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德語表達中的英語句法遷移

2016-03-02 01:23:56
廈門理工學院學報 2016年4期
關鍵詞:句首語序德語

洪 瀟

(廈門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 福建 廈門 361024)

?

德語表達中的英語句法遷移

洪瀟

(廈門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 福建 廈門 361024)

以德語為三語的學習者在進行德語表達時,謂語、賓語、表語及狀語在句中的位置都會受到來自先前習得的二語——英語句法的遷移影響。英語語法中沒有對動詞位置的明確規(guī)定,位于句首的通常是主語,狀語一般位于句尾;而在德語語法中,動詞有固定的占位,位于句首的除了主語,還可能是賓語、表語或其他句子成分,句中狀語的位置也十分靈活。在以德語為三語的習得過程中,應注重語際比較,以促進來自二語(英語)的正遷移,減少負遷移。

語言遷移;語際比較; 三語習得;德語;英語

現(xiàn)代社會人際交往和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使語言的重要性日益增強,隨著全世界學習第三種語言的人數(shù)的逐漸增加,三語(L3)習得中的語言遷移現(xiàn)象日益引起語言學家的關注。語言遷移是由目的語和先前習得的(可能是不完善的)語言之間的相似及差異所引起的影響。遷移不僅僅是傳統(tǒng)的遷移研究中所指的來自學習者母語(L1)的影響,還可以指學習者已經(jīng)習得的或未完全習得的任何其他語言知識對于新語言習得的影響[1]。也就是說,三語(L3)的習得過程不僅會受到來自學習者母語(L1)的影響,還會產(chǎn)生來自二語(L2)的遷移。

目前,國際上對于L2的地位及其在三語習得中的作用已經(jīng)有了充分的肯定和較為深入的研究,而我國三語習得的研究起步相對較晚,開始于本世紀初,涉及的語言種類也相對單一,對L2的地位和作用也較缺乏系統(tǒng)深入的分析。

隨著我國與德國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具有英語基礎的學生選擇德語專業(yè),或把德語作為第二外語。英語與德語同屬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西日耳曼語支,是親緣關系十分接近的兩種語言。由于德語與英語具有較高相似度,學習者先前又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因此,以漢語為母語,英語為第一外語(L2)的學習者在學習第二外語德語(L3)時,常常將英語學習中形成的知識結構習慣性地代入到德語學習中,在語音、語義、拼寫、句法、語篇和文化概念各個層次發(fā)生語言遷移現(xiàn)象。而由于漢語和德語分屬漢藏和印歐兩大語系,客觀語言距離較遠,加之學習者對漢德語言距離的主觀估計也較遠,所以德語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漢語遷移遠不如英語明顯。另外,與英語等其他語言不同,德語的語序比較自由,大多數(shù)句子成分都可以放在句子的不同位置。但語序比較自由,并不意味著可以隨便安排語序,相反,句子成分的排列是有規(guī)則的[2],所以語序的學習也是德語學習的難點之一。為此,本文以英語句法對于德語語序的遷移作用為范例,考察德語學習中英語遷移現(xiàn)象的發(fā)生和存在,以期為語際比較補充更豐富的內容,為三語習得提供有益借鑒。

一、英語句法對德語謂語位置的遷移

1.正語序和反語序中的動詞占位

在德語中,謂語動詞的位置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正語序,謂語動詞放在主語之后的第二位;另一種情況是反語序,把句中其他成分放在句首,謂語動詞則仍跟在后面居于第二位的位置[3]。德語中可以置于句首的句子成分比英語更多樣,需要使用反語序的情況也比英語更豐富,不僅賓語和表語可以位于句首,時間和地點狀語、情況說明語(一般為副詞或形容詞)也均可前置,整個句子相應地要采用反語序。而英語陳述句除了表示強調和以never、only、so、neither、nor、not little、then、there等開頭的句子是反語序外,其他句子都是正語序。如

例1[漢]我們今天進城。

[英]Today we go in the city.(即便時間狀語位于句首,整句話依然保持正語序不變。)

[德]Heute gehen wir in die Stadt.(時間狀語位于句首,句子為反語序,動詞仍占第二位。)

例2[漢]也許我可以幫助你。

[英]Maybe I can help you.(即便副詞位于句首,整句話依然保持正語序不變。)

[德]Vielleicht kann ich dir helfen.(作為判斷說明語的副詞位于句首,句子為反語序,動詞仍占第二位)

許多德語學習者由于受到英語句法和陳述句語序的影響,當碰到狀語、副詞或形容詞前置于句首時,經(jīng)常錯誤地把謂語動詞置于主語之后,而未能放在句中第二位。比如,德語學習者在翻譯例1的句子時,會仿照英語中“Today we go in the city.”的語序而說成“Heute wir gehen in die Stadt.” 而例2的句子也會由于受到“Maybe I can help you.”的語序影響而被說成“Vielleicht ich kann dir helfen.”

此外,在德語主從復合句中,如果從句位于主句之前,主句也必須使用反語序,即謂語動詞在前,主語在后,形成“從句+謂語動詞+主語+其他成分”的結構。這一結構仍符合德語陳述句中動詞占第二位的規(guī)則。而在英語中,從句的位置對于主句語序并無影響。例如:

例3[漢]我們不知道他是否結婚了。

[英]We don’t know whether he’s married./ Whether he’s married we don’t know.(從句位于主句之后或之前,主句均使用正語序)

[德]Wir wissen nicht, ob er verheiratet ist./ Ob er verheiratet ist,wissen wir nicht.(從句位于主句之后,主句采用正語序,謂語動詞在全句中占第二位;從句位于主句之前,主句采用反語序,謂語動詞在全句仍中占第二位)

與例1和例2中動詞占位的錯誤類似,德語學習者在表達例3時,也常常會按照英語主從復合句的正語序規(guī)范,把主句的謂語動詞放在主語之后,形成如“Ob er verheiratet ist, wir wissen nicht.”的表達。

2.尾語序中的動詞占位

英語從句使用陳述句的語序,即主語在前,謂語在后。而德語的從句與主句在語序上有顯著差別,其主句中的謂語動詞一般位于第二位,而在從句中,謂語動詞都置于句尾,又稱尾語序(部分偽裝從句例外)。例如:

例4[漢]你準時上班很重要。

[英] It’s very important that you go to work on time.(謂語動詞go在主語you之后)

[德]Es ist sehr wichtig, dass du pünktlich zur Arbeit gehst.(謂語動詞gehst置于句尾)

在德語初學者的實際表達中,例4常會被表達成“Es ist sehr wichtig, dass du gehst pünktlich zur Arbeit.” 或“Es ist sehr wichtig, dass du gehst zur Arbeit pünktlich.”由于英語中沒有尾語序,從句仍采用陳述句語序,所以在英語句法的慣性思維影響之下,德語學習者很容易不假思索地把從句中的謂語動詞gehst置于主語du之后,而沒有遵從德語從句尾語序的規(guī)則,把謂語動詞置于句尾,從而產(chǎn)生語法錯誤。

從以上4個例子可見,德語句子中的動詞有其固定的位置,雖然德語的語序比較自由,但動詞的占位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在陳述句中,動詞占第二位;在從句中,動詞占末位。然而英語語法中并沒有關于動詞位置的明確規(guī)定,英語句子中的動詞并無固定的占位。學習者無法從原有的英語知識中獲得有關德語動詞占位規(guī)則的正遷移。同時由于學習者接觸德語之前普遍有多年的英語學習經(jīng)歷,受英語表達習慣的影響和制約,所以此類受到英語句法負遷移影響而產(chǎn)生的語序錯誤在德語學習者中非常普遍。德語初學者無論在口頭還是書面的表達中,以英語句法進行排列的句子隨處可見。

二、英語句法對德語賓語和表語位置的遷移

在德語中,除了主語經(jīng)常位于句首外,句首還會出現(xiàn)狀語、賓語、表語等其他句子成分。而英語中除個別強調句型之外,通常是主語位于句首。如

例5[漢]我們不喜歡他弟弟。

[英]We don’t like his brother.(主語位于句首)

[德]Seinen Bruder m?gen wir nicht.(賓語位于句首,句子為反語序)

例6[漢]我不是圣人。

[英]I’m no saint.(主語位于句首)

[德]Ein Heiliger bin ich nicht.(表語位于句首,句子為反語序)

在語義理解上,學習者常會受到來自現(xiàn)代英語陳述句語序的影響,產(chǎn)生錯誤。因為現(xiàn)代英語的陳述句慣常采用SVO(主謂賓)或SVP(主系表)結構,置于句首的成分一般就是該句的主語,謂語動詞位于主語之后,賓語和表語通常出現(xiàn)在句末。在理解英語句義和判斷句子成分時,語序是一個重要判斷要素。所以當遇到賓語和表語前置的德語陳述句時,學習者容易錯把句首的賓語和表語當作該句的主語來進行理解和翻譯,如例5和例6常會被誤譯為“他弟弟不喜歡我們”和“圣人不是我”。

想要排除此類負遷移,學習者應充分理解德語句法的獨特性,即德語的句子成分位置相對靈活,判斷句子成分不能僅憑借語序,也不能依靠詞語在句中的所處位置,而應根據(jù)德語自身語法特點使用有別于英語的判斷方法。與英語僅有主賓兩格不同,德語共有四個格;英語動詞只有第三人稱單數(shù)形態(tài)稍有變化,而德語動詞的人稱變化要復雜得多。德語的這些語法特點都可以成為分析句子成分的重要依據(jù)。首先,可以根據(jù)格的形態(tài)進行判斷。主語為第一格,賓語受不同的謂語動詞支配,通常為第四格或第三格,以及少量第二格。如例5中,“我們”(wir)是第一格形態(tài),即主格;而“他的弟弟”(seinen Bruder)是以第四格的形態(tài)出現(xiàn)的,所以判斷其為該句的賓語而非主語。其次,可以根據(jù)謂語動詞的形態(tài)進行判斷,因為謂語動詞和主語始終保持人稱上的一致。仍以例5為例,謂語動詞m?gen(喜歡)是第一人稱復數(shù)形式,與“我們”(wir)在人稱上是一致的,所以判斷wir是該句主語。

三、英語句法對德語狀語位置的遷移

在英語中,除了頻度副詞(always, seldom, hardly等)之外,狀語一般位于句尾;而在德語句中狀語位置比較靈活,既可位于謂語動詞之后賓語之前,又可位于句首;某些情況下,如對特定內容進行強調時,也可像英語一樣位于句尾。比如:

例7[漢]他兩點去上學。

[英]He goes to school at 2 o’clock.

[德] (1) Er geht um 2 Uhr zur Schule.

(2) Um 2 Uhr geht er zur Schule.

(3) Er geht zur Schule um 2 Uhr.

雖然在標準德語中,類似例7之 (3)出現(xiàn)的實際頻率低于(1)和(2),但(3)在德語初學者的表達中出現(xiàn)的比例卻大大高于(1)和(2)。究其原因,是由于受到英語表達習慣的影響,把狀語放在了句尾。

德語句子在使用情態(tài)動詞、可分動詞、帶zu的不定式和動詞完成時態(tài)時,句子中都存在一個框架,即所謂的“框型結構”。隨主語人稱變化的變位動詞(情態(tài)動詞、可分動詞詞干或助動詞)位于句中,而動詞的另一相關部分(實義動詞、可分動詞前綴或第二分詞)置于句尾,狀語、賓語和其他句子成分要放在兩者構成的框架之內,構成框型結構。而漢語和英語中沒有這樣的結構。例如:

例8[漢]我在電影院見到了舒爾茨小姐。

[英]I’ve seen Miss Schulz at the cinema .(地點狀語位于句尾)

[德]Ich habe Frau Schulz im Kino gesehen.(地點狀語位于助動詞habe和第二分詞gesehen構成框架之中)

例9[漢]足球賽于八點鐘舉行。

[英]The football game begins at 8 o’clock.(時間狀語位于句尾)

[德]Das Fu?ballspiel geht um 8 Uhr los.(時間狀語位于可分動詞losgehen的詞干gehen和可分前綴los構成框架之中)

因為漢語和英語中都沒有框型結構的概念,學習者無法獲得概念遷移,所以框型結構在中國學習者的思維中完全是空白。因此,學習者常會忽略德語句子中框架的存在,不把狀語放在框架之中,而按照英語習慣把狀語一律放在句尾。比如例8中的句子就會表達成“Ich habe Frau Schulz gesehen im Kino.”或者將例9的句子表達成“Das Fu?ballspiel geht los um 8 Uhr in Frankfurt.”

雖然某些情況下,框架之外也可以放置句子成分,即所謂的“破框”,但“破框”的運用通常是在特殊情況下,如句子成分過多過繁,需要使其結構清晰化,或者出于主觀的情緒、強調的需要等。從語法上看,把狀語放在句尾并不是普遍的,更不是必須的。因此,德語學習者在學習中應著重強化框型結構的概念,牢固樹立框型結構的意識;在進行表達時,應結合表達內容和句子結構的具體情況,比如有無需要強調的內容,句子是否包含過多成分引起理解困難等等,來判斷是否需要“破框”。同時,還應充分認識到德語中狀語位置的靈活性,合理確定狀語在句中的位置,不可一概放在句尾。

四、結語

德語學習中來自英語的遷移廣泛存在,學習者先前的英語基礎在德語學習中發(fā)揮著特殊作用。這種特殊作用首先在于,來自英語句法的遷移可以是一種有益的學習資源和教學資源。因此,教師可以事先預測學生的學習難點,合理確定教學重點,借助相似性、差異性等現(xiàn)象開展語際比較和對照,促進正遷移的發(fā)生。同時也必須認識到,遷移也可能成為學習者掌握新語言的干擾和障礙。語言學家Lado[4]認為,語言遷移現(xiàn)象是語言習慣中的主要障礙,主張在教學中通過語言對比,促進正遷移的發(fā)生,防止和糾正負遷移。了解英語遷移的存在和影響,努力在學習和教學過程中運用比較法促進來自英語的正遷移,減少負遷移,是德語學習者和施教者面臨的重要課題。

另外,在學習和教學中對英德兩種外語進行比較時,應抓住受英語干擾的關鍵問題展開對比,不可隨意濫用對比;一旦對比太多,就會適得其反,給理解帶來障礙,為記憶帶來混淆。在進行比較學習和比較教學的同時,還應該通過口語互動、擴展閱讀和多媒體手段強化已學語法規(guī)則的應用和練習,以助于德語語感的建立。

[1]ODLIN T.Language transfer: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2001:171-202.

[2]魯?shù)婪颉せ糌惛瘢瑸鯛柼K拉·霍貝格.杜登德語語法[M].朱建華,尚祥華,賈慧蝶,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4:378-380.

[3]王兆渠.現(xiàn)代實用德語語法[M].6版.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4: 461.

[4]LADO R.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M].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57.

(責任編輯馬誠)

The Transfer Impact of English Syntax on German Expression

HONG Xiao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Languages,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men 361024,China)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ird language acquisition,syntactic structures of L2 have constant transfer impacts on L3.German(L3) learners are often influenced by English(L2) syntax in their expression regarding the position of predicate verb,object,predicative and adverbial.In English grammar,there are no rigid rules on verb position;subject is plac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entence,and adverbial is often put at the end of the sentence.While in German,predicate verb occupies a fixed position in a sentence;subject,object,predicative or other sentence constituents can all be plac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entence,and the position of adverbial is flexible.Therefore it’s advisable for German learners to use inter-lingual comparison in L3 learning to promote positive transfer from English and improve German learning efficiency.

language transfer;inter-lingual comparison;third language acquisition;German;English

2016-03-27

2016-08-12

洪瀟(1984- ),女,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德語語言學。E-mail:joycehong8411@163.com

H33

A

1673-4432(2016)04-0075-05

猜你喜歡
句首語序德語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文化交流(2019年1期)2019-01-11 01:34:26
英語倒裝句用法歸納
語序類語法填空題的解題技巧
as引導狀語從句的倒裝語序
漢韓“在”字句的語序類型及習得研究
合作學習在大學德語閱讀課中的應用
哲學“專業(yè)德語”教學研究初探
外語學刊(2016年4期)2016-01-23 02:34:18
丹麥小店流行取“難聽的”德語名
論句首“正是”的篇章功能
當代修辭學(2012年2期)2012-01-23 06:44:08
until和till
垣曲县| 元江| 龙川县| 保德县| 繁峙县| 宽城| 安康市| 广南县| 安阳市| 西乌珠穆沁旗| 邹城市| 南陵县| 九寨沟县| 勃利县| 柘城县| 柏乡县| 兰考县| 疏勒县| 固阳县| 铁岭县| 新沂市| 监利县| 荥经县| 衡阳市| 商城县| 云浮市| 广汉市| 郑州市| 辽阳县| 巴里| 墨玉县| 宜君县| 资源县| 永和县| 株洲市| 辽中县| 榆林市| 平定县| 榕江县| 绥中县| 绥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