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雪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qū)義堂鎮(zhèn)中心小學 山東臨沂 276000)
小學古詩詞的背誦策略
蘇曉雪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qū)義堂鎮(zhèn)中心小學 山東臨沂 276000)
古詩詞的背誦也是廣大小學生非常痛苦的事情,在教學中通過有效的方法提升小學生對古詩詞的背誦效率是每個語文老師所必須深思的事情。本文通過對小學生的學習特點、遺忘規(guī)律和古詩詞本身的意境和特色進行了小學古詩詞的背誦策略研究,以人教版教材中的古詩詞為切入點,讓學生在有效的課堂氛圍下“熟讀唐詩三百首”。
小學古詩詞 背誦 策略
古詩詞作為我國經(jīng)典的文化精粹,有著動人的意蘊和深刻的哲思,在小學階段有豐富的古詩詞閱讀和學習,這些古詩詞在很大程度上對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情懷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古典詩詞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感悟偉大的民族文化精粹,提升文化底蘊的同時也增加對民族文化的熱愛和民族自豪感。加上古詩詞本身所蘊含的意蘊對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感悟能力都有良好的推進作用。同時,古詩詞所蘊含的美感和精髓對小學生的德育和美育工作都有深遠的影響。一卷書香,三分詩意可以給學生的一生書寫良好的底色,因此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選取了大量優(yōu)秀的古詩詞,對這些古詩詞的背誦和感悟是小學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本文將從以下三個角度對古詩詞的背誦進行分析和闡述:
小學古詩詞的背誦策略
熱愛是一切學習熱忱的根源,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詞的熱愛是學生產(chǎn)生學習興趣,樂于學、愿意背誦的根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引導學生熱愛古詩詞,感受古詩詞中所蘊含的動人意境。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手段,展示故事中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作品的經(jīng)典,也從情境中了解作品所刻畫的內(nèi)容,這樣一來對學生的背誦也有著良好的引導作用。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的《清平樂·村居》中,就可以借助班級的多媒體,通過沙畫作品將那低小卻溫馨的茅檐,長著青草,細細流著的小溪慢慢繪出。然后幻化成一對老夫妻笑著出現(xiàn)在畫面上,鏡頭開始向遠,鋤豆的大兒子,織雞籠的二兒子,以及最后出現(xiàn)的那個,滿是笑臉的,在溪頭臥剝蓮蓬的小兒子,鏡頭回歸到小溪邊,回到茅檐下。學生可以一邊背誦一邊回憶這種場景,這樣作品的背誦就變得形象化和簡單化了。
當然,除了沙畫作品,音樂尤其是視頻在古典詩詞的描摹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可以讓學生在視覺化的感染下開發(fā)形象思維,促進記憶效果。教師應該充分借鑒既有的教學資源,尤其是多媒體資源,用詩歌、音樂甚至視頻片段等等創(chuàng)造出詩詞中所描述的意境,讓學生在這樣的意境中,找到詩歌的思路,愛上詩歌,這樣一來,背誦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小學生熱愛比賽,有良好的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點進行古詩詞的背誦。
在古詩詞的學習中,教師在課前準備的時候就可以將全班學生進行有效的分組,分組的水平應該沒有明顯的差異化,在分組中最好按照座次進行分組,然后小組的人數(shù)最好不要超過8人,在正式開始授課之前就可以讓小組通過自學的形式來朗誦古詩詞,然后通過幾輪比賽來進行詩詞的初步“背誦演戲”。當然,這種比賽設置要有規(guī)律性,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首先可以讓小組進行“速度接龍”,教師進行計時,每個小組每個人來讀一句詩,通過接龍來訓練學生對古詩詞的熟練程度。然后在讓所有學生都讀整首詩進行接龍。在朗讀速度的要求下,學生會迅速調(diào)動注意力,加強對詩詞的熟練程度。緊接著就可以進入相應的背誦演習中,也是通過沒人一句,每人全詩進行比賽,在這樣的比賽中,學生就已經(jīng)進行了大量的“演練”對古詩詞的熟練程度也會不斷加強。
當然,如果班額比較大的話,可以按照座次隨機分為兩組,在兩組中隨機選取參賽人次,要注意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競賽中,用小組的競爭和榮譽來引導學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提升記憶能力。在這樣的競賽中,學生帶著小組的榮譽感以及本身的好勝心,會更加容易集中注意力,使得背誦效果可以事半功倍。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的遺忘曲線在當今的背誦記憶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進行詩詞背誦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jù)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規(guī)律進行復習模式的構(gòu)建。
在對學生古詩文的背誦中,筆者根據(jù)艾賓浩斯提出的遺忘規(guī)律,制定了獨特的6+6復習模式。學生在進行詩詞的背誦中,可以按照循環(huán)記憶法進行記憶,例如在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學習的是范成大的經(jīng)典作品《四時田園雜興》,這首詩雖然意境淺顯,是一首質(zhì)樸的田園詩歌,但是對于學生來說,這首詩中的場景在記憶起來還是有難度的,因此在背誦的時候可以根據(jù)循環(huán)記憶法進行綜合背誦。
心理學家G米勒的魔數(shù)之七理論在我國的古詩詞中有著良好的應用,古詩詞作品普遍符合這一記憶規(guī)律,因此每句古詩詞的記憶是比較容易的,所以在背誦的時候,讓學生先背誦第一句“晝出耘田夜績麻”,然后背誦第二句“村莊兒女各當家”,在繼續(xù)背誦的時候要連起來第一句背前兩句,如此循環(huán),通過一邊背誦一邊復習的模式對古詩詞進行背誦。最終實現(xiàn)課堂上至少6遍的背誦,這也就是6+6復習模式的第一個“6”,課堂上的至少6遍的背誦。
當然,還要根據(jù)遺忘曲線,加強學生的課下復習背誦作業(yè)的布置,讓背誦得以延續(xù)。根據(jù)學生的遺忘節(jié)點,在當天、第二天、一周內(nèi)、單元檢測之際、期中考試之際、期末考試之際等至少6個節(jié)點提醒學生對古詩詞進行課下的背誦與記憶,讓學生在及時的回顧中,延續(xù)記憶。
古典詩詞中有著動人的意蘊,在某一天的某個場景下會帶給學生“似曾相識燕歸來”的感覺,大量古詩詞的背誦可以讓學生增加個人底蘊,“腹有詩書氣自華”,因此通過有效的策略加強小學生古詩詞的背誦對于小學生的學習乃至一生都有非常重要的基礎作用。本文結(jié)合教學實踐總結(jié)出了關于古詩詞背誦的幾條經(jīng)驗,希望能拋磚引玉,吸引更多的關注,共同為小學生古詩詞的背誦增添助力。同時,也提升小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讓這些詩詞作為精神食糧伴隨學生的一生,讓他們在今后的人生中能詩以明志,信手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