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琴(哈密市第七小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哈密 839000)
?
小學語文閱讀與作文教學整合模式的探究
陳淑琴
(哈密市第七小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哈密839000)
摘要:語文是教育部規(guī)定的義務(wù)教育階段最基礎(chǔ)的課程,也是培養(yǎng)學生健康思維的重要手段。在小學語文的組成成分中,閱讀與寫作是學生基本文學素養(yǎng)的集中展現(xiàn),因此,教師應該加強引導,力求將閱讀與寫作進行整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寫作技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主要結(jié)合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具體案例進行分析,并給出相應的整合建議。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作文整合模式
一般來說,絕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學只注重字詞的積累辨析以及課文的背誦,往往忽略了學生的課外閱讀和寫作技能培訓,使得其閱讀、寫作水平一直得不到提升,以至于到了高年級失去學習的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這兩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在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的同時提升寫作水平。[1]
小學語文是語言習慣形成的基礎(chǔ)階段,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提高寫作能力大有裨益,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當中,將閱讀與寫作相融合,使二者相輔相成,并且在一定情況下教師應該加強這些方面的積極引導,力求將閱讀與寫作進行整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以提高寫作技能。將閱讀和寫作教學相結(jié)合,能夠增強小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應該加強這些方面的積極引導,廣泛的閱讀可以使學生掌握更為豐富的寫作素材,同時還能開闊眼界,隨著素材的不短積累,小學生在寫作時逐漸有物可言、有情可發(fā)、有話可寫,這即是將閱讀與寫作相融合的重要意義。[2]
1.廣泛閱讀積累素材,為寫作奠定基礎(chǔ)
閱讀和寫作是知識在人頭腦中不斷轉(zhuǎn)化的成果,閱讀是知識的輸入,在頭腦中經(jīng)過一系列的加工轉(zhuǎn)而將知識通過文字傳達出來,這就是知識的輸出過程。因此,寫作是以閱讀為前提的,只有前期經(jīng)過不斷地儲備,才能厚積薄發(fā),寫出好的文章。因此,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在閱讀時注意好詞佳句以及寫作方法的積累,可以為自己的作文增光添彩。尤其是典型名人的事跡,更應該注意積累記憶,可以在作文中作為觀點的支撐材料,有利于使作文的論述更加全面和具有影響力。
比如在學習課文《詹天佑》時,文中將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時不畏艱難,為了祖國的榮耀,都能想盡一切辦法戰(zhàn)勝它,并最終完成自己的使命。這是一個犧牲自己為國家榮譽而斗爭的典型形象。教師可以提醒學生積累這種形象,并將其恰當運用到寫作當中。還有一些自然景觀的細致描寫,比如,在《黃果樹瀑布》中,作者有這樣一句“好像一匹寬幅白練正從織布機上瀉下來”用來比喻瀑布在飛落時的壯觀景象。還有《錢塘江觀潮》中作者關(guān)于漲潮時聲音的描寫,用詞精準恰當。通過此類語句的積累,學生可以逐漸感受到寫作的無窮魅力,并有效地將人文知識運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
2.在閱讀中不斷溫習寫作技能,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
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嘗試著運用學過的寫作技巧進行分析,鞏固技能,并進一步反思自己的文章,找到提升的空間,在寫作中適當模仿課文中的寫作方法甚至名詞佳句,進而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只有在不斷地觀摩和模仿中找到自我提升的方法,才能強化寫作技能,并找到適合自己的風格。
比如學習《少年閏土》這篇以人物描寫為主,環(huán)境描寫為輔的文章時,教師應該使學生抓住其本質(zhì)并結(jié)合文章的寫作特色進行分析,閏土在瓜地看護西瓜的一段描寫中,運用了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細節(jié)描寫等手法,將閏土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出來。教師應該在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時將此類的表現(xiàn)手法一一展示,便于學生強化記憶,從而更好地運用到寫作當中[1]。
3.在閱讀中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
對于小學生來說,往往還沒有形成穩(wěn)定的思維方式以及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閱讀是一個重要手段。作者在創(chuàng)作一篇文章時,往往有特定的目的,一般來說是為了表達某種特定的情感,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往往是主要目的,也就是賞析一篇文章的價值所在。對于一個話題的提出,通常情況下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因而形成了議論的不同方向,在這些方向中,包含偏離正確價值觀的方面,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評判能力,在摒棄錯誤觀念的同時,深化加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進一步完善人格,不斷成長。
比如在學習《有的人》這篇抒情性詩歌時,就要對這一時期的背景以及作者的寫作目的有大致了解。知道這篇文章是臧克家在參加魯迅先生逝世13周年紀念活動后,為紀念魯迅為人民鞠躬盡瘁一生而寫的,贊頌其甘為孺子牛的偉大氣節(jié)。因此,為了表達對魯迅先生的無限敬仰和敬佩之情,作者在文中說道“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他活著是為了多數(shù)人更好地活”。[2]學生在深入體會作者思鄉(xiāng)情感時也牢記了人民永遠會記住為人民而活著的人這一真理,從而想成正確的價值觀,并且很容易生活中挖掘類似的人物進行寫作。
4.將閱讀與寫作緊密結(jié)合,加強寫作訓練
一般來說,教師在寫作課上大部分都是先規(guī)定寫作要求,或命題作文,或給定材料作文,讓學生在思考之后下筆寫作。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思維一直被束縛在給定的材料或者題目當中,很難組織成優(yōu)秀的作文。教師可以在寫作課之前搜集相關(guān)典型的寫作材料或者參考例文,并就其對學生進行詳細講解,包括人物描寫、環(huán)境烘托、細節(jié)描寫、側(cè)面烘托等寫作手法以及整體的排篇布局,使學生有整體的思路,并要求學生根據(jù)所學到的某一點或幾點進行實踐運用,將閱讀與寫作緊密結(jié)合,強化寫作技能的記憶和訓練。
比如在學習課文《懷念母親》時,作者將真正的母親與祖國聯(lián)系起來,指出兩位母親在其生命中的重要地位。在課文結(jié)束之后,教師們可以根據(jù)“母親”這一話題讓學生進行寫作訓練,并運用課文中出現(xiàn)的某幾種寫作手法。從而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以及靈活運用能力[3]。
小學語文是語言習慣形成的基礎(chǔ)階段,良好的閱讀習慣將決定寫作技能的高低,在此過程中,教師的積極引導顯得尤為重要,應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強化寫作技能并積累有用的素材,并將其用于寫作,逐漸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這將會使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有較大提升,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劉立燕.如何改革小學作文教學[J].小學生作文輔導(教師適用),2011 (04).
[2]吳健英.小學語文讀寫結(jié)合探微[J]教育科研論壇.2008(10).
[3]庚鑫.低年級“識字、閱讀、作文”一體化發(fā)展的探究[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