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紅
(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第三中學)
淺議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教學——以改進教學方法為例
蔡小紅
(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第三中學)
近幾年,中國的教育體制進行了新一輪的改革。教育體制改革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協(xié)調發(fā)展。對于初中階段而言,思想品德教育是新課程改革的重點。思想品德教育,簡言之,就是政治課。思想品德教育作為一門教育課程,在規(guī)范學生的道德、品行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有必要引導初中政治課堂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改進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機制,適應時代的需要。這樣有利于提高初中生思想道德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初中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教學方法
我國現階段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模式是傳統(tǒng)的教師講授法,即教師備課,在課堂上根據備課內容講授新課,考試則采用開卷的方式。這套教學方式無疑扼殺了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不用說學習成績了。所謂的教學方法就是教師在一定的認識論的指導之下,在教學過程中,為實現教學目的和任務所采取的途徑、手段和方式,以及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的思考過程和思維方式。本文通過分析現階段我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現狀,改進教學方法,為新課改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模式提供借鑒。
1.教學方法單一
思想品德課程作為初中的一門課程,往往得不到老師過多的重視,老師采用的教學方法就是單一的講授模式,學生在考試時候也是開卷考試,所以基本不會得到重視。學生心里也不會過多重視這門課,也沒有很大的學習思想品德教育的積極性。所以改進并且創(chuàng)新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學方法是一個很重要的課改任務。
2.教學觀念落后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除了教學方法太過單一外,還存在教學觀念落后的弊端。教師遵循傳統(tǒng)的講授模式,學生根本無法接觸到最新的實事和報道,無法了解最近國家發(fā)生的大事,更無法滿足學習了解政治的欲望。所以在現階段,很有必要改變傳統(tǒng)落后的教育觀念,發(fā)掘一種新的教育模式,為現代化教育服務。
1.引進“翻轉課堂”模式
在新課改下,“翻轉課堂”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逐漸被引進來。所謂的“翻轉課堂”,具體地說,就是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變傳統(tǒng)單調的“講授”課為現在的“學生主動學習”課,進而轉變課堂的講授模式和學生學習方式,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要想進行一堂完整的“翻轉課”,必須要協(xié)調三個內容,也就是合理的網絡環(huán)境、自覺的學生和充足的時間。
例如,在講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五課)“做意志堅強的人”這一課時,在進行課程之前,創(chuàng)建與本課內容相關的視頻片段《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實現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的互動。在上課之前,播放此視頻,讓學生了解本課的內容大概是什么,聯(lián)系學生的想象力,使課本上的內容更加形象和生動。之后學生就很容易理解“人生難免有挫折”“挫折面前也從容”“讓挫折豐富我們的人生”。為了學以致用,老師把學生分成小組的形式,讓學生互相討論“當你遇到挫折時,你會怎么做?是選擇逃避還是坦然面對?說說你曾經遇到的挫折有哪些?”之后各組派代表總結各組的觀點,最后匯集于老師。當然,老師把整個討論的過程拍攝下來,最后給學生播放,這對于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是一個巨大的鼓勵?!胺D課堂”一改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變呆板、單調的課堂環(huán)境為豐富多彩,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
2.引進“微課”模式
“微課”主要是采用視頻講課的方式,教師在教學中,錄制幾分鐘的短視頻,對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進行一一講解,便于學生更好地抓住本課的重點和難點,理解課程內容。它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案設計模式,直接突出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刪去不必要的講課內容,便于學生學習。采用“微課”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可以很輕松地抓住課程內容的重點和難點,給學生點明了正確的學習方向,有了新的學習動力,不再是沒有頭緒地學習。
例如,在講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權利義務伴我行”時,由于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難點是“權利和義務的相互關系”。所以,在進行本課內容的時候,針對本課的重難點,制作“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權利和義務的關系”的視頻。在視頻中,老師清楚地羅列了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用動態(tài)圖畫的形式羅列出來,左邊是權利,右邊是義務。教師再列舉出擁有權利和履行義務的例子,最后總結出權利和義務是不可分割的,兩者是互動的關系。沒有義務,權利便不存在;沒有權利,便沒有義務存在的必要。同時,權利和義務又是為權利所保障的。這樣,學生就輕而易舉地理解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微課”課程的時間一般就是控制在幾分鐘之內,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為對于初中生而言,學生的注意力不可能達到很長的時間。
3.注重情感教育,強調“感恩”
在初中學生的認知階段,身體和心理都有所發(fā)展,他們懂得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陋的。在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心理,這是新時代政治教育賦予的新的內涵。所謂“感恩”,就是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不論何時何地,對社會、對他人心存感激,使感恩變成一種生活習慣。
例如,在講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十課)“誠信做人到永遠”時,用講述小故事《商鞅立木取信》來導入本課的內容,吸引學生的興趣??偨Y出“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它早已融入我們民族的血液中。”之后,再分別對“誠”和“信”做詳細的說明?!罢\”就是要內誠于己,誠實無欺,誠實做人,誠實做事,實事求是;“實”就是外信于人,有信用、講信譽、守信義。教導學生在生活、學習中堅守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堅持誠信為本。給學生的思想中注入這種價值觀和人生觀,同時,在強調“誠信”的同時,注重“感恩”教育,說到底,在生活中注重“誠信”還是要培養(yǎng)“感恩”的精神,誠信待人,感恩他人。情感教育將是思想品德教育課程的一個重點,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關愛他人、誠實守信、學會“感恩”、熱愛祖國的堅定情感。
在改進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進程中,一方面需要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和策略,多采用激發(fā)學生思維模式的教學方式,比如,“翻轉課堂”“微課堂”“感恩教育”的新型模式,帶動整個課堂的氣氛,讓學生和教師互換角色,感受教學和學習的魅力;另一方面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的教學,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進行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復習的整體過程。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真正有價值的東西,都產生于對事物最深沉的熱愛。”使用的教學方法要從根本上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當然,新課改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進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國家、社會和學校的大力支持和鼓勵,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和水平,不斷給初中政治課堂注入新的活力,極大地發(fā)揮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德育功能,培養(yǎng)新一代的接班人。
[1]崔芳芳.初中思想品德課誠信教育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
[2]趙小娟.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法制教育研究[D].蘇州大學,2012.
[3]陳光全.師生對話中教師的引導藝術:品德課程教學摭談[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2).
[4]陳遠生.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實效性的有效策略[J].科教文匯,2014(7).
[5]王鴻.有效提問:構建高效的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2009(1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