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青山
情節(jié)反轉(zhuǎn)情何以堪
——《飲馬長城窟行》賞析
申青山
飲馬長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
夢見在我旁,忽覺在他鄉(xiāng)。他鄉(xiāng)各異縣,展轉(zhuǎn)不相見。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
白居易《太行路》詩云:人生莫作婦人身,百年苦樂由他人。深沉地表現(xiàn)了詩人對封建時代下層婦女不幸命運的深切同情。封建社會男子或為求官而游天下,或為逐利而輕別離,或為行役而戍守邊關,或為貶謫而流離四方,留下的是獨守空閨,“獨憑欄,腸痛斷”的妻子,而作為生活的反映,文學作品中也就出現(xiàn)了蔚為大觀的思婦懷人詩,以抒寫現(xiàn)實中難以言說的孤寂和生命中難以承受的痛苦。
漢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就是這樣的一部作品,人代冥滅而清音獨遠,千百年來為人傳誦,歷久彌香,其在離愁別緒的抒寫上更是臻于極致,用情之深,相思之苦,讓人不忍卒讀。究其原因,就在于詩人三次運用反轉(zhuǎn)的手法,在淋漓盡致刻畫思婦微妙而復雜心理的同時,將思婦的離苦推向高潮,也讓讀者的情緒墮入深淵。
反轉(zhuǎn)是一種敘事手法,是故事情節(jié)或主人公身份朝相反的方向轉(zhuǎn)變的故事結(jié)構方式,運用反轉(zhuǎn)手法,情節(jié)曲折起伏,跌宕生姿,給人以強烈的美學享受。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痹娙送怏w物情,內(nèi)抒心象,離別之恨、相思之情宛如連綿無盡的河畔青草,伴隨著行人沉重步履延伸到天涯海角。丈夫遠行,追憶往昔,念花前月下,喁喁私語;相依相偎,共剪窗燭,本是人之常情,但是詩人卻劈空一句:“遠道不可思?!弊屓舜蠡蟛唤?,而理由竟是“夙昔夢見之”,更讓人匪夷所思:夢中團圓,至少對心靈是種慰藉,有何不好?君不見有人欲夢而不得,哀怨連連,“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燈未滅夢難成?!保ㄌ啤だ疃恕堕|情》)君不見有人欲常駐夢中而不醒,抱怨聲聲,“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保ㄌ啤そ鸩w《春怨》)人家唯恐不做夢,做夢了還怕被吵醒,可此時此刻,思婦卻斷然告誡自己“不可思”,豈不怪哉?
看了下文讀者方才恍然大悟,豁然開朗,“夢見在我旁,忽覺在他鄉(xiāng),他鄉(xiāng)各異縣,輾轉(zhuǎn)不相見”,夢見又怎樣呢,夢中驚醒,自己還不是形單影只,擁衾獨眠?丈夫還不是身處異地,淹留他鄉(xiāng)?夢中一刻的歡愉帶來的是更為長久的痛苦,“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宋·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懷舊》),夜不能寐尚可不說,只怕白天也只能以淚洗面!“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宋·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懷舊》),心頭縈繞,眉頭攢聚,如何化解?如此一來,日不能思,看似無理,實則有情,只是期盼與恐懼,團圓與孤寂,幸福與痛苦,交替啃噬著這顆疲憊而脆弱的心靈,讓思婦痛不欲生,讓讀者唏噓不已?!斑h道不可思”,明明思念卻又告誡自己萬萬不可思念,此為反轉(zhuǎn)一。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币馑际羌词箾]有葉的枯桑也能知道秋天的到來,即使不能結(jié)冰的海水也知道冬天的臨近。這是《詩經(jīng)》傳統(tǒng)的比興手法,潛臺詞是即使再奔波忙碌的你也應該體諒到我的相思與苦楚,“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方知海非深”(唐·白居易《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唉,君之薄情,令人相恨,妾之痛苦,復與誰言?這樣,當看到和丈夫同樣遠行的鄰家男子突然歸來,思婦的內(nèi)心莫名充滿了巨大的期待,只是“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唐·溫庭筠《望江南》),盼星星盼月亮,卻盼不到丈夫的身影,“日日思君君不至”(宋·李之儀的《卜算子》),思婦又怎能不撕心裂肺,肝腸寸斷?鄰家夫妻團聚,或相擁而泣或喜笑顏開的場面,給思婦以巨大的精神刺激,“誰肯相為言”一句,既道出了思婦內(nèi)心的殷殷期盼,更揭示了思婦內(nèi)心的備受折磨。鄰人歸而丈夫不歸,人家比翼雙飛,春宵苦短,自己落花獨立,枕席生涼,此為反轉(zhuǎn)二。
《詩經(jīng)》有云:“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是啊,縱然我不曾去遠方與你相會,縱然你諸事纏身也無法回家,可是連一封書信都不能寫嗎?或許心有靈犀,遠道之人還真的托人捎來一封信:“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
此四句是實是虛,爭議頗多,有人認為是實寫,是歸來的鄰人為思婦捎來了丈夫的音信,有人認為是虛寫,是相思過度、魂不守舍以致恍惚迷離的思婦產(chǎn)生的一種幻覺,武則天不也在《如意娘》中寫到“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嗎?其實實寫也好,虛寫也罷,關鍵是這樣一個久盼未歸之時,“家書抵萬金”(唐·杜甫《春望》),可是,當思婦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急切打開書信的時候,看到的只是 “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雖然也有對思婦的關心叮囑,雖然也有對思婦的愛意表白,但是在“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損他淡淡春山”(元·王實甫《西廂記》)的思婦心中,這又如何能帶來情感的慰藉,平復受傷的心靈?溫情脈脈的背后甚至隱含著丈夫歸期無望的無奈,如此一來,思婦情何以堪?如愿收到書信卻杳無歸期,由充滿希望轉(zhuǎn)而徹底絕望,此為反轉(zhuǎn)三。
宋玉說:“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彼紜D這種離別的孤寂與相思的痛苦,正是在情節(jié)的這樣不斷反轉(zhuǎn)中,回環(huán)轉(zhuǎn)折,節(jié)節(jié)高起,并最終達到極致,從而“驚天地,泣鬼神”,產(chǎn)生了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
張愛玲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有些愛給了你很多機會,卻不在意、不在乎,想重視的時候已經(jīng)沒機會愛了。人生有時候,總是很諷刺。一轉(zhuǎn)身可能就是一世。然后,你忽然醒悟,是沒有好好珍惜,或者不敢去面對。有時,一別,便是一生。”
一別便是一生,多么刺痛人心的句子,痛定思痛,蝸角虛名,蠅頭微利,擁之何益?與其拋妻棄子,汲汲以求,不如“憐取眼前人”,挈婦將雛,共享天倫樂!
★作者單位:廣東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