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松芳
?
湯顯祖澳門行考述
周松芳
明萬歷十九年(1591),湯顯祖因上《論科臣輔臣疏》抨擊朝政,激怒當道,獲貶徐聞。并于十月下旬小雪前后,抵達廣州。廣州因一口通商而形成萬船云集的繁華盛景,給他帶來極大震撼,寫下了堪驚表現(xiàn)廣州最佳的詩篇:“臨江喧萬井,立地涌千艘。氣脈雄如此,由來是廣州?!保?]此后,便著意觀察與書寫夷舶洋商,如其往游羅浮途中的南海神廟之行。首先,南海神廟本身即廣州海外貿易的產物。其次,所題詠詩篇,觀察的重點在于“賈胡”。如《達奚司空立南海王廟門外》所詠的達奚,即當年錯過歸航的朝貢貿易使者。初出廣州城,即作《南海江》詩曰:“病余揚粵夜,伏檻繞云煙。閣道晴穿屐,溪潮夜出船。時時番鬼笑,色色海人眠。舶上兼靈藥,吾生倘自全。”[2]抵南海神廟后,又有《宿浴日亭因出小浪望?!吩唬骸皫S舶自吞吐,樓櫓成煙墟。飛金出熒火,明珠落鯨魚。吾生非賈胡,萬里握靈糈。”[3]無不顯示其對于夷舶賈胡印象殊深。以至上到羅浮山頂,神馳浮想,也揮不去賈胡的影像,并寫入《游羅浮山賦》:“徒使來粵都者,走明珠于合浦,浮毳衣于賈胡。”[4]可惜,湯顯祖到達廣州時,針對葡夷洋商的冬季“廣交會”開始前夕,略顯遺憾,這也隱顯他即將澳門之行。
當時朝廷每年開放兩次允許夷商到廣州城內交易,可謂“廣交會”,不過到萬歷十九年,也不過開始了十多年;[5]此前的十多年,每年只有一次“廣交會”。[6]再往前,則只有“海交會”——在澳門及停泊在海面的商船上進行交易;澳門開埠,也不過是1557年(明嘉靖三十六年)的事;此前是沿海諸澳口并作,[7]“自是諸澳俱廢, 濠鏡獨為舶藪矣”[8]的歷史盛景由此形成。為深入了解“廣州諸泊口,最是澳門雄”[9]的廣州外港,也是夷人洋舶“根據地大本營”,同時也是廣府各邑逐商之地[10]的澳門,乃情理中之事。
當時朝廷對于澳門如何管治的爭論以及萬歷十九年的夷警,湯顯祖不可能不與聞,這也應當吸收其前往“考察”的因素之一。自嘉靖三十六年(1557)起葡萄牙人定居澳門后,對其如何管治一直有種種不同的意見。在湯顯祖去澳門的前兩年,即萬歷十七年(1589)春,就發(fā)生了“澳酋長李茂、陳德樂嘯集海上,烏合至千余眾”的事件。時任兩廣總督劉繼文“一時未集舟師,慮懷叵測,因籌計問仙”。[11]后又于萬歷十九年十一月壬午上《備陳備倭條議》,要求加強對澳門管制:“至澳夷內集,恐虞不測,合于澳門外建抽盤廠于香山大埔、雍陌地方。汛至,以同知住(駐)扎新安,通判?。v)扎雍陌?!保?2]
湯顯祖經南海神廟游罷羅浮,于十一月初四日下山,當由水路直接出“?!备鞍拈T,無由再折返廣州;時間上也來不及,他冬至日(十一月初七日)一系列詩作可資表明。東江在博羅以下,經惠陽過東莞從增城禺東聯(lián)圍東南匯入獅子洋;名稱為洋,實珠江近海寬闊江面——廣州人過去稱廣州城內珠江水面也稱海。禺東聯(lián)圍乃珠江沖積形成的陸地,今稱穗東聯(lián)圍,與南海神廟同屬于廣州黃埔區(qū)南崗鎮(zhèn),相距甚近。此一帶江面,均屬舊番禺,故《番禺江上七日長至二首》等均此際作。湯顯祖曾為禮部祠祭司主事,冬至當行大祭,故諸詩均不由自主地表現(xiàn)對朝廷尤其皇帝的禮敬。像《番禺江上七日長至二首》:
珠海半輪月,炎州玉管灰。江關問行旅,還被一陽催。
不能趨舞蹈,聊自展衣冠。日影隨南至,天心向北看?!?/p>
又如《南海浴日亭拜長至二首》:
孤臣遙浴日,滄海亦書云。愿得扶桑影,年年奉圣君。
五拜晴云北,連呼萬歲三。愛日逢南至,波臣亦至南。[13]
這里的“遙浴日”,不知是重登浴日亭北向遙拜,還是遙臨浴日亭北拜,但可以肯定此番的浴日亭不是往游羅浮之前夜宿的浴日亭,時間上不合。
佳節(jié)思親友。湯顯祖寫下了《至日懷劉兌陽太史》:“合樂清齋夜,春墀拜舞馀。蒼梧有云氣,太史不曾書?!庇钟小吨寥諔燕u爾瞻比部》:“君從寒谷起,我向日南來。不知仙琯里,還有自飛灰?!保?4]這一次,湯顯祖還寫了一首《看番禺人入真臘》:“檳榔舶上問郎行,笑指貞蒲十日程。不用他鄉(xiāng)起離思,總無鶯燕杜鵑聲。”[15]這首詩值得特別關注。因為反映洋舶夷人來廣州做生意的詩文相對多,反映廣州人赴海外經商謀生的則甚少。這也間接顯示湯顯祖對商人群體的關切。
湯顯祖還有一首《東莞江望白云山》:“霍靡番禺路,青山間白云。輕霄含縹緲,叢薈出氤氳。迥接蒼梧影,微銷碧海氛。安期留舄遠,仙館若為分?!碑敒橄铝_浮后從博羅乘舟至珠江口在東莞江段作。一是當時此行程中確有東莞江一段,且正從羅浮而來。
在澳門,他從賈胡的“大本營”看到一種嶄新的商品經濟形態(tài):“不住田園不樹桑,珴珂衣錦下云檣。明珠海上傳星氣,白玉河邊看月光?!保?6]關于澳門的“高大上”情形,嵇璜《續(xù)文獻通考·四裔考》在“世宗嘉靖二年(1523),佛郎機入寇,官軍撃走之”條下曰:“其市香山澳壕鏡者,至筑室連城,雄踞海畔,若一國然。將吏不肖者,反視為外府矣?!庇忠睹魇贰し鹄蕶C傳》曰:“壕鏡在香山縣南虎跳門外。先是暹羅占城、爪哇、琉球、浡泥諸國互市,俱在廣州設市舶司領之,正徳時移于髙州之電白縣。嘉靖十四年,指揮黃慶納賄請于上官,移之壕鏡,歲輸課二萬金,佛郎機遂得混入。髙棟飛甍,櫛比相望,閩粵商人趨之若騖。久之,其來益眾,諸國人畏之,遂專為所據矣?!保?7]如此描述,澳門簡直是海上仙境,與湯顯祖的觀感十分吻合。
湯顯祖一向對商賈與商肆繁盛有好感。他的出生地撫州“人稠多商,行旅達四裔”有深厚的經商傳統(tǒng),“有棄妻子老死不歸者”。[18]這幾乎是撫州的一個標配。[19]湯顯祖也以家鄉(xiāng)的商肆繁盛而自豪,早年有《金堤賦》詩夸贊家鄉(xiāng)。晚年又有《豫章攬秀樓賦(有序)》一詩,則近于歌頌家鄉(xiāng)。[20]
這種態(tài)度的遞進,或許就與澳門行有關。他有一首《看賈胡別》: “金釵擊鼓醉豪呼,桂樹高樓啼夜烏。不信中秋月輪滿,年年海上看明珠?!毙焖贩较壬聪的?,顯系在澳門時所作——只有在澳門,才可能有夷人登樓醉酒;廣州雖可商,然不可居也。[21]這種商人別離的豪邁場景,大異于傳統(tǒng)中國的離懷別緒,更不用說商人的有家難顧,凄懷道中了。其家鄉(xiāng)江西撫州,為了經商,不就“有棄妻子老死不歸者”嗎?另一首《逢賣玉者》:“萬里于闐片玉輸,到來連日價傾都。安知幾歲金臺下,卞子無緣似賈胡?!保?2]也表達了對賈胡的欣羨之情——當年卞和獻玉,兩次刖足,如今賈胡獻寶,倍受尊敬。以卞子比賈胡,或可有人才終見用的隱喻,亦有史實的依托,在《牡丹亭》人物形象塑造中亦有隱喻。
《聽香山譯者》,當是湯顯祖見了賈胡等人物場景之后,進一步了解其生意往返之地的問答:
占城十日過交欄,十二帆飛看溜還。
握粟定留三佛國,采香長傍九州山。
花面蠻姬十五強,薔薇露水拂朝妝。
盡頭西海新生月,口出東林倒掛香。
第一首開篇說的占城(在今越南中部,古籍中也有稱林邑的)是湯顯祖早已關注過的地方。這里他關注的是更遠的地方:從占城乘坐十二帆的夷船,十天便可抵達交欄山(即今印度尼西亞的格蘭島)[23]再遠,還可以去溜山洋國看看;溜洋國產龍涎香,[24]此明廷所重之物。后兩句應該是互文,意即至于是留在三佛國采香好呢,還是到九州山(今馬來半島霹靂河口外)采香好,通過握粟占卜來決定;三佛國與九州山均盛產香料。[25]握粟占卜是中國傳統(tǒng)的占卜方式,[26]移以代言夷人之占。第二首主要描述花面蠻姬,不少學者以為這是中國古代詩歌中描寫西洋少女最早的一首,[27]其實非也。花面蠻姬,當指花面國的少女。明費信《星槎勝覽》謂花面國:
與蘇門答剌(今蘇門答臘)鄰,境傍南巫里,洋逶迤山地,田足稻禾,氣候不常。風俗淳厚,男子皆以墨刺面,為花獸之狀,猱頭裸體,單布圍腰。婦女圍色布,披手巾,椎髻腦后。地多出牛羊、雞鴨、羅布,強不奪弱,上下自耕而食,富不驕,貧不盜,可謂善地矣。地產香味青蓮花,近布那姑兒一山產硫黃,我朝海船駐札蘇門答剌,差人船于其山采取硫黃。貨用段帛磁器之屬,其酋長感慕恩賜,常貢方物。[28]
當是以墨刺面,是謂花面。元汪大淵說:“其山逶迤,其地沮洳,田極肥美,足食有余。男女以墨汁刺于其面,故謂之花面,國名因之?!保?9]再則,這薔薇水,也不可以今律古當作西方香水看,明末清初的屈大均已明確指出其為南洋物土產:“外有薔薇水,暹羅、爪哇、滿剌伽三國襄以進貢。其薔薇乃三佛齊所種,與中國薔薇不同?!保?0]西海亦即東西洋的西洋,當時指印度洋一帶,貿易所常及,[31]前述的溜山及古里等國,皆在西海,皆產香,尤其是溜山,還產龍涎香。[32]倒掛香,當即倒掛鳥所藏釋之香,東西海諸國多產。比如爪哇國,“其倒掛鳥,身形如雀,而羽五色。日間焚好香,則收而藏之羽翼,間夜則張尾翼而倒掛以放香”。爪哇與明朝有朝關系:“我朝太宗文皇帝遣正使太監(jiān)鄭和等,捧詔勑賞賜國王王妃及部領村主,咸受天賜;其國王遣使絡繹進貢方物?!保?3]
當然,時人也有接近今日西洋觀者,如王臨亨說:“西洋之人,深目隆準,禿頂虬髯”。然又說:“西洋古里,其國乃西洋諸番之會”。則其于西洋的具體地理方位,似不甚了了。就上述諸詩所涉地點人物,尤其是對香的特別關注看,湯顯祖眼里的西洋,就更只是在今南洋之西邊,傳統(tǒng)的東西洋之西洋耳。又,當時在澳門做生意的,絕不止葡萄牙人,而且主要不是葡萄牙人,只不過筑室而居此的基本是葡萄牙人而已:“明初互市廣州,正德時移于電白縣,嘉靖中又移濠鏡者,則有若暹羅、占城、爪哇、琉球、渤泥諸國;其后筑室而居者,為佛郎機;始與佛夷爭市,繼而通好求市者,和蘭也;以澳為逋藪者,倭也?!保?4]再則,葡萄牙人先是侵占滿剌加等地,并與明廷開貢市,其所貢市之物,自然多是今南洋所產。[35]此外,時人也并未將葡萄牙與南洋諸番相區(qū)隔:“廣東去西南之安南、占城、暹羅、佛郎機諸番不遠,諸番載來乃胡椒、象牙、蘇木、香料等貨。船至報水,計貨抽分,故市舶之利甚廣?!保?6]故不必強調所謂的如今之西洋觀。
以上諸詩,無不及于香及香事,其中大有因緣。且述畢最后一詩《香山驗香所采香口號》:“不絕如絲戲海龍,大魚春漲吐芙蓉。千金一片渾閑事,愿得為云護九重?!保?7]湯開建《湯顯祖與澳門》一文說驗香所這一機構不見載于明代史籍,可補闕??梢娖錇樘卦O機構,亦可見香之貿易在澳門口岸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朝廷對于龍涎香的需求,更是影響到葡澳與廣州的貿易方式。這首詩寫的“芙蓉”,應該就是指龍涎香。徐朔方先生認為指“鴉片”,主要證據之一是《本草綱目》。對此爭議不少,更有人通過考證鴉片來華的歷史,說不可能是鴉片。其實,張燮《東西洋考》卷四“龍涎香”條記載:
(宋張世南)《游宦記聞》云:“龍涎香最貴重,出大食國。海旁常有云氣出山間,土人即知龍睡其下,要相守之,俟云散,知龍已去,往求必得龍涎。入香,能收斂腦麝清氣,雖數十年香味仍在。得其真和香焚之,翠煙裊空,結而不散。或言涎有三品,一曰泛水,一曰滲沙,一曰魚食。泛水則輕浮水面,善水者伺龍出隨取之。滲沙則凝積多年,滲入沙中,魚食則化糞,散于沙磧。又魚食亦有二種。海旁有花若木芙蓉,花落海,大魚吞之腹中;先食龍涎,花咽入,久即脹悶,昂頭向石上吐沫,干枯可用。惟糞者不佳。若散碎,皆取自沙,滲力薄。欲辨真?zhèn)?,投沒水中,須臾突起,直浮水面。或取一錢,口含之,微有腥氣,經一宿,細沫已咽,余結膠舌上,取出就淖,稱之亦重一錢;將淖者又干之,其重如故。雖極干枯,用銀簪燒熱,鉆入枯中,抽簪出其涎,引絲不絕。[38]
由此可知,詩中所述,當是龍涎香的來由?!稏|西洋考·逸事考》又說龍涎香“每兩價百金,然得此甚難”。既非常貴重,又極稀罕,偏偏明廷好之?!睹魇贰な池浿尽贩Q:“(世宗)中年以后,營建齋醮,采木,采香,采珠玉寶石,吏民奔命不暇。”“又分道購龍涎香,十余年未獲。使者因請海舶入澳,久乃得之?!保?9]又據《明實錄》,龍涎香不僅難得,而且優(yōu)劣難辨,或因此有專門設所之需。嘉靖三十五年(1556)八月壬子:
上諭戶部:“龍涎香十余年不進,臣下欺怠甚矣。其備查所產之處,具奏取用?!睉舨扛舱埐罟亳Y至福建、廣東,會同原委官于沿海番舶可通之地,多方尋訪,勿惜髙價。委官并三司掌印官各住俸侍罪矣,獲真香方許開支。疏入,上姑令記諸臣罪,克期訪買,再遲重治。仍令差官一員,于云南求之。其官民之家有收藏者,許自進獻給價,時采芝、采銀、采香之命并下,使者四出,官司督趣,急于星火。[40]
又嘉靖四十四年(1565)二月戊子:
上諭內閣曰:累年詔戶部訪取龍涎香,至今未足三四斤數,此常有之,物只不用心耳。昔梁材誹為世無之者?;首嬗罉反蟮鋬扔写似?,且昨斤兩不足,虛費價。耀嘗加恩,如何似此忽諸。于是戶部尚書高耀惶恐待罪,請遣使廣東、福建,趣撫按官百方購之。上曰:“香品舊例,用制萬歲香餅,非因齋修。梁材誹慢,爾等何為效之。其寔訪取眞品,每次以三五斤進用已。耀先購一斤八兩進之,云得之民間物也。[41]
驗香所當非常設機構,故爾史籍缺載。基于此,真堪“千金一片渾閑事, 愿得為云護九重”了。但何嘗不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揶揄呢?再聯(lián)系到其在《牡丹亭·謁遇》中的描寫:“【前腔】天地精華,偏出在番回到帝子家。稟回老大人,這寶來路多遠? (凈)有遠三萬里的,至少也有一萬多程。(生)這般遠,可是飛來、走來?(凈笑介)那有飛走而至之理,都因朝廷重價購求,自來貢獻?!眲t屬揶揄無疑。這種揶揄,在劇中進一步化為嘲諷:“(生嘆介)老大人,這寶物蠢爾無知,三萬里之外,尚然無足而至;生員柳夢梅,滿胸奇異,到長安三千里之近,倒無一人購取,有腳不能飛!……【三學士】你帶微醺走出這香山罅,向長安有路榮華。(生)無過獻寶當今駕,撒去收來再似他。”戲里的“寶”,應當也是指龍涎香。
龍涎香以及其他寶物的采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明朝對外貿易的政策和格局。早在永樂時期(1403-1424),廣州口岸的貿易已是“奇貨重寶,前代所希,充溢庫市, 貧民承令博買, 或多致富, 而國用亦羨?!薄R舱菑挠罉纺觊g起,明政府開始突破洪武時期“不許有官牙、私牙”的厲禁,對于貢舶,“許帶他物, 官設牙行, 與民貿易,謂之互市”。[42]這是擴大外貿的重要契機。本來,“私通番貨”是違法行為,但隨著牙行的設立,貢舶到來,牙行前往看貨報官抽分后,可以領內商到貢舶上交易。尤其是正德中(1506-1521), 因朝廷要廣東收買龍涎香上交,布政吳廷舉無法交差,便“不問何年來即取貨, 致番舶不絕”,[43]私舶貿易進一步擴大,并逐步取代貢舶貿易成為主體。與此相應,貿易的場所也不拘于貢舶上,甚至可以進入廣州城內;萬歷六年(1578)起,朝廷特地在每年秋冬兩季,允許葡萄牙商人到廣州參加為期數周的定期市(交易會),直接與在廣州的內商貿易。
湯顯祖訪游澳門之后,當是經恩平、陽春赴徐聞?!抖葟V南蜆江至長沙口號》為見載的此行所寫的第一首詩:“樹慘江云濕,煙昏海日斜。寄言賈太傅,今日是長沙?!保?4]此長沙當恩平長沙墟。徐朔方先生箋曰:“長沙,長沙墟,在廣東開平縣南三十里,臨蜆江。”然未詳所據。此長沙,當即今開平市區(qū)的長沙街道,在過去是開平的主要渡口和商埠之一,商船可直抵省城廣州。余棨謀修《開平縣志》說:“縣境渡船往來,向以蒼城、長沙、赤坎、金山、水口五處為總匯……省城渡即廣州渡,舊用帆船,逢七開往,十日始一往返?!保?5]開平長沙不僅可舟抵省城,也可抵澳門。余丕承修《恩平縣志》收錄了邑人吳松《聞警》詩,序曰:“己巳(當為1869年)五月十三日,洋匪焚掠甘竹灘上下鎮(zhèn)岸,直抵長沙埠,獲財物婦女無數,放炮鳴鉦,飽揚而去?!保?6]甘竹灘在順德,以出產鰣魚著,地近香山。由此可偵知湯顯祖從香山而過此,甚合情理;嶺南稱長沙的小地名故黟,但不應太小太無名,同時又因在其西行路上,故當以此長沙為是。只是蜆江典籍故有載,便未有與長沙勘合者,姑存疑。
又,湯顯祖有尺牘《答徐聞熊令》曰:“疎愚之資,孤焉瘴海。天幸得挹長者卷卷。還鄉(xiāng)病起,更辱遠諭,乃至處以餐餞。徐聞幾許間田,添尉一口,可謂荒飽矣。九日欲吊長沙,懷湘而雷,一宿貴生書院,視海上人士自貴其生何如也?萬里炎溟,冰雪自愛?!保?7]徐朔方先生箋為貶途過臨川小住時,恐非是。其曰“孤焉瘴?!?,似已入嶺南?!熬湃沼蹰L沙”,此長沙,絕非湖南的長沙;此行無由事實上也沒有經過湖南長沙,應指開平長沙;其在《度廣南蜆江至長沙口號》詩中也正有憑吊賈長沙之語:“寄言賈太傅,今日是長沙?!毕仁瞧渫拈T,十一月初七日已抵黃埔一帶,順水而下,輕舟當日最遲次日即可抵澳門,則九日可水路出發(fā)往長沙,時間上也吻合。
(作者單位:中山大學)
注釋:
[1]《湯顯祖集全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652頁。
[2][13][14][15]徐朔方《湯顯祖詩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卷十一,第424-427頁。
[3]《湯顯祖集全編》,第659頁。
[4]《湯顯祖集全編》,第1343頁。
[5][瑞典]龍斯泰《早期澳門史》:“開始時市場每年開放一次, 但從1580年起, 根據兩次不同的季候風, 每年開放兩次。貿易經理人,從1月份起采購運往印度及其他地方的貨物,從6月份起采購運往日本的貨物。每年兩個月, 三個月, 有時是四個月。”吳義雄等譯,東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108頁。也正是在這一年(1580),繼隆慶元年(1567)浙江市舶司被罷廢后,福建市舶司被裁革,唯余廣州口岸對外通商?!独敻]中國札記》也說:“葡萄牙商人已經奠定了一年舉行兩次集市的習慣,一次是在一月,展銷從印度來的船只所攜帶的貨物,另一次是在六月末,銷售從日本運來的商品。這些市集不再像從前那樣在澳門港或在島上舉行,而是在省城(廣州)本身之內舉行?!敝腥A書局1983年版,第144頁。
[6]馬托斯(Gabriel de Matos)《議事亭對耶穌會關于青州抗議答復辨澳門城葡萄牙人權利》:“1571年或1572年, 當葡萄牙人前往廣州參加交易會時, 官員按照慣例, 身著紅袍, 出大門來收葡萄牙人帶來的稅金?!?載金國平《中葡關系史地考證》,澳門基金會2000版,第128 -132頁。
[7]此前,與明廷有勘合貿易關系的外國貢舶到來后,先停泊在廣東沿海各開放澳口,如新寧(今臺山)縣的廣海、望恫, 新會縣的奇潭, 香山縣的浪白、壕鏡、十字門, 東莞縣的雞棲、屯門、虎頭門等地外,由“守澳官驗實, 申海道聞于撫按衙門, 始放入澳”。入澳后,再由市舶司等官員檢驗勘合,“給價收買”,貴細物品解送入京,粗重貨物運到廣州的廣豐庫,“令民博買,以備軍餉”。詳見《明史》志第五十八《食貨五》。四庫全書本。
[8]郭棐撰撰修萬歷《廣東通志》卷六九《外志·澳門》,四庫全書本。
[9]屈大均《澳門》,載《翁山詩外》,清康熙刻凌鳳翔補修本,卷八。
[10]屈大均《廣東新語·食語》:“廣州望縣人多務賈與時逐……其黠者南走澳門,至于紅毛、日本、琉球、暹羅斛、呂宋、帆踔二洋,疏忽數千萬里,以中國珍麗之物相貿易,獲大贏利?!敝腥A書局1985版,卷十四,第371頁。
[11][明]劉繼文《重修何仙姑廟碑記》,蔡淑《增城縣志》,康熙二十五年刻本,卷十四。
[12][明]張溶《明神宗顯皇帝實錄》,鈔本,卷之二百四十二。
[16]湯顯祖《香嶴逢賈胡》,徐朔方《湯顯祖集全編》詩文卷一一《玉茗堂詩》之六,第674頁。
[17]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巻二百三十七。
[18]鄧元錫((1529-1593))《方域記》,清謝旻《(康熙)江西通志》引,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二十六。
[19]傅維鱗《明書》(畿輔叢書本)卷四十志、童范儼《臨川縣志》(同治九年刻本)卷十二、許應鑅《撫州府志》(光緒二年刊本)卷十二,無不征引。
[20]湯顯祖《金堤賦》、《豫章攬秀樓賦》,徐朔方《湯顯祖詩文集》,卷五十,第1460 頁;卷二十七,第987頁。
[21]湯顯祖《看賈胡別》,徐朔方《湯顯祖詩文集》,卷二十一,第870 頁。
[22]徐朔方《湯顯祖詩文集》,卷二十一,第870 頁。
[23]明費信《星槎勝覽》:“交欄山:自占城靈山起程,順風十晝夜可至。其山高而叢林,藤竹、舵桿、桅檣、篷箬,無所不備。胡元時命將高興、史弼領兵萬眾,駕巨舶征阇婆,因遭風,至交欄山下。其船多損,乃登此山,造船百號。復征阇婆,擒其酋長而歸。至今居民有中國人雜處。蓋此時病卒百余,留養(yǎng)不歸,遂傳育于此。氣候常暑,少米谷,以射獵為業(yè)。男女椎髻,穿短衫,系巫侖布。地產豹熊、鹿皮、玳瑁,貨用米谷、五色絹、青布銅器、青碗之屬?!泵骷尉腹沤裾f海本,卷一。
[24]明費信《星槎勝覽》:“溜山洋國:自錫蘭山別羅里南去,順風七晝夜可至其山……地產龍涎香,貨用金銀、段帛、磁器、米谷之屬。其酋長感慕圣恩,常貢方物。傳聞又有三萬八千余溜山,即弱水三千之說也?!?明嘉靖古今說海本,卷三。
[25]明費信《星槎勝覽》:“舊港,古名三佛齊國。自爪哇順風八晝夜可至其處?!禺a黃熟香、速香、降香、沉香、黃蠟、鶴頂之類?!泵骷尉腹沤裾f海本,卷一。又《星槎勝覽》: “九州島山:其山與滿剌加近,產沉香、黃熟香,林木叢生,枝葉茂翠。永樂七年鄭和等差官兵入山采香,得徑有八九尺、長六七丈者六株,香味清遠,黑花細紋,人張目吐舌,言我天朝之兵威力若神。” 明嘉靖古今說海本,卷二。
[26]如《管子》曰:“握粟而筮者屢中?!彼牟繀部八伪?,卷八。
[27]如鄒自振《從湯顯祖詩、劇見葡占澳門風情》說:“這首詩無疑是中國古代詩歌中描寫西洋少女最早的一首。”2003年6月25日《光明日報》。歷史學者湯開建教授也持此說,并謂“盡頭西?!敝钙咸蜒溃`。見湯氏著《湯顯祖與澳門》,《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1年9月第23卷第5期,第66頁。
[28]明費信《星槎勝覽》,明嘉靖古今說海本,卷三。
[29]《島夷志略》,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0]《廣東新語》卷十四《食語·荼蘼露》,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390頁。湯開建《湯顯祖與澳門》文注出處為《廣東新語·澳門》條,有誤。
[31]西洋各國,乃廣州最傳統(tǒng)的經商往來國;在明初四口通商時,廣州更側重于此——“寧波通日本,泉州通琉球,廣州通占城、暹羅、西洋諸國。”《明史》卷八十一志第五十七·食貨五,四庫全書本。
[32]明焦竑《國朝獻征録》曰:“古里,西洋大國。自柯枝舟行三日可至。永樂三年,其酋沙米的遣使隨中使尹慶人貢,詔封為古里國王,賜印誥衣幣,其后屢入貢。……產駿馬、白鳩鴉、鶻石、諸香。”又曰:“溜山,在西海中,有石門如城闕,中有八村,皆以溜名。小溜甚多,舟行人溜即溺,世傳弱水三千所,其地也。其人巢居穴處,食魚蝦,衣樹葉,氣候常溫。永樂中,國王亦速福凡再貢。產溜魚、龍涎香,嵌絲帨、織金帕?!泵魅f歷四十四年徐象橒曼山館刻本,卷一百二十四。又明王臨享《粵劍編》卷三《志外夷》?!拔餮蠊爬铮鋰宋餮笾T番之會, 三、四月間入中國市雜物, 轉市日本諸國以覓利, 滿載皆阿堵物也。余駐省時, 見有三舟至, 舟各責白金三十萬投稅司納稅, 聽其入城與百姓交易。”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91頁。時為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事。
[33]明費信《星槎勝覽》,明嘉靖古今說海本,卷一。
[34][清]印光任、張汝霖《澳門記略》,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版,第46頁。
[35]《明史·列傳·外國六》:“佛郎機近滿剌加,正德中據滿剌加地,逐其王。(正德)十三年,遣使臣加必丹末等貢方物請封,始知其名。詔給方物之直,遣還其人。久留不去……”。乾隆武英殿刻本,卷三百二十五列傳第二百十三。
[36][明]俞大猷《論海勢宜知海防宜密》,《正氣堂集》卷七,清道光刻本。
[37]徐朔方《湯顯祖集全編》詩文卷二一《玉茗堂詩》之十六,第1256頁。
[38][明]張夑《東西洋考》卷四《西洋列國考》,[清]惜陰軒叢書本。
[39]《明史》志第五十八《食貨六》,乾隆武英殿刻本。
[40][41][明]張溶《明世宗肅皇帝實錄》,鈔本,卷四百三十八、卷五百四十三。
[42]王圻《續(xù)文獻通考》卷三一《市糴考》,四庫全書本。
[43]張廷玉《明史·列傳·外國》:“(正德)十五年,御史丘道隆言,滿刺加乃敕封之國,而佛郎機敢并之,且啖我以利,邀求封貢,決不可許,宜卻其使臣,明示順逆,令還滿剌加疆土,方許朝貢……御史何鰲言“……近因布政吳廷舉謂缺上供香物,不問何年,來卽取貨,致番舶不絕于海澨,蠻人雜沓于州城,禁防旣疏,水道益熟,此佛郎機所以乘機突至也,乞悉驅在澳番舶及番人潛居者?!鼻∥溆⒌羁瘫荆砣俣辶袀鞯诙偈?。
[44]徐朔方《湯顯祖集全編》詩文卷一一《玉茗堂詩》之六,第675頁。
[45]民國22年鉛印本,卷十一。
[46]民國23年鉛印本,卷二十二。
[47]徐朔方《湯顯祖集全編》詩文卷四四《玉茗堂尺牘》之一,第177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