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福田區(qū)福南小學 李玉芳
一節(jié)數學課對語文老師的啟示
□ 深圳市福田區(qū)福南小學 李玉芳
我是一名小學語文老師,在網絡上看了黃愛華老師執(zhí)教的“認識三角形”,深深地被這個數學老師所吸引,品味黃老師的教學藝術,感受最深的有三點。
一是老師把每一個學生當做一個生命體去對待。
黃老師說:“讓你在空格中畫一個三角形,你會說些什么呢?你怎樣向別人介紹?在這一過程中你就在思考了,在說的過程中你就學習了,所以說是問題讓學習發(fā)生?!边@樣不用生硬地告訴學生學習目標,學生自然積極主動地學習了。
二是拋磚引玉,循循善誘。
黃老師說:“剛剛這段時間的學習是不是有問題發(fā)生?”學生說:“三角形有一樣的也有不一樣的?!绷硪粚W生說:“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這是三角形的共性。有一個角就有一個頂點,有三個角就有三個頂點?!?/p>
黃老師板書: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接著說“有一個角就有一個頂點,那黑板上的‘三個頂點’有沒有必要寫上去?”他還拿著黑板擦故作擦拭狀,“擦還是不擦?”停頓三秒。(此處的體態(tài)語恰當地引起學生思考)
生1:“三個角三個頂點”很重要,不能擦。
生2:可以擦。
生3:留著吧,這樣嚴謹。
師:我喜歡你用的“嚴謹”這個詞。數學就是嚴謹的。
黃老師的課堂是學生的“主場”。學生們對問題的爭辯,他會耐心等待學生組織語言總結,再漫長的等待也是值得的。接著黃老師說:“其實我剛才的問題不是隨便問的,課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知識叫‘高’!‘高’是在哪里?”原來如此!重點是要引出“高”的概念。他循循善誘地引導學生換位思考,課堂的思考變得更有深度了。黃老師圍繞“大問題”教數學,學數學變得看似簡單,卻學得扎實,像游戲一樣輕松有趣味。不經意間踐行了中年級學段數學新課程標準:初步養(yǎng)成樂于思考、勇于質疑、實事求是等良好品質。
三是在觀察、猜想、驗證等活動中,發(fā)展合情推理能力。
續(xù)上,黃老師問:“課本中有高,高在哪里?”
生:高是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對邊的垂線……
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比較清楚地表達自我的思考過程與結果。黃老師的課堂看似設計了幾個簡單的大問題,每一環(huán)節(jié)卻都滲透著數學思想?!跋虼蠹医榻B一下你畫的三角形?”學生暢所欲言,有的說到三角形的三條邊,有的說他畫的三角形有三個頂點,有的說三角形很穩(wěn)定。我真奇怪!這些知識,學生們都掌握了,這節(jié)課還講什么呢?聽完了黃老師的課才恍然大悟,初始讓學生畫三角形正是黃老師之高明所在。
上課不是演戲,不是在演別人設計好的臺本,不是在背臺詞般地背教案,不是為了展示自己多么高超的技藝,不是為了親和而親和;上課就是上課,是在詮釋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是在為學生營造愉快高效的氛圍,是要為學生做必要的引領,是要給學生充分活動、展示的空間,是要讓學生學會思考,是與學生思維、情感的交融。上課,眼中心中只能有學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黃老師這位數學老師的課對我這個語文老師的啟發(fā)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