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對當下補課機構泛在現(xiàn)象的理性思考

2016-03-02 20:05:33馮文全楊慧
現(xiàn)代教育科學 2016年7期
關鍵詞:私學機構發(fā)展

馮文全,楊慧

(西華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四川南充 637009)

?

對當下補課機構泛在現(xiàn)象的理性思考

馮文全,楊慧

(西華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四川南充 637009)

如今有償補課占據(jù)著一席市場,補課機構隨處可見,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源在于當前高考制度的推波助瀾,外加家長“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熱切心理。在這兩大外力的作用下,補課機構泛在現(xiàn)象隨之而生。為此,社會各界呼吁為“補課熱”降溫,各種打擊、取締之聲躍然紙上。但是,面對這種現(xiàn)象,我們不要一刀切,簡單粗暴地取締補課機構。從哲學、教育史、教育心理學、教育經(jīng)濟學等多學科視角進行分析,可看出補課機構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及合理性,我們應選擇正確的路向,引導補課機構科學健康地發(fā)展。

高考制度補課機構補課熱

在高考制度的大背景下,“分數(shù)至上”取代了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理念,在學校教育中占據(jù)著半壁江山。為了學生能夠在考試中脫穎而出,為了滿足自己的期盼心理,家長們也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來幫孩子提分,補課機構由此產(chǎn)生,且逐漸演變成泛在的趨勢。它們以查漏補缺、提升成績?yōu)檗k班宗旨,以迎合家長學生的需求,并迅速占據(jù)市場。面對補課機構的泛在現(xiàn)象,社會大眾反映學校教學質量下降,教師在上課時總會“留一手”,讓學生在課后有償補習。在利益的驅動下,教師的師德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加之一些不富裕的家庭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也盲目地跟隨大眾補課,經(jīng)濟頓顯拮據(jù)。在這樣的情形下,禁止補課的呼聲日益高漲。面對大家的呼聲,筆者認為有必要理性地對待這個問題,理性地看待補課機構存在的必要性及價值。本文將從哲學、教育史、教育心理學、教育經(jīng)濟學等方面來進行思考。

一、 補課機構產(chǎn)生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的多學科分析

事物的產(chǎn)生、發(fā)展都有其相應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正如黑格爾所說:“現(xiàn)實性是必然性與合理性之和?!盵1]哲學中的必要性是指客觀事物在聯(lián)系和發(fā)展過程中合乎規(guī)律的、確定不移的趨勢,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必要性是由事物內部矛盾所決定的本質的聯(lián)系,產(chǎn)生于事物內部的主要原因,在發(fā)展過程中居于支配地位,決定著事物的發(fā)展方向;合理性即為合目的性,在倫理學上為合乎倫理道德規(guī)范,如教育的合理性即促進兒童身心發(fā)展,使人的潛能得到充分展示和發(fā)揮。我們應看到現(xiàn)實存在的事物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不能將某一事物或理論全盤否定,應秉持中庸立場,做到相互融通。比如高考制度,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有的人將新課改倡導的素質教育當作應試教育的對立概念,把中小學教育中的應試現(xiàn)象完全歸咎于高考競爭,主張廢除高考制度來推行素質教育,但是高考制度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在教育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果廢除高考制度,我們如何有效地選拔出有能力的學生繼續(xù)接受高等教育?我們總不能以學生的家庭背景、膚色、身高等外在條件來選拔學生吧[2]?高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素質教育的實行,但是我們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應理性對待,讓二者相互融通。

眼下的補課機構也受到了同樣的“待遇”,人們像對待高考制度的負面影響一樣來對待它,要求社會禁止開辦補習班,取締補課機構,但是卻忽視了補課機構內在的積極作用。

(一)從哲學視角來看,一個事物的產(chǎn)生是內外力共同作用下的結果,我們不能全盤否定補課機構的價值

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的發(fā)展是內外因共同作用下的結果。內因是事物自身運動的源泉和動力,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發(fā)展變化的第二位原因,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由是觀之,補課機構、“補課熱”的產(chǎn)生也是內外因共同作用下的結果。學生有求知、有補知識要點的欲望,內部有動機、有需要,再加上外部高考制度、家長心理做推力,在內外力作用下,補課機構便應運而生了。我們不能否定一些孩子在補課中得到提升的事實,雖然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利益至上會扭曲補課機構設置的初衷,導致打壓補課機構的呼聲日益高漲,但是在看待一個事物時,我們既應看到內因,又要看到外因,要堅持內外因相結合的觀點。從哲學視角看,補課機構有其合理性:從個人層面來說,補課機構作為教育事業(yè)的組成部分,可以促進學生學業(yè)的發(fā)展;從社會層面來看,補課機構作為正規(guī)教育、學校教育的輔助和補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能夠優(yōu)化教育市場,促進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因此,我們應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在看待補課機構的問題上,我們更應理性,因為確實一些成績較差的孩子需要通過補課來提升自己,我們不能剝奪孩子在校外接受新知識、獲取知識途徑的權利。

(二)從教育史角度來看當下補課機構存在的價值

春秋時期,隨著“經(jīng)濟下移”和“政治下移”,官學失去了政權的依托,貴族壟斷的文化學術向下層擴散,出現(xiàn)了“學術下移”的現(xiàn)象[3]。“學術下移”為私學的發(fā)展提供了條件,從而促進了教育對象的擴大,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tǒng),使文化知識傳播于民間。此后,隨著私學的進一步發(fā)展,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現(xiàn)象,稷下學宮就是百家爭鳴的縮影。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創(chuàng)辦私學時更是豐富了私學的內涵,他在創(chuàng)辦私學過程中提出的“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觀點依然值得學習和踐行。

我們眼下的補課機構就好比當時的私學,小范圍地組織學生上課,為學生查缺補漏,但是現(xiàn)在的補課機構與當時的私學又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就拿孔子舉辦的私學來看,二者的聯(lián)系在于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二者都會向學生收取一定的費用?,F(xiàn)在的補課機構不用多說,當時的私學也是會收取一定費用的。孔子雖然提出“有教無類”的民主教育主張,但是他招收學生也有最低的條件:“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論語·述而》)也就是說,但凡是交不起學費的學生,只要送上十條干臘肉充當學費,也是可以就學的,孔子從來不會把他們拒之門外。其次,二者都會有意識地運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孔子善于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別差異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并且在他創(chuàng)辦的私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正所謂“中人以上,可以與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與上也”。(《論語·雍也》)現(xiàn)在的補課機構雖然沒像孔子那樣將因材施教思想發(fā)揮到極致,但是補課機構也會根據(jù)學生已有的基礎、自身的薄弱點為學生制定適合他們的學習課程,比如學生英語基礎薄弱,那么補課機構會依據(jù)這點有針對性地為其開設英語課程。第三,二者的教育目的也是有一定聯(lián)系的。現(xiàn)在學生參加補課機構就是盡可能地掌握知識,在考試中提升成績,考取理想的學校。當時的私學也有這樣的教育目的,“學而優(yōu)則仕”體現(xiàn)的就是這一觀點??鬃映珜зt人政治,主張學而優(yōu)則仕,也就是學習達到優(yōu)異的程度就應該入仕從政。然而,私學與現(xiàn)在的補課機構也存在一些不同之處:

首先,在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上二者不同。孔子創(chuàng)辦的私學中教學方法多樣,側重學、思、行并重,“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便論述了學習與思考的關系??鬃釉谥v學的時候注重啟發(fā)、誘導學生,他主張對學生的教學應該做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而現(xiàn)在的補課機構為了節(jié)省時間,也為了能讓學生在一定時間內接受更多的知識,他們采用的教學方法往往是單一的講授法,學生只是在聽、在記所謂的重難點,整個教學過程中沒有完全參與進去;其次,二者的教育內容是不同的。據(jù)《論語》記載:“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即孔子在私學中以文獻、品性、忠實和信實教育學生。蒙學作為私學的一部分,強調蒙童應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生活習慣,教育內容主要來源于通行的蒙養(yǎng)教本“三、百、千”。而當前的教育機構對學生的教育內容主要依據(jù)高考科目來進行,范圍局限于考試大綱,“為考試而教”;第三,二者的區(qū)別也表現(xiàn)在道德教育上。上述的品性、忠誠和信實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鬃又鲝垼骸靶杏杏嗔Γ瑒t以學文”,在他的整個教育中,道德教育居于首要地位,貫穿于文化知識學科中?!叭省焙汀岸Y”是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仁者,愛人”,從“仁”出發(fā),強調培養(yǎng)人們 “愛人”的情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啟發(fā)人們內在的道德自覺,在道德修養(yǎng)的方法上也提出精辟的見解,概括起來就是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內省改過。而當前的教育機構卻沒有這方面的教育,補課機構在高考制度的影響下過分對學生進行智力方面的教育,忽視了德育。在筆者看來,這是當前補課機構與私學最大的不同之處。

但是補課機構在一定程度上發(fā)展了現(xiàn)代“有教無類”的思想。這樣說有一定的現(xiàn)實依據(jù)。在高考制度的影響下,追求學生的升學率是普遍現(xiàn)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尤其在小升初、初三、高三這幾個“關鍵”階段,一些教師為了提升自己的教學效果,拉升班級平均分,會尋找各種方法達到自己的“目的”,最常見的就是不讓學習落后的學生參加任何考試,更嚴重的是直接勸退,剝奪學生受教育的權利。筆者身邊就曾有過這樣的例子,有的學生因為自身理解力、接受力低于一般人,從小學開始就被剝奪考試的權利,老師對其學業(yè)不聞不問,任其自生自滅。

在這樣的趨勢下,補課機構或許是一個學生學業(yè)出現(xiàn)轉機的契機,它可以根據(jù)學生自身的知識掌握程度對其進行教授,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在沒有升學壓力的情況下,補課機構能夠接受任何有求知欲的學生來上課,確實像有的學者所指出的那樣,是古代“有教無類”理念的當代發(fā)展[4]。

(三)從教育心理學角度來看補課機構存在的必要性

教育心理學認為,人的發(fā)展包括身體和心理兩方面的發(fā)展。人的身心發(fā)展的主要特點有四個:發(fā)展的順序性、發(fā)展的階段性、發(fā)展的不均衡性和發(fā)展的差異性。發(fā)展的差異性主要指由于人的發(fā)展的主客觀條件不一樣,即遺傳、環(huán)境、教育和其自身主觀能動性的不同,在身心發(fā)展上存在著個體差異性。

個體差異包含認知差異和性格差異,教育必須以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別是認知發(fā)展的水平和特點為依據(jù)[5]。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特點與學習成績緊密相關。由于學生的認知方式不同,所以即使在同質分層的班級中,學生間掌握知識的快慢也是存在差異的,如獨立型的學生可以內化理解知識點,對于知識的掌握較快;而依存型的學生則需要老師、同學的深入講解,掌握知識較慢。在認知速度與學習成績有關的情況下,在高考指揮棒的影響下,教師只會跟著大局走,在升學壓力的背景下,教師不會刻意停下腳步專門關注某個理解力較差的學生,所以好學生與較差的學生就這樣被區(qū)分開來,長久下去,那些所謂的差生事實上就會被老師“拋棄”。

教育教學尤其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在掌握知識的問題上,學生的步調不可能協(xié)調一致,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參差不齊。在這一點上,補課機構可以為這類學生查漏補缺,梳理知識點,促進其對疑難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四)從教育經(jīng)濟學角度來看,校外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力資本和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

教育經(jīng)濟學指出,教育在經(jīng)濟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中處于戰(zhàn)略地位,具有先導性、基礎性和全局性作用。教育功能伴隨著社會的進步而不斷產(chǎn)生新的變化,在經(jīng)濟和社會改革的大潮中逐漸成為經(jīng)濟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的先驅[6];教育的首要功能是培養(yǎng)人才,人力資本的積累是拉動經(jīng)濟發(fā)展的巨大動力,沒有相當數(shù)量和質量的人才作為基礎,難以實現(xiàn)經(jīng)濟社會的協(xié)調發(fā)展。所以,教育能夠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教育經(jīng)濟學歸根結底是經(jīng)濟學的一個分支,談到經(jīng)濟學,我們不可避免地會談到市場經(jīng)濟。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具有平等性、法制性、競爭性和開放性等一般特征。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人力、物力、財力進入市場,以市場為平臺進行合理配置。教育與物質形態(tài)商品市場、人才市場也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通過教育對人才和勞動力價值的作用而反映出來。勞動力存在于人體內,投入市場作為交換對象的勞動力是一種特殊的商品?!斑@個商品具有一種獨特的特性:它是創(chuàng)造價值的力量,是價值的源泉,并且在適當使用的時候,是比自己具有的價值更多的價值的源泉”[7]。勞動力價值表現(xiàn)在:花費一定數(shù)量的價值,使人能夠發(fā)展自己的勞動能力和獲得一定的技能。

補課機構是教育發(fā)展的一種形式,它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像上述提及的,補課機構可以為大量的大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讓他們這樣具有勞動力價值的人員在真實的教學演練中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當然還可以幫助他們減輕家庭負擔,促進自身價值的提升。此外,課桌、投影儀等物質形態(tài)的教學設備的使用也可以拉動社會相關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這一原因就無限地開辦補課機構。本質上講,補課機構的設置更多的是幫助學生提升自己。因此,我們應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理性地發(fā)展補課市場,促進社會資源的合理運用。

(五)從邏輯學視角來看,一味地追求取締補課機構的做法嚴重違背了充足理由律的基本要求

充足理由律在普通思維,特別是在論證中具有獨特的作用。充足理由律的基本內容:在思維或論證過程中,任何一種思想、事物的形成總是有它充足的理由,可用公式表示:A真,因為B真,并且B能推出A。這里A表示的是所要確定為真的思想,B表示確定A為真的理由,B能推出A表示B與A間的邏輯聯(lián)系。充足理由律的基本要求:第一,理由必須真實;第二,理由與推斷之間有著必然的邏輯聯(lián)系,即從理由能夠必然地推出論題[8]。

補課機構、“補課熱”的產(chǎn)生是符合充足理由律的。高考制度、家長的殷切盼望這一理由是真實的。在高考指揮棒的影響下,“分數(shù)決定著一切”,所以家長、學生為了得到一個理想的分數(shù)而不斷尋求“靈丹妙藥”。在這一理由的推動下,如何在短時間內讓學生的成績快速提升就成為了老師、家長和學生共同關注的焦點。因此,“開小灶”、參加輔導機構補習的現(xiàn)象就順理成章了。

二、規(guī)范補課機構、促進社會辦學健康發(fā)展的路徑選擇

在上述的分析和闡述中,我們了解到補課機構存在的一些原因及當前社會大眾對補課機構抵制的現(xiàn)象。也從各學科角度闡述了補課機構存在的價值及必要性。確實,補課機構有積極的一面,面對該補、愿補的學生來說,徹底取締補課機構對學生的發(fā)展是不利的。在承認當前有一些質量不高的補課機構擾亂教育市場正常運轉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如何幫助補課機構科學、健康、合理地發(fā)展呢?

(一)從政府層面來看,要依法規(guī)范社會辦學,促進辦學質量的提升

政府應出臺相應的法律來引導民間辦學,注重非學歷教育。1995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國家鼓勵企業(yè)事業(yè)組織、社會團體、其他社會組織及公民個人依法舉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2003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第三條規(guī)定:民辦教育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的組成部分,國家對民辦教育實行鼓勵、大力支持、正確引導、依法管理的方針。從上述的法律條文中可以看出,政府對于民辦教育是持支持和允許態(tài)度的,這為個人辦班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缺乏自我約束力以及無質量的機構是不應當存在的。

現(xiàn)在的補課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呈現(xiàn)出來,為了使自己的機構獨具特色,創(chuàng)辦者們也花費了頗多心思。比如,有的著重宣傳自己的辦班理念,有的側重宣傳自己的教學方式以及師資配備,更有甚者將注意力用在補習機構的名稱上,什么“巔峰教育”、“成才教育”……這些“高大上”的名稱比比皆是。但是我們必須理性地認識到,空喊口號而沒有實在辦學基礎的機構是不應該存在的。缺乏教育理念的人士辦班只是為了利益,他們的這些方式只是為了吸引家長的眼球,擴大招生量而已。所以,我們應嚴把審批關,規(guī)范補習班的辦學資質。具體可以像營業(yè)執(zhí)照申請那樣,對于辦班人士來說,他們也有必要申請辦理一個執(zhí)照,嚴格按照規(guī)定及要求辦補習班,定期或不定期地接受檢查,使學生在質量有保證的補習班中真正“補”有所獲。

(二)從社會層面來看,應正確引導“教育市場”,不能將補課機構產(chǎn)業(yè)化

產(chǎn)業(yè),即從事生產(chǎn)的行業(yè)。概念都有狹義與廣義之分,從狹義上來看,產(chǎn)業(yè)是生產(chǎn)物質財富的行業(yè),是人們謀生的行業(yè);從廣義來看,它還包括精神生產(chǎn)、完善人類自身的生產(chǎn),這些都是無法通過財富和金錢加以計量的[9]。不可否認,一些人辦班是為了謀利,他們完全將補課機構視為掙錢的工具,在這樣的目的下,他們收取高額的補習費用,但是提供的教學質量卻遠遠低于其所收的費用。這樣,補課機構就被完全產(chǎn)業(yè)化了,完全與金錢捆綁在一起,不利于教育市場的健康運轉。我國《教育法》規(guī)定:教育本身就是為了社會發(fā)展,教育工作是培養(yǎng)人的崇高事業(yè)。它雖然對于個體而言是謀生手段,但對于整個教育事業(yè)來說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產(chǎn)業(yè),它的崇高使命是全面提升人的素質,全面推動社會進步,如果完全與金錢掛鉤,那么教育事業(yè)就不會那么崇高和神圣了。所以,我們應正視補課機構存在的目的,回歸教育的本真,讓教育市場和諧而健康地運轉,滿足學生求真、求知、求善的需求。

(三)從補課機構自身來看,應嚴格按照相關標準辦班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設立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必須具備下列基本條件:有組織機構和章程;有合格的教師;有符合規(guī)定和標準的教學場所及設施、設備等。教學設施的完備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所以在辦班時個體要規(guī)劃好自己的辦學場地及相應的教學設備。筆者曾親眼目睹過一些不合格的辦學機構,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大量地招收學生,但是為了節(jié)省自己的辦班開銷,便在教學場地及設備上做文章。屋內的課桌都是從別處淘來的二手桌椅,有些桌椅甚至存在安全隱患,真可謂做到了“開源節(jié)流”。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得不到保障,怎么能靜下心來好好補習呢?所以,補課機構應有與辦學規(guī)模相適應的教學場所,給學生一個寬敞、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保證老師和學員的人身安全,嚴格按照應該具備的條件開辦補習機構。

(四)從教師方面來看,要加強補習機構的師資隊伍建設

學生學習是否能“補”上短板,教師是關鍵。在學生獲取知識、技能的過程中,教師是不可或缺的“引路人”。因此,補課機構吸收優(yōu)秀的教師是很有必要的。在聘任教師時,要嚴格篩選,具備教師資格證是不可缺少的,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另一個重要的要求是吸收一些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使他們對學科知識體系把握透徹,可以很有條理地為學生講授重要的知識點,對于重點、難點把握準確,而且優(yōu)秀的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自身的能力水平有選擇地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

優(yōu)秀教師是提升補習機構形象、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但是值得強調的一點是,補習機構不能從學校中找在職教師為補習機構代課。教育部出臺的《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規(guī)定》(以下簡稱《規(guī)定》)首次專門明確規(guī)定禁止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避免在職教師出現(xiàn)分身乏術、精神不濟、“不務正業(yè)”等現(xiàn)象。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同時接任好幾份工作,可以肯定地說會顯得“力不從心”。作為在職老師,同時接任兩份教學工作,長時間下來勢必會影響本職工作,也會影響補習機構的教學,所以本著為學生負責、對工作負責的態(tài)度,在職教師也不應去補課機構代課,在職教師要做到“在其位,謀其教”,全心全意在學校授課教學,專心教書育人而心無旁騖;另一方面是為了避免在職教師與補課機構結成“利益共同體”,替補課機構做宣傳。這樣,教師會不專心教學,會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學習設置懸念和障礙,學生要想掌握重難點及相應的解題技巧,必須課后在教師所在的補習機構進行有償補習,這種做法會嚴重沖擊了學校教學,而且教師自身師德也會遭受嚴峻考驗[10]。所以,禁止辦班機構聘用在職教師是十分必要且合理的,但是《規(guī)定》中將退休的中小學教師排除在外,這是基于合法性的考慮。

(五)從經(jīng)濟角度來看,補習機構的社會職責是“謀學”而非“謀利”,只應收取合理的補習費用

合理的補習費用是補課市場健康、正常運轉的保障?!把a課熱”現(xiàn)象的興起跟盲目追求受益有直接關系,家長為了孩子的發(fā)展會不惜財力、物力,所以補課機構市場前景良好。一些補習機構打出VIP、一對一教學、根據(jù)學生的薄弱點有針對性地上課的旗號來收取高額的補習費用,這就出現(xiàn)了許多“高價低效”的辦學機構亂象。補習機構應明白自身的辦學目的是幫助學生查缺補漏而非盈利,是“謀學”而非“謀利”的。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市場經(jīng)濟的運行無疑依靠的是利益的驅動,因而主觀上不可不講求功利,不能不關注個人利益,但是客觀上我們還是要以學生的提升為前提,這樣從長遠來看機構,才會有穩(wěn)定的生源??尚械姆椒ň褪呛侠硎杖⊙a習費用。補課機構應參照教育部、當?shù)亟逃职l(fā)給教師的代課費等為依據(jù),參照物價局的相關條文合理地收取學生的補習費,這樣才能有效杜絕亂收費的現(xiàn)象,也可以減輕家長的經(jīng)濟壓力,使想要補習的學生都能夠補得起課。

補課機構有其自身存在的價值,應學習老子的“中和”和孔子的“中庸”思想,對待任何事物都要保持冷靜和中立的客觀立場,在看到事物不足的同時,又要看到它的優(yōu)點和長處,要持一種辯證的否定觀,不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11]。在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補課機構的出現(xiàn)是有一定根據(jù)和緣由的,我們不能盲目放大它的缺點,也不能完全無限制地任由其自由發(fā)展,擾亂“教育市場”,應理性地看待,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引導補課機構科學、合理、健康地發(fā)展,使學生真正 “補”有所獲。

[1]羅素.西方哲學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758-759.

[2] 馮文全.教育沉思錄[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13-18.

[3] 孫培青.中國教育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70.

[4] 夏學鑾.學有所教:有教無類的現(xiàn)代選擇[N].中國教育報,2008-01-14.

[5] 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58-61.

[6] 靳希斌.教育經(jīng)濟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07-108.

[7]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69.

[8] 姜全吉,遲維東.邏輯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99-200.

[9] 夏茂林,馮文全.教育產(chǎn)業(yè)化批判[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2):123-126.

[10] 禹旭才,楊鳳娥.教師誠信:問題及代價[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1):146-148.

[11] 馮文全.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152-153.

(責任編輯:申寅子)

Rational Thinking to the Ubiquitous Phenomenon of Training Agencies

FENG Wenquan , YANG Hui

(CollegeofEducationalScience,ChinaWestNormalUniversity,Nanchong,Sichuan637009,China)

The phenomenon of “paying for making up classes” occupying a seat in the market and training agencies are everywhere nowadays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s of current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and parents' high expectations. Under the action of these two external forces, the ubiquitous phenomenon of training agencies appears. Therefore, the social from all walks of life call to cool the “hot” phenomenon of taking extra lesson, which leads to all kinds of blow and the voice of the ban appearing in the paper. However, in the face of this phenomenon, we are against the “one-size-fits-all” to clamp down these agencies. From philosophy, logic,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we can see that the valued lesson agencies has its necessity and rationality of existence, so we should choose the right way to guide the valued lesson agency get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development.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training agencies; crazy for taking extra classes.

2016-04-07

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國家一般課題“中國傳統(tǒng)蒙學的德育思想研究”(編號:BEA150074)。

馮文全(1960-),男,四川渠縣人,西華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四川省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教育學原理、德育原理、教育經(jīng)濟與管理。楊慧(1991-),女,山西五臺縣人,西華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論、基礎教育。

G459

A

1005-5843(2016)07-0094-06

10.13980/j.cnki.xdjykx.2016.07.018

猜你喜歡
私學機構發(fā)展
邁上十四五發(fā)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砥礪奮進 共享發(fā)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fā)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一周機構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機構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機構凈增倉股前20名
一周機構凈減倉股前20名
淺析東漢的私學與士人
黑龍江史志(2015年9期)2015-07-10 11:55:06
私學模式對現(xiàn)代高職思政教育的啟迪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fā)展
汽車零部件(2014年9期)2014-09-18 09:19:14
横峰县| 聂拉木县| 开平市| 永城市| 正宁县| 乌兰县| 屯留县| 高台县| 崇州市| 微博| 永清县| 南靖县| 桦南县| 莲花县| 肇州县| 法库县| 萨嘎县| 正安县| 荣成市| 奉化市| 白山市| 陵川县| 叶城县| 利川市| 普陀区| 兰州市| 溆浦县| 承德县| 墨竹工卡县| 芦山县| 和林格尔县| 绥中县| 湖口县| 安化县| 峨眉山市| 博野县| 龙井市| 长丰县| 河北区| 易门县| 鹤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