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輝
(吉林省榆樹市環(huán)城鄉(xiāng)雙井中心小學校)
基于言語行為理論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語研究
王亞輝
(吉林省榆樹市環(huán)城鄉(xiāng)雙井中心小學校)
小學語文是一門培養(yǎng)學生語言技能與文化素養(yǎng)的學科,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兒童期,由于還未形成自我學習、自我調(diào)整的能力,在語文課堂教學時,就需要教師通過言語行為對其進行引導、糾正與鼓勵。教師應從言語行為理論角度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語進行研究與探索,就是希望通過教師課堂評價言語行為能夠?qū)W生施加恰當?shù)闹噶睿M而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
言語行為理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教師評價語
言語行為理論是語言語用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最初是由英國哲學家約翰·奧斯汀于20世紀50年代提出的。根據(jù)言語行為理論的闡釋,我們說話的同時是在實施某種行為,說話者說話時可能同時實施三種行為:言內(nèi)行為、言外行為和言后行為。
言內(nèi)行為是指通過句法、詞匯和音位來表達字面意義的行為;言外行為是表達說話者意圖的行為,是在說某些話時所實施的行為;言后行為是通過某些話所實施的行為,它是話語所產(chǎn)生的后果或所引起的變化。舉例來說,當老師走進教室,說“請同學把窗戶打開”這本身就是一個施動的言內(nèi)行為;當教師走進教室,說“教室怎么這么熱呢!”其話語的言外之意是希望學生把窗戶打開;當教師說完“教室怎么這么熱呢!”有學生領悟了老師的意圖,主動將窗戶打開,這產(chǎn)生的就是言語后出現(xiàn)的行為動作——言后行為。
課堂教學評價語是指學生在完成某一規(guī)定任務時,教師通過自己的語言對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其中包括糾正、引導、鼓勵、批評等多種言語行為,而教師進行課堂教學評價的根本出發(fā)點應該是促進學生更好地發(fā)展。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發(fā)展,如何對學生進行恰當?shù)恼n堂評價,已經(jīng)成為教育界人士研究的熱點話題。
從言語行為理論的角度來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語不僅具有評判學生回答的言內(nèi)行為,而且對學生語文學習行為、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等方面有言外之意和言后之效。也就是說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堂評價時,其目的在于通過自己的言語,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對學生施動,使其產(chǎn)生“言后行為”,而當教師的評價語沒有對學生產(chǎn)生“言后行為”,抑或是“言后行為”不理想,通常會認為這樣的課堂評價語是無效的。
為了使小學語言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能夠充分發(fā)揮作用,使學生產(chǎn)生“言后行為”,使課堂教學能夠按照教師的預期效果進行,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考慮:
(一)強制性評價語——盡量避免
語言是具有藝術性的,語文教師作為語言文字的傳播者,在語言運用方面應該更加注重藝術性的培養(yǎng),針對小學生,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該以關愛為主,盡量避免使用強制性的評價語言,如:“這道題你必須給我做出來!”“這首詩你必須給我背下來!”“這個問題你必須給我回答出來!”等,像類似這樣的強制性評價語,會使課堂氣氛變得尷尬,而學生的心理除了逆反還會產(chǎn)生緊張與恐懼,這種課堂教學情景是與小學語文教育相違背的,同時從言語行為的角度來看,這種強制性課堂評價所產(chǎn)生的言外之意會使學生產(chǎn)生誤解,而其帶來的言后之意,也不會達到教師的預期效果。
(二)鼓勵性評價語——提高比重
從情感的角度來講,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是需要教師的呵護與關愛的,而小學語文教學目標不僅僅是使學生掌握漢語技能,更應該是使學生體會漢語文字中的情感。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課文閱讀情感,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堂評價時應該盡量多說出鼓勵性、表揚性的課堂評價語言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講解長春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我是男子漢》一文時,教師往往會在課文講解結(jié)束后提出開放性問題,如“你覺得什么樣的人是男子漢?”對于這樣的問題,如果學生在回答時表示沉默或回答效果不佳時,如果學生剛好是男生,教師就可以通過評價性語言對該學生進行鼓勵“老師覺得你就是男子漢,因為你……”,將學生日常表現(xiàn)的細節(jié)之處作為鼓勵的內(nèi)容,進而對學生進行激勵,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三)批評性評價語——適度得體
一味的盲目鼓勵在教師評價語中也是不可取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堂評價時,還是應該堅持適當批評的原則,如果教師不分是非對錯,都采取表揚式評價,表揚評價后的言后行為效果也會大打折扣,而對學生適度得體的批評性評價,對學生而言也是對其言語的一種糾正與刺激。我們強調(diào)可以采取批評性評價,但還要遵循適度得體的原則,即對學生進行批評的時候不可太過激而傷害學生自尊心,使學生產(chǎn)生逆反情緒,從而出現(xiàn)適得其反的“言后行為”。
本文在對言語行為理論闡述的基礎上將言語行為理論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語的使用相結(jié)合,希望能夠為廣大小學語文教育者提供必要的參考。
[1]劉麗書.小學語文課堂評價語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其策略研究:基于A校的個案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4.
[2]劉春芹.小學語文課堂評價語的有效性探討[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2(1).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