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義霞
(黑龍江大學 中國近現(xiàn)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梁啟超的希望說及其意義
魏義霞
(黑龍江大學 中國近現(xiàn)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梁啟超對希望的宣傳和謳歌引人注目,也使希望成為一個重要的哲學概念。希望不僅作為人的生存方式,將人引向未來;而且決定著人的成敗,既是社會歷史的主導力量,又是造就英雄的質料。在梁啟超那里,正如希望具有多重內涵和意蘊一樣,希望具有多重旨趣和意義。
梁啟超;希望;“未來的觀念”;“社會的觀念”
希望是梁啟超樂此不疲的話題,他對希望的熱情和謳歌引人注目。可以看到,梁啟超不僅作《說希望》,而且在其它論作中反復提倡希望。這使希望具有了多重內涵和意蘊。事實上,希望在梁啟超那里既是一個重要的哲學概念,又具有宗教意蘊,同時與他對英雄的膜拜和對宗教的虔誠密切相關。有鑒于此,探究梁啟超的希望說,有助于加深對梁啟超哲學和宗教思想的把握。
對于梁啟超來說,希望是一個生存論概念,與人的特殊生存方式密不可分,甚至是人的本質所在。這就是說,希望對于人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至關重要的,因為人與其他存在的本質區(qū)別即在于希望。不僅如此,希望的有無、廣狹無論對于個人還是社會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首先,梁啟超強調,希望對于人的存在意義非凡,為人支撐了未來的世界。具體地說,人與動物的區(qū)別在于人的生存方式,人有兩個世界——一是現(xiàn)在界,一是未來界;人不僅僅活在現(xiàn)實界,而且存在于理想界。如果說擁有未來界是人有別于動物的獨有生存方式的話,那么,希望則作為聯(lián)結人之現(xiàn)在與未來的媒介,直接決定著人之未來界。這是因為,希望將人引向未來,使人為了理想活著。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梁啟超一而再、再而三地申明:
人莫不有兩境界:一曰現(xiàn)在界,二曰未來界。現(xiàn)在界屬于實事,未來界屬于希望。人必常有一希望焉,懸諸心目中,然后能發(fā)動其勇氣而驅策之以任一切之事。[1]
天下之境有二,一曰現(xiàn)在,一曰未來?,F(xiàn)在之境狹而有限,而未來之境廣而無窮。[2]
甚哉,希望之于人如此其偉大而有力也!凡人生莫不有兩世界:其在空間者,曰實跡界,曰理想界;其在時間者,曰現(xiàn)在界,曰未來界。實跡與現(xiàn)在,屬于行為;理想與未來,屬于希望。而現(xiàn)在所行之實跡,即為前此所懷理想之發(fā)表;而現(xiàn)在所懷之理想,又為將來之所行實跡之券符。然則實跡者理想之子孫,未來者現(xiàn)在之父母也。[3]
依照這個說法,人的生活是由現(xiàn)在界和未來界組成的,兩個世界對于人來說,既缺一不可,又各有不同:現(xiàn)在界屬于實跡,是現(xiàn)實的,既定的,狹隘而有限;未來界屬于希望,是理想的,未定的,廣大而無窮。這意味著兩個世界對于人生的意義大不相同,也體現(xiàn)了希望的價值所在。
在此基礎上,梁啟超進而指出,正如現(xiàn)在界之實跡是昨日之理想所造,昨日之理想決定了今日之實跡一樣,未來界如何取決于現(xiàn)在之希望——希望搭建了從現(xiàn)實通往理想的橋梁,更引領了未來的方向,甚至決定了未來的模樣。從這個意義上說,作為一種理想性的存在,人是希望造就的;人究竟為現(xiàn)在活著還是為未來活著,直接決定著個人的境界和社會的文野?;谶@種認識,梁啟超在人的兩個世界中更注重理想界,故而將希望說成是人與動物的區(qū)別和判斷文明人與野蠻人的標準。于是,他反復聲稱:
故人類所以勝于禽獸,文明人所以勝于野蠻,惟其有希望故,有理想故,有未來故。[4]
故夫希望者,人類之所以異于禽獸,文明之所以異于野蠻。[5]
其次,梁啟超認為,希望鼓舞人的奮斗和進取之雄心。要進行創(chuàng)造,總要有創(chuàng)造的動機,人類行為的所有動機歸根結底都在于對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不滿意或不安心,想另外開拓出一種新的環(huán)境來。這表明,人類創(chuàng)造的動機在于希望——希望改變現(xiàn)狀,希望明天更好,心中常駐希望是人樂于創(chuàng)造、孜孜以求的動力源泉。其實,人類的進化之途就源于希望之旅,不惟生理欲望和衣食飽暖的需要推動了人類的進步,一切宗教、道德、政治、法律的產(chǎn)生和變革都源于人之生存的希望。對此,他解釋說:“人類者生而有欲者也。原人之朔,榛狉無知,饑則食焉,疲則息焉,飲食男女之外,無他思想。而其所謂飲食男女者,亦止求一時之飽煖嬉樂,而不復知有明日,無所謂蓄積,無所謂預備,止有肉欲而絕無欲望,蠕蠕然無以異于動物也。及其漸進漸有思想,而將來之觀念始盟,于是知為其飲食男女之肉欲謀前進久長之計。斯時也,則有所謂生全之希望。思想日益發(fā)達,希望日益繁多,于其肉欲之外,知有所謂權力者,知有所謂名譽者,知有所謂宗教道德者,知有所謂政治法律者,由生存之希望,進而為文化之希望。其希望愈大,而其群治之進化亦愈彬彬矣?!保?]
在梁啟超看來,如果說人的創(chuàng)造活動在欲望的驅動下進行,那么,鼓起人之欲望的則是希望。正是在希望的鼓動下,人才能夠振作精神,排除萬難,達到理想的彼岸。因為只有希望才能催生人的進取冒險精神,希望有多大,進取冒險之雄心就有多大。希望無論對于個人的成敗還是對于社會的進化都至關重要,為人在現(xiàn)實世界之外開辟了“第二之世界”。他宣稱:“進取冒險者,希望之代價也。彼禽獸與野蠻人,饑則求食,飽則嬉焉,知有今日而不知有明日。人之所以為人,文明之所以為文明,亦曰知明日而已。惟明日能系我于無極,而三日焉,而五日焉,而七日焉,而一旬焉,而一月焉,而一年焉,而十年焉,而百年焉,而千萬年焉,而億兆京垓無量數(shù)不可思議年焉,皆明日之積也?!保?]梁啟超認為,人為理想活著,心系明天可以讓人在逆境中堅韌不拔,重新燃起希望,并且愿意為了明天而做出犧牲,甘愿以目前為代價而“購此未來”。正因為如此,希望越大,人的事功越大;為了達到理想付出的艱辛越多,所達到的理想境界也就越美。
再次,梁啟超認為,希望不僅是人的本質,決定著人類社會的文野,而且作為價值旨趣決定著一個人對世界的看法和對暫時利益與長久利益、個人利益與群體利益的權衡。這是因為,希望指向未來,作為人對于“將來的觀念”使人心系明天。這使希望對于人和人類社會具有了兩個巨大作用:第一,希望引導人擺脫褊狹和固陋,把目光投向無限遙遠的未來。于是,為了長遠的、今后的利益舍棄當前的、個人的利益,情愿以今天的付出為明天儲蓄正能量。第二,更好地處理目前與未來、個人與群體的關系,在以未來為目的、以現(xiàn)在為過渡中超越個人的得失勝敗。對此,他論述說:“希望者固以未來的目的,而盡勤勞以謀其利益者也。然未來之利益,往往與現(xiàn)在之利益枘鑿而不能相容,二者不可得兼,有所取必有所棄。彼既有所希望矣,則心中目中必有荼錦爛漫之生涯、宇宙昭蘇之事業(yè)亙其前途,其利益百什倍于現(xiàn)在,遂不惜取其現(xiàn)在者而犧牲之,以為未來之媒。”[8]
借助希望這個話題,梁啟超更想說的是,希望對于個人的成敗得失至關重要,對于國家的強弱興衰以及前途、命運也不例外:“若是者,豈惟一私人為然耳,即一民族亦有然。偉大之民族,其舉動常有一遠大之目的,汲汲焉向之以進行,歷數(shù)十年數(shù)百年如一日?!保?]具體地說,他之所以大力謳歌希望,就是為了憑借希望改變中國人的戀舊觀念,代之以“未來的觀念”,以此增進人的進取冒險之雄心。于是,梁啟超聲稱:“我中人日奉一足止以為主義,戀戀于過去,而絕無未來之觀念,眷眷于保守,而絕無進取之雄心……我國民其有希望乎!其各立于所欲立之地,又安能郁郁以終也。”[10]他強調,在中國近代的特殊歷史背景之下,中華民族的生存到了最嚴峻、最危險的時刻,希望比任何時候都顯得重要——甚至可以說,中國人是否心中希望常駐決定了中國的前途和命運。有鑒于此,梁啟超十分推崇希望,將之視為振奮人心和救亡圖存的精神鼓動劑。道理很簡單:各國的改革或革命都是在希望的鼓動下發(fā)動而成功的,如果人人皆絕望之人,中國遂無希望;如果人人皆滿懷希望,則中國大有希望。為了讓國人明白這個道理,梁啟超以英、法、美為例,總結世界各國的成功經(jīng)驗,語重心長地告誡國人:“且非獨個人之希望為然也,國民之希望亦靡不然……吾國其非絕望乎,則吾人之日月方長,吾人之心愿正大,旭日方東,曙光熊熊。吾其叱咤羲輪,放大光明以赫耀寰中乎!”[11]他謳歌、提倡希望,就是為了鍛煉中國人的受挫能力,讓所有的中國人都能夠在列強環(huán)視的困境中,對中國的前途充滿希望,進而以百倍的信心為救亡圖存而進取冒險、奮斗不息。
梁啟超關注希望,是因為希望是人的生存方式,是人有別于禽獸的本質確證。除此之外,希望還決定著人的成敗、得失,正如希望與絕望的不同心境會使人的世界相去天壤一樣,功績赫赫的英雄就是由希望造就的。
首先,循著“境者心造”的思路,梁啟超將希望說成是人之成敗、進退和得失的決定因素。這不僅因為希望可以使人擁有冒險之雄心,在人之行動時鼓動人去進取冒險,勇往直前;而且在于希望能夠使人在行動失敗后百折不撓、愈挫愈奮,想著自己的目標勇往直前,最終在屢敗屢戰(zhàn)中臻于自己的理想。他堅信,人成功與否關鍵并不取決于客觀條件和機遇,而取決于人抵御受挫的毅力。志向越大,成功的難度越大,人要為此承受的壓力也隨之增大。希望就是撫慰心靈、安撫受挫之心的良藥——甚至可以說,希望有多大,人的毅力有多大,抵御受挫之心之能力就有多大。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梁啟超一再斷言:
天下古今成敗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敗,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敗。蓋人生歷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順境亦居十三四,而順逆兩境,又常相間以迭乘。無論事之大小,而必有數(shù)次乃至十數(shù)次之阻力,其阻力雖或大或小,而要之必無可逃避者也。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驟嘗焉,而阻力猝來,頹然喪矣。其次弱者,乘一時之客氣,透過此第一關,遇再挫而退。稍強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強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難,非至強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終者也。夫茍其挫而不退矣,則小逆之后必有小順,大逆之后必有大順,盤根錯結之既破,而遂有應刃而解之一日。[12]
當知古今天下無有無阻力之事,茍其畏阻力也,則勿如勿辦,竟放棄其責任以與齊民伍。而不然者,則種種煩惱,皆為我練心之助;種種危險,皆為我練膽之助;種種艱大,皆為我練智練力之助,隨處皆我之學校也。我何畏焉?我何怨焉?我何餒焉?我愿無盡,我學無盡,我知無盡,我行無盡。[13]
依照梁啟超的說法,人通往成功的道路千千萬萬,共同的法則是:付出與收獲成正比,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由于成功與遇到的困難、挫折成正比,毅力隨之變得至關重要;有毅力事竟成,無毅力則必然陷入失敗。究其原因,成敗的秘密在于誠偽兩字,只有毅力超群,才能有足夠的膽力、魄力面對逆境毅然決然,百折不回。
基于這種認識,梁啟超強調,在人生的旅途中,逆境遠遠多于順境。這意味著挫折、失敗與人生如影隨形,乃至成為人生的常態(tài)。正是人生的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決定了希望的不可或缺、彌足珍貴。對于希望究竟有多重要以及希望的作用究竟有多大,他論證說,假如相信某事不可不辦便去辦了,盡管固陋、鹵莽,或許還會敗事,然而,事事都去辦,失敗九次還有一次可能成功;相反,假如事事都不去辦,則連這一次成功的機會都沒有!既然盡一分之力必收一分之果,那么,盡管可能會遭受失敗,也不應該被失敗嚇倒。只有敢于失敗——確切地說,只有不計成敗得失——“無希冀心,無恐怖心”而屢敗屢戰(zhàn),才能立于勝利之地。為此,梁啟超提出了全新的成敗觀,以“辦事者立于不敗之地者也,不辦事者立于全敗之地者也”為號召,激勵人在失敗時依然不熄滅心中的希望。出于這一動機,梁啟超寫道:“機埃的之言曰:‘希望者失意人之第二靈魂也?!M惟失意人而已,凡中外古今之圣賢豪杰、忠臣烈士,與夫宗教家、政治家、發(fā)明家、冒險家之所以震撼宇宙,創(chuàng)造世界,建不朽之偉業(yè)以輝耀歷史者,殆莫不藉此第二靈魂之希望,驅之使上于進取之途。故希望者,制造英雄之原料,而世界進化之導師也?!保?4]
其次,為了進一步凸顯、反襯希望的意義和作用,梁啟超又從希望的反面——失望的角度論證說,人最致命的不是貧困或艱難,而是失望或絕望。對于一個人來說,決定其成功的關鍵甚至不是志向或才華,而是擺脫失望,永不絕望的毅力。這是因為:“人不可無希望,然希望常與失望相倚。至于失望而心蓋死矣。養(yǎng)其希望勿使失者,厥惟毅力。故志不足恃,氣不足恃,才不足恃,惟毅力者足恃?!保?5]毅力之所以必不可少,是因為毅力可以使人向著目標勇往直前,無論身處順境還是逆境都不至陷入失望或絕望。
梁啟超總結說,就一個人的作為和成敗而言,滿懷希望與失意絕望之心境差若云泥,兩種心情造成的后果便相去天壤:滿懷希望,躊躇滿志,頓覺海闊天空。于是,不畏艱難、披荊斬棘,終有達到理想彼岸之日。相反,失意無望,心灰意冷,頓覺叫天天不應。于是,裹足不前、畏難而退,終無品嘗成功喜悅之期。由此看來,希望對于人決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至關重要的,不啻為人的“第二靈魂”。對于希望與失望這兩種心境和境遇,他反復對比說:
當希望時其氣盛數(shù)倍者,至失望時其氣沮亦數(shù)倍。[16]
方其希望遠大之時,雖蓋世功名,曾不足以當其一盼,雖統(tǒng)一寰區(qū),曾不足以滿其志愿。及其希望既絕,則心死志餒,氣索才盡,頹然沮喪,前后迥若兩人。[17]
不僅如此,人的意志、膽識和才智是隨著希望增長的,希望對于人之毅力的作用有多大,失望對人的打擊就有多大。其實,希望與失望不僅相反而且相生,這意味著希望越大,隨之可能帶來的失望也越多。對此,梁啟超解釋說:“然而希望者,常有失望以與之為緣者也。其希望愈大者,則其成就也愈難,而其失望也亦愈眾……吾心中自有所謂第二世界者存,必不以目前之區(qū)區(qū)沮吾心而餒吾志。英雄之希望如是,偉大國民之希望亦復如是?!保?8]希望與失望的相緣相伴注定了希望越大,所要承受的失望越多,對于人抗挫力和毅力的要求也就越大,同時也反襯了希望的彌足珍貴和至關重要。為此,梁啟超呼吁,為了使人希望常在、意志不餒,必須增強人的膽力、魄力,以此擺脫目前的成敗得失,不以眼前的失敗沮喪希望,消磨意志。
再次,梁啟超肯定英雄豪杰都是希望煉成的。梁啟超具有濃郁的英雄情結,對英雄的祈盼溢于言表,亦令人動容。英雄是他的理想人格,而他認定英雄是希望造就的。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就在于功績顯著,開辟了一個新世界。希望對于人之成敗的決定作用預示了希望對于英雄的不可或缺。在梁啟超看來,古往今來的英雄豪杰都不肯安于現(xiàn)狀,故而心中別有世界。正是心中的希望促使他們殫精竭慮,為了理想而竭盡全力,最終開辟出一片新天地,成就了英雄事業(yè):“自古之偉人杰士,類皆不肯茍安于現(xiàn)在之地位,其心中目中,別有第二之世界,足以饜人類向上求進之心。既懸此第二之世界以為程,則萃精神以謀之,竭全力以赴之,日夜奔赴于莽莽無極之前途,務達其鵠以為歸宿?!保?9]如此看來,一個人是卓然超群、名世震宇,還是默默無聞、平庸無奇,關鍵看他心中是不是充滿希望;人們做事是持之以恒、功成名就,還是不思進取、一事無成,還要看他心中是否常駐希望。對此,梁啟超總結說,中外古今的圣賢豪杰、忠臣烈子以及宗教家、政治家、發(fā)明家和冒險家之所以能創(chuàng)造世界,輝耀歷史,建不朽之偉業(yè),莫不借希望驅之于進取之途。從這個意義上說,英雄豪杰和一切偉大人物都是希望所成就的,常人與英雄的區(qū)別就在于是否具有希望:有希望,常人可以為英雄;無希望,則英雄無異于常人。梁啟超將之表述為:“英雄之所以為英雄者,固恃希望為之先導,而智慮才略,皆隨希望以為消長者也。有希望則常人可以為英雄,無希望則英雄無以異于常人?!保?0]
總之,梁啟超認為,只要心中存有希望,常人可以作出英雄豪杰的壯舉。從這個意義上說,對英雄朝思暮想注定了梁啟超對希望的津津樂道,對希望價值的凸顯反過來表達了他對英雄的呼喚和塑造。
經(jīng)過梁啟超的論證,希望的作用得以提升和彰顯,接下來便是如何培養(yǎng)、保持希望的問題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梁啟超將希望與宗教聯(lián)系起來,試圖借助宗教將人引向希望之途。對于其中的邏輯和理由,他如是說:“宗教之所以異于哲學者,以其言靈魂也。知靈魂,則其希望長,而無或易召失望以至墮落?!保?1]宗教熱衷于人的終極關懷,不僅講現(xiàn)世,而且講來世或死后世界。這使宗教與未來密不可分,也拉近了宗教與希望的距離。恩斯特布洛赫(ErnstBloch,1885~1977)甚至說:“哪里有希望,哪里就有宗教?!毖酝庵馐?,講希望只能憑借宗教,或者說,希望容易將人引向宗教。與布洛赫的觀點不同,梁啟超并沒有將宗教視為葆有希望的不二法門,并且始終將希望具有現(xiàn)實的指向和維度。盡管如此,梁啟超注意到了宗教與希望之間的密切相關,強調無宗教,希望則無法長久。正如他所言:“無宗教思想則無希望。希望者,人道之糧也……故有形之希望,希望中之頗危險者也。若宗教則無形之希望也?!保?2]希望分為有形之希望與無形之希望兩種,其中,有形之希望是短期的,可以驗證的,故而常因希望落空而陷入失望乃至絕望;無形之希望則是無限的,永遠都不會落空,當然也不會導致失望。問題的關鍵是,讓人永不失望的無形之希望是由宗教提供的——甚至可以說,宗教就是人的無形之希望。
梁啟超進一步揭示了宗教給人以無形之希望的秘密。人生是有限的,未來卻是無限的,希望屬于未來界;人的肉體是有限的,篤信靈魂不死的宗教卻使人之知達到無限。這就是說,宗教可以導人以希望,也可以使人超越有限而達到無限。于是,他寫道:“夫人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故為信仰者,茍不擴其量于此數(shù)十寒暑以外,則其所信者終有所撓?!保?3]正因為宗教可以使人遠離失望,所以,宗教是希望的源泉。從這個意義上說,將常人引向英雄之途的是宗教。在這方面,梁啟超強調英雄豪杰大都具有宗教思想,故而多次關注、探究英雄與宗教之間的密切關系。例如,他在探討克倫威爾(梁啟超稱之為克林威爾)之所以成為英國之巨人時不禁產(chǎn)生無限聯(lián)想,肯定宗教是造就英雄的原動力。克倫威爾如此,其他國家的英雄豪杰同樣概莫能外。
在此基礎上,梁啟超特別指出,真正能夠使人葆有希望的宗教,非佛教莫屬。這是因為,正如宗教與哲學的區(qū)別在于宗教言靈魂一樣,宗教導人以希望的法寶在于講靈魂,而惟有佛教所言靈魂最為完備。為了證明這一點,他對各宗教的靈魂之說予以比較,并且得出了如下結論:“他教之言靈魂,其義不如佛教之完。景教之所揭橥也,曰永生天國,曰末日審判。夫永生猶可言也,謂其所生者在魂不在形,于本義猶未悖也。至末日審判之義,則謂人之死者,至末日期至,皆從冢中起,而受全知全能者之鞫訊;然則受鞫訊者,仍形耳,而非魂也。借曰魂也,則此魂與形俱生,與形俱滅,而曾何足貴也?故孔教專衍形者也,則曰善不善報諸子孫;佛教專衍魂者也,則曰善不善報諸永劫。其義雖不同,而各圓滿具足者也。惟景教乃介兩者之間,故吾以為景教之言末日,猶未脫埃及時代野蠻宗教之迷見者也。”[24]
與此同時,梁啟超依靠宗教講希望,尚有以希望為承諾誘導人做出犧牲之良苦用心。這既涉及他對宗教的界定,又牽涉他對宗教的選擇。對于何為宗教,梁啟超的定義是:“宗教是各個人信仰的對象?!苯酉聛?,他對宗教定義中所涉及的各項內容逐一進行了解釋:“對象有種種色色,或人,或非人,或超人,或主義,或事情。只要為某人信仰所寄,便是某人的信仰對象?!薄靶叛鲇袃煞N特征:第一,信仰是情感的產(chǎn)物,不是理性的產(chǎn)物。第二,信仰是目的,不是手段;只有為信仰犧牲別的,斷不肯為別的犧牲信仰?!薄案鱾€人”是說,“信仰是一個一個人不同的,雖夫婦父子之間,也不能相喻。因為不能相喻,所以不能相強?!保?5]
至此可見,梁啟超借助宗教講希望,目的有二:第一,將希望作為一種信仰。梁啟超將宗教與信仰相提并論,宗教所涉及的“對象”十分廣泛,希望便在其中。第二,呼吁個人為了明天的、社會的希望,做出自己的、目前的犧牲。宗教既然是信仰,也就是目的而不是手段。這意味著宗教的對象便是價值所在,人甘心情愿為自己的信仰對象做出犧牲。沿著這個思路推而廣之,既然希望屬于未來,“將來的觀念”與“社會的觀念”息息相通,那么,人憑借著對希望的信仰,便可以為未來、為社會做出犧牲。可以作為佐證的是,梁啟超將鼓動希望的宗教說成是佛教,與佛教秉持“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救世情懷和犧牲精神密不可分。在他看來,“夫學佛以成佛為希望之究竟者也,今彼以眾生故,乃并此最大之希望而犧牲之,則其他更何論焉。故舍己救人之大業(yè),惟佛教足以當之矣……吾既托生此國矣,未有國民愚而我可以獨智,國民危而我可以獨安,國民悴而我可以獨榮者也。知此義者,則雖犧牲藐躬種種之利益以為國家,其必不辭矣。”[26]
總之,梁啟超認為,哀莫大于心死,失望對于人的打擊是致命的。失望的后果多可怕,希望的作用就多巨大。為了避免絕望,遠離失望,他將希望寄托于無限遙遠的未來,借助宗教追求無形之希望。梁啟超提倡希望是為了培養(yǎng)、引領中國人尋求新的信仰,即超越目前的、個人的成敗得失,將中華民族的希望作為自己的信仰。梁啟超之所以提倡宗教是為了以宗教改善、引導人的情感,而他呼吁培養(yǎng)人熾熱情感的根本目的之一則是讓人對未來、對國家充滿希望。
對希望的津津樂道與梁啟超提倡希望的良苦用心和宗旨密切相關,不僅使希望具有了多重意蘊和內涵,而且使希望擁有了多重意義和價值。
首先,希望說與梁啟超的心學旨趣一脈相承。梁啟超斷言“境者心造”,將心、心力奉為世界本原,而他所渴望、期盼的心、心力具體指情感而非理性。這就是說,被梁啟超奉為世界本原的造境之心指人的情感好惡、自然欲望和自由意志,他稱之為“誠”、熱度情感、信仰,也就是“希望”,或稱“將來的觀念”、“未來的觀念”。由此可見,正是對心的推崇決定了梁啟超對希望的熱情,希望由此成為梁啟超心學的一部分,也是其心學的具體貫徹和展開。作為中國近代的心學家,梁啟超將“境者心造”的心學邏輯運用到對人生的審視和設計中,特別重視至誠、希望等情感因素對于人、社會和歷史的決定作用。以希望為因,創(chuàng)造所希冀的未來之果,是梁啟超推崇希望的目的和思路所在。
其次,梁啟超推崇希望,旨在鼓動、激發(fā)中國人的樂觀精神。信憑希望將人引向未來,讓沮喪甚至瀕臨絕望的人重新燃起希望是梁啟超宣傳、提倡希望的初衷。就梁啟超個人來說,正是希望使他成為樂觀派,始終對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充滿信心。這用他本人的話說就是:“我對于中國政治前途,完全是樂觀的,我的樂觀,卻是從一般人的悲觀上發(fā)生出來。我覺得這五十年來的中國,正象蠶變蛾蛇蛻殼的時代,變蛾蛻殼,自然是一件極艱難極苦痛的事,哪里能夠輕輕松松的做到。只要他生理上有必變必蛻的機能,心理上還有必變必蛻的覺悟,那么,把那不可逃避的艱難苦痛經(jīng)過了,前途便別是一個世界。所以我對于人人認為退化的政治,覺得他進化的可能性卻是最大哩?!保?7]就近代的中國社會來說,“希望”則是中國的希望,決定著中國的未來和命運。梁啟超堅信,國民恒立于其所欲立之地,如果一國之人皆曰國將亡,滿國都是失望之人,中國將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相反,如果人人都充滿希望,中國非但不會亡國,還將會走向光明的前途。
再次,希望與梁啟超的新民目標相印證,旨在培養(yǎng)國民的愛國心和樂于進取,勇于創(chuàng)新的品格。正如將中國國民素質的低劣視為中國積弱的主要原因一樣,梁啟超提倡新民,目的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yǎng)國民的愛國心和進取冒險精神。這些均與理想密不可分,希望更是與理想相伴而生。這就是說,國家的強弱與國民的志趣、品格如影隨形,而國民的志趣、品格則取決于理想。這使理想成為提升國民素質、振興國家的關鍵,而中國人理想的最大缺失就是無愛國心?;谶@種分析,梁啟超得出結論:中國的當務之急不僅在于樹立理想,更在于將理想與愛國觀念聯(lián)系起來——準確地說,是憑借理想增強愛國心。
那么,如何樹立理想,并將愛國心注入中國人的理想之中呢?梁啟超提出的具體途徑是樹立國家和未來的觀念,以理想指向未來,使人心中常駐希望?;谶@一思路,他依靠希望不僅將現(xiàn)在與未來聯(lián)系起來,而且將個人與國家聯(lián)為一體,強調使個人通往明天的“將來的觀念”是通過“社會的觀念”實現(xiàn)的。質言之,人只有擺脫小我之肉體的局限,將自己與群體、社會和國家聯(lián)為一體,才能在以群體、社會和國家之體載我之靈魂中巋然不死。在希望的鼓動下,借助“社會的觀念”和“將來的觀念”,將個人與社會、國家聯(lián)為一體,是梁啟超所講的人“死后而有不死者存”的要義,也是他聲稱人若想不死必須先明白“死學”的秘密。梁啟超指出,希望將人之個體與群體聯(lián)系起來,人之“將來的觀念”決定了人是希望的存在。不僅如此,與“將來的觀念”一樣,作為人之本質的還有關于“社會的觀念”。正是“將來的觀念”和“社會的觀念”使人超越暫時的、個體的存在而追求長久的、群體的利益,將個人的命運與家族、群體和國家聯(lián)為一體,從而個人甘愿像犧牲現(xiàn)在利益而購買明天一樣為國家、社會做出犧牲。從這個意義上說,“社會的觀念”與“將來的觀念”一樣對于人不可缺少,二者都是人的本質所在:“夫社會的觀念與將來的觀念,正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也,茍其無之,則與禽獸無擇也。同為人類,而此兩觀念之或深或淺或廣或狹,則野蠻文明之級視此焉,優(yōu)劣勝敗之數(shù)視此焉……雖然,既已謂之人類,則此兩種觀念者,則已自無始以來之羯磨而熏之受之,雖有深淺廣狹,而其本性中無此根器者,未或聞也。故雖有愚不肖之夫,要能知節(jié)制其現(xiàn)在快樂之一部分以求衰老時之快樂,犧牲其本身利益之一部分以求家族若后代之利益?!保?8]這樣一來,“社會的觀念”和“將來的觀念”使人成為未來的、希望的存在;反過來,希望促使人牢固樹立“社會的觀念”和“將來的觀念”,從而更好地從現(xiàn)實之境達到希望之境。
[1][16][22]《論宗教家與哲學家之長短得失》,《梁啟超全集》(第二冊)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763頁。
[2][8][11][17][18][20]《說希望》,《梁啟超全集》(第二冊)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089頁。
[3][4]《新民說》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9頁。
[5][6][14][19]《說希望》,《梁啟超全集》(第二冊)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088頁。
[7]《新民說》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0頁。
[9]《新民說》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172頁。
[10]《說希望》,《梁啟超全集》(第二冊)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089~1090頁。
[12]《新民說》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66~167頁。
[13]《新民說》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73頁。
[15]《新民說》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67頁。
[21][23][24]《論佛教與群治之關系》,《梁啟超全集》(第二冊)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908頁。
[25]《評非宗教同盟》,《梁啟超全集》(第七冊)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966~3967頁。
[26]《論佛教與群治之關系》,《梁啟超全集》(第二冊)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907頁。
[27]《五十年中國進化概論》,《梁啟超全集》(第七冊)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032頁。
[28]《余之死生觀》,《梁啟超全集》(第三冊)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374頁。
責任編輯:郭美星
B259.1
A
1008-4479(2016)01-0055-07
2015-11-02
黑龍江大學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校級一般項目(編號:GXM_YJS_2014031)的中期成果。
魏義霞(1965-),女,黑龍江大學中國近現(xiàn)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哲學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