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邵武市明鴻中學 黃榮貴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與反思
福建省邵武市明鴻中學 黃榮貴
現(xiàn)階段,計算機網(wǎng)絡已經(jīng)應用于社會各個行業(yè),和人們的工作生活融為一體,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知識技能,成為了21世紀人才的一個重要標準。所以,對于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而言,怎樣有效提升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讓學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術知識技能,增強他們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本文結合筆者教學實踐,探討了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的一些教學經(jīng)驗。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反思
初中信息技術的主要教學目的在于讓初中生掌握基礎的信息技術知識技能,可以自主完成一些基礎性操作,同時在課堂中激發(fā)他們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培養(yǎng)初中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推進,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知識內容已經(jīng)更新,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已經(jīng)不符合新形勢的發(fā)展。很多學生都會感受到信息技術課堂變得些許乏味,理解難度也有一定的提高,進而導致很多初中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逐漸降低。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國內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體系也不是非常健全,而剛剛接觸信息技術這門學科的初中生其個人能力與實際水平也參差不齊。比如說中西部一些地區(qū)的學生在進入初中之前并未接受過系統(tǒng)化的信息技術教育,其對這門學科的認識也處于空白狀態(tài);但是沿海大城市的初中生因為從小就開始接觸計算機和信息技術課程,所以對相關操作與應用自然比較熟悉,對office軟件以及w indow s系統(tǒng)了解較多,基礎操作較為扎實。這樣的狀況導致很多教師在開展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無法準確地找到一個出發(fā)點,不能充分考慮到大部分學生的具體情況。另外,初中生缺乏實踐操作經(jīng)驗,教師的教學方法相對傳統(tǒng),無法與新課程改革相適應,教材內容與教學方式難以有效銜接,造成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難以提高。這樣的課堂會讓學生無法掌握實踐技能,只具備一些“紙上談兵”的能力,如此一來對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是非常不利的。
1.不斷改進教學方式。
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不斷改進與優(yōu)化教學方式,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我們應當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加強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互動,提升教學效率。第一,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我們在信息技術課堂中把班級內的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不管是理論知識的學習或者實踐上機學習,各個小組都屬于獨立的學習單位,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困難和問題,可以與組內成員進行溝通探討,實在無法解決再尋求教師的幫助,如此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同時還可以增強他們的合作意識。第二,善于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時代我們應善于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信息技術教學,比如說可以通過Q Q群、微信群或者電子郵件等方式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或作業(yè),學生也能夠利用這些平臺與教師進行交流,說出自己的學習技巧與心得。第三是在課堂中應當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正確認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當學生在小組合作、自主學習思考存在困難時,教師可適當?shù)剡M行引導,針對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可著重提出并進行講解,借助于互動的方式來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2.積極組織課堂活動。
作為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不能夠單單局限在課堂中,同時還應當不斷拓展教學模式,積極組織課堂教學活動,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一方面是組織興趣小組活動,例如根據(jù)初中學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強的規(guī)律,把信息技術教學從課堂中拓展到課外,在課后與學生一起建立信息技術活動小組,把學習興趣較高的學生組織在一起,讓其自由組織活動,同時鼓勵更多的學生參加,培養(yǎng)他們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另一方面是組織設計展覽活動,在實際課堂教學時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基礎的知識內容,同時還應當把學生的一些優(yōu)秀成果展示出來,比如說學生制作的比較好的頁面排版和網(wǎng)頁設計,利用全班巡回展覽的方式來激勵他們,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強化教師指導工作。
教師指導對于開展好信息技術教學是非常關鍵的,而在指導時我們必須要考慮到學生的參與,要努力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機會來讓學生獨立的思考。教師可設置學習任務,要求學生嘗試獨立解決。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應確保學習任務的實際操作性,避免學習任務過于簡單或者過于嚴苛。例如在教學w ord編輯的過程中,教師首先將不同的操作按鈕功能對學生進行大概的解釋,之后再設置格式操作任務,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或者以小組為單位完成。為增強教師指導的有效性,也能夠在課前設置學習任務,給學生更多的準備時間,再按照學習任務的具體難度予以指導。同時,在指導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支持學生創(chuàng)新,同時也應當確保學生可以掌握信息技術最基本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巧,從而幫助初中生增強信息技術的綜合應用能力,讓學生具備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我們在進行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時必須要積極改進和優(yōu)化教學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讓信息技術課堂變得更加豐富有趣,確保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實踐與思考。另外教師需要加強引導,讓學生能夠將掌握的知識都應用于實踐中來,促進信息技術教學目標的最終實現(xiàn)。
[1]喬春濤.對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6(11):109-110
[2]平麗雅.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文學教育.2016(0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