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傳浩
(泰州職業(yè)技術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江蘇泰州 225300)
志愿服務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彰顯與弘揚
馬傳浩
(泰州職業(yè)技術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江蘇泰州225300)
志愿服務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切實踐行,不僅促進了社會的文明與和諧,彰顯了社會主義自由、平等、公正的理念,還在社會上高揚了誠信、友善的個人道德準則。
志愿服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弘揚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在于實踐,在于每一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因此,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志愿服務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種有效的形式。志愿服務是一種以自愿奉獻、不圖回報為特征的利他行為。在我國,志愿服務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它既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繼承與光大,又是民間古老慈善行為的延續(xù)和更新。志愿服務倡導一種志愿精神,那就是奉獻、友愛、互助、進步,顯然,這種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直接體現(xiàn)。
國家層面的價值觀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居于最高層次,統(tǒng)領其他層次的價值觀。盡管國家層面價值觀的價值主體是國家,但公民個體的積極認可和自覺踐行是整個國家價值目標實現(xiàn)的基礎。以志愿服務為載體,“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家層面上,志愿精神體現(xiàn)了文明與和諧?!盵1]文明與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建設目標,同時也是中國志愿服務為之努力奮斗的方向。
1.1志愿服務促進文明
文明是指人類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特指精神財富。文明表現(xiàn)為多種社會意識形式,如思想觀念、倫理道德、教育、科學等,屬于社會精神生活領域,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在我國,文明作為國家的價值目標,是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對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根本任務的社會主義文化的概括。它以道德建設為重點,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基本特征,也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重要支撐。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確立以來,我國的物質文明建設高歌猛進,成果豐碩,然而精神文明建設卻沒有與之并駕齊驅。現(xiàn)階段,盡管崇德向善是社會主流,但在一些領域和一些地方,價值迷失,道德滑坡,自私、冷漠的社會風氣有所滋長,人與人之間因缺乏同情和關愛,疏離、隔膜日益嚴重?!半m然物質增多、生活便利,可人們仍然感到無助和不安,承受著沉重的精神失落,人和社會逐漸剝離,社會公共秩序和個人心靈秩序都受到嚴峻的挑戰(zhàn)。”[2]對比這種消極現(xiàn)象,志愿服務愛心獻社會,真情暖人間,用誠摯的善心善舉,擔當責任,服務社會,幫助他人,顯示了向上的力量,樹立了積極健康的新風正氣,推動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斷進步。
1.2志愿服務力推和諧
和諧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價值理念,也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倫理情懷。中國社會歷來推崇和諧,強調團結友愛、平等互助,追求和睦溫馨的人際關系。中國人不僅重視“與人和”,還積極倡導“與天下和”,主張構建協(xié)調融洽、和平相處、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關愛與信任的社會、國家和世界。和諧觀念已成為我們民族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一部分,成為形成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文化基因。從人類發(fā)展規(guī)律來看,和諧是社會的發(fā)展趨勢,是歷史的必然。在民族復興的偉大進程中,和諧是我國國家發(fā)展的價值目標,是社會安定有序、經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思想保證。
和諧作為一種體現(xiàn)民族印記的精神資源,在當代中國,正在經歷著由思想觀念到實踐創(chuàng)造的轉變,即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和諧社會是我國社會建設的目標,“而未來的和諧社會則是一個全面協(xié)調統(tǒng)一的社會,是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盵3]因此,我國的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志愿者情感高尚,動機純潔,他們以無私的行為關愛弱者、服務群眾,積極參加環(huán)境保護等社會公益活動,促進了健康、美好人際關系的形成,推動了社會的良性運轉,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由于志愿服務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精神,而這種精神與和諧社會建設的價值訴求高度契合,因此,“在某種意義上,我們甚至可以說,和諧社會就是充滿志愿者精神的社會?!盵4]
志愿服務對和諧理念的彰顯,不僅能從學理上加以闡釋,還可以從實踐上給予證明。眾所周知,我國目前仍處于社會轉型期,由于經濟的、政治的、歷史的等原因,出現(xiàn)了人口相對龐大的弱勢群體。社會學認為,社會進步與社會代價相伴相生,要最大化地增進社會進步,就必須盡可能地減縮社會代價。而“減縮社會代價,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保障社會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維護社會弱者的基本權益,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盵5]鑒于這種國情,從志愿服務的宗旨和目的來說,關愛弱勢群體是其最重要、最基本的活動內容。因此,“志愿服務是以不計報酬,志愿參與,主動為社會弱勢群體或特殊群體提供服務和幫助的社會行動?!盵6]志愿者出于對弱者的同情與悲憫,以無私奉獻的精神,真心地關愛、幫助弱勢人群,使他們走出困境,渡過難關,并由衷地感到人間的溫暖,樹立起生活的信心和對明天的希望,從而堅強、樂觀地融入社會。反之,弱勢群體若得不到必要的救助、慰藉和尊重,迫于苦難與挫折的精神壓力,他們將游離于社會之外,與社會疏遠、隔膜,甚至滋生排斥、對立等負面情緒,此時,和諧社會建設將難以為繼。
對于志愿者來說,志愿活動是個人無償服務社會、幫助他人的自愿行為。從個體的這種行為著眼,志愿服務的價值可以分為三個方面,即個人發(fā)展、個人與他人關系和個人與社會關系。在實踐中,志愿服務這三個方面的價值恰好體現(xiàn)了核心價值觀在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
2.1志愿服務體現(xiàn)了自由
從個體的發(fā)展角度來說,自由主要是指人的意志自由。自由是人的自主性的充分實現(xiàn)。個體只有具備自主性,才能對事物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主動參與各種活動,承擔相應責任,從而在存在的意義上達到自由的境界。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隨著主體意識的提高,人們的自主性日益增強,因此,個體的自由度也不斷擴大。在我國,自由不僅是個人發(fā)展的尺度,還是社會發(fā)展的價值目標。在社會主義社會,只有人不再屈從于任何外在的目的,成為自身的主人,作為社會美好向往的自由才能變?yōu)楝F(xiàn)實。志愿服務是志愿者自覺自愿參加的活動,“他們具有覺悟、理性、激情,心甘情愿,以此為榮、以此為樂,沒有強制性。”[7]就是說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不是外力的迫使,而是社會責任的驅動和道德良心的感召,是自主選擇的行為,是自由意志的表達。這正是核心價值觀中自由理念的體現(xiàn)。
2.2志愿服務體現(xiàn)了平等
平等是對個人生存權利和發(fā)展權利的維護,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因此必然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價值取向。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為實現(xiàn)平等提供了有利條件。在我國,平等的價值追求體現(xiàn)為不斷實現(xiàn)實質上的平等。它不僅要實現(xiàn)每個人都能依法享有的平等參與、平等發(fā)展的權利,還要消除因生存資料占有的不平等而產生的人在社會地位、生活狀況、人格尊嚴等條件上的不平等。
正是在這一點上,志愿服務張揚了平等理念。一是參加主體的平等。人們自愿參加志愿服務,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職業(yè)、地域和收入狀況。二是服務對象的平等。志愿服務是愛心的傳遞。這種愛心給予所有需要的人,沒有貧富差距隔閡、高低貴賤之分,也沒有文化差異、民族之別。三是實現(xiàn)了結果上的平等。弱勢群體之所以弱勢,既有個人稟賦、家庭境遇和地理條件的原因,也受國家經濟發(fā)展政策與策略的影響,因此,即便面對平等的機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他們也很難有效把握。志愿服務扶危濟困、幫貧助殘,在某種程度上,以社會的名義將結果上的平等還給了弱勢群體。
2.3志愿服務體現(xiàn)了公正
公正即社會公平和正義,既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在社會生活中,公正是人們評價是非的標準,是社會的倫理底線。它以人的自由平等權利的獲得為前提,是社會主義社會應然的根本價值理念。
公正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個是程序上的公平正義,另一個是結果上的公平正義。在人類社會發(fā)展中,盡管程序上的公平正義必不可少,但是,由于經濟、政治、個人、自然環(huán)境等主、客觀原因的影響,公平的狀態(tài)許多時候難以出現(xiàn),因此結果上的公平正義更為重要。
改革開放以來,城鎮(zhèn)下崗工人、進城農民工和失地的農民等弱勢群體,為中國經濟的騰飛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承擔了社會進步所付出的代價的主要后果,對于他們來說,急需社會公正。志愿服務“正體現(xiàn)了社會轉型期各階層對社會公正的迫切需要和中國當代青年對社會公正的心理認同以及社會基于公平正義為基礎所形成的社會價值理念的良性互動?!盵8]它以關愛弱勢群體為己任,通過志愿者的無私奉獻,幫助弱勢人群擺脫困境、改善生活質量,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社會問題,化解了社會風險,切實在社會上彰顯了公正的理念。
參與志愿服務,弘揚志愿精神。對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說,志愿精神不僅體現(xiàn)在國家層面上和社會層面上,還直接體現(xiàn)在個人層面上。“在個人層面上,志愿精神體現(xiàn)了誠信和友愛——以誠待人、友愛和善。”[1]
3.1志愿服務彰顯誠信
誠信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道德傳統(tǒng),也是世界公認的道德價值和道德標準。作為個人道德品質,誠信被視為立身處世的基本準則。它要求真實無妄、誠懇待人、信守諾言,是我國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的重點。
新中國成立以來倫理學界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調查顯示,“‘誠信吃虧論’是當今我國社會中存在的一種較為普遍的心理,多數(shù)人不再相信堅守誠實守信的傳統(tǒng)美德將會給自己以及社會帶來長久和巨大的利益?!闭{查中,“無業(yè)人群和失業(yè)人群選擇‘絕大多數(shù)人講誠信’的比例最低。”[9]此項實證研究說明: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fā)展,我國誠信問題日益突出,已成為影響經濟社會健康發(fā)展的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同時,在這場誠信危機中,由于遭受著長期的生活磨難與壓力,弱勢群體處于被打擊、排擠和遺棄的境地,他們對社會缺乏信任,誠信失落感最為嚴重。民族復興需要誠信,社會進步需要誠信。在此背景下,志愿服務相當程度上匡正了時弊,凈化了社會風氣。它不含功利私心,自愿無償奉獻,不圖回報,以誠摯的愛心、真切的善舉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幫助人,高揚誠信,踐行誠信,讓民眾重拾誠信,用行動顯示了誠信的價值和力量。
3.2志愿服務奉行友愛
友善即與人為善,在社會生活中,強調公民個人要有“愛人之心”,公民之間應相互尊重、相互關心、相互愛護、相互幫助,和睦友好,它是維護健康良好社會秩序的倫理基礎。友善表現(xiàn)為對他人有同情、惻隱之心,感同身受他人的痛苦,設身處地地給予他人真誠而熱情的關心和幫助。友善地待人接物,既有助于完善個體道德人格,又有利于建立社會主義新型人際關系,改善社會風氣。友善不僅要求善待他人、社會,還要求善待自然,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人生活在社會,立足于國家,是國家和社會存在意義和價值的體現(xiàn)者,更是國家和社會的建設者。因此,打造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建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首先要從身體力行個人層面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起。友善是公民必須恪守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生活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基礎性作用?!盵10]因此,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著力倡導友善。
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為價值理念的志愿服務,是一種純粹的友善行為。廣大志愿者以發(fā)自內心的仁愛為行為動力,以無私奉獻為精神追求,真情關愛弱勢群體,積極支教、支農、支邊,熱心環(huán)境保護、醫(yī)療救助等社會公益,助人為樂、扶貧濟困、見義勇為,他們高尚的善行義舉就是對友善價值觀的深刻闡釋和生動實踐。在全社會倡導友善、踐行友善,這足以說明,志愿服務是社會主義友善價值觀直接的、有力的彰顯與弘揚。
[1]丁元竹.把志愿精神融入社會生活[N].光明日報,2014-12-18(11).
[2]鄭朝靜.大學生志愿精神培育[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3]中央黨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進步意義[EB/OL].(2014-01-27)[2016-02-06].http://www.qstheory.cn/ zxdk/2014/201403/201401/t20140127_316776.htm.
[4]張仲國,聶鑫,劉淑艷.雷鋒精神與志愿者行動[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3.
[5]鄭杭生.減縮代價與增促進步:社會學及其深層理念[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6]周耀虹.開展志愿服務弘揚志愿精神[J].黨政論壇, 2008(12):43-45.
[7]張耀燦.關于弘揚志愿精神的幾個問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0):1-4.
[8]陳學明.中國青年志愿者行動與和諧社會的構建[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6(2):1-5.
[9]吳潛濤.當代中國公民道德狀況調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0]李建華.友善:必須著力倡導的價值觀[EB/OL]. (2013-07-06)[2016-02-06].http://politics.gmw.cn/ 2013-07/06/content_8193216_2.htm.
(責任編輯楊荔晴)
Voluntary Service’s Highlights and Carrying Forward for the Socialism Core Values
MA Chuan-hao
(Taizhou Polytechnic College,Taizhou Jiangsu 225300,China)
Volunteer service advocate dedication,friendship,mutual aid,and progress of the spirit of volunteerism. Volunteer service activities are effectively practice o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Not only promoting civilized and harmonious society,highlighting the socialist freedom,equality,and justice concept,also lifting the integrity and friendly personal ethics in the society.
voluntary service;socialist core values;practice;promote
G417
B
1671-0142(2016)02-0005-04
馬傳浩(1975-),男,安徽滁州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應用倫理學.
2014年度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指導項目(2014SJD758,項目主持人:馬傳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