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紹文
?
中東歐思想文化研究選粹
·著作評介·
對瓦伊達政治哲學理論的再闡發(fā)
——評《階級分析與政治民主的建構——瓦伊達政治哲學理論研究》
王紹文
孫建茵副教授的新書《階級分析與政治民主的建構——瓦伊達政治哲學理論研究》是國內首部全面系統(tǒng)介紹東歐新馬克思主義中布達佩斯學派成員瓦伊達思想的著作,十分有助于我們獲得對瓦伊達思想的鮮活印象。作者立足瓦伊達所處的理論和現實的雙重背景,揭示了瓦伊達政治哲學的總問題“階級分析”,思辨細致地研究了瓦伊達的法西斯主義批判、社會主義理論和政治倫理學內涵。
一、階級分析視域下的法西斯主義。書中介紹,瓦伊達認為小資產階級是法西斯主義的基礎,他分析道:意識形態(tài)方面,小資產階級遵循總體性原則,即名義上以國家民族為整體,反對一切特殊性;經濟社會語境方面,小資產階級的中間地位讓他們感到來自上下兩方的生存威脅,加上家庭的“服從”教育,塑造了他們保守主義兼權威主義的性格,這種性格是他們選擇武裝作戰(zhàn)組織的重要影響因素。書中指出,瓦伊達認為資產階級與法西斯主義之間存在鮮明差異,反對從資產階級的民主危機直接推導出法西斯主義或將后者看成擺脫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危機的唯一出路,主張批判地分析作為危機解決方案的法西斯主義。作者認為,這實質上彰顯了瓦伊達強調結合資產階級社會的具體現實來比較分析異質的法西斯主義。書中特別指出,瓦伊達反對籠統(tǒng)地視法西斯主義為資產階級傀儡,他強調,法西斯主義的政治利益優(yōu)先于資產階級經濟利益,甚至在許多方面小資產階級是否定資產階級的。
二、階級分析視域下的社會主義。書中研究的第二個主要內容是瓦伊達的社會主義理論,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蘇東社會主義批判。瓦伊達認為,資本主義社會中資產階級的利益與政治國家完全分離,其社會“非政治化”肆意發(fā)展會陷入完全自由主義危機,“再政治化”的社會主義理應是對它的有效矯正力量。然而,東歐的社會主義只是通過再政治化而為社會主義國家賦予政治權力,其金字塔式結構埋下了官僚體制隱患,違背社會主義自我決定宗旨。二是對如何否定資產階級社會的分析。瓦伊達認為,社會主義否定資產階級社會絕非不加區(qū)分地全盤否定。浪漫的反資本主義強調徹底廢除私有制、徹底消除異化,隱含對個體自由的否定,不符合馬克思主義主旨。對資產階級社會的批判應更致力于實現個體自由,而這恰恰肯定了資產階級社會最基本的價值和成就。三是關于社會主義建設模式的觀點。瓦伊達看到,歐洲的社會主義與蘇聯(lián)存在多方面差異,強制在各國推行斯大林模式不可能實現真正的社會主義。作者認為,這實質上是瓦伊達后現代視角在社會主義建設理論上的映射。
三、階級分析視域下的個性倫理。既然法西斯主義作為解決資本主義危機的方案不可取,斯大林模式的社會主義也有嚴重不足,那靠什么邁向真正的社會主義呢?書中展示了瓦伊達在倫理學維度上的理論建構。資產階級社會的利益差異使無產階級成為異質性的階級,無法以整體利益促成階級意識,因而引導無產階級形成階級意識并進行變革的只能是道德,且只能是個性的倫理道德。作者指出,瓦伊達理解的無產階級綜合了經濟、社會角色、心理意識等層面因素,超越了傳統(tǒng)馬克思主義純粹經濟的理解。在瓦伊達呼吁的個性倫理中,主體無須聽命于外在力量,只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用追求統(tǒng)一的道德標準。對瓦伊達來講,個性倫理是獲得個性解放、解決現代性危機所致道德失范的唯一途徑。
綜觀全書,作者緊緊把握瓦伊達“階級分析”這一理論主線,準確分析了瓦伊達政治哲學理論的馬克思主義立場,清晰展現了瓦伊達區(qū)別于布達佩斯學派其他成員而獨立享譽國際學術界的個性理論標簽“政治哲學”,在厘清布達佩斯學派內部理論差異的同時,也使該學派的理論面貌更加清晰。
黑龍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責任編輯:余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