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以往文學批評的經驗,在閱讀煤礦作家老九新近發(fā)表的小說《差點以為是他殺》(載《雨花》2015年第10期,以下簡稱《他殺》)時,我感到我的批評常識遇到了困惑和難題:雖然我憑一個文學批評人的直覺,感到這是一篇有價值的小說,但是卻不能夠用我們一貫的方法去歸納和界定它,因為,我的批評設想越是蓄意接近它的某一個特征,便越是覺得這樣做就會掩蓋或遮蔽它的另一些——雖然不一定是強烈的、成熟的,但已經雛形初見的——特征,如果要把這個多面體文本不同的方面歸納為一個統(tǒng)一體的話,那么其他的方面與特征一定是彼此連帶和不可或缺的,是它們一起共同支撐和呈現(xiàn)了這個“統(tǒng)一體”……這顯然不僅僅是一種綜述的方式。
《他殺》是老九復興煤礦的系列小說當中最新的一部,一個七千多字的短篇,但細讀之后就會感到明顯的“扎手”,它攜帶了一種新的輻射和可能性,尤其是在當今工業(yè)文學幾成洼地的低谷狀態(tài)下,這篇寫國企煤礦集團的小說露出了某些崢嶸之氣與現(xiàn)代先鋒小說的敘事品質,但是“工業(yè)文學(小說)”的模型肯定套不住它;它還具有明顯的“案例小說”的特征,甚至其名字“差點以為是他殺”都帶有撲朔迷離、聲東擊西的“刑偵”色彩。
《他殺》的梗概其實是一起死亡故事的快速回放:主人公老九在兩場喜宴、一次暴力之后的“意外死亡”,故事情節(jié)是這樣的:星期六,復興礦礦長、書記的孩子分別在亞洲風大酒店和紅都灣大酒店舉行婚禮,老九像往常一樣懶散地告別妻子烈霞去參加婚宴,被“自然地”安排在復興集團的老領導董事長、黨委書記馬長鳴、副書記左文星、副總經理駱祥駝等公司“頭面人物”的包間,按照程序,一陣旋風似的炫耀權力式的“闖圈兒”喝酒之后,又殺向了另一個酒場,在“亞洲風”各種恩怨是非借著酒精的膨脹驟然爆發(fā),釀成一次沖突,老九從杯盤狼藉的現(xiàn)場暈暈乎乎逃也似的回到家里,卻被老領導馬長鳴的女兒——靚女馬雅帶著兩個馬仔沖進家中一頓猛打,在打斗推搡當中伴著突發(fā)性地震的慣性,老九從九層樓的陽臺上“顛”下來。整個故事按照婚宴——暴力——死亡三步曲起承轉合,塵埃落定,由婚宴酒場急劇轉入暴力和死亡的現(xiàn)場。一切都是那樣的漫不經心,卻又像設計好的規(guī)定程式一樣,生命走馬燈似的在這三個場所快速地來往穿梭,有命運的偶然性驅使,也有必然性使然,生者與死者、赴宴者與施暴者熙熙攘攘,萍水相逢卻又緊緊地被束縛到大型國企復興集團的磁場上。作者沒有執(zhí)意安排更多復雜的情節(jié)、恩怨的脈絡,也沒有奢華地引入和渲染存在的奧秘、哲理的說教,而是盡快地還原過程,回到現(xiàn)場,小說迅速、干凈、一意孤行,凸顯了現(xiàn)代敘事的魅力,你看到的不是緩慢的“一燈如豆”或“走馬燈似的”夜景,而留下列車穿越隧洞般的疾馳與眩目……
《他殺》令人激賞和執(zhí)意渲染的,恰恰就是這種敘述的節(jié)奏,一系列應接不暇的情節(jié)、對話、人物和往事在書頁上奔馳,從一個段落到另一個段落,從一個章節(jié)到另一個章節(jié),每一個步驟、輾轉騰挪都顯得密不透風,有一種神采飛揚的野性和不容置疑的蓬勃生氣。并且我們能夠感到這樣的“密集”是確切地出于小說的本文,而不是刻意地對是非的梳理、道德的判斷和對暴力與權力的譴責,文學速度和力場飛快地穿越了它們,通過在它們縫隙間迂回出入使它們的粘結更為自然、緊密,并能夠在更自然和緊密的連續(xù)性當中傳遞出生命、權力及其社會結構和過去、現(xiàn)在,以及延及到未來的更多信息。
《他殺》也確實像是一部“從死亡和墳墓里回來的小說”(卡爾維諾語),因為作者是從自己的“死亡”開始敘述的,小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很快就要死了,很快。此刻,我從九層陽臺的窗口‘顛了出來?!彪S后是死亡的具象化:“……感謝上蒼,我總算摔在垃圾堆上,頭上的血、嘴里的血、身上的血頓時四射,暗紅詭異,一次前所未有的下墜恐懼和恐懼下墜終于結束?!毙≌f采用“倒敘”的方式,在生命結束之后,“依然活著”的主人公帶領我們返回婚宴與暴力的現(xiàn)場,使小說一開始就帶有強烈的虛無感和魔幻性質,這讓一篇本來力道沉雄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在形式上生出了現(xiàn)代主義文學閃爍不定的枝節(jié)。其實,這是煤礦作家老九一貫的方式,是一個老到的敘事者的“狡黠”和其在執(zhí)意而為的“靡麗敘事”當中為文本豁敞預留的某種“多情的線索”。
我認為,主人公的死亡不是小說的結束,而是一個切入點,一個狹窄的入口,通過這個切入點和入口,小說的主題已經穿越權力場的迷霧,小說的高音區(qū)并不在于權力場對人性與生命力的壓迫和窒息,而在于對主人公死亡方式的微妙處理,因為在這里,生命的終結其實是一個神話:“我知道,我很快就會成為垃圾堆上一朵白色‘睡蓮,沉沉睡去,永遠睡去。似乎還有什么事,我潛意識里還有一件事,我死不瞑目,總算想起來,硬撐著用右手的中指哆哆嗦嗦伸向腹部黏黏糊糊的稠血,在我布著污點、水漬、酒漬的白色襯衣右襟寫下了歪歪扭扭、狀若雞爪的若干大字:地震把我顛下,與別人無關。我一絲一毫的勁兒都沒有了,最后幾秒鐘感覺是樓下一個男人緊緊捏著我的中指,又蘸了幾次黏黏糊糊的稠血才把后邊幾個字勉強寫完……那朵遙不可及的‘睡蓮在我眼前漸漸消失,我像小孩一樣在天堂開始微笑?!?/p>
通過死亡來見證權力的任性、人性的乖張、信任的沒落,代價確實是太大了,也太殘忍了。這不應該成為文學藝術的出發(fā)點和終結點,也許正因為如此,老九在此埋下曲折的伏筆:主人公在最后時刻寫下了自己的交代,驀然間讓一個人的死亡具有了肅穆的宗教感和再生的意義,“睡蓮”的意象使一次意外的死亡在“自殺”和“他殺”之間的滑動空間一時間變得更為廣闊和猶疑。
可以說《他殺》這個結尾不僅讓小說的整個轉述視角發(fā)生了轉變,而且也讓作者與讀者返還現(xiàn)場的方式、路徑變得開放。在這里,主人公對施暴者的寬容實質上是對暴力、權力的一種蔑視;在這里,在一切即將或已經結束的地方,作家抑制住“人性”或欲望的入口,向更高的地方敞開了。一個失去生命的人,通過死亡才能返還了生活、生命的現(xiàn)場,也讓我們通過死亡見證與檢驗了一個作家的抱負和文學可能的價值觀。一部旨在批判權力秩序,聲討暴力的小說在最后卻原諒了它們,“地震把我顛下,與別人無關”幾個字是神來之筆。隨之補上的“樓下一個男人緊緊捏著我的中指,又蘸了幾次黏黏糊糊的稠血才把后邊幾個字勉強寫完。”也讓施暴者及其背后的膨脹權力文化顯得更加卑劣。小說的這個結尾其實也是一種控訴,盡管這樣的“控訴”已經近似于在接近“正法”的同時的一點點修補。從這樣的原則與立場返回生活“現(xiàn)場”——當然也是文學 “現(xiàn)場” ——不是更好,更有意義嗎?
王建旗:男,河北邢臺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邯鄲市作協(xié)副主席、詩學研究會會長。著有詩集《大水》《老蒼會》,文論集《抒情與分析》,詩論《神明的俗語》《說出了它就戰(zhàn)勝了它》,理論批評《禁欲、苦行與信仰——車爾尼雪夫斯基批評》,文學批評《小說的魅力》。作品獲河北省金牧文學獎、河北省十佳作品獎、全國煤礦文學“烏金獎”。多篇作品入選《中國詩選》等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