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勞動、實踐概念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礎性、核心性范疇。馬克思、恩格斯對這兩個概念有著深刻的認識,在《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資本論》及其手稿等著作中進行過科學闡釋。從理論源頭梳理勞動、實踐概念的產生、形成和發(fā)展,揭示其本質內涵和特性,辨析似是而非的問題,將這兩個概念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這無疑對人們以勞動、實踐范疇為基礎探討理論問題、深入認識和理解馬克思主義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勞動;實踐;馬克思主義;對象性活動
[中圖分類號] B0-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7-8487(2016)02-0034-06
[收稿日期]2015-04-01
[基金項目]中國社會科學院創(chuàng)新工程項目“社會主義價值體系構建研究”(MY01-2015-SCX-0567)。
[作者簡介]張建云(1970-),遼寧阜新人,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
“勞動”“實踐”是人們最常使用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理論研究過程中,它們都既是活動本身也是人們交流思想常用到的概念。但是,具體到這兩個概念的形成、確切內涵及其相互關系等問題,人們的理解往往又不是很明確,這種“日用而不知”的狀況直接影響了人們對相關問題的理解,許多誤解、誤讀和誤用由此而產生。
作為唯物史觀理論大廈的基石,馬克思、恩格斯對“勞動”“實踐”范疇有著深刻的認識,在《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政治經(jīng)濟學批判〉(1857-1858年草稿)》等經(jīng)濟學手稿及《資本論》等著作中進行過科學闡釋。本文擬從理論源頭梳理這兩個概念的產生、形成和發(fā)展,深入闡明其本質內涵、特性,辨析似是而非的問題,將這兩個概念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這無疑會對人們以勞動、實踐范疇為基礎探討理論問題、進而深入認識和理解馬克思主義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人的活動與勞動概念的形成
從最普遍、最抽象也是最簡單的意義上講,勞動、實踐是標示人的活動的范疇。勞動與實踐兩個概念有區(qū)別,但本質上是一致的。
人作為動物不同于植物,植物屬于光能自養(yǎng)型生物,無須活動就可以獲得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而動物屬于化能異養(yǎng)型生物,機體必須不斷地從外界環(huán)境中攝取氧氣、水和食物等營養(yǎng)物質才能維持生存。為了獲得營養(yǎng)物質,動物、人就必須要不停地活動。在《資本論》中馬克思指出:“單個人如果不在自己的頭腦的支配下使自己的肌肉活動起來,就不能對自然發(fā)生作用?!盵1](P555)不能對自然發(fā)生作用,就無法獲得營養(yǎng)物質,人也就無法生存。因此,人的自然存在與人的活動是直接同一、不可分割的。
人從自然中獲得營養(yǎng)物質的活動方式與動物的活動方式是根本不同的,動物是以直接占有的方式滿足本能欲求、生理需要,自然界有什么就直接消費什么;而人則是通過勞動創(chuàng)造的方式滿足,即人通過改造自然對象的直接存在狀態(tài),獲得人工產品來滿足需要。勞動是最早的標示人的活動的概念,它總是與滿足人的食欲等自然需要的活動內在相關,與農業(yè)生產活動內在相關,正如馬克思所說:“勞動起初只作為農業(yè)勞動出現(xiàn),然后才作為一般勞動得到承認。”[2](P115)就是說,人類社會越是早期,維護人基本生存的農業(yè)生產活動越是人的活動的核心內容;勞動與人的自然存在內在相聯(lián)、不可分割;勞動成為人的根本存在方式。
人的活動最初表現(xiàn)為“動物式的本能的勞動形式”,即大量地頻繁地使用天然工具的勞動。正是在這種本能勞動中,動物式的本能意識發(fā)展成為人的意識;在人的意識、人的認識的指導、參與下,動物式的本能勞動發(fā)展成為制造工具的真正的人的勞動。人的意識超越于動物的意識之處在于,人的意識進化出認知活動過程和情意活動過程兩個方面。認知活動是人對客觀事物、周圍環(huán)境的認知、理解和反應,而情意活動則是人對自身需要、目的、愿望等狀況的認知、理解和體驗;前者為對象意識,后者為自我意識。在自我意識、對象意識長期發(fā)展、不斷完善的基礎之上,人們逐漸認識到人是勞動的主體,是活動的組織者和主導者,是外部世界的主人,由此確立了主體意識,即人對自身作為活動主體的主體地位、主體的本質力量及價值的自覺意識,以及由此對外部世界和人自身自覺認識和改造的意識。因此,在勞動活動中,人是主體,對象是客體;人與對象的關系是主客體關系,勞動即是主客體對象性活動。
“勞動”概念的本意即是人為了生存,以自身的活動引起、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變換過程。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此有過詳細論述:“勞動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間的過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引起、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的過程。人自身作為一種自然力與自然物質相對立。為了在對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質,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頭和手運動起來。當他通過這種運動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變自然時,也就同時改變他自身的自然。”[1](P201-202) “在勞動過程中,人的活動借助勞動資料使勞動對象發(fā)生預定的變化。過程消失在產品中。它的產品是使用價值,是經(jīng)過形式變化而適合人的需要的自然物質。勞動與勞動對象結合在一起。勞動物化了,而對象被加工了。在勞動者方面曾以動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東西,現(xiàn)在在產品方面作為靜的屬性,以存在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盵1](P205)由此可以說,勞動范疇的核心內涵,第一,勞動標示的是人的具體的改造對象的活動,具有感性物質性和直接現(xiàn)實性,也就是說,勞動是具體的、可以感知的現(xiàn)實活動,是運用物質手段直接改變現(xiàn)實事物、獲得能夠滿足需要的人工產品的活動過程;第二,勞動標示的是滿足人的自然欲求的物質生產活動,也就是說,生產滿足人的吃、穿、住、用、行等物質生活需要的生產活動是勞動的核心內涵。
二、實踐范疇的產生和發(fā)展
勞動是標示人的活動的最早的也是最完整的概念。而把勞動與實踐兩個范疇聯(lián)系起來、從而以實踐范疇超越勞動范疇的思想家首先是馬克思。
勞動范疇為什么需要超越呢?這是人的活動不斷豐富、不斷深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沖破人既有認識的局限性的必然要求。人的創(chuàng)造人工產品的活動根本不同于動物的直接占有自然物品的活動,勞動從一開始就是人的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是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的活動。在勞動過程中,主體的認識(知識)、情感(需要)、意志、理性等等滲透、參與其中,是勞動實現(xiàn)的主導因素。正因如此,人的勞動才與動物的活動有本質區(qū)別。但是,人對自身活動的完整認識并由此形成明確的概念,卻不是一下子就實現(xiàn)的。越是人類社會早期,人們關注的越是勞動的具體性、過程性、直接現(xiàn)實性,因而在不同時期、不同勞動的人們對其理解存在巨大差異。正如馬克思在經(jīng)濟學手稿中所介紹的:貨幣主義把勞動理解為取得貨幣的活動,重商主義把勞動理解為商業(yè)勞動,重工主義把勞動理解為工業(yè)勞動,重農主義則僅把農業(yè)勞動看成是勞動。亞當·斯密基本揭示了勞動一般,他說,“干脆就是勞動,既不是工業(yè)勞動、又不是商業(yè)勞動、也不是農業(yè)勞動,而既是這種勞動,又是那種勞動”,也就是勞動一般。勞動一般即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的勞動概念,從人類思想史上來看,勞動一般概念的提出是一個重大的歷史進步,馬克思肯定了斯密在勞動范疇上所作的理論貢獻,并深刻指出:“這一步跨得多么艱難,多么巨大,只要看看連亞當·斯密本人還時時要回到重農主義,就可想見了?!盵3](P41)
由此也可以肯定,勞動一般的基本內涵強調的是勞動的具體性、現(xiàn)實性和客觀性,如馬克思說:“勞動過程的簡單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動或勞動本身、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4](P208)由此可以看出,勞動概念缺少的是對主體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及主體的本質力量的關注和強調。隨著人類活動的豐富和深化,強調人的活動主體性、標示人的活動豐富性的更高層次范疇也必然產生。
實踐概念由來已久。古代思想家很早就注意到人的活動與動物活動的不同,注意到人的活動是有人的目的、意志參與其中的活動。實踐作為“實行”“踐履”,是指貫徹目的的行動,是實現(xiàn)“知”的行為,是主體的意志行為。因此,實踐范疇常常與道德行為相聯(lián),是指主體理性自主的道德活動,如康德的實踐理性思想。近代唯心主義思想家還進一步從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角度發(fā)展了實踐的內涵,把實踐從道德領域擴展到整個理性領域。黑格爾把實踐活動看成是達到真理的內在環(huán)節(jié),思想極為深刻,但是在他那里,實踐活動不過是絕對理念自我運動過程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本質上是一種非現(xiàn)實性的精神活動。舊唯物主義思想家也提到實踐概念,但他們理解的實踐僅僅是生物適應環(huán)境的活動,或者謀取私利的個人行為,實踐活動是細小的、零散的。
近代以來,人類活動空前豐富,人們的經(jīng)濟活動、政治活動、藝術創(chuàng)造、科學試驗等的內容和規(guī)模都是前所未有,人類理智的力量突出顯現(xiàn),這是傳統(tǒng)的勞動概念和實踐范疇所不能涵蓋的。用超越于勞動范疇之上的更抽象、更普遍因而也是更高層次的范疇來概括人類的活動,就成為迫切的現(xiàn)實需要。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馬克思改造了舊實踐觀,確立了科學實踐觀??茖W實踐觀強調:實踐是人的對象化活動。這個規(guī)定,一方面,包涵著傳統(tǒng)勞動范疇的核心內涵,表明實踐是感性的、客觀的物質性活動,具有直接現(xiàn)實性,是對現(xiàn)實對象的實實在在的改造過程;另一方面,實踐是能動創(chuàng)造性活動,是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的活動和過程,它表明,人在勞動中不僅使自然物發(fā)生變化,同時還在自然物中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并通過人化自然直觀自身、改造身內自然性。在人的實踐活動中,滿足人的自然需要的物質生產活動是基礎性、始源性的活動,是人的其他一切活動產生和發(fā)展的基礎;科技發(fā)明、政治活動、文化創(chuàng)造等等以生產活動為內容和基礎,同時又超越其上,引領生產活動進入更加廣闊的時空。
三、深入理解實踐的內涵和本質特性
首先,要正確把握實踐的內涵。
實踐是人的對象化活動。何謂對象?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聯(lián)系、互相作用的,一事物與另一事物發(fā)生某種關系,后一事物就是前一事物發(fā)生關系的對象。自然界中事物(如動物)之間的對象關系是固定的,狹窄的,有限的。草是兔子的對象,老鼠是貓的對象,等等。動物之間的對象性關系是自然形成的,天生就有,兔子生來就是吃草,老鼠的天敵就是貓;并且,草是兔子的生命,老鼠是貓的生命,動物與自然界是直接同一的。而在人與事物的對象性關系中,人與自然界不是直接同一的,“與其他一切存在物不同,人主要不是以自然物質的現(xiàn)存形態(tài)為自己的對象,而是通過自己的勞動改變事物的現(xiàn)存狀態(tài)而后使它成為自己的對象的”[5](P256)。因此,一方面,人的對象是無限的,隨著人的能力發(fā)展,人可以將任何存在物都變成他的對象。另一方面,重要的是,人以自己的創(chuàng)造物為對象,當人改變自然界直接存在性質的時候,人就在自然物中貫注了自己的目的、愿望、知識、情感和意志等人的本質力量,這個創(chuàng)造物就是人的本質的對象化。
關于對象化,黑格爾和費爾巴哈都曾經(jīng)使用過這個概念。黑格爾認為,自我意識是主體,外化為客體就是自我意識的對象化;自我意識對象化就是自我意識的異化。費爾巴哈也把對象化與異化當作同一個詞來使用,但他認為對象化的主體不是自我意識,而是人。馬克思沿著費爾巴哈的思路,但他把對象化和異化區(qū)分開來,強調異化是一定歷史階段的現(xiàn)象,而對象化則是人類社會的永恒存在基礎。馬克思認為,對象化是人在實踐過程中將自己的本質力量體現(xiàn)在客體對象中,并在對象中肯定、實現(xiàn)自己,對主體而言,這就是對象化。勞動及其產品就是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的過程和結果,勞動產品確證了人的本質力量?!皠趧拥漠a品就是固定在某個對象中、物化為對象的勞動,這就是勞動的對象化。勞動的實現(xiàn)就是勞動的對象化?!盵2](P91)對象化表明作為主體的人運用自身的本質力量、通過勞動活動改變自然的自在形式,創(chuàng)造出人工產品,并在人工產品中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主體將自身的需要、愿望、目的、知識、經(jīng)驗及情感、意志等滲透進對象之中,以物的形式凝結在產品上,創(chuàng)造出滿足人的需要的人工產品;另一方面,對象客體雖然被改造過了,但是它的客觀性并沒有喪失,它仍然作為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對象而存在,它不僅仍然按照自身的規(guī)律而運動,而且,也以自己的本性去規(guī)定主體,迫使主體服從自身的內在屬性和規(guī)律。這樣,主體在認識和改造自然對象過程中,客體的客觀屬性和規(guī)律進入到主體的認識和實踐,沉淀在主體的目的、愿望、經(jīng)驗、知識、能力等之中,變成人的本質力量。
與此同時,人創(chuàng)造人工產品的目的,是為了占有和享受。正是在占有和享受勞動產品過程中,人在人化對象中直觀自身,“在他所創(chuàng)造的世界中直觀自身”[2](P97)。人在人化世界中直觀自身的過程中,通過反思、欣賞,知識與目的相結合,產生了理想;理想與情感相結合,產生了信念,由此,獲得了一個超越現(xiàn)實的理想世界、意義世界,這個屬人的世界隨著實踐的不斷發(fā)展而不斷完善,是人的創(chuàng)造的源泉和發(fā)展的動力,是人之為人的根據(jù)。
其次,要深刻認識實踐的本質特性。
人的實踐活動不同于動物的本能活動在于,實踐具有能動創(chuàng)造性、社會歷史性和普遍性。
實踐的能動創(chuàng)造性。動物進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而人享受的卻不是自然品,而是人所創(chuàng)造的、自然所沒有的人工產品。實踐的創(chuàng)造性源自于在實踐中生成和發(fā)展的人自身的本質力量,主要是人在動物意識的基礎上,發(fā)展出了人的意識、思維及與思維密切相聯(lián)的語言文字等中介工具系統(tǒng)。人的思維及語言文字具有概括性和間接性等特性,思維及文字的概括性使人的認識超越了感官的當下局限性;思維及文字的間接性使人的認識突破了時空限制。由此,人借助思維和語言文字,創(chuàng)造了一個不同于現(xiàn)實世界的觀念世界。人總是根據(jù)自身的內在需要,在觀念世界中構筑體現(xiàn)主體的目的、愿望、理想、價值追求的可能性世界,即意義世界,并以此來引導自己的物質生活。由此,人在實踐活動中,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屬于人的文化世界,一個只有人才具有的精神生活世界,這是人的活動不斷超越現(xiàn)存世界的源泉。
實踐的社會歷史性。無論動物還是人,離開群體是無法獨自生活的。人的社會性是從動物的社群行為直接進化而來,但二者又有著本質區(qū)別。動物的社會性行為是本能行為,而人的社會性活動是人有意識的自覺的行為。人能認識到個人只有在社會關系中結合為集體,形成社會力量,才能戰(zhàn)勝自然。實踐作為人所特有的活動方式,既是實現(xiàn)人與自然統(tǒng)一性的基礎和紐帶,也是人與人聯(lián)系起來形成人類社會的基礎和紐帶。實踐活動的歷史性在于,人能夠借助于勞動工具及語言文字等中介工具體系,將前一代人及自身這一代人的實踐經(jīng)驗記錄下來,傳承給后代人;后代人總是在前人實踐成果基礎上進行新的創(chuàng)造,把前人實踐積累的人的本質力量納入到自己的活動之中,壯大自己的本質力量和實踐能力。因此,人的實踐總是包含著以往發(fā)展全部成果的活動。實踐的社會性并不是意味著只有集體的聯(lián)合的行動才是實踐,個人的活動不是實踐。這并不是一個問題?!扒罢呤菍嵺`的性質問題,后者屬于實踐活動的形式問題,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性質則是統(tǒng)一的?!盵5](P365)
實踐的普遍性。實踐具有能動創(chuàng)造性、社會性和歷史性,決定了實踐活動不可能是人們的一個個孤立的活動,不是偶然的、凌亂地發(fā)生的,而是彼此相聯(lián)、內在相關,具有普遍性的特點。動物與自然發(fā)生關系,僅僅是以與維持生命有關系為限,而人不僅僅與他所直接改造的具體的自然對象發(fā)生關系,而且指向整個自然。馬克思指出:“人的普遍性正表現(xiàn)在把整個自然界——首先作為人的直接的生活資料,其次作為人的生命活動的材料、對象和工具——變成人的無機的身體?!比说幕顒硬粏渭儩M足本能欲求、生理需要,而是超越本能活動的全面活動,“動物只生產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東西;動物的生產是片面的,而人的生產是全面的”[2](P96-97)。人的實踐是一個人與自然之間普遍性的變換過程,之所以有這樣的特點,從根本上說,是因為物質世界是普遍聯(lián)系、運動發(fā)展的。世界上任何事物、現(xiàn)象和過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物質世界是普遍聯(lián)系的統(tǒng)一整體;同時,世界上任何事物、現(xiàn)象和過程內部的各個要素、各個部分、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也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的,共同構成完整事物的存在和運動、變化。在實踐活動中,人在與某些具體的對象發(fā)生關系時,只要人認識到與這個對象相聯(lián)系的其他對象及其關系,就必然會對此做出反映,并據(jù)此調整自己的活動,以獲得最大的成效。因此,在人的實踐中,人在直接改造某一具體的對象的同時,也創(chuàng)造出了人與其他對象、及至整個世界的越來越廣闊、越來越普遍的關系。
最后,要注意區(qū)分廣義的實踐和狹義的實踐。
這里必須指出的是,實踐有廣義和狹義之分。明確區(qū)別廣義的實踐與狹義的實踐是當前理論研究的現(xiàn)實需要。所謂狹義的實踐是指在認識論領域,與思想活動相對應的實踐范疇,其含義是與對象發(fā)生現(xiàn)實關系、直接改變事物的活動,與勞動概念相近。而與其相對應的思想活動本質上是主體思想、觀念范圍內的活動。狹義實踐具有直接現(xiàn)實性,而思想活動是非現(xiàn)實性的活動。在認識論范圍內強調實踐與認識的區(qū)分是非常必要的。唯心主義強調精神、思想的決定作用,馬克思指出,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并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6](P7)。毛澤東在談到認識辯證過程時說:“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huán)往復以至無窮?!盵7](P296)這里的實踐也是狹義上的實踐,強調的是認識來源于實踐并隨著實踐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的過程。在認識論范圍內,狹義的實踐強調的是:與人的思想活動、精神活動相比,實踐活動才是根本性的、具有決定意義的活動,是實踐決定思想、精神而不是相反。
廣義的實踐概念是對人的活動的整體性的規(guī)定,除了指對外在自然界的直接變革和改造活動,還包括主體的認識活動、審美活動等等,是一個內涵深廣的范疇。在廣義實踐中,認識活動、思想活動內含在實踐活動中,是實踐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廣義的實踐概念深刻地反映了人類活動的能動創(chuàng)造性、普遍性、社會歷史性等的本質特性。不理解廣義的實踐,就不能深刻理解人類活動的本質。
四、辨析兩種觀點
(一)關于實踐的界限之爭
在反思、深化20世紀以來中國的實踐哲學研究的過程中,有學者提出,實踐哲學研究中存在“泛實踐論”傾向,即無限擴大實踐的范圍,把本來不屬于實踐范圍的活動也歸入實踐活動;實踐活動只是人類活動中的一種活動,不是人類活動的全部;實踐是感性的物質活動,不是現(xiàn)實的、客觀的、物質性的活動不能算是實踐,不能把認識活動和思想活動也算作實踐活動[8]。很多學者反對這種觀點,強調實踐是人的活動的最一般抽象,是對人的活動的整體性的規(guī)定,應該包括對思維活動的規(guī)定。
筆者認為,僅從狹義上理解實踐的涵義當然是不對的,但是,單純否定狹義的實踐概念也并不能把問題說清楚。需要對狹義的實踐觀的合理性作準確的解釋和說明。在思維和存在、物質和意識何者為第一性問題上,在認識的真理性問題上,理性的思想活動和感性的物質活動是有明確區(qū)分的,實踐對理論的根本性意義是需要明確的。實踐具有直接現(xiàn)實性,它可以運用物質手段使現(xiàn)實事物直接發(fā)生改變,從而滿足人們的實際需要,而“思想根本不能實現(xiàn)什么東西。為了實現(xiàn)思想,就要有使用實踐力量的人”[9](P152)。當然,超出這個范圍,觀念活動、思維活動是實踐的內在環(huán)節(jié),是人的活動的根本特性。
(二)關于實踐的本體之爭
實踐本體論者主張,“‘世界本身是什么與‘認為世界本身是什么是同一個問題”。感性活動是一切觀念的根據(jù),而它本身是以自身為根據(jù)。因此,感性活動即實踐才是一個真正的本體論范疇,即它是一切觀念的無條件的、絕對的根據(jù)[10](P80、84)。很多學者反對這一提法,如有學者指出:“實踐論屬于歷史觀或社會觀的范圍,不是世界觀?!薄霸隈R克思主義哲學中,世界觀是最高的(層次最高,范圍最大),是核心部分,實踐觀不是最高的,不是核心部分,不能以實踐論取代世界觀?!?“這種辯解是把世界觀問題同認識論問題混為一談了?!盵11]
筆者認為,實踐是一個關系性范疇,它同存在與思維、物質與精神范疇相比,不是一個類別的概念。實踐從本質上說,是主體根據(jù)自身需要改造客體的活動,沒有主體和客體,實踐活動不可能產生,實踐自身并不能獨立存在。第一,思維與存在何者為第一性問題(即本體論問題)是一個古老問題,有著特定的內涵和意義,對此我們要尊重歷史,不能借用這個概念而改變它本來的內涵。第二,實踐與哲學基本問題是兩個不同層次的范疇,實踐范疇不屬于本體論范疇。實踐是關系性范疇,實踐功能再大,也必須以客觀對象為前提和基礎、以滿足主體內在需要為根本目的??陀^對象與主體需要是實踐的兩個基本關系要素,沒有這兩個要素也就無所謂實踐。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高清海.哲學體系改革[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7]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
[8]趙家祥.準確把握實踐界限 克服泛實踐論傾向[J].學習與探索,2005,(2).
[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0]閻孟偉.在馬克思實踐哲學的視野中[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
[11]黃枬森.論實踐論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地位[J].教學與研究,1996,(1).
責任編輯 鄭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