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秀
初中古詩詞教學淺見
楊淑秀
在初中課程中,語文是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它是學生學習中國文化知識的重要途徑。古詩詞教學是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對培養(yǎng)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具有積極意義。但是,由于古詩詞理解難度較大,一些學生會出現興趣不濃、無法體會詩詞思想等情況,影響教學效果。那么,在初中語文的古詩詞教學中,應采取怎樣的教學策略呢?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習上,學生具有濃厚的興趣至關重要,尤其是在古詩詞方面,對提高教學效果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詩詞鑒賞是一個人文熏陶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既能讓學生品賞優(yōu)美詩句,還能擴展學生視野,豐富其語文知識。所以,針對當前學生在學習古詩詞時缺乏興趣的現象,教師應充分利用多種有效途徑,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
例如,在學習《水調歌頭》該首詞時,在導入新課時可用電腦播放這首歌曲,營造一種愉悅、舒適的氛圍。學生在欣賞音樂時,被歌曲的旋律深深吸引,感受到音樂中體現出的情感,逐漸被帶入到詞的意境中,期待教師的講解。此時教師可逐漸過渡到課本中古詩詞的講解中。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而且可以豐富學生的古詩詞知識。
古詩詞言簡意賅,是詩人逐字逐句經過推敲形成的作品。學習古詩詞,需要對詩詞反復誦讀、揣摩,才能更好地感悟作者想表達的情感。因此,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誦讀古詩詞,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古詩詞的意境美,領悟古詩詞的魅力。
例如,在學習《虞美人》這首詞時,有兩句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在誦讀的過程中,可通過音調轉換體會到作者內心中的凄苦之情。又如,在誦讀辛棄疾的《登京口北固亭懷古》這首詞時,詞中較經典的一句“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可感受到作者內心的一種慷慨情懷,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古詩詞的一大特點是語言精煉。雖詞句簡短,卻蘊含了作者內心豐富的思想情感。所以,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引導,通過“咬文嚼字”,使其能夠感受語言的魅力,并對生活產生自己的感悟,不斷提升自身對古詩詞的鑒賞水平。
例如,在學習《關雎》《蒹葭》時,詩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蓖ㄟ^描寫美麗的畫面,寄托了對美好女子的愛慕。這兩首詩語言朗朗上口,詩歌中也描述了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如,《關雎》中出現了雎鳩、溪流、荇菜等植物與動物,《蒹葭》中出現了蒹葭、白露、水中沚等,給人營造出一種唯美的意境,讓人神往。通過品讀詩歌,有利于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對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具有積極作用。
我國古詩詞文化博大精深,當中包含大量的文學理念、文學典故及文學修養(yǎng),更蘊含了作者豐富的情感、價值觀等內容。在古詩詞教學中,如果還是采用已往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則很難培養(yǎng)起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甚至可能讓學生產生反感情緒。所以,教師應意識到營造良好的教學意境的重要性,通過再現古詩詞意境美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感受詩詞意境,領悟其中的思想情感,提升其古詩詞的鑒賞能力。
比如,在學習《使至塞上》這首詩時,該詩講述的是詩人王維在奉命去邊疆途中的所見所聞,包括出使塞上的旅程及旅程中看到的塞外風光。其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其中的名句,這兩句也是語言美與意境美完美結合的體現?!皥A、直”這兩個詞,將大漠的空闊、荒涼及黃河的蒼茫與悲壯勾勒了出來,是線條美的典型體現。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可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在腦中想象這一畫面,若時間允許,還可讓學生邊想邊畫。
初中生大多未具備較高的文化水平與文化素質,對古詩詞歷史文化的了解較欠缺。若教師直接切入主題,學生可能無法體會到古詩詞中的意境與內涵。為此,教師可考慮采用情境演繹教學的方法,先幫助學生對古詩詞作者或創(chuàng)作背景等有了基本的了解,然后逐漸過渡到古詩詞的主題,增加學生對古詩詞文化內涵的理解,對詩人想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更深刻的領悟與共鳴。
例如,在學習《過故人莊》這首詩時,教師可以詩中內容為劇本,在班上找?guī)孜粚W生現場演繹。人物構成有:兩位故人,可創(chuàng)意性增加一至兩位仆從。演繹內容:兩位故人相遇、相聊甚歡的場面。為了演好扮演的角色,學生需私下去搜集資料,了解詩中的典故與文化背景,明確詩中的菊花、重陽、話桑麻等代表的內涵。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較直觀地感受到古代友人間的熱情與待客之道,對古詩詞文化內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這樣也有利于增加學生之間的互動。
學習古詩詞,需要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散思維、展開想象。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與修辭教學進行有機的結合,讓學生體會到詩詞中省略的內容,并運用自己的思維去填補當中的空白。
例如,在學習《望廬山瀑布》這首古詩時,有一句詩為“日照香爐生紫煙”。其中,香爐為香爐峰的縮寫,省略了“峰”,若缺乏這一了解,則會誤認為是太陽照著香爐,香爐生出紫煙,鬧出笑話。又如《天凈沙·秋思》這一首詞,整首詞的結構主要是名詞結構,如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這都是一些孤立的意象,需要讀者聯想與判斷并用線將它們聯系起來,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內涵及作者想表達的情感。采用這樣的方法,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聯想與想象,拓展其思維。
總而言之,語文作為初中重要的科目,是培養(yǎng)學生文字表達、語言表達及想象力等能力的重要途徑。古詩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古詩詞在語文科目中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如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感受古詩詞美感、注重拓展學生思維、實施情境演繹教學等,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詞內涵與主要思想情感,不斷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
★作者單位:寧夏中寧縣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