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云英
(福建晉江平山中學)
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策略
吳云英
(福建晉江平山中學)
英語既是初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又是重要的實用交際工具。學好英語不應該只是為了取得高分,更是要實現(xiàn)它的交際功能。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說的訓練即口語教學是實現(xiàn)教學大綱中所要求的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基本技能的先決條件,是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及動力的有力保證。從教材的變換、教育理念的更新到課堂教學的改革,越來越突出了英語作為一種交際工具應該實現(xiàn)它的交際功能。不斷積累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初中階段英語口語的教學質量關系到學生在整個中學階段甚至終身對于英語這門語言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同時,口語教學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在頻繁的師生互動中,可以鍛煉口語表達能力,達到教學相長得目的。
如何增強學生的信心,鼓勵學生開口?如何創(chuàng)設情境,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運用、學以致用?我想從以下兩方面談談我的看法。
英語教師應以情感人,讓學生從心底滋生對英語的喜愛之情。初一入學的新生面對英語這個新學科,內(nèi)心既激動興奮又畏懼膽怯。因此,教師要重視和他們的第一次接觸,以飽滿的情緒給他們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初中階段學生心理特點表明,學生學習興趣具有很大的分化性和選擇性。興趣在初中學生的無意注意中具有巨大的作用,學生一旦對某學科或活動感到有興趣,就能長時間地、積極地從事這種學習和活動。我在新生入學之前總是先做好一件事:讓英語在教室布置中隨處可見。如一張有形有色的字母表,兩三條問候語或名言短句,學習園地上寫“Try yourbest!”在宣傳欄上寫“Have a look atme carefully!”在榮譽欄上貼“Congratulation!”等等。盡量讓學生對英語產(chǎn)生親切感。
1.第一堂課教師要鼓勵學生開口
鼓勵學生開口、增強學生信心是教師的工作。以親切的態(tài)度、溫暖的笑臉,在簡短的開場白后,直奔主題,帶領他們大聲唱“ABCD...”對話從簡單的問候開始,大聲地、流利地、自然地進行對話。要確保每個人都開口,老師要給每個學生足夠的關注,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被期待做好。讓學生從能在全體同學中說、能在小組中說,到自由地個人表達。
2.要善于表揚和批評
不要因為面對的學生多了,對表揚和批評就草率了。學生永遠在乎老師的評價。表揚和批評是教師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德和習慣、進行情感交流的手段。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明白,語言練習本身就是一個從犯錯糾錯到熟能生巧的過程,要放大膽子厚著臉皮開口說,要不怕別人笑話,克服羞怯和恐懼心理。當然,一味強調(diào)語言的準確性,有錯必糾,其結果常常是挫傷積極性,因此教師要暫時容忍學生口語實踐中的小錯誤,消除學生口語學習初期的緊張畏懼情緒,增強他們練習口語的興趣及運用口語的信心和勇氣。表揚會使師生感情貼近,使課堂氣氛融洽。寬松的課堂氛圍,靈活的表揚機制非常有利于初中生的英語口語學習。
3.開辦一些主題講座
在講座中,告訴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性;介紹好的學習方法,強調(diào)持之以恒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介紹中西文化差異……正如仁愛英語教師教學用書上寫道:“它帶著博大精深的語言文化走來,向我們展開了濃縮當今世界原貌的畫卷;它深入淺出地為我們展示生活的細節(jié),詮釋情感的真諦;它不僅給我們文化積淀,而且它那些最美最人性的元素將會通過語言一點一滴地浸染、滲透我們的血液;它讓我們胸懷天下,讓我們感覺我們不僅生活在中國,我們必然要面向世界,走向世界。”這樣的講座旨在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正確認識,端正學習態(tài)度,開闊視野,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1.引導學生開口說英語
首先,在教學中,教師要堅持“盡量使用英語,適當使用母語”的教學原則。這不僅可以增加學生英語的輸入量,為輸出奠定基礎,同時課堂上老師的英語表達本身就有一種示范引導的作用。你說得好學生才能說得好。畢竟,初一學生的口語操練就是從模仿開始的。然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仿照課文編對話、口頭造句,為逐步過渡到創(chuàng)造性口頭表達作鋪墊。如果條件允許的話,讓學生進行朗讀錄音,這樣更容易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流利而純正的發(fā)音會讓學生無比自豪,保持說的強烈欲望。從大膽模仿到說得好,再到敢說愛說,直到擁有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在模仿階段,教師一方面要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一些常見的問題也不容忽視,教師需要及時提醒,使學生改正。
2.引導學生用英語思維
多方位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多角度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用英語思維。在初一年起始階段,我們的操練大多是替代的、機械的,用來記憶某個簡單的句型,因為難度不大,這對學生正確流利地說出語言,調(diào)動大多數(shù)人參與有較好的作用,可是,久而久之,學生只是重復語言形式,對老師的示范產(chǎn)生依賴,遇到實際會話便有畏懼心理,不敢變通,不敢開口,日漸覺得乏味,失去興趣。所以,在學生有了一定基礎之后,教師應善于引導,把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激發(fā)出來。圖片、掛圖、簡筆畫、實物、多媒體等在這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使得課堂容量增大,增加了信息量和趣味性,課堂效率更高。①設置情境。根據(jù)教材需要可以把教室設置成博物館、太空、超市、醫(yī)院、圖書館、街道等,營造了氛圍,學生置身于情境中,樂于開口進行角色扮演活動。②課文故事介紹。教師用英語介紹故事內(nèi)容時這些教學輔助工具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提高語言理解能力,并對學生復述提供幫助。復述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活動,它不僅能幫助學生掌握文章內(nèi)容,而且也可以鍛煉語言組織能力、短時記憶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③看圖說話。教師不給予示范,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按自己的想法描述圖中的內(nèi)容。或結合聽力訓練,看圖聽錄音后口頭回答問題。通過圖片、實物等直接獲取信息,直接用英語思維,避免間接思維,或依賴課文短。我們閱讀時,若視幅相同,誰的停頓時間短,誰就能讀得快。
(3)利用上下文猜生詞
a.利用定義的線索
b.利用同義的線索
c.利用反義的線索
d.利用常識猜測詞義
2.理清閱讀文章的類型,使用不同的閱讀方法
閱讀理解文章主要包括科技類和人文類兩大類型。不同類型的文章無論是從結構上還是從內(nèi)容上都有著巨大的差異。因此,學生在進行閱讀理解時,首先要確定文章的類型,對于不同體裁不同種類的文章有針對性地采取不同的閱讀方法,從而提高自己獲取信息的效率。一旦確定了文章的類型,學生便可以在限定時間內(nèi)選用skim,scan,skip,careful reading等方法閱讀,尋找關鍵詞、主題句、情節(jié)、人物和觀點,理清文章的脈絡。
3.將精讀與泛讀有機結合
精度與泛讀是我們做英語閱讀理解的兩種重要的方法。對于不同的閱讀內(nèi)容、不同的閱讀題目,需要采取不同的閱讀方法。對于普通的閱讀理解的文章,沒有必要逐字逐句地推敲閱讀,應當首先快速瀏覽,通過泛讀大致了解文章的大意,然后根據(jù)閱讀理解后面的每一道小題目快速定位,鎖定重要信息,找到正確答案。對于較難理解的句子,則要采用精讀的方法,聯(lián)系上下文語境,推測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有利于更好地答題。
綜上所述,閱讀理解能力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初中英語教學的目標之一。英語閱讀也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外語信息、參加外語實踐活動的重要途徑。新課程改革強調(diào)在對待教學關系上,教師要幫助和引導學生學習,倡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因此,英語教師應不斷轉變思維,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引導和幫助學生培養(yǎng)濃厚的閱讀興趣,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文化背景知識,掌握科學的閱讀策略和方法,并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課外英語閱讀活動,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努力實現(xiàn)讓學生“愛上英語,從閱讀開始”的教學理想。
[1]龍榮蘭.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J].中學文科,2006(5):10-11.
[2]馬志華.新課標下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J].學周刊,2015(34).
[3]王雪嬌.淺談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J].讀寫算,2015(1).
[4]朱愛萍.試論英語閱讀理解監(jiān)控能力及其提高[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07(3).
·編輯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