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奇
群文閱讀,就是把一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組合在一起,而后師生圍繞議題進行閱讀和集體建構(gòu),最終達成共識的過程。和單篇的課文教學相比較,就是由重視局部的知識、技能的精熟學習的模式轉(zhuǎn)變?yōu)殛P(guān)注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閱讀方法學習的模式。筆者進行了有機整合的嘗試實踐,并運用了數(shù)學教學中“加減乘除”的優(yōu)化策略,以期盼我們的課堂少一些困惑,多一些突圍!
一、“加法”策略——蛻變的超值享受
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語文學科必定和其他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語文課堂不能拒絕其他學科的進駐。我們有時可用“加法”的原理,為學生學語文、用語文開辟廣闊的時空領(lǐng)域,讓語文學科與藝術(shù)、信息技術(shù)、科學、思品、綜合等學科有機融合,這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是語文教學的價值取向,也是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的訴求和目標。
語文課本中有許多課文都與自然科學知識有緊密的聯(lián)系?!镀压ⅰ愤@篇童話故事,告誡學生“不要被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這一道理,但同時也蘊含了一個隱性的自然常識:像蒲公英這類植物,在泥土里才能茁壯成長。教學時,筆者將單元練習3中“種子的傳播”與課文整合在一起進行了群文教學,不僅讓學生明白故事中的道理,形成不同的價值取向,而且還讓他們同步了解了植物種子靠風、水、昆蟲、動物、自身彈射等多種多樣的傳播方式。
群文閱讀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從文本信息的獲取上使用“加法”原理,重要的是在有限的時間里,通過閱讀方式的疊加策略,引導學生快速提取信息,綜合思考,分析比較,形成概括、歸納等閱讀能力。群文閱讀教學,學生一節(jié)課要閱讀多篇文章,用得比較多的是默讀和略讀、瀏覽,這也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閱讀方式,我們要有意識地滲透這些快速閱讀的策略。如教學略讀課文《我和祖父的園子》的群文閱讀,初讀課文時,要求學生快速默讀課文,可以一句一句地讀,一段一段地讀,一目十行地讀。讀完課文后,引導學生批注閱讀,邊讀邊思考:“這是一個怎樣的園子?”把自己的感受用詞語記錄在課題的旁邊。再讀課文時,進一步提出要求:我們知道了祖父的園子是一個應有盡有、五彩繽紛、生氣勃勃的園子,請大家瀏覽課文,可以跳讀、掃讀,把表現(xiàn)這些特點的句段畫下來品一品,爭取讀出自己的感受。
浩如煙海的信息,要求每一位成熟的讀者每天進行理性選擇、分析和理解。因此,那些幫助我們獲取信息、更適于思考的閱讀方式,如瀏覽、略讀、跳讀等,理應得到我們的重視。學生通過閱讀方式的蛻變,極大地開闊了閱讀的視野,構(gòu)建了獨特的心智模式,從而大大提升了閱讀效率。
二、“減法”策略——裂變的連鎖反應
提到閱讀教學,我們習以為常的方法便是一篇一篇地教課文,教學過程中,關(guān)注字詞句的落實,強調(diào)文道的統(tǒng)一。而我們的群文教學,從原先的“一篇”到現(xiàn)在的“一群”,所獲得的是學生閱讀能力和思維方式的改變與提升。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講授的語言不能太多,問題不可以過細過碎,也不能發(fā)起太多的討論或是交流感悟,教學目標一定要抓住重點,把握難點,一定要學會運用“減法”原則,學會舍棄。群文閱讀要發(fā)展“讓學”,讓學生自己讀,讓學生自己在閱讀中學習閱讀。
如蘇教版中有許多文質(zhì)兼美的散文,也有許多感人肺腑的敘事性文章。梳理性的閱讀可以讓學生較快把握文章的主要感情基調(diào),教師在課堂中要做的就是“立主腦,減頭緒”。筆者提出了做“減法”的理念,我們在嘗試群文閱讀教學時,擬定的教學目標不宜過多,要刪除千頭萬緒,直奔主題。比如在教《月光啟蒙》這一課時,我就把“月光”“歌謠”“母愛”三個要素都引導到“美”的感受上,促進了三要素的統(tǒng)一,同時,也完成了對“美”的感受層層疊加的體驗。由此可見,“減法”原則既能把握群文教學的美學基調(diào),又使我們的語文課堂更加豐厚。
群文閱讀的方向是用多個文本、同一個議題進行教學。它是在教材的基礎(chǔ)上,補充2-4組形式多樣的文章,建構(gòu)以一定議題為依托,以略讀為主,以分享感悟為核心,以探索發(fā)現(xiàn)為樂趣的教學方法。群文閱讀的出現(xiàn),賦予了一線教師“創(chuàng)編者”的身份,讓其擁有了“選擇”的自由和責任。因此,在課堂上,我們的老師要善于做“減法”,善于裂變,改變我們的課堂結(jié)構(gòu),改變課堂的師生關(guān)系,實現(xiàn)教師閱讀與兒童閱讀的合作與對話,形成師生學習上的合作共同體,從而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思考力和閱讀力。
三、“乘法”策略——聚變的能量積累
我們的學生,在課內(nèi)讀到的文字量是有限的,“長成需讀五車書”,群文閱讀教學為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提供了良好的契機??v觀蘇教版小語教材,有長篇作品的節(jié)選,如《海倫·凱勒》《我和祖父的園子》等;有的作品是古典名著的改編,如《三顧茅廬》《林沖棒打洪教頭》等;有的課文是選自偉人事例,如《錢學森》《鞋匠的兒子》《詹天佑》……我們都能在群文教學中尋找到適切的拓展閱讀的基點。如學完《月光啟蒙》后,可繼續(xù)閱讀以“母愛”為主題的《我的瘋子娘》《丑娘》等;再如學完《伊索寓言》,可以引導學生閱讀世界四大寓言集。
群文教學中的這些鏈接點,猶如數(shù)學中的乘號,將課內(nèi)外閱讀有效整合,它的效應是相乘后的倍數(shù)。同時,課外閱讀質(zhì)量的提升能積極地促進課內(nèi)閱讀。因為有了導向的讀,學生閱讀的集體交流將變得實在、豐滿,學生的情感體驗碰撞將更加激烈,學生能從閱讀中獲得愉悅和價值感,生命在一次次的閱讀體驗中成長。課內(nèi)外閱讀的整合所產(chǎn)生的價值,將遠遠大于原本割裂的相加,它是超值享受的“乘法”。
四、“除法”策略——智變的價值再現(xiàn)
眾所周知,人們是在游泳中才能學會游泳,同樣,閱讀也是在閱讀實踐中學會的。盡管教師的講授、示范有其作用,但學生的閱讀經(jīng)驗是無法由他人替代的,個人的閱讀策略一定是學生親身操作、應用后內(nèi)化而成的。教師的作用在于引領(lǐng)學生開展感興趣并且有價值探究的活動,這就好比拿著公約數(shù)去做“除法”,一節(jié)課就是一朵盛開的鮮花,一節(jié)課就是一次難忘的探索旅程。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蘇教版的一篇游記類文章,全文脈絡(luò)清楚,層次分明。游記類的群文教學,要善于運用除法策略,引導學生明白作者的游覽順序,抓住文章的主線,可以使教學散而不亂。課始,可以讓學生初讀課文,開門見山地拋出閱讀要求:想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qū)懡鹑A的雙龍洞的;再讀課文,完成游程設(shè)計圖。學生很快理清了游覽的順序,再讓學生將文本的語言達到內(nèi)化,了解寫游記的一些技巧。本課的教學,就是活用了“除法”原理,讓活動指向?qū)W法的指導與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群文閱讀,讓學生親近閱讀,親近語文課堂。這就需要教師善于運用“除法”理念,基于兒童的視角與立場,撬動學生的興趣支點,激活閱讀積累和生活經(jīng)驗,觸動他們思維和心靈的琴弦。有價值的興趣支點,有時著眼于對作品的整體把握,有時產(chǎn)生于學生的認知沖突或矛盾點,有時來源于作品的文體特征和作家的表達風格,有時鏈接學生的生活和感情世界,這樣群文閱讀,才是它教學價值的體現(xiàn)。
群文教學無限擴展了兒童的閱讀空間,深度激活了兒童的閱讀思維,為我們的閱讀教學打開了一扇新的智慧之窗,是小學語文教學從“少慢差費”走向“多快好省”的一條新途徑。理想的高效課堂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只要我們不斷地前進,就沒有到不了的遠方……
(作者單位:常州市譚市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