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波
( 銅仁學院 發(fā)展規(guī)劃處,貴州 銅仁 554300 )
苦心勵志 追求卓越:大學文化的核心理念
何 波
( 銅仁學院 發(fā)展規(guī)劃處,貴州 銅仁 554300 )
大學之大,在于精神之立。精神文化作為大學文化的組成部分,居于大學文化的核心地位,這種精神文化就是人們常常論及的大學精神。銅仁學院辦學歷程歷經風雨,艱苦的辦學條件和師生群體不甘落后、敢于追求的堅強品格鑄就了“苦心勵志、追求卓越”大學精神,反過來這一精神又指導和引領學校辦學實踐的全過程。本文就著重對“苦心勵志、追求卓越”大學文化核心理念進行詮釋和探討。
苦心勵志; 追求卓越; 大學文化; 大學精神
大學組織管理的精髓是辦學理念,大學校長的辦學理念把握著時代發(fā)展的脈搏,影響和決定了特定時期內學校的辦學方向和辦學定位,甚至對學校未來發(fā)展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如斯坦福大學的奠基人致力于創(chuàng)辦培養(yǎng)“有教養(yǎng)的和有用的公民”的大學,這一理念深刻地影響了斯坦福大學整個辦學歷程。斯坦福大學始終貫徹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的思想,飽含著學以致用、學以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這種“實用教育”的精神成為影響著斯坦福大學以及斯坦福人發(fā)展、成長的文化理念和精神支柱。銅仁學院通過本科辦學的探索和實踐,在基于大學職能的基礎上,提出了在建設高水平教學服務型大學時期[1],銅仁學院特有的辦學理念,即在人才培養(yǎng)職能上,堅持“明德鑄魂、致用立本”的質量觀;在科學研究職能上,堅持“銅仁需求、國家標準”的轉型觀;在社會服務職能上,堅持“依托梵凈、服務發(fā)展”的特色觀;在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職能上,堅持“苦心勵志、追求卓越”的文化觀。筆者認為,四大核心理念高度契合銅仁學院轉型發(fā)展實際,是銅仁學院本科辦學思想的一次蛻變和飛躍,是對銅仁學院大學精神文化又一次強力的注解。本文就著重對銅仁學院文化核心理念“苦心勵志、追求卓越”進行詮釋和探討。
大學的發(fā)展始終與大學文化相伴相隨。文化興盛,則大學興盛;文化衰微,則大學衰微。大學精神是大學文化的核心部分,大學精神的存廢關系著大學文化的興衰。從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歷程來看,大學精神在高校的生存與發(fā)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學精神作為一所大學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靈魂,凝聚了自身辦學的文化底蘊,體現了其獨特的辦學傳統(tǒng),展現了大學自身的特殊品質和獨有風格,是推動大學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動力源泉,是大學生命力、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集中反映[2]。
清華大學原校長顧秉林認為,廣義層面的大學文化包括大學精神、大學環(huán)境、大學制度等,而狹義層面主要指大學精神。在筆者看來,顧秉林校長對大學文化的界定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其在對大學文化概念進行闡述的同時,也對大學精神與大學文化之間的關系做出了明確的界定。顯而易見,大學文化與大學精神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點。從相同方面來看,作為特定社會歷史文化傳承在大學實踐中體現的大學精神,其核心是一種價值追求。在現代文化視角中的大學文化首先也應該是一種價值追求,兩者是互相依存、互為依托的關系。從不同方面來看,大學文化比大學精神囊括的范圍更大,大學精神作為大學文化的核心內容,是大學文化中的價值體系部分。由此看來,廣義上的大學文化所倡導的價值追求與其核心大學精神所倡導的價值追求是一致的。所以,學校在辦學實踐中,對這一點要有清醒的認識,在搞好文化建設的同時,更需要關注大學精神的培育和弘揚,要把歷史傳承和時代精神充分地融入到大學精神之中,為確立大學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奠定基礎。
每一所大學都有其獨特的精神文化,這是大學稱之為大學的根本。不管你整理與否、挖掘與否、凝練與否、培育與否,它都存在于大學發(fā)展的時空中,熏陶和感染著大學人。所以,探究一所大學的精神文化,一方面要尋根溯源,對“已然”狀況加以凝練和總結,一方面要契合時代,對“應然”狀態(tài)進行思考和培育。
(一)艱苦的辦學條件鑄就了“苦心勵志”的精神文化
銅仁學院辦學歷史淵源可追溯至1920年創(chuàng)辦的美國教會學校明德中學,歷經銅仁師范學校、銅仁師范??茖W校、銅仁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等時期的遷并轉承,于2006年升格為本科院校。學校在近百年的發(fā)展時光中,歷經風雨坎坷,頑強屹立在老少邊窮地區(qū),面對地處區(qū)位優(yōu)勢不明顯、文化交流通道閉塞、辦學經費投入少、辦學條件艱苦等困境,艱難求存,不屈不撓地啟迪和教化著一方人民。
在本科辦學初期,銅仁學院的辦學條件并沒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從學校建設層面來看,主要表現為:一是校區(qū)占地面積小,建筑總面積僅為12.1萬㎡;二是科研量小,科研項目幾乎為零,有較少論文發(fā)表但水平不高;三是教學科研實驗儀器設備少,教學實驗儀器設備總值1316萬元,生均設備值僅為3000余元,且設備多數嚴重老化;四是資金來源渠道單一,學校收入主要依靠地方財政撥款和學費收入,而學費收入偏低,加之學校創(chuàng)收能力弱,嚴重影響了學校的建設與發(fā)展。另外,重點學科建設舉步維艱、實踐實訓基地嚴重不足、人才培養(yǎng)和創(chuàng)新團隊建設嚴重滯后等困擾著學校的發(fā)展。本科辦學步履蹣跚,各項辦學指標全面落后于同類高校,更談不上去與同類高校展開激烈競爭。從師生學習生活環(huán)境來看,主要表現為:一是教師待遇低。二是住房條件差。青年教師多數無力購買住房,更有一家三代同住于學校暫時安置新聘教師的“單身宿舍”里,居住面積不到30平方米,部分教師節(jié)衣縮食購置住房后,不得不面臨生活難以為繼的窘境。三是辦公條件差。辦公室墻體斑駁、桌椅破舊,除幾個特殊崗位外,其他崗位均未配備辦公電腦,在高速發(fā)展的信息社會里極為另類。剛調任銅仁學院的原校長王大忠教授在了解情況后振腕長嘆:“我想到過銅仁學院辦學艱難,但沒想到如此艱難!”四是學生學習生活環(huán)境差。由于擴大招生導致學生宿舍嚴重不足,學校不得不把部分教室作為學生宿舍,三四十人同處一室成為當時的一道“獨特風景”,甚至迫不得已租賃民房或者借用他校設施作為宿舍使用,學生學習生活環(huán)境難以改善。
面對如此艱苦的條件,特別是即將迎來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這一關乎學校生死存亡的臨界點,銅仁學院師生沒有氣餒,而是沉心靜氣抓質量,聚精會神謀發(fā)展,恪守“明德、致用”的校訓,發(fā)揚“苦心勵志”的精神。一手抓硬件建設。提出了“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比髴?zhàn)略,著重從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打造優(yōu)質教師隊伍、利用地方優(yōu)勢資源強化科學研究等方面入手,提升學校的辦學實力和辦學水平。一手深化內涵建設。提出“硬件不足軟件補”的口號,大力推進“教風、學風、校風”建設,掀起辦學思想大討論的熱潮,群策群力,集思廣益,著力回答“辦什么樣的大學,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為什么轉型,怎樣轉型”等問題,不斷豐富辦學指導思想,更新教育觀、人才觀、發(fā)展觀,全力推進由??葡虮究?、由師范教育向多科性應用型本科教育、由服務基礎教育向全面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轉型。“苦心勵志”的大學精神文化在這一階段鮮明地凸顯出來,正是通過這一精神的引領,廣大師生面貌煥然一新,學校既定的辦學
方向和辦學目標得到了全校師生的高度認可。思想的高度統(tǒng)一,有效破除了學校合并與升格帶來的原有辦學思維模式存在的差異與分歧,全校師生戮力同心,為學校的建設與發(fā)展帶來了強大合力,朝著既定的發(fā)展目標大步前行。
綜上所述,銅仁學院及其前身扎根于未開發(fā)、欠開發(fā)的革命老區(qū),艱難求存,正是這種艱苦的辦學條件鑄就了銅仁學院“苦心勵志”的精神文化。苦心勵志的大學精神,準確地概括和呈現了銅仁學院人幾十年來辛苦耗費心思和精力謀發(fā)展、育英才,推動銅仁高等教育跨越發(fā)展,為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貢獻力量的拼搏精神。
(二)師生的精神風貌展現了“苦心勵志”的精神文化
大學精神文化作為大學人的精神存在,是廣大師生員工共同的行為意識、價值取向和理想追求。銅仁學院用“苦心勵志”的精神文化激勵師生成長、引領學校發(fā)展,而銅仁學院人則用實際行動為這一精神作了具體的詮釋。在建校初期,學校辦學存在較大資金缺口,地方政府倡議“舉全市之力辦銅仁學院”,學校領導班子帶領全校教職工節(jié)衣縮食踴躍捐款。尤其令人感懷的是,學校退休老教師周啟知捐出僅有的1萬元養(yǎng)老金,他說:“我的積蓄不多,但作為學校的一員,學校發(fā)展了,我很高興”;外語系老主任宋聚祥老師身患癌癥,彌留之際,在學校領導探望時,他讓妻子拿出準備好的5千元醫(yī)藥費,說:“這些錢我用不著了,新校區(qū)外語系大樓建好后,可以用來買套課桌椅,就算我走了,我的心還和孩子們在一起?!比绱烁腥说氖吕龜挡粍贁?,這些勵志故事的主人翁們用實際行動為“苦心勵志”的精神文化作了最美的詮釋。特定的校園文化必然會塑造出特定的群體個性,而特定的群體個性又折射出特定的大學精神。[3]“苦心勵志”的精神文化,熏陶和滋養(yǎng)了銅仁學院廣大師生,涌現出了全國道德模范、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張蕾、貴州省感動校園十大人物李怡靜[4]、最美警嫂田仁碧等一批批先進典型。她們的勵志事跡為這一精神文化增添了美麗的注釋,筑起了榜樣示范的精神高地。
綜上所述,“苦心勵志”的大學精神文化的形成,經歷了歷史的發(fā)展過程。先期散見于銅仁學院師生群體,源于艱苦辦學條件的鑄就,是特定時期大學人身上普遍具有的高貴品質,但表現不明顯,而后匯集于典型,通過典型事跡加以凸顯,通過榜樣示范深入人心,最終凝聚成型。
(三)“追求卓越”的精神文化源于大學文化本質屬性考量
追求卓越是大學文化的本質屬性,是大學彰顯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體現。劍橋大學、牛津大學、柏林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之所以享譽世界,就在于強調追求卓越的精神文化。美國的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強調追求卓越,成為了盛產富豪、總統(tǒng)和諾獎得主的“基地”[5]。具有追求卓越的精神文化的大學必然會走向卓越,深受追求卓越的精神文化滋養(yǎng)的大學人必將會成就卓越,這種精神文化還將伴隨著大學的人才輸出熏陶和感染著社會發(fā)展。作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銅仁學院必須志存高遠,仰望星空,追求卓越的精神文化正是在與銅仁學院發(fā)展的互動中孕育、積淀、演進,并內化為校園生活的理念,融合于師生的日常生活,最終升華為大學文化的靈魂。
(四)“追求卓越”的精神文化孕育改革創(chuàng)新的時代精神
大學精神文化既是高校歷史文化的積淀,又是時代精神的升華。大學精神文化一方面要傳承學校辦學的歷史傳統(tǒng),另一方面也要立足于時代的潮頭,體現改革創(chuàng)新的時代精神。如果說苦心勵志的精神文化傳承了銅仁學院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追求卓越的精神文化則體現了改革創(chuàng)新的時代精神,但我們也不能完全把苦心勵志和追求卓越切割開來看。追求卓越是敢于立足高起點、堅持高標準的境界,是敢于將自身的能力、優(yōu)勢和固有的資源發(fā)揮到極致的狀態(tài)。這與侯長林校長提出的“銅仁需求、國家標準”的質量觀是一脈相承的,旨在激勵大學及大學人在目標制定上、在建設過程中,敢于“跳起來摘桃子”。這一點也與苦心勵志精神文化所飽含的不甘落后、奮勇爭先、追求進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忍不拔、自強不息、銳意進取的精神狀態(tài)是一致的,而這也是改革創(chuàng)新的時代精神的體現。如果說苦心勵志、追求卓越的過程中需要大膽地改革創(chuàng)新,改革創(chuàng)新的終極目的則是為了追求卓越。如前所述,大學自身發(fā)展需要追求卓越,時代精神的實質也要求大學追求卓越。
(五)“苦心勵志、追求卓越”核心理念源于大學職能的對應思考
關于大學職能的發(fā)展與演變,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形成當下學界普遍認同的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四大職能。自意大利波羅尼亞大學以后的幾百年間,大學的職能是單一的,紐曼“大學是傳授普遍知識的地方”的論斷明確闡釋了這一階段的人才培養(yǎng)職能;德國洪堡創(chuàng)立柏林大學,將科學精神有選擇地接納進了大學精神,使大學真正成為研究高深學問的地方,奠定了“學術自由”的價值,大學的職能延展為人才培養(yǎng)與科學研究;近代以美國為代表的高等教育密切關注社會現實生活,由政府免費提供土地的“贈地大學”相繼建立,“威斯康辛思想”即以服務社會為宗旨的大學理念正式出現,社會服務成為了大學的又一職能[6]。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成為世界所共舉的大學三大職能,這是國外大學對大學職能的延展作出的貢獻。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胡錦濤強調高等教育是優(yōu)秀文化傳承載體和思想文化創(chuàng)新源泉,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就必須大力推進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胡錦濤代表黨中央從國家的高度將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確立為現代大學的主要職能[7]。紀寶成教授說:“總書記把文化的傳承創(chuàng)新作為高等教育的第四大職能提出來,是對高等教育思想的豐富,也是對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一大貢獻?!盵8]
銅仁學院在升本初,如同其他新建本科院校一樣,萌發(fā)于社會轉型、服務于經濟發(fā)展,建校時間短,發(fā)展壓力大,不但自身承擔艱巨的基礎建設任務,還要忙于為地方經濟建設提供具體服務,沒有時間和能力進行自我本質的梳理、謀劃和建構,更談不上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學精神文化。2013年,學校提出把大學精神表述為“苦心勵志、追求卓越”,并將之寫進了學校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中,力求固化下來。這是學校第一次對大學精神的明確表述,是基于銅仁學院獨特的辦學歷史和師生展現的精神風貌的初步凝練。當前,侯長林校長對應大學職能,提出在建設高水平教學服務型大學時期,將“苦心勵志、
追求卓越”表述為銅仁學院大學文化的核心理念,與“明德鑄魂、致用立本”、“銅仁需求、國家標準”、“依托梵凈、服務發(fā)展”并列為四大核心理念,這是對銅仁學院辦學理念的關鍵完善,也是基于對回歸大學文化本質,以文化統(tǒng)領學校建設與發(fā)展的思考,更是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銅仁學院化的深刻理解[9]。
作為精神范疇的“苦心勵志、追求卓越”,源自于實踐,反過來影響實踐,一經形成,就會對學校辦學起到引導和規(guī)范作用,對師生思想行為形成凝聚和激勵作用,對社會精神的發(fā)展具有熏陶和感染作用。作為理念范疇的“苦心勵志、追求卓越”,則是這一精神文化在質量觀、轉型觀、特色觀、文化觀上的集中表達,一經形成,必將引領學校辦學實踐的全過程。
如前所述,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是現代大學承擔的三種基本職能,但這三種職能放在整個人類發(fā)展和社會進步中來說,歸根結底都屬于文化功能[10]。人才培養(yǎng)是傳承文化、以文化人的過程;科學研究是驗證或發(fā)現新知識,對文化的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過程;社會服務是為社會提供智力支撐和文化支撐,是文化的傳播輻射過程。所以,文化功能是大學具有統(tǒng)攝地位的本質功能,而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則是實現文化功能三大途徑。
(一)人才培養(yǎng)踐行“苦心勵志、追求卓越”精神文化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大學》開篇寓明了育人的根本。大學毫無疑問要培養(yǎng)具有追求卓越精神和具有獨立人格的人,因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使社會進步,走向文明。侯長林校長經常強調要“構筑靈性校園,培養(yǎng)具有靈性的人”。銅仁學院在育人實踐中,強調素質教育、通識教育、博雅教育、全人教育,正是對這一思想的貫徹實踐。在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化和模式化方面,明確了以人格品質、專業(yè)知識、技術技能、智慧靈性為核心的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構建了以通識為基,專業(yè)知識和應用能力并重的“通識+專業(yè)+自主+項目”的“山”字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吧健弊中腿瞬排囵B(yǎng)模
式是學校人才培養(yǎng)特色的生動表征與精彩描述。在質量保障方面,設立學生表彰的最高獎項“明德學生獎”,弘揚明德文化,著力培養(yǎng)學生道德操守與科學精神,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業(yè)意識,激勵學生踐行、傳承“苦心勵志、追求卓越”的大學精神。要履行好人才培養(yǎng)職能,必將由以一批教學骨干和教學能手為引領的課堂教學來實現,學校設立卓越教育獎,分置“衛(wèi)理最高教學獎”、“銅仁學院教學名師獎”、“銅仁學院青年教學獎”三個層次,表彰對學校本科教學和人才培養(yǎng)做出杰出貢獻的教師,體現了學校把人才培養(yǎng)放在中心位置,使學校真正回歸教學本位的信心和決心,這是銅仁學院在人才培養(yǎng)上的自覺和自信。
(二)科學研究崇尚“苦心勵志、追求卓越”精神文化
大學的所有活動都是圍繞人才培養(yǎng)來展開的,科學研究也不例外??茖W研究不單是培養(yǎng)具備“綜合能力”人才的重要方法,還是大學發(fā)展和傳播科學文化的重要辦法。在科學研究實踐中,項目化、技術化較強,學術化程度不夠。學術研究不僅僅是形而下的應用研究,更大的魅力在于形而上的構想性、猜想性甚至幻想性研究。大學要通過科學研究培養(yǎng)有靈性的人,致力于人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與開啟以及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銅仁學院作為新升地方本科院校,科學研究起步較晚,沒有規(guī)劃、指導和方向性,教師搞科研屬于“散兵游勇”,東一榔頭西一錘子。由于科研條件的限制,用于應用研究和開發(fā)研究的條件也不成熟,這就使得從事科學研究的教師面臨著巨大壓力,甚至無所適從。歷經實踐探究,學校逐步形成了依托地方優(yōu)勢資源開展科學研究,著力為地方輸出科研成果和傳播科學文化,服務地方建設的思路。一方面積極聚合學科優(yōu)勢,構建學科集群發(fā)展,打造區(qū)域一流學科,千方百計提高科研水平[11]。一方面強化團隊建設,整合人力資源,打造創(chuàng)新團隊,竭盡全力提高科研能力。侯長林教授在多種場合要求學??茖W研究要做“銅仁需求、國家標準”,鼓勵科研人要“立地頂天”,這正是“苦心勵志、追求卓越”精神文化在學校指導思想上,以及師生潛心科研、追求卓越行為上的具體體現。
(三)社會服務堅定“苦心勵志、追求卓越”精神文化
大學履行社會服務職能,往往重視對應的社會具體需求,而不注重發(fā)揮對人類文明、社會進步的引領作用,這是大學履行社會服務職能的初始表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一代大儒的博大襟懷,但又何嘗不是大學回歸本質、服務社會的終極理想。所以就社會服務而言,除服務社會當下急需之外,還應該堅定地、源源不斷地提供文化服務。作為支撐一所大學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大學精神,自然具有較強的向外拓展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必然會對社會精神文化的健康發(fā)展具有推動作用。這種能力主要通過以下三種形式來實現,一是輸出以大學精神為核心的高層次、有活力的大學文化;二是輸出在大學精神孕育下的先進的思想與科技文化;三是輸出受大學精神熏陶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這使得大學的力量不斷滲入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對社會發(fā)展起到改造和示范作用,不斷推動社會進步。這是大學樹立社會形象,提升社會影響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大學實現自身價值、履行社會服務職能、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最佳體現。銅仁學院作為銅仁唯一的本科院校,肩負著為地方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重任,幾十年來輸送一批又一批優(yōu)秀學子,他們也成長成為了銅仁各行各業(yè)的中流砥柱。據調查顯示,銅仁學院及其前身培養(yǎng)了全市79.3%的基礎教育教師、65%的鄉(xiāng)科級干部、48.4%的縣處級干部、34.6%的地廳級干部等各類人才,為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由此可見,銅仁學院較好地完成了為地方培養(yǎng)輸送高素質人才的任務,同時通過這些優(yōu)秀學子,將“苦心勵志、追求卓越”的大學精神源源不斷地輻射或滲入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推動地方經濟社會向前發(fā)展。
總體而言,大學精神既存在于校園文化和師生的道德行為之中,又隨著學校源源不斷的文化輸出和優(yōu)秀人才輸出而廣泛播撒,從而熏陶和感染社會及民眾的道德行為和思維方式。因此,對大學自身發(fā)展和社會精神文明建設來說,大學精神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侯長林,羅靜,葉丹.應用型大學視域下新建本科院校辦學定位選擇[J].教育研究,2015,(4).
[2] 黃斌.淺論大學精神在推動高??茖W發(fā)展中的地位與作用——以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大學精神大討論為例[J].高教探索,2011,(5).
[3] 邵書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精神培育路徑探析[J].中國高等教育,2011,(2).
[4] 葉丹,何波,王梅.教學服務型大學轉型路徑的探索與實踐[J].銅仁學院學報,2016,(1).
[5] 汪明義.論大學文化的內涵與本質屬性[J].中國高教研究,2014,(2).
[6] 高祖林.大學精神探微——兼談蘇州大學精神[J].蘇州大學學報,2012,(3).
[7] 張斌.大學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職能實現路徑[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7).
[8] 紀寶成.深刻認識大學的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職能[J].中國高等教育,2011,(10).
[9] 張路楊,王艷華.大學精神:內涵、價值意蘊、培育路徑[J].前沿,2013,(3).
[10] 王堯.加強大學文化建設 培育創(chuàng)新人才[J].理論界,2013,(1).
[11] 侯長林.利用山區(qū)優(yōu)勢資源,建設特色教學服務型大學[J].中國高等教育,2013,(18).
Hardworking and Excellence: Core Concept of University Culture
HE Bo
( Department of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 Guizhou 554300, China )
A university is a university because of its profound spirit. Spiritual culture, as a component of university culture, is at the center of university culture. Such spiritual culture is what is called the university spirit. Tongren University has gone through hard times. Despite the backward school running conditions,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unwilling to lag behind and they are always pursuing excellence in an unremitting way. As such, the “hardworking and excellence” university spirit has been formed, and is now, in turn, leading the process of school running practice. This paper interprets and discusses the “hardworking and excellence” core concept of university culture.
Hardworking, excellence, university culture, university spirit
G640
A
1673-9639 (2016) 06-0062-06
(責任編輯 王小聰)(責任校對 王立平)(英文編輯 田興斌)
2016-05-14
何 波(1982-),男,苗族,講師,研究方向:外國文學,高等教育發(fā)展與院校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