫(yī)學上仍然十分重視該病[1]。中醫(yī)藥根據循證醫(yī)學,對功能性腸胃病進行試點治療,實踐證明其治療效果非常有效,在藥理實驗中也得到了同樣的結果。為了準確判斷該病的臨床結局,許多專家對此進行了研究,并制定出了評價量表。這種量表不但可信度高、反應好,而且適用于多種慢性腸胃疾病。為了分析該量表對于中醫(yī)藥治療功能性腸胃病臨床結局評價中的效果,我院特選取了選取2015年3月-2016年在我院接受中醫(yī)藥治療的功能性胃腸病患者105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觀察,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在我院接受中醫(yī)藥治療的功能性胃腸病患者105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7例;年齡為20-66歲,平均年齡為(41.2±7.5)歲;脾胃虛弱41例,胃陰不足34例,肝郁氣滯30例。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三組,按照患者的不同病情使用不同的治療方法。三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都是自愿選擇中醫(yī)藥治療的,主治醫(yī)生首先要根據患者的病情為患者進行分類,以便能夠順利開展中醫(yī)藥治療。脾胃虛弱患者用黨參,白術,黃芪,陳皮,升麻,柴胡,炙甘草和當歸等藥物進行治療,臨證加減;胃陰不足患者用沙參,枸杞,當歸,生地,川楝子,麥冬,芍藥和甘草等藥物組方治療,臨證加減;肝郁氣滯患者服用柴胡,枳殼,芍藥,甘草,陳皮,香附,川芎等藥物熬制的湯藥,臨證加減予以治療。
1.3 評價標準
在治療前和治療一個月后,采用報告結局量表和健康狀況量表評估患者的功能性腸胃病改善情況,使用克朗巴赫系數表示量表中的指標。報告結局量表包括疼痛不適、社會關系、消化功能、大便情況、心理、醫(yī)療、獨立性以及精力與行色這八個方面,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疾病改善情況越好;健康狀況量表包括精神健康、情感角色、軀體角色、生命活力、軀體功能和軀體疼痛六個方面。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5.0對納入研究對象臨床資料進行分析,以(X±S)均數加減標差形式對計量資料進行統(tǒng)計,使用t檢驗計量資料,兩組之間是否存在統(tǒng)計學價值使用 X2檢驗,如若 P數值在0.5以下表示存在統(tǒng)計學價值。
2.1 報告結局量表前后對比的結果
治療前:患者的醫(yī)療評分為3.2±1.6,疼痛不適評分為3.2±0.5,精力與行色評分為2.7±0.6,社會關系評分為3.5±0.9,消化功能評分為3.3±0.7,大便情況評分為3.4±0.6,心理評分為3.0±0.9,獨立性評分為2.7±0.9;治療后:患者的醫(yī)療評分為3.2±1.6,疼痛不適評分為4.2±0.7,精力與行色評分為3.7±0.6,社會關系評分為4.1±0.5,消化功能評分為4.3±0.9,大便情況評分為4.4±0.3,心理評分為3.8±0.6,獨立性評分為 3.5±0.8。通過對比患者在治療前后的報告結局量表評分得知,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明顯的改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報告結局量表在各領域的克朗巴赫系數統(tǒng)計結果
獨立性領域:0.721,社會環(huán)境領域:0.712,心理領域:0.734,生理領域:0.813。
功能性腸胃病的臨床表現為惡心嘔吐和腹部脹痛等,會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不利的影響。臨床上認為該疾病與生活和學習上的壓力有很大的關系,但具體的發(fā)病機制尚待查證。有相關研究表明采用西醫(yī)治療功能性腸胃病效果不理想,患者的腸胃功能障礙無法消除。因此,本文采用中醫(yī)藥為患者進行治療,針對患者的不同病情開出不同的藥方目前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因為功能性腸胃病很難用常規(guī)方法去評價,所以會加大治療的難度。本文使用報告結局量表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結果顯示克朗巴赫系數均超過了0.7,這就表明量表結果的可信度較高。此外,報告結局量表和健康狀況量表之間關系密切,進一步證明該量表的評價結果具有可信度[2]。在患者接受中醫(yī)藥治療前后,量表的評分情況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前后差異較大。由于功能性腸胃病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醫(yī)生在診斷時必須秉承認真負責的原則。除了使用報告結局量表進行評價以外,還可以通過內臟感知、影像技術和胃腸動力等檢查來判斷患者的病情是否有所改善,然后進一步確定診斷結果[3]。
綜上所述,報告解決量表能夠清晰地顯示病情改善情況,也可以很快看出患者的功能性腸胃病結局,能為醫(yī)生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提供科學的依據,因此可以在臨床上擴大應用范圍。
[1] 張小平,陳建平,張中平,等.某地區(qū)功能性胃腸病流行病學及其相關因素調查研究[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3,24(07):182-184.
[2] 龔曉蓉,熊理守,時權,等.中文版亞太地區(qū)成人功能性胃腸病問卷信度和效度分析[J].中華消化雜志,2012,32(05):298-302.
[3] 侯政昆,劉鳳斌,梁穎瑜,等.在中醫(yī)理論指導下建立生存質量量表的必要性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學報,2014,19(05):468-482.
TU246.1+82
A
1672-5018(2016)12-1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