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玥
(作者單位: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
電視劇《歡樂頌》的意識形態(tài)色彩研究
王天玥
(作者單位: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
最近,電視劇《歡樂頌》在電視和網(wǎng)絡熱播,具有超高的人氣和關注度,話題熱度節(jié)節(jié)攀升。作為一部時尚都市職場女性劇,它聚焦現(xiàn)代社會職場女性最為關注的兩大問題——工作和愛情,以這兩個方面為主線,將社會主流意識形態(tài)和職場女性的人物特點以及心理相結合,從而潛移默化地引起觀眾的共鳴。在現(xiàn)代中國電視劇產(chǎn)量頗豐但質量欠佳的形勢中異軍突起,獲得成功。電視劇《歡樂頌》運用電視這一媒介,成為通過電視對意識形態(tài)進行傳播的典范,文章通過人物情節(jié)對其意識形態(tài)進行分析和解讀。
歡樂頌;意識形態(tài);工作;愛情
收視率節(jié)節(jié)攀高、日網(wǎng)播量突破6億高峰的電視劇《歡樂頌》近期掀起了輿論熱議。故事講述了海歸高管安迪,機靈古怪的“富二代”曲筱綃,從外地來上海工作的的樊勝美、關雎爾、邱瑩瑩,五個女孩同住在一個名叫“歡樂頌”的小區(qū)。五個女生性格各有不同,生活中各有不順,通過成為鄰居產(chǎn)生了種種聯(lián)系,然后成為了相互扶持,相互依靠的朋友的故事。
意識形態(tài)是一種集合的觀念,這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極其重要的概念。在馬克思主義中意識形態(tài)被定義為是 “一種某個階級特有的信仰系統(tǒng)”,“一種可能與真實的或科學的知識相互矛盾的,即一種幻想信仰系統(tǒng)”。以媒介形態(tài)來看,電視劇作為電視媒體中的一種節(jié)目類型,通過它向人們展現(xiàn)生活中的各種形態(tài)和不同的人生,并且將生活更加戲劇化,從而將情感糾葛或者人和人之間的矛盾沖突不斷放大,夸張地演繹,同時注入其所要傳達的獨特的意識形態(tài)內涵中去。所以,盡管不同的電視劇有著不同的商業(yè)利益需要,但其根本目的就是直接表達主流意識形態(tài),引導受眾并在受眾中產(chǎn)生影響。不同于書面教材,電視劇更為直接,可以通過故事情節(jié)直接慢慢植入意識形態(tài),所以電視劇應該屬于一種隱性的意識形態(tài),并且這種意識形態(tài)通過電視這一媒介向受眾傳達。往往女性代表的符號為弱勢群體和被保護方,所以以女性視角為主的電視劇多以塑造女性從弱到強蛻變的過程。電視劇《歡樂頌》另辟蹊徑,以五個女生同時為線索展開不同故事的敘述,線索又相互重疊,用獨特的觀點和敘事角度來完成整個故事情節(jié),但不可避免地要通過劇情來間接表達所要宣揚的意識形態(tài)。
五個女孩性格不同,因為家境工作所受教育的不同,對待金錢的態(tài)度也就不同。以樊勝美為例,國產(chǎn)劇中不乏樊勝美之類的人,他們被稱作為“鳳凰男”“鳳凰女”,他們往往出身農(nóng)村,父母無能,家境貧寒,觀念保守,重男輕女?!傍P凰男”“鳳凰女”們雖然在大城市立足,卻無法擺脫原生家庭的“榨取”,一人工作貼補全家,導致他們往往在大家庭和小家庭(或者個人感情生活)之間難以兩全。另外,出身貧寒讓許多鳳凰男女自卑心和自尊心都極強,敏感多疑,很在意別人的看法,會經(jīng)常因為“死要面子活受罪”而讓人覺得不值得同情。
雖然“鳳凰男”“鳳凰女”的“三觀不正”可能體現(xiàn)在慌不擇路的功利主義、對既定階級分野的被動接受,或者如安迪對樊勝美的評價——精于世故卻缺乏遠見,陷在斤斤計較的小得小失之中。但比起這一群體自身的缺點,個體無法左右更無法逃脫的結構性不平等,才更應該受到關注。
“鳳凰男”“鳳凰女”這類話語,實質上是作為一種“價值轉碼”的方式,將經(jīng)濟意義上的價值轉化為人的價值,將經(jīng)濟上的不平等轉化為文化、素質、道德或觀念上的不平等,利用后一種不平等來合理化對他們的歧視與排斥,從而掩蓋了這種不平等背后結構性的城鄉(xiāng)差異、階級差異,也使我們針對這種結構性不平等的反思和批判成為不可能。
但這仍是一種大眾定義的價值觀,也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電視劇并不是一定要批判或者贊揚這種行為,只是通過演員去塑造人物角色給大家展示了在職場中各有各的無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楚,告訴人們一棍子打死的做法也是不合理的。
《歡樂頌》中也反映了社會上不同的女性對于愛情的不同理解。有曲筱綃大膽追求死纏爛打式的愛情,安迪過于理智的柏拉圖式戀愛,樊勝美的渴望而得不到,關雎爾的精神契合以及邱瑩瑩的物質契合都是當代職業(yè)女性對于愛情的不同的標準。電視劇同時在宣揚主流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tài)?!扒斑M”和“努力”也正是這個社會所一直在宣揚的,告訴生活在這個社會上的我們,生活還在繼續(xù),路還有,我們還需要往前走,即使不如意也不能放棄。《歡樂頌》引發(fā)輿論的爆點,更多是因為它如此貼近女性視角、貼近現(xiàn)實和年輕人生活,切中當下社會的痛點。在不同的價值觀世界觀和愛情觀相互碰撞中,宣揚了主流價值觀和意識形態(tài),更好地引起觀眾的共鳴,這無疑也成為了這部電視劇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1]格雷姆·伯頓.媒體與社會:批判的視角[M].史安斌,主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