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禧(特級教師)
“文化語文工作室”成立于2008年12月。通過雙向選擇,15名教師走到了一起。大家認同用文化的課堂擦亮學生的眼睛,培養(yǎng)學生文化的心靈,把最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的種子熔鑄在兒童的血脈里。幾年來,工作室以“過一種審美的語文人生”為目標,倡導做一個熱愛生活、熱愛兒童、熱愛文學、熱愛藝術的文化語文人。誠懇率真、感覺敏銳、志向高潔、內(nèi)心豐富,葆有自然天性、不失赤子之心。通過成員共同的教育生活,把自己的人格、心志自然地融會到語文教育中去。
我們深知,文化不是一個可以輕易涉足的地帶,觸及它需要足夠的勇氣、膽量和底蘊。在共同的信念背景下,工作室立足打造充滿審美氣質(zhì)、研究氣質(zhì)、學術氣質(zhì)的共同體。通過構筑共同的讀書生活、研究生活、實踐生活,積淀教育底氣,生長教育靈氣,享受創(chuàng)造激情,形成研究型、學術型的研究團隊。
著名文化學者皮爾森曾經(jīng)說過:“文化”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動詞。我們的理解是,由于文化是一種內(nèi)在的、精神性的象征,不像器物世界的建造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應,所以,它的形成必然是一個逐步積累、積淀、濡化的過程。兒童學習語文如此,我們做教學研究亦如此。“文化”的本源意義上就有“耕種”的含義,具有行動的特質(zhì)。不過,在我們看來,行動研究應當有一種追求高遠、卓越智慧的價值追求。從“技”的經(jīng)驗成熟,到“道”的境界領悟,從追求教學行動的精細、教學藝術的精彩,到凝練教學生命的精華,反復磨礪,飽嘗酸甜苦辣,積累智慧,升華自我。這,正是“濡化”的過程,具有文化的內(nèi)涵。我們立足國家課程,并向外拓展,建設富有文化含量的語文課程群,比如“意象主題審美閱讀課程”,“兒童文學閱讀課程”“經(jīng)典吟誦課程”“日常生活語言實踐課程”等等,通過學習和比較新課標、新課堂、國外課程標準與我國課程標準等等,提升研究能力。多年來,無論是對教材文本的多元解讀,文化意象的深刻領悟,“文化”過程的把握,編制《閱讀手冊》的文化視野,抑或閱讀途徑的創(chuàng)設,閱讀指導策略的研究,文學語言和實用語言的不同教學策略,文學閱讀課程和語文生活課程的建構等等,都莫不如此。我們的體會是,教學研究需要扎根大地持之以恒的田野精神和精耕細作的功夫。
在形成課程群的過程中,我們以課堂教學研究為主陣地,涉及不同文體的教學風格;探究主題閱讀教學“教什么,怎么教和如何評價”的有效路徑;實踐“語文課堂學習方式的變革”;專題研究“活動,給語文課堂帶來了什么”等等,經(jīng)由同題異構等方式,從教材解讀到目標設定,從板塊設計到理念詮釋,不斷超越。在新課標的引領下,建構“文化語文”的理論框架,完善實踐樣式,形成經(jīng)典模式,在建構和完善的過程中,不斷提升研究含量和學術含量,更加明晰、豐富和發(fā)展教學主張和教學風格,對“文化語文是什么”作出新的通俗易懂的回答,朝著語文教學的大視野、大格局不斷努力。
我們深知,現(xiàn)代教學是一項學術事業(yè),需要學科學術積淀,不斷汲取人類文化的優(yōu)秀成果,來更新知識結構,完善教育理念,優(yōu)化教學方法,形成完美人格。語文教師,扮演著人文教育最重要的角色,堪稱人類和民族文字、文學、文化的“赫爾墨斯”(信使之神)。通過語文教育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語言的熱愛,自己首先要對母語懷抱一種最高意義上的虔誠與敬畏,讓語言成為自己棲息生長、安頓生命的精神家園。一個閱讀視野寬廣的老師,一定能旁征引博,妙語連珠,讓兒童思想的觸角伸向四面八方。
我們努力倡導工作室老師的大學視野,讓讀書和寫作成為日常生活方式。針對學科特點和發(fā)展需求,我們開始艱辛而甜蜜的文化之旅?!痘貞浐驮捳Z之鄉(xiāng)》《語文教學解釋學》《美學四講》《情境教育的詩篇》……成員“凌云青竹”在博客中寫道:《談美書簡》翻開第一頁后,我便被朱光潛先生的文筆、思想所深深吸引。美學涉及文藝理論、心理學甚至哲學,詩詞、雕塑、建筑、音樂、美術,包羅萬象。怎樣欣賞美?如何提高審美的品味?朱光潛先生深入淺出,把深奧的美學思想用通俗、流暢的文筆表達出來……全體成員的閱讀涉及哲學、美學、文學、藝術、歷史、心理學、倫理學、教育學等諸多領域。在“教有文化的語文,培養(yǎng)有教養(yǎng)的兒童”的美好追求下,首先讓自己成為有文化教養(yǎng)的人。當下語文教學的舞臺是豐富多彩的,我們博采眾長,又獨自形成個性。
大自然是人類的母親,在很大意義上也是人類的導師。當文學意象審美閱讀課程啟迪著我們的思路時,我們也學會用心靈的眼睛和耳朵注視并傾聽自然萬物的呢喃細語。野花、蘆葦、夕陽、小溪……我們尋找著那“兩千年的眼睛”,并和兒童一起,讓自己的眼睛一點一點地醒來,洞見、發(fā)現(xiàn)、覺察。認識自我,認識自然,認識生活。我們的審美經(jīng)驗成就著孩子們的課堂,孩子們的審美經(jīng)驗成就著我們的課堂。在上海,徜徉于宋慶齡、陶行知、賀綠汀、蔡元培、魯迅、張愛玲等文化名人的故居,讓思想穿越時光的隧道,讓心靈慢慢地純凈;在北京,“跟著課本游首都”,長城、故宮、頤和園、北京現(xiàn)代文學館,領悟中華文化的大氣與博厚;在蘇州大學文學院,體驗大學生活,經(jīng)歷豐富的“文化之旅”;在首都大劇院,欣賞名劇,拓展文化視野。這樣的文化活動,熏染著自己的審美氣質(zhì)。
教師腳踩在泥土芬芳的“教育大地”上,必然提升實踐智慧。文化語文團隊研發(fā)了72個單元432篇的晨誦內(nèi)容,建設比較完善的晨誦課程,養(yǎng)成“誦讀與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習誦優(yōu)美的母語,體驗美好的情懷。師生共同傳達愉悅、飽滿的精神。我們研發(fā)百部“大眼睛電影欣賞課程”,倡導“耳朵也能閱讀”。老師們研發(fā)《大眼睛電影欣賞手冊》,繪制欣賞地圖。讓光影照童年,藝術養(yǎng)靈性?!耙庀笾黝}審美閱讀課程”,選擇具有民族文化烙印的“文學意象”進行重組重編教材,《螢火蟲》《蝴蝶翩翩》《梅花朵朵》《花間一壺酒》等等,適合每一個年級閱讀的課程建構起來了。大家一起觀課研課,通過系列實踐研究,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工作室成員就這樣,深度卷入課程研發(fā),從不同的層面來解讀、詮釋、豐富和發(fā)展文化語文的主張。我們以一個個項目研究為突破口,在自主選擇、共同研討中形成教學的個性。比如,曹亞男老師的經(jīng)典吟誦教學;馬娟鑫的兒童詩教學;王敏老師的班報習作課程;盛美老師的文化識字課程;高姍姍的講述與聆聽課程……在這些課程與教學的研究中,提升自己的學術素養(yǎng)。
我們倡導的審美人生中,應有一種圣潔的教育情懷。我們和公益基金會組成聯(lián)盟,赴安徽霍邱、貴州正安等貧困地區(qū)進行公益閱讀推廣。孩子們“聽繪本講故事”的神情讓我們動容。多少個暑假,工作室老師有許多時間在山區(qū)度過。其實,不只是我們的上課、報告給老師們送去經(jīng)驗,而是當?shù)氐男iL、老師在貧困地區(qū)依然堅守教育理想,擁有教育情懷感動了我們。此后,我們的閱讀推廣活動一直送到寧夏海原、海南澄邁。教育需要信仰,需要夢想,需要持之以恒的堅守。
近幾年來,因為卓越成效的工作,工作室先后獲得“南通市優(yōu)秀教師群體”、“海門市卓越教師群體”等榮譽。全體成員參加省內(nèi)外交流學習培訓活動數(shù)百余次。在教育部首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評比中,《文化語文教育研究》榮獲二等獎。
過一種有文化的生活,我們?yōu)橹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