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芳
?
猩紅熱患兒的護理對策
韓曉芳
【摘要】目的探討猩紅熱患兒的臨床護理方法。方法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沈陽市第六人民醫(yī)院收治的66例猩紅熱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均給予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結果經(jīng)臨床治療與護理后,66例患兒中,顯效35例,有效28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5.5%(63/66)。結論對猩紅熱患兒及時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臨床療效明顯,可縮短猩紅熱病程,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進而使患兒的生命質量得以提升,減輕痛苦。
【關鍵詞】猩紅熱;護理措施;臨床效果
沈陽市第六人民醫(yī)院,遼寧沈陽110006
猩紅熱主要是因感染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而導致的急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疹退后皮膚脫屑、咽峽炎、發(fā)熱以及全身彌漫性猩紅色皮疹等。部分患者因變態(tài)反應而在恢復期發(fā)生關節(jié)、心與腎損傷等疾病。此疾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冬春之季發(fā)病率較高[1]。猩紅熱的傳染源是帶菌者與患者,其一般通過呼吸道飛沫進行傳播,還有極少部分是通過產道或皮膚創(chuàng)傷侵入,導致發(fā)生產科型或者外科型猩紅熱[2];此外,還可以通過細菌污染生活用具、食物與玩具等經(jīng)口傳播。此疾病常見于2~8歲兒童,感染后則能獲得長久的抗紅疹毒素與抗菌能力[3]。因紅疹毒素具備一定特異性,其型間不存在交叉免疫,所以可以再次患此病。本研究就猩紅熱患兒的臨床護理方法以進行探討,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我院收治的66例猩紅熱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7例,女39例,年齡3~8歲,平均(4.5±0.7)歲。所有患者均符合猩紅熱診斷標準,均存在腫脹、咽痛、扁桃體充血與頭痛等癥狀,發(fā)病初期還存在“草莓舌”。
1.2護理方法
1.2.1用藥護理遵醫(yī)囑給予患者藥物,皮試前應認真對患兒是否存在過敏史進行詢問,開始用藥時,護理人員應仔細對其進行觀察,時間10 min,無不適方可離開;在輸液過程中為了防止患兒不配合,應盡可能使用留置針管,控制輸液滴速每分鐘30滴。護理人員還應加強巡視,并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處理[4]。
1.2.2發(fā)熱護理急性期患兒應絕對臥床休息2周,以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護理人員應及時為患兒進行物理降溫,可用溫水擦拭身體或者頭部冷敷,并遵醫(yī)囑給予其解熱退燒藥物,禁止使用乙醇或冷水進行擦浴。
1.2.3皮膚護理將患兒指甲剪短,防止抓破皮膚。如果患兒發(fā)生脫皮情況,忌用手撕扯,護理人員應使用消毒鉸剪進行修剪,避免發(fā)生傳染。此外,還可以利用溫水對皮膚進行清洗,以有效緩解患兒的癢感,杜絕使用乙醇或肥皂水對皮膚進行擦拭。如有必要,還可以為患者涂抹爐甘石洗劑?;純旱囊卵潙獙捤?,杜絕穿絨布或化纖內衣褲,避免增加癢感。同時,被褥應保持平整、干燥、清潔與松軟[5]。
1.2.4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主動積極為患兒服務,耐心為患兒及家屬答惑解疑。同時,相關護理人員應仔細對患兒家屬的心理狀態(tài)變化情況進行觀察;微笑服務,以緩解其焦慮與緊張心理狀態(tài),進而積極配合治療,從而使患兒的臨床癥狀得以有效緩解,早日康復[6]。
1.2.5飲食護理患兒如果存在咽喉痛癥狀,則應提供少油或稀飯類食物,如碎菜、蛋湯、粥、牛奶與面湯等;在恢復期應逐漸過渡至高熱量與高蛋白的半流質飲食;若病情逐漸好轉,則可以提供軟食;如果其存在高熱情況,則應該多提供蔬菜、水果與果汁等,以有效排除細菌毒素;若其并發(fā)急性腎炎,則應提供低蛋白質與低鹽的半流質食物。
1.3療效判定標準顯效:經(jīng)過臨床治療與護理后,臨床癥狀(疹退后皮膚脫屑、咽峽炎、發(fā)熱以及全身性彌漫性猩紅色皮疹等)均消失;有效:經(jīng)臨床治療與護理后,臨床癥狀(疹退后皮膚脫屑、咽峽炎、發(fā)熱以及全身性彌漫性猩紅色皮疹等)明顯好轉;無效:經(jīng)臨床治療與護理后,臨床癥狀(疹退后皮膚脫屑、咽峽炎、發(fā)熱以及全身性彌漫性猩紅色皮疹等)無變化,甚至加重??傆行剩?)=(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經(jīng)臨床治療后與護理后,66例患兒中,顯效35例,有效28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5.5%(63/66)。
因猩紅熱的病變主要是變態(tài)反應、感染與中毒三種病變的結合。若護理不周或治療不當,則易導致腎炎、關節(jié)炎與心肌炎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因此,臨床在采取有效措施治療猩紅熱的同時,還應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以提高臨床療效。此外,因兒童免疫力較為低下,屬易感人群,特別是兒童,其個體發(fā)病以后如果沒有及時的就醫(yī)進行隔離治療,則易傳染給周圍兒童。所以應實施健康宣教,若存在不適感,及時就醫(yī),確保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隔離與早治療,進而有效控制猩紅熱的發(fā)展[7]。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jīng)臨床治療后與護理后,患兒的總有效率為95.5%。提示對猩紅熱患兒及時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臨床療效明顯,可縮短猩紅熱病程,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進而使患兒的生命質量得以提升,減輕痛苦。
參考文獻
[1] 劉天珍,代章斌,程露,等.小兒猩紅熱38例觀察與護理[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2(10):68-71.
[2] 李秀梅,梁樹人,李萍,等.兒童猩紅熱免疫學指標分析[J].放射免疫學雜志,2011,13(4):26-28.
[3] 趙希俊,趙傳霞,張婷.物理降溫在嬰兒高熱中的應用及護理[C].山東省第六屆一次兒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2012:45-46.
[4] 竇希玲,張琳.猩紅熱的觀察與護理[C].全國傳染病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2014:75-79.
[5] 高啟華,袁翠芳.高熱患者的護理體會[C].甘肅省中醫(yī)藥學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甘肅省針灸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2013:61-63.
[6] 唐霞珠,廖春紅,潘婕.系列實用型冷敷護理袋的制作與應用[C].第九次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2013:20-21.
[7] 王加榮,王玉琴,田廣波,等.對40例猩紅熱患兒的護理體會[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3,23(2):113-115.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志碼】A【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