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研
(云南大學文學院,昆明 650091)
美學大討論前期“實踐”概念的意義流變分析
邢研
(云南大學文學院,昆明 650091)
實踐美學發(fā)端于五六十年代掀起的第一次“美學大討論”,但在1956年至1958年的美學大討論前期,“社會性”作為實踐的基礎與歸宿,實際上遮蓋了“實踐”概念本身的意義。李澤厚、蔣孔陽都在這種遮蔽中,使自身這一時期的理論最終偏離了“實踐”概念。與之相較,朱光潛雖然沒有直接闡述“實踐”概念,但卻具有一種實踐論的趨向。
實踐;客觀社會性;美學大討論
實踐美學作為建國之后,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在學術上取得主導地位的本土化美學理論,其在中國現(xiàn)代美學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視的。一般認為其源起于五六十年代的美學大討論,但對于實踐美學在那場聲勢浩大又有著諸多束縛的討論中是如何萌發(fā)的卻鮮有考察。本文擬從“實踐”概念出發(fā),以“實踐”概念的演變?yōu)橐罁?jù),梳理其在美學大討論前期的提出與意義演變歷程,以期對實踐美學的歷史做出一些新的解讀。
1956年,李澤厚在當年《哲學研究》第五期上發(fā)表了其《論美感、美和藝術》一文。據(jù)李澤厚后來自己表示這“在國內美學文章中,本文大概是最早提到馬克思的《經濟學-哲學手稿》,并企圖依據(jù)它美的本質探討的”〔1〕51。在這篇文章中,李澤厚引用《巴黎手稿》中“在社會中,對于人來說,既然對象現(xiàn)實處處都是人的本質力量的現(xiàn)實……那么對于人來說,一切對象都是他本身的對象化,都是確定和實現(xiàn)他的個性的對象,也就是他的對象,也就是他本身的對象”的論述后,認為:
這里的“他”,不是一種任意的主觀情感,而是有著一定歷史規(guī)定性的客觀的人類實踐。自然對象只有成為“人化的自然”,只有在自然對象上“客觀地揭開了人的本質的豐富性”的時候,它才成為美〔1〕25。
這似乎是美學大討論中“實踐”概念的第一次出場,在這里,人通過實踐使自然成為自身的對象,并使之體現(xiàn)出“人的本質豐富性”,而所謂“美”正是人通過實踐使“對象上客觀地揭開了人的本質的豐富性”才成為美。由此,實踐成為了人的本質豐富性的基礎,也成為了“美”的根本規(guī)定。但問題在于,李澤厚在這里所理解的“實踐”實質上就是“社會生活的客觀的發(fā)展前途”。
社會生活,照馬克思主義的理解,就是生產斗爭和階級斗爭的社會實踐。人的一切思想,感情都是圍繞著、反映著和服務于這樣一種實踐斗爭而活動著,而形成起來或消亡下去……這也就是社會生活的本質、規(guī)律和理想(即客觀的發(fā)展前途)。而美正是包含社會發(fā)展的本質、規(guī)律和理想而有著具體可感形態(tài)的現(xiàn)實生活現(xiàn)象,換言之,美是蘊藏著真正的社會深度和人生真理的生活形象(包括社會形象和自然形象)〔1〕30。
在此,李澤厚似乎給出了這樣一個等式“美的本質=實踐=社會生活的本質規(guī)律”?!皩嵺`”作為一種人的活動,被等同于“社會生活的本質規(guī)律”,人的活動實際上就成為了一種完全由這種“本質規(guī)律”所決定的東西,而由實踐活動所體現(xiàn)的“人的本質的豐富性”在這里成為了“客觀規(guī)律”本身。從而,“社會生活”本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理想就是“美”。經過這一轉化過程,“實踐”成為了由社會生活規(guī)律所決定的東西,而作為實踐者的人,在此實際上被排除在了“實踐”之外,成為了一個同樣由社會規(guī)律所決定,體現(xiàn)并實現(xiàn)著社會規(guī)律的中介。由此,“實踐”概念實際上完全被“社會發(fā)展的本質規(guī)律”所取代。
本來,實踐作為人的本質性活動,正是因為人的實踐,社會才得以可能,任何一種社會的發(fā)展都是以人的實踐活動為基礎的。也就是說“實踐”較之于“社會生活及其本質規(guī)律”本來應當是更為基礎的概念,但由于李澤厚將兩者做了直接的對應,最終使得“實踐”的意義被遮蔽了起來。而失去了人的實踐活動作為基礎的社會生活成了依靠其所謂“本質規(guī)律”而自行運轉著的東西。在此基礎上,“社會生活”就成為一種客觀的存在,在1957年的《美的客觀性與社會性》《關于當前美學問題的爭論》等文章中,李澤厚反復強調“我們所講的美的社會性是指美依存于人類社會生活,是這生活本身,而不是指美依存于人的主觀條件意識形態(tài)、情趣……美的社會性(社會存在)是基元的,客觀的”〔1〕60?!白鳛槊栏械膶ο?、作為美,它卻又必須說是客觀的,即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物質的社會存在”〔1〕72。由此,人在這里實際上成為了由社會生活本身所決定的東西,社會不是“人的社會”而是獨立于人的“客觀存在”。在此基礎上,李澤厚得出了其在大討論時期關于美的定義的命題“美是客觀性與社會性的統(tǒng)一”。
相應的,作為后來實踐美學重要命題的“人化的自然”或“自然的人化”概念,在這時的李澤厚看來,就是自然的“社會關系化”。在《美的客觀性與社會性》一文中,李澤厚引述了馬克思《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對象的現(xiàn)實處處都是人的本質力量的現(xiàn)實,都是人的現(xiàn)實……對于人來說,一切對象都是他本身的對象化”的論述后,認為:
自然在人類社會中是作為人的對象而存在著的。自然這時是存在在一種具體社會關系之中……所以這時它本身就已大大不同于人類社會產生前的自然,而已具有了一種社會性質。它本身已包含了人的本質的“異化”(對象化),它已是一種“人化的自然”了〔1〕61。
很明顯,李澤厚在這里著重之處在于,將“自然”置于客觀的社會生活之中,使之成為“客觀的”社會性存在,而作為“自然的人化”之前提的“人本質的異化(對象化)”實質上就是社會生活本身的對象化。這與上述李澤厚的思路是一脈相承的。因為,既然社會生活成了依靠其所謂“本質規(guī)律”而自行運轉著的東西,而人本身完全地被這種社會生活所決定,那么所謂“自然的人化”,也就只能是這種“本質規(guī)律”所給出的客觀的“社會關系”而已??梢?,“實踐”概念在中國當代美學史的進程中出現(xiàn)得很早,但這時的“實踐”概念卻還沒有真正展開自身,就被等同于了客觀存在的“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從而,“實踐”“自然的人化”等概念,實際上被消解在了“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之中而并未得到真正的闡發(fā),而“社會性”概念在這時才是李澤厚美學中的核心所在。
從文藝報編輯部1957年5月出版的《美學問題討論集》第一集所收錄的文章來看,1956年大討論初期,焦點基本上是圍繞著朱光潛先生《我的文藝思想的反動性》一文中“自我反省”及對其過去美學思想中所謂為“唯心論”的批判來展開的,而對于如何來建構唯物主義美學,卻沒有多少建樹。雖然1956年下半年蔡儀先生對同為批判唯心主義“陣營”的黃藥眠先生的反批判,一方面使得一直處于被批判地位的朱光潛先生得以在一定程度上擺脫被動的局面,使得大討論沒有成為一邊倒純粹批判;更為重要的是,這也使得學者們意識到了單純批判實際上無法真正落實唯物主義,建立唯物主義美學。從這個角度而言,李澤厚以從“實踐”概念所推導出的“客觀社會性”概念來論述馬克思主義唯物美學的做法,扭轉了大討論開始時“以批評代替建構”“政治大于學術”的簡單化思路,使原本空洞的“唯物—客觀”對“唯心—主觀”的批判得到了深化,從單純的批判,轉而成為理論的建構。但從“實踐”“自然的人化”等概念本身來說,其意義卻被消解在了“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之中而并未得到真正的闡發(fā)。
由于將“實踐”等同于了“客觀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在1957年發(fā)表的《關于當前美學問題的爭論》一文中,李澤厚進一步將其“客觀社會性”概念的內涵建立在“社會關系”之上。在討論美感的社會性時,李澤厚強調,他所說的美感的社會性,不僅僅指美感是非生物本能的社會性的東西,而更重要的是指“作為反映和判斷,作為認識,它(美感)同時帶有社會的功利倫理的性質”〔2〕154,而“美感的社會的功利倫理性也取決于其對象(美)的社會的功利倫理性”〔2〕157。這種所謂的“社會的功利倫理性”在李澤厚看來實質上就是一種社會關系,具體來說有兩種,即“階級關系”與“生產功利關系”。
鳥獸草木的美的社會性不同于階極斗爭的美的社會性,“陽關三疊”的美不同于“上甘嶺”的美的社會性。因此,前者就能夠為不同階極甚至不同時代所欣賞,就可以有社會性大致相同的美感……而后者則不同,不拋棄資產階級的藝術“美感”,不根本改變這種“美感”的社會性……就不能欣賞有鮮明傾向性的無產階極藝術的美〔2〕157-158。
在這里,實質上“上甘嶺”之所以是美的,是因為其正處于一種階級關系之中,它反映了這種階級關系,故而是美的?!傍B獸草木”所代表自然之所以是美的,則是因為自然因其處于自身對人有益、有利(善、好)的社會關系中。因為“自然的社會存在正是指自然與人們現(xiàn)實生活所發(fā)生的客觀社會關系、作用、地位……自然美的社會性只是自然物的社會性的一部分或一種。即對人有益、有利(善、好)的社會性質”〔2〕165。而這種社會關系卻是完全“客觀”的“被給與”的?!半A級關系”是由社會發(fā)展的本質規(guī)律所決定的,而對人有益的“生產關系功利”一方面來自客觀存在物本身,另一方面來源于客觀發(fā)展的生活。
由此,李澤厚將“美”完全歸結到了所謂的“社會關系”之上,但問題是,這種完全客觀的社會關系,在解釋審美現(xiàn)象時卻顯得十分空洞乏力。因為就階級關系而言,同樣的階級關系中,可以存在不同的審美趣味;而就生產關系來看,同樣對于人有利的事物,也可以有人覺得美,有人覺得不美;而就兩者而論,不同的階級所認同的有利是不同的,但他們卻可以同時認為某物是美的。這一點李澤厚也注意到了,他強調說“對任何一個自然物或自然美的社會性的說明都要作細致的研究具體的分析,直線的演繹就會出笑話”〔3〕,并提出應當重視“社會心理現(xiàn)象”的重要作用??缮鐣睦砭烤谷绾纹鹱饔茫峙c其所強調的客觀社會關系之間有何種關系,卻沒有做出具體說明,究其原因在于這種“社會心理”在當時的李澤厚看來太過主觀,與其作為基礎起決定作用的“客觀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很不相容。
為了不使所謂的“社會心理”干擾到“美的客觀存在”,在1985年的《論美是生活及其他》一文中,李澤厚放棄了將“社會性”定位于社會關系上的做法,將之重新收束到了“社會生活的客觀發(fā)展規(guī)律”本身。他認為“美是客觀生活,他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獨立存在;但美又同時必須是‘美好的生活’,而這生活可能是現(xiàn)實中尚未出現(xiàn)或顯著的,是‘應當如此’的一種理想”〔2〕173。而為了保證“美是生活”的唯物主義性質,李澤厚將“應當如此的生活”理解為歷史上的“先進階級”對生活的理想、概念和要求主張的生活。這些理想、概念和要求主張,是客觀存在的,是“真正符合或基本符合客觀歷史必然進程的東西”〔2〕193。在這樣的論述中,社會生活發(fā)展成為了絕對純粹客觀的存在,人關于生活的理想、概念和主張都不再屬于人。這種“客觀性”的生活發(fā)展規(guī)律實際上是把生活從人的概念中剝離出來,人是“社會生活造就的人”,但“社會生活”卻不是“人的生活”。
可見,這一時期李澤厚的述學思路是從“實踐”概念出發(fā)的,但由于堅持“美的客觀性”論斷,其將“實踐”直接等同于“社會生活的發(fā)展規(guī)律”而掩蓋了“實踐”本身所包含的作為“人的生產活動”基礎性意義,將體現(xiàn)“人的本質的豐富性”的實踐活動置換為了“客觀規(guī)律”本身,從而將人排除在這種社會發(fā)展之外,使社會生活完全成為了絕對純粹的客觀存在,以此來保證“美的客觀性”。從而,使其這一時期的理論從“實踐”概念出發(fā)卻最終偏離了“實踐”概念。
差不多與李澤厚同時,蔣孔陽在1956年到1958年間的美學大討論中,也明確提出應當以實踐活動為核心對美學進行研究。其在1957年發(fā)表于《學術月刊》上的《簡論美》一文應該是大討論中第一篇強調以“社會實踐觀點”去探求美的文章。在該文中,蔣孔陽強調了實踐活動在改造自然的同時也改造著人本身的性質:
無論是作為審美對象的現(xiàn)實,或者作為主體的人的審美能力,都是社會歷史的產物,都是人們在勞動實踐的過程中,客觀地形成起來的。正因為它們都是人類社會的產物,所以,它們都不屬于自然的范疇而屬于社會的范疇;美不是自然的現(xiàn)象,而是社會的現(xiàn)象〔4〕271。
蔣孔陽對“實踐”概念的理解,較之李澤厚將“實踐”直接對應于“社會規(guī)律”本身的做法,具有更多的合理性,“實踐”對于人與“人化自然”的生成性與動態(tài)性在這里得到了更多的重視。但實踐活動究竟如何“客觀的”形成了“人化自然”與人本身,這種生成究竟有何意義卻沒有得到說明,而只是強調了人和其審美對象都是實踐的產物從而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
而在具體對審美活動進行論述時,蔣孔陽在引述馬克思關于人的勞動因能夠實現(xiàn)自身目的,而是一種“肉體或精神的活動享受”后認為“人類這種帶有目的性的、創(chuàng)造性的、能夠引起美感和滿足審美需要的活動,我們稱為美的活動……正是這種美的活動,構成了美的客觀社會內容”。而這個“客觀社會內容”在蔣孔陽看來則是一種階級性。
不同社會和階極的人,由于他們生活的目的和內容不同,所以他們美的活動的內容也就不同……但是,對于健康的人民來說,他們的生活永遠是健康的,所以他的美學觀點也是健康的……歷史的主人是人民,因此,真正是美的東西,都應當是健康的,能夠幫助生活的前進和人的發(fā)展的〔4〕272-273。
很明顯,蔣孔陽在這里所說的“社會和階級”是固定不變的,是人的實踐的前提所在。在此,蔣孔陽實際上是在一種“實現(xiàn)行動”意義上來理解“實踐”的,他關注到了“實踐”作為一種實現(xiàn)目的的手段的意義。而為了能給予這個需要實現(xiàn)的“目的”一個方向,他將之直接歸因于一種階級社會的目的,而“實踐”也因此成為了一種靜態(tài)的實現(xiàn)階級社會的目的的手段??梢?,蔣孔陽在這里雖然提出要從“社會實踐的觀點”來研究美學,探討美的意義,并注意到了“實踐”的實現(xiàn)性意義。但在實際的論述中,蔣孔陽或許受到了李澤厚的影響(在文章中,蔣孔陽唯一引述過的大討論時期文章只有李澤厚1956年發(fā)表的《論美感、美和藝術》一篇),而將“實踐”作為一種階級目的的實現(xiàn)手段,從而靜態(tài)化、政治化、簡單化了“實踐”作為一個哲學概念的意義,其實質仍然是以一種“階級社會”的觀點在論美。
綜上所論,在1956年至1958年的美學大討論前期,“實踐”概念是與“社會性”概念聯(lián)系在一起的,“社會性”作為實踐的基礎與歸宿,實際上遮蓋了“實踐”概念本身的意義。李澤厚、蔣孔陽都在這種遮蔽中,使自身這一時期的理論最終偏離了“實踐”概念。
在1956年年末,一直處于被批評狀態(tài)的朱光潛先生同樣敏銳地察覺到了討論中存在著政治化、空泛化的危險,進而在《美學怎樣才能既是唯物的又是辯證的》中提出了自己對于如何真正建構一種唯物主義美學的設想,即著名的主客統(tǒng)一論的“物甲物乙說”。
在朱光潛看來,美感的對象也不是客觀存在的“物”(物甲)而是“‘物在人主觀條件(如意識形態(tài)、情趣等)’的影響下反映于人的意識的結果,所以只是一種知識形式”〔5〕20-21(物乙)。他認為:
物乙是自然物的客觀條件加上人的主觀條件的影響而產生的,所以已經不純是自然物,而是夾雜著人的主觀成分的物,換句話說,已經是社會的物了。美感的對象不是自然物而是作為物的形象的社會的物〔5〕21。
在這里,作為美感對象的美實質上就是人將其作為人的社會特性——意識形態(tài)、情趣等賦予“物”而形成的“物的形象”。由此,這個所謂“物的形象”就不再是完全客觀存在的自在之物,而是屬人的社會物。美實際上就成為了所謂的“第二性的存在”,這在當時一片“美是客觀存在”的理論環(huán)境中可謂獨樹一幟。但這在朱光潛看來才應該是既辯證又唯物的美學,他認為,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反映論運用到美學中,除了堅持“存在決定意識”之外還更應該注意到“意識也可以影響存在”。所以,單純地認定“美是客觀存在”,強調美的第一性并不是真正的唯物主義,而更應該看到“美感在反映外物界的過程中,主觀條件卻起很大的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它是主觀與客觀的統(tǒng)一,自然性與社會性的統(tǒng)一”〔5〕21。在這種人的主觀(意識形態(tài)——社會性)作用于客觀存在物(自然性)而產生美的主客統(tǒng)一中,關鍵性的因素實質上是作為社會性的人的意識形態(tài)。
雖然朱光潛同樣將其所認為的馬克思主義唯物美學的關鍵建立在“社會性”之上,但與李澤厚不同之處也顯而易見。李澤厚由“實踐”概念出發(fā),為保證“美的客觀性”,將實踐等同于社會生活,推導出的是所謂的“客觀社會性”;而朱光潛從存在與意識的關系出發(fā),著眼于人的主觀能動性,推導出的是所謂“主觀社會性”。理論出發(fā)點的不同,使得本是以“實踐”作為邏輯出發(fā)點的李澤厚,在之后的論述中卻逐漸偏離了“實踐”概念,而本來不曾注意到“實踐”的朱光潛卻漸漸接近了“實踐”。
在發(fā)表于1957年的《論美是客觀與主觀的統(tǒng)一》一文中,朱光潛立足于藝術,將“美”作為藝術的一個特性,提出美學除了反映論之外“還要加上馬克思主義特別針對文藝來說的兩個基本原則”。即“文藝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原則與“把文藝看作一種生產勞動”原則〔6〕16-23。在此,朱光潛對單純從反映論角度來研究美學產生了質疑,在他看來,只強調反映論中“存在決定意識”只能使得審美成為完全鏡像化的機械反映,由此,在美學中想要真正建立起馬克思主義唯物的美學理論,就必須加上“意識形態(tài)論”與“生產觀點”。朱光潛的這種主張,在為其“主客統(tǒng)一論”找到馬克思主義理論依據(jù),使其“主觀”獲得客觀來源的同時,也深化了其“物甲物乙”說的內涵。
在朱光潛看來,根據(jù)“意識形態(tài)原則”,藝術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而“意識形態(tài)”是一種被決定于“一定歷史階段的經濟基礎以及與這基礎相應的一般社會生活”的客觀社會性反映方式。作為一種意識形態(tài),藝術對現(xiàn)實的反映就是一種不同于機械反映的意識形態(tài)(社會性)的“折光式”的反映方式。這種反映并不直接復現(xiàn)客觀存在,而是對之有所改動。同時,根據(jù)“生產觀點的原則”,文藝又是一個“實踐過程”。
由此,藝術活動就是一個意識形態(tài)反映的生產過程。意識形態(tài)雖然客觀地被決定于經濟基礎與一般生活,但并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觀世界,而必須“通過主觀起作用”。也就是說,意識形態(tài)必須內化在人之中,使之成為意識形態(tài)(社會性)的人,并通過“決定人對事物的態(tài)度,形成他對于人生和藝術的理想”〔6〕34來起作用。這里,“意識形態(tài)”(社會性)并不是人的主觀,朱光潛明確表示:
是不是主觀就相當于社會性呢?不能這樣說。因為意識形態(tài)雖存在于主觀方面,卻還是客觀決定的,而且還有與意識形態(tài)雖不可分割而卻不就等于意識形態(tài)的主觀能動性〔6〕36。
意識形態(tài)是一定歷史階段的經濟基礎以及與這基礎相應的一般社會生活所決定的,是社會性。而人的“主觀”則是在這種意識形態(tài)支配下的一種能動性。這種“能動性”的作用在于在意識形態(tài)支配下去“調配感覺素材與意識形態(tài)的關系,使二者符合的程度達到理想,使美逐漸深化和豐富化”,也就是實現(xiàn)藝術的生產活動,而這活動的產物就是“物的形象”,特性就是“美”。
美是客觀方面某些事物、性質和形狀適合主觀方面意識形態(tài),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為一個完整形象的那種特質〔6〕36。
在這個定義中,客觀方面的事物固然不是“美”,而主觀方面的意識形態(tài)同樣不是“美”而都只是“美的條件”?!懊馈痹谶@里是客觀(存在物、性質和形狀——自然性)與主觀(意識形態(tài)——“客觀決定的主觀”)的統(tǒng)一,也就是自然性與社會性的統(tǒng)一。這里,朱光潛實際上是通過“意識形態(tài)原則”與“生產原則”將藝術的所謂的“意識形態(tài)的反映”轉換為一種人運用自身意識形態(tài)作用于外在世界,從而改變外在世界生產出“美”的生產活動。這種活動,在形式上隱隱與人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相一致。也正因為此,在1958年的《美必然是意識形態(tài)性的》一文中,朱光潛更直接提出“藝術正是人們在實踐生活中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種方式。只有這樣理解藝術,藝術美才能對人的精神生活起提高的作用;也只有這樣理解藝術,藝術性才能和思想性達到諧和的統(tǒng)一”〔7〕。
綜上,朱光潛雖然沒有直接闡述“實踐”概念,但與李澤厚、蔣孔陽相較,雖然同樣從“社會性”而來,但其論述中所隱含的從人的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出發(fā)來闡釋美與審美的述學理路與實踐活動的相似性,使得他的理論具有了一種實踐論的趨向。需要注意的是,朱光潛雖然明確反對單純靠反映論來解決,但實際上他所反對的只是以蔡儀為代表的“機械反映論”。他引進的“意識形態(tài)原則”與“生產原則”,同樣是在一種反映論原則下來運用的。他所理解“意識形態(tài)原則”是一種“折光式的反映”,而“生產原則”是對這種“意識形態(tài)式反映”得以可能的一種理論保證。其理論所具有的實踐論的趨向并不意味著朱光潛已經完全擺脫了反映論的影響。
但畢竟這種新的傾向預示著一種新的可能性,它不僅影響了朱光潛自己在之后討論中的理論思路,也使得1960年之后的美學討論,以朱光潛先生的《生產勞動與人對世界的藝術掌握》與李澤厚先生的《美學三題議》兩篇文章為標志,重新回歸到了“實踐”概念自身的維度之上。
〔1〕李澤厚.美學論集〔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
〔2〕李澤厚.關于當前美學問題的爭論:試再論美的客觀性和社會性〔M〕∕∕文藝報編輯部.美學問題討論集:第三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
〔3〕李澤厚.論美是生活及其他:兼答蔡儀先生〔M〕∕∕文藝報編輯部.美學問題討論集:第四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192.
〔4〕蔣孔陽.簡論美〔M〕∕文藝報編輯部.美學問題討論集:第二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5〕朱光潛.美學怎樣才能既是唯物的又是辯證的〔M〕∕文藝報編輯部.美學問題討論集:第二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6〕朱光潛.論美是客觀與主觀的統(tǒng)一〔M〕∕文藝報編輯部.美學問題討論集:第三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
〔7〕朱光潛.美必然是意識形態(tài)性的:答李澤厚、洪毅然兩同志〔M〕∕文藝報編輯部.美學問題討論集:第四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108.
An Analysis of Meaning Transition on The Early Debate of Aesthetics"Practice"Concept
Xing Yan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091,China)
Practice aesthetics has originated in 1950s and 1960s with the first"Great Aesthetics Discussion"as the symbol.Bu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aesthetics of big discussion from 1956 to 1958,the"social",as the basis of practice and the end-result,actually concealed the meaning of the"practice"concept itself.Li Zehou,Jiang Kongyang,who were in the concealment which made their own theory finally diverge from the concept of"practice"in this period.However,comparing with them,Zhu Guangqian,who hasn't narrated directly the concept of"practice",had a tendency of the"practice"theory.
practice;objective social;aesthetic discussion
B83-06
A
2096-2266(2016)11-0038-06
10.3969∕j.issn.2096-2266.2016.11.008
(責任編輯 黨紅梅)
2016-06-21
2016-10-05
邢研,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美學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