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宗紅
【摘要】 挖掘生活的內涵和深度,使之具體化、豐富化和抽象化,追求英語教學生活化有助于學生真正地學好英語。筆者認為,要使英語教學生活化可以從兩方面入手。
【關鍵詞】 英語教學 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01-045-010
一、基于生活實際,使課堂教學煥發(fā)生命力
對英語的認識和基本語言形式的學習大多數(shù)人是從課堂開始的。因此我們要十分重視課堂活動的組織。死板的學習語言的方式,是無法活用語言的。以教師為中心,以講解知識為主,每一節(jié)課在重復,每一天在重復,使得教師失去教學的樂趣,失去創(chuàng)造的動力;以學生為教學對象,以機械的背誦和練習為方法,單調枯燥,又有相當?shù)恼n業(yè)負擔,使得學生失去學的樂趣,走向厭學的極端。所以要使課堂煥發(fā)活力。
首先,要作好課前的教學設計,進行單元備課,設計好整個單元的主要活動。因為話題是由連貫性的。如我校的補充教材中,仍保留《 The sports meeting》這一單元。第一節(jié) 介紹運動項目,談論運動愛好。第二節(jié)設計成參加一場接力賽。第三節(jié)揭曉比賽成績和評價失敗和成功。第四節(jié)評說一場比賽(綜合)。具體的應該按新的教學任務來設計方案,內容的組織,方法的選擇,學生和教師共同活動與過程,都應該全面策劃,包括學生要做的預習工作。
其次,優(yōu)化課堂結構,注意轉化角色。有生命力的課堂一定是人性化的課堂,學生是主體,教師為主導,積極、寬松、自然地學習和活動。每一段對話和每一個故事都必須在特定的情景下進行,這個情景可以是模擬的,更需要提倡的是真實的情景。再如 Unit22 的教學,我們可以把教師布置成課桌圍成的小操場,給學生幾塊號碼布扮成運動員。在上第四節(jié)綜合課時,完全可以走出教室,來到大操場,來一場真正意義上的“英國人”單項田徑賽。而師生的角色也應該隨著課文內容而轉化。此時的學生不再是那批熟悉的學生,他們是Li Lei, Lin Tao , Wu Peng, Jiang Honglin, Lily, Lucy等等。此時的老師不再是原來的你,是Mr Hu. 課本人物注入我們的熱血和思想而豐滿起來,它不再是那么晦澀難懂,我們的體驗和閱歷也隨著不同課文的角色而豐富多彩。
還有,課后布置一定的練習任務也是必要的。如讓學生摘錄有關自己最喜愛的運動員的情況,介紹自己最喜愛的運動,也可以評說當前的一場比賽等,主要是對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擴展。
二、走出課外實踐,使課堂教學獲取活動力
筆者認為讓英語融入生活的標志性一步是讓英語跨出課堂,進入校園、家庭、社區(qū),充滿社會的各個角落。課堂教學讓學生形象生動地學習了語言知識,初步培養(yǎng)了運用能力。課外要創(chuàng)造更多的語言實踐環(huán)境和機會,鞏固擴大和加深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開拓視野,發(fā)展學生智力,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也可以親身體會到英語作為交際工具的真正使用價值,從而激發(fā)學習英語的動力,增強學好英語的信心。我認為可以嘗試著這樣去做。
1. 英語環(huán)境自身建設,營造良好的英語氛圍
畢竟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特別在農村和小城鎮(zhèn),還未具有很好的英語氛圍,所以得自建英語環(huán)境,創(chuàng)造條件。我設計從教室,校園、家庭的布置出發(fā)。建議初學者在家里、寢室里甚至是教室的墻上、窗上、桌上等盡可能多的生活用品上貼上wall、 window 、desk .等等。在教室四周寫上英語諺語“No pains, no gains” “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 Great hopes make great men”等,學校里的標語、宣傳語盡可能采用英語。在每人的桌上寫上英語名字,后墻的黑報定期用英語刊出。除了對環(huán)境的布置,我們還可以讓英語走入一些課余的娛樂活動,校園小廣播定期用英語播出,利用每周的班隊活動課,每月一次進行英語??硌葑约貉莸挠⒄Z小品,課本劇,笑話故事等等。讓學生有更多機會使用英語,獲得成就感。
2. 成立課外英語活動小組
小組成員原則上由學生自行組織,教師根據(jù)學生互幫互助的要求作調整。一般為四、五人,也可以臨時根據(jù)需要調動。主要任務是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外活動。如上面舉到的例子,摘錄最喜愛的運動員情況,或評說一場比賽,都有相當難度,組員們可以進行討論,互相幫助。再如我們學習了用英語打電話后,老師布置課后練習一下,那么組員們可以互相練習,并一直堅持以后凡是同學之間的電話必須用英語。教師還可以發(fā)動課外活動小組在節(jié)假日搞一些實踐活動,如初學者可以上街宣傳禮貌語”Thank you” “Sorry” “Please” “Hello” “Good morning”等等,二年級的學生可以配合社區(qū)工作出“英語進萬家”黑板報等。高年級的學生可以利用各人的社會關系到商店,賓館,工廠作導購,導游,翻譯,當然必要時教師予以指導和帶隊。這些活動是能夠真正鍛煉語言能力的。這也就是讓英語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的目的和作用。
3.倡導媒介英語學習
現(xiàn)在我們教師和學生課余生活中占很大比重的是聽隨身聽,看報看電視,上網(wǎng)。而英語是十分容易進入這些領域的。我們可以培養(yǎng)學生,同時也鼓勵自己多聽英語歌曲,看原版名著名片;讀英文報,收聽英語新聞;看英語版娛樂節(jié)目,到英語網(wǎng)站聊天。我們會在希望英語節(jié)目中看到其他同齡人的情況,會在英語聊天室結識外國朋友。不同英語水平的都可以在這些媒介中找到適合你的相關內容,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英語加盟的天地更寬、更廣、更精彩。
4.組建校園英語角
利用早自修、晚自修或者是活動課的時間,每星期在校園設English Corner. 剛開始教師負責準備一個中心話題,學生做適當準備,然后是free talk.不同年級可以分開進行,也可以穿插進行。教師除了作好組織和引導工作,也可以參與交談。盛行后,可以向社會告示,歡迎社會上的英語愛好者的加入,從而推動社會上英語環(huán)境的形成。這種活動既可以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又可以鍛煉敏捷的應對能力。不同的觀點,激烈的爭議,豐富了語言,溝通了感情,充實了生活。
我們的生活原本就是五顏六色的,而人與人之間的交際使得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和有意義。英語作為我們交際的又一種工具,有什么理由不生動和有趣呢?只要讓它融入我們的生活,老師和學生都會工作著、學習著,并快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