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華 梅 均(重慶青年職業(yè)技術學院)
“體驗·互動·合作”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模式的內涵、特點和意義
張慶華 梅 均
(重慶青年職業(yè)技術學院)
“體驗·互動·合作”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模式著重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體驗、互動和合作。著重探討其科學內涵、特點和重要意義。
體驗;互動;合作;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隨著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進一步深化及課程改革的逐步推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迫切需要改變過去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忽視內化、知行脫節(jié)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積極體驗、互動合作、勤于動手,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的多種心理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走出“自我中心”,關注學生真實的心理健康狀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的投入、心靈的溝通、理念的認同、體驗與感悟,關注學生心理行為的訓練。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一門集知識、體驗和活動為一體的綜合性課程?!绑w驗·互動·合作”的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受到了廣泛重視。“體驗·互動·合作”的教學模式主要著重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體驗、互動和合作,是指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guī)律,通過創(chuàng)造實際的或重復經歷的情境和機會,呈現(xiàn)、再現(xiàn)、還原教學內容,使學生在親歷的過程中理解并建構知識、發(fā)展能力、產生情感、生成有意義的教學觀和教學形式。大學生心理健康課體驗式教學強調以學生為本,尤其強調問題的現(xiàn)實性、情境體驗性和思維發(fā)展性,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教師預先設置的系列活動中,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在體驗中交流,在交流中成長。
目前許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針對性和實效性上與當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需求還存在一定差距?!绑w驗·互動·合作”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模式主要注重過程的體驗性,強調方式的合作性,關注主體的互動性。
1.注重過程的體驗性
許多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重視心理學基本理論的講授,忽略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及如何解決心理問題的具體指導;一部分教師把心理健康教育課當做心理活動課,雖然提供了心理體驗的過程,但是不注重討論分享和歸納總結,淡化了心理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意義。因此,“體驗·互動·合作”運用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注重學生的心理體驗過程,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心理發(fā)展的變化,從而改變自己的認知和態(tài)度,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2.強調方式的合作性
我國學者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學模式的研究趨于分散,大家都從不同的目標取向來研究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這必然會導致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殊性和個體性,而不具有普遍性和整體性。
3.關注主體的互動性
無論何種課堂教學都需要教學主體的積極參與,“體驗·互動·合作”教學模式運用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旨在讓學生和教師作為雙主體的身份參與教學,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要接受者,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和指引者,教學智慧在主體的互動性中產生,從而提高大學生健康教育的課堂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從被動地學,變?yōu)橹鲃拥貐⑴c。
近年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2001年3月16日,教育部下發(fā)了《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要求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03年,教育部、團中央正式確立每年5月25日為“全國大中學生心理健康日”,呼吁全社會關注大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由此可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1.“體驗·互動·合作”的教學是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實效性的重要途徑
為了全面更好地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全面了解掌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全面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不斷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學生符合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我們必須積極探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根據(jù)一項以全國12.6萬大學生為對象的調查顯示,80%的大一新生存在適應不良、人際關系緊張等心理健康問題,90%以上的在校大學生存在焦慮、人際溝通問題、緊張等心理健康問題。因此,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強大學生心理抗壓能力已經成為當前大學教育的重點內容,有效地改革“體驗·互動·合作”教學模式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具有現(xiàn)實意義。
2.“體驗·互動·合作”的教學可以增強學生自我調節(jié)和自我教育能力
“體驗·互動·合作”的教學模式主要著重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體驗、互動和合作,對傳統(tǒng)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手段和方法進行整合,抓住“體驗·互動·合作”的教學模式特點,搭建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新平臺,探索“體驗·互動·合作”的教學模式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徑。創(chuàng)新心理健康課堂教育教學,把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相結合,充分利用心理社團、心理咨詢中心和社會團體的作用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和抗壓能力。
[1]宋志英,嚴云堂,吳云助,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滿意度調查[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2).
[2]馬桂蘭.體驗式教學模式在高職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時代教育,2014(21).
注:本文系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5SKG269;重慶青年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學改革項目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4069JG2015105。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