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説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中的“淕口”*

2016-02-02 11:51
簡帛 2016年2期
關鍵詞:中國

楊 芬

説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中的“淕口”*

楊 芬

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中有一冊卷書,涉及到一樁盜用官米的案件,一般稱作許迪割米案。這是長沙吳簡中最早受學者關注的簡牘內(nèi)容。*許迪割米案相關討論成果,主要有以下文章。胡平生: 《長沙走馬樓三國孫吳簡牘三文書考證》,《文物》1999年第5期;王素: 《長沙走馬樓三國孫吳簡牘三文書新探》,《文物》1999年第9期;王子今: 《走馬樓許迪雕米事文牘釋讀商榷》,《鄭州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王素、宋少華: 《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的新材料與舊問題——以邸閣、許迪案、私學身份爲中心》,《中華文史論叢》2009年第1期;侯旭東: 《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釋文補正》,《中國文物報》1999年7月21日第3版;王子今: 《走馬樓許迪割米案文牘所見鹽米比價及相關問題研究》,《長沙三國吳簡暨百年來簡帛發(fā)現(xiàn)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書局2005年,第99—100頁;徐世虹: 《對兩件簡牘法律文書的補考》,《中國古代法律文獻研究》第二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86—104頁;王素、宋少華: 《長沙吳簡〈録事掾潘琬白爲考實吏許迪割用餘米事〉釋文補正》,《文史》2015年第1輯;王彬: 《吳簡許迪割米案相關文書所見孫吳臨湘侯國的司法運作》,原爲“第一屆中史前沿論壇”會議論文,陝西師範大學2013年8月24日,後發(fā)表在《文史》2014年第2輯,第74—79頁;徐暢: 《新刊長沙走馬樓吳簡與許迪割米案司法程序的復原》,《文物》2015年第12期。日本學者也有相關討論成果,如[日] 籾山明: 《中國古代訴訟制度の研究》(東洋史研究叢刊之68),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06年,另有李力譯本《中國古代訴訟制度研究》(早期中國研究叢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88—91頁。王素、宋少華兩位先生披露了《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捌)》中有關許迪案一些新內(nèi)容,提到“許迪原爲下雋縣民,少失父遜,與母妾、兄八(一作別)、弟冰、妻小、子讓、讓弟飜、八妻營(一作榮),冰妻足,俱居下雋南鄉(xiāng)飝丘,佃作爲業(yè)。迪以建安廿一年中給吏,先給縣吏,後給郡吏,黃龍三年爲臨湘淕口典鹽掾,嘉禾二年發(fā)生割米案。經(jīng)過多方審訊,最終判決情況是: 迪按科當斬,特於都市行法”。*王素、宋少華: 《長沙吳簡〈録事掾潘琬白爲考實吏許迪割用餘米事〉釋文補正》,《文史》2015年第1輯。二位在文中徑言“臨湘淕口”,當是認爲“淕口”在行政區(qū)劃上屬於臨湘。但筆者發(fā)現(xiàn),走馬樓吳簡中凡涉及“淕口”地名的簡,並未見“臨湘淕口”連用的情況,沒有直接證據(jù)證明淕口屬臨湘。吳簡中出現(xiàn)“淕口”的簡例如下:

(貳·7232)

二月廿六日下雋大男許迪 辭以嘉禾二年於淕口賣餘 鹽 四百廿*長沙簡牘博物館、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故宮研究院古文獻研究所走馬樓簡牘整理組: 《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捌)》,文物出版社2015年。

(捌·3497)

十一月十三日許迪後辭 以黃龍三年正月廿日受 曹 遣於淕口受官鹽一千七百

(捌·4036)

尚書前言長沙郡所列嘉禾二年官鹽 簿 淕口典 鹽 掾

(捌·4061)

□ □月□日兼中部督郵書掾 晃 淕口典鹽掾 許迪

(捌·4064)

淕口 典 鹽 掾 許 迪 前依 □促考問不堪搥杖招言割 用實不割

(捌·4066)

廖咨料淕口典鹽掾 許迪所領鹽一千五 百一十二斛 七 斗

(捌·4069)

出 給縣吏以吏次後不覺 年中 復 給 郡 吏以黃龍三年正月廿日爲曹所選爲 淕

(捌·4075)

尚書前言長沙 郡 所 領 嘉禾二年官鹽簿 淕 口典 鹽 吏許 迪賣鹽

(捌·4082)

正月廿日受曹遣於淕口 典受官鹽到嘉禾二 年領受鹽 一 千 四 百

(捌·4097)

廿 一 年中出給吏到過黃龍三年正月廿日受曹遣於淕口典受官鹽一千七百廿四斛九斗皆 得

(捌·4177)

臨湘言重實核淕口典鹽吏許迪割用所領 米 一 百 一 十 二 斛 六斗八升前

(捌·4183)

辭 以黃龍三年正月廿日 受曹遣於淕口受官鹽一千四百卅

(捌·4201)

文獻中有“陸口”地名,如《水經(jīng)注·江水三》曰:“江之右岸得蒲飛口,即陸口也。水出下雋縣西三山溪,其水東逕陸城北,又東逕下雋縣南,故長沙舊縣,王莽之閏雋也。宋元嘉十六年,割隸巴陵郡。陸水又屈而西北流,逕其縣北,北對金城,吳將陸渙所屯也。陸水又入蒲圻縣北,逕呂蒙城西。昔孫權征長沙、零、桂所鎮(zhèn)也。陸水又逕蒲飛山,北入大江,謂之刀環(huán)口?!?〔北魏〕 酈道元注,楊守敬、熊會貞疏: 《水經(jīng)注疏》卷三十五,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884—2885頁?!端?jīng)注》提到的“陸口”因“陸水”而得名。中國古代,地名的命名有種習慣,即凡“某口”地名者或爲兩水交匯之處,且一般以“支流+口”命名。陸口得名即該地爲陸水與長江的交匯之處。

筆者懷疑,吳簡中許迪典賣官鹽的“淕口”可能不屬臨湘,而是指陸水與長江交匯之處的“陸口”。

首先,作爲地名,“淕口”可寫作“陸口”。竹簡捌·4159“臨湘侯 相管 呰 叩頭死罪白重部吏潘 琬 核 校 陸 口賣鹽”中,許迪賣鹽之地即寫作“陸口”。*“陸”字雖漫漶不清,但左邊所從“阝”旁仍依稀可辨。

文獻中“氵”旁和“阝”旁偏旁互換表示同一地名的情況,亦比較常見。如古水名“灃水”,其源出今陝西省長安縣西南秦嶺山中,北流入渭水。文獻中或作“灃”,如《書·禹貢》:“漆沮既從,灃水攸同?!被蜃鳌佰骸保稘h書·地理志》“漆、沮既從,酆水逌同”,顔師古注:“漆、沮,即馮翊之洛水也。酆水出鄠之南山。言漆、沮既從入渭,酆水亦來同也?!蓖瑺懝潘摹版€水”,情況類似,其名稱也有多種寫法,如“滈”、“鄗”等?!妒酚洝し舛U書》:“灃、滈有昭明、天子辟池?!薄段倪x·班固〈西都賦〉》:“遂繞酆、鄗,歷上蘭?!?〔梁〕 蕭統(tǒng)編,〔唐〕 李善注: 《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9頁。

在傳世文獻中,“陸口”還有其他稱謂,如陸谿口、蒲靖口、淥溪口、六溪口等等。《水經(jīng)注·江水三》:“江之右岸得蒲靖口,即陸口也?!毙軙懓矗骸耙蚱汛壣降妹诮窦昔~縣西南?!睏钍鼐窗矗骸啊秴侵尽O權傳》建安十五年,以魯肅爲漢昌太守,屯陸口,即此。亦曰淥溪口。《通鑑》梁承聖元年,《注》引張舜民《郴行録》,嘉魚縣口,舟行七十餘里,至淥溪口?!赌媳睂硤D》自岳州沿江東北下,過侯敬港、神林港、象湖港、新打口、石頭口,得淥溪口,是也。《水道提綱》又謂之六溪口。”*〔北魏〕 酈道元注,楊守敬、熊會貞疏: 《水經(jīng)注疏》卷三十五,第2284頁。楊晨《三國會要·方域下》長沙郡條:“蒲圻,分沙羨立?!肚G州記》:‘赤壁在南岸,烏林在北岸?!袇蚊沙?。有陸谿口,吳主拒蜀先主,自屯此爲諸軍節(jié)度?!?〔清〕 楊晨: 《三國會要》卷八《方域下》,中華書局1956年,第126頁。以上如陸谿口、蒲靖口、淥溪口、六溪口的得名,除了“蒲靖口”是因“蒲磯山”之外,其他“陸谿口”、“淥溪口”、“六溪口”均因陸水得名,用字不同乃音近可通。長沙三國吳簡中,“陸口”寫作“淕口”亦是可以理解的。

其次,作爲下雋民,許迪被派往陸口典賣官鹽,也有一定的可能性。許迪本爲下雋民,根據(jù)《水經(jīng)注·江水三》“(陸)水出下雋縣西三山溪”,*〔北魏〕 酈道元注,楊守敬、熊會貞疏: 《水經(jīng)注疏》卷三十五,第2884頁。以及《元和郡縣圖志》“巴陵縣,本漢下雋縣之巴丘地也。下雋屬長沙郡,故城在今蒲圻縣界。吳初巴丘置大屯戍,使魯肅守之,後改爲巴陵縣,自晉以後遂因之”,*〔唐〕 李吉甫: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七《江南道三》,中華書局1983年,第656—657頁??芍码h與陸口有較深的地緣關係。下雋民許迪作爲郡吏,派往陸口典賣官鹽,從地緣關係上亦能理解。

其三,“臨湘言重實核淕口典鹽吏許迪”,並不能説明淕口在行政區(qū)劃上一定屬臨湘。臨湘作爲長沙郡郡治所在,也會審理其他縣的案件。已發(fā)表的吳簡中,官府吏員盜割官米,有兩個比較重要的卷宗,一是許迪案,一是朱表案。*朱表案相關簡牘見《長沙走馬樓吳簡·竹簡(柒)》揭剝圖三十三。長沙簡牘博物館、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故宮研究院古文獻研究所走馬樓簡牘整理組: 《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柒)》,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940頁。朱表是吳昌吏,盜割官米,後亦交付臨湘部吏審理。有以下簡例爲證:

丹楊大男朱渡求哀以促作父表給吳昌昔遣吏鄫(?)莽予諸葛府君

(柒·4107)

官中部督郵移辛酉詔曰寫下度辭如牒又表以文入沒溺米事

(柒·4087)

以今年正月廿日詣縣督繫曹遣吏張孟傳表以二月四日付臨湘録

(柒·4086)

事史潘真以三月廿八日承 詔覆量中倉襍米以四月二日畢訖覓 (?)得表所割

(柒·4083)

從以上四簡可知,朱渡父親朱表在吳昌爲吏,犯事之後,朱表到縣自擊,後被傳付臨湘,由臨湘審理。另外,走馬樓吳簡中“淕口”地名僅出現(xiàn)在許迪案相關的簡文中,出現(xiàn)頻率不高,爲臨湘所屬地名的可能性不大。

再者,對孫吳而言,陸口的軍事地位相當重要,這與淕口典鹽吏許迪因盜割官鹽米,最後被軍法處置並不矛盾?!度龂尽菚分卸啻翁峒瓣懣?,列舉如下:

(建安十九年)……(孫權)遂置南三郡長吏,關羽盡逐之。權大怒,乃遣呂蒙督鮮于丹、徐忠、孫規(guī)等兵二萬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使魯肅以萬人屯巴丘以禦關羽。權住陸口,爲諸軍節(jié)度?!旆智G州長沙、江夏、桂陽以東屬權,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屬備。

(《吳主傳》)

(魯)肅初住江陵,後下屯陸口,威恩大行,衆(zhòng)增萬餘人,拜漢昌太守、偏將軍。十九年,從權破皖城,轉(zhuǎn)橫江將軍。

(《魯肅傳》)

是時劉備令關羽鎮(zhèn)守,專有荊土,權命蒙西取長沙、零、桂三郡。蒙移書二郡,望風歸服,惟零陵太守郝普城守不降。而備自蜀親至公安,遣羽爭三郡。權時住陸口,使魯肅將萬人屯益陽拒羽,而飛書召蒙,使捨零陵,急還助肅?!斆C卒,蒙西屯陸口,肅軍人馬萬餘盡以屬蒙。又拜漢昌太守,食下雋、劉陽、漢昌、州陵。

(《呂蒙傳》)

權乃召遜,拜偏將軍右部督代蒙。遜至陸口,書與羽曰……權乃潛軍而上,使遜與呂蒙爲前部,至即克公安、南郡。遜徑進,領宜都太守,拜撫邊將軍,封華亭侯。備宜都太守樊友委郡走,諸城長吏及蠻夷君長皆降。遜請金銀銅印,以假授初附。是歲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也。

(《陸遜傳》)

(潘)璋下備陸口。權稱尊號,拜右將軍。

(《潘璋傳》)

黃龍三年,以南土清定,召岱還屯長沙漚口。會武陵蠻夷蠢動,岱與太常潘濬共討定之。嘉禾三年,權令岱領潘璋士衆(zhòng),屯陸口,後徙蒲圻。

(《呂岱傳》)

吳主孫權曾進駐陸口,爲諸軍節(jié)度,孫吳重要將領如魯肅、呂蒙、陸遜、潘璋、呂岱等先後屯駐陸口,陸口軍事地位可見一斑。在孫權政權與劉備政權的鬥爭中,“陸口”是孫權爭奪荊州的重要軍事?lián)c。至潘璋、呂岱時期,“陸口”則是穩(wěn)定南部郡縣的重要據(jù)點。許迪在陸口典賣官鹽時盜用官鹽米,因而被軍法處置,這與陸口是軍事重鎮(zhèn)的地位也相符合。

陸口的行政區(qū)劃,在孫吳控制該地時期,有一個變化的過程。

根據(jù)前引《三國志·吳書·魯肅傳》、《呂蒙傳》內(nèi)容,孫權曾設漢昌郡。魯肅、呂蒙二人不僅先後任漢昌太守,他們所食奉邑亦相同,爲下雋、劉陽、漢昌、州陵四邑。這些奉邑的行政歸屬,文獻記載大致如下:

下雋,《續(xù)漢書·郡國志》、《晉書·地理志》均屬長沙郡。漢昌,《續(xù)漢書·郡國志》無,《晉書·地理志》長沙郡有吳昌縣?!对涂たh圖志》:“昌江縣,後漢分長沙爲漢昌縣,孫權改爲吳昌縣?!?〔唐〕 李吉甫: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七,第659頁?!端?jīng)注·湘水》:“湘水又北,汨水注之。水東出豫章艾縣桓山,西南逕吳昌縣北,與純水合?!毙軙懓矗骸啊端沃尽罚瑓遣?,後漢立,曰漢昌,吳更名?!秴侵尽O權傳》,建安十五年,分長沙置漢昌郡。蓋是時置漢昌縣爲郡治,後更縣名而郡廢。吳屬長沙郡,晉、宋、齊因,梁屬巴陵郡。在今平江縣東?!?〔北魏〕 酈道元注,楊守敬、熊會貞疏: 《水經(jīng)注疏》卷三十八,第3154頁。劉陽,《續(xù)漢書·郡國志》無,《晉書·地理志》長沙郡有劉陽縣?!对涂たh圖志》:“瀏陽縣……本漢長沙國臨湘縣地,吳置瀏陽,因縣南瀏陽水爲名?!?〔唐〕 李吉甫: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九,第703頁。州陵,《續(xù)漢書·郡國志》、《晉書·地理志》南郡有州陵縣。

吳增僅疑漢昌郡屬縣當即呂蒙爲太守時所食四邑: 下雋、瀏陽、漢昌、州陵。*〔清〕 吳增僅撰,楊守敬補正: 《三國郡縣表附考證》,《二十五史補編》,開明書店1936年,第2953頁。陳健梅博士則認爲漢昌郡領縣當爲呂蒙奉邑中長沙郡所屬的下雋、劉陽、漢昌三縣,不得領有南郡之州陵。*陳健梅: 《孫吳政區(qū)地理研究》,嶽麓書社2008年,第230—231頁。但魯肅、呂蒙二位屯軍的陸口,似當應在漢昌郡的範圍內(nèi)。漢昌郡所轄管江道,從水路上説,主要是可作爲孫吳的重要基地遏制劉備順江而東,從側面爲江夏起到屏障作用。當漢昌郡抵禦劉備勢力的作用削弱,即被撤銷,漢昌郡治也更名爲吳昌縣。在吳簡師佐籍中,多有涉及吳昌縣的師佐,現(xiàn)列《竹簡(壹)》數(shù)例如下:*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學歷史學系走馬樓簡牘整理組: 《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壹)》,文物出版社2003年。

凡吳昌領師佐十四人弟妻子卅七人合五十一人

(壹·5908)

別佐吳昌黃啓年卅 見

(壹·6612)

(壹·6627)

物故□佐吳昌黃□妻妾年五十五在本縣 留

(壹·6666)

□慰吳昌吳純年卅二 見

(壹·7450)

乾鍛佐吳昌這□年廿五 單身 見

(壹·7463)

以上師佐籍的內(nèi)容,説明在走馬樓三國吳簡時代的嘉禾年間,漢昌已改爲吳昌,漢昌郡也不復存在。

廢除漢昌郡之後,陸口的行政區(qū)劃,有明確記載的如前引《三國會要·方域下》長沙郡條。楊晨認爲在三國時期,陸口屬蒲圻,蒲圻屬長沙郡。但長沙吳簡師佐籍中提及的長沙郡各屬縣,包括臨湘、吳昌、攸、永新、茶陵、安成、醴陵、下雋、建寧、廣興、瀏陽等,並未見到蒲圻地名。這可説明,至少在三國嘉禾年間,蒲圻還未建立縣置。*蒲圻立縣,説法較多。有認爲是孫吳所立,如《元和郡縣圖志》鄂州蒲圻縣:“本漢沙羨縣地……吳大帝分立蒲圻縣,因蒲圻湖爲名。本屬於長沙郡,隋割屬鄂州?!眳⒖础蔡啤?李吉甫: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七,第646頁。再如《太平環(huán)宇記》卷一一二鄂州蒲圻縣條,吳黃武二年(223)分沙羨置,屬長沙。參看〔宋〕 樂史撰: 《宋本太平環(huán)宇記》,中華書局影印1999年,第186—187頁。有認爲是晉太康元年立,如《宋書·州郡志》:“蒲圻男相,晉武帝太康元年立。本屬長沙,文帝元嘉十六年度巴陵,孝武孝建元年度江夏?!标惤∶凡┦抠澩对涂たh圖志》,認爲孫吳立蒲圻縣。參看氏作《孫吳政區(qū)地理研究》第191頁。石泉先生認爲至少在呂岱及其子呂凱時期,蒲圻尚未立縣,仍爲軍鎮(zhèn),而蒲圻“設縣當在此時(晉武帝太康元年)”。參看氏作《古代荊楚地理新探(續(xù)集)》,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97頁注釋①、100頁。其時,陸口的行政歸屬,也不應當爲蒲圻。因陸口典鹽吏的案件由臨湘來審理,正好説明了陸口與臨湘的密切關係: 陸口雖不屬臨湘,但陸口、臨湘應均爲長沙郡所轄。

因臨湘爲郡治所在,發(fā)生在長沙郡他地他縣由臨湘來審理的案件,在長沙五一廣場出土的東漢簡中亦有案例可循,見J1③∶285號木牘:

府告兼賊曹史湯、臨湘:“臨湘言:‘攸右尉謝栩與賊捕掾黃忠等別問僦趙明宅者完城旦徒孫詩,住立,詩畏痛自誣: 南陽新野男子陳育、李昌、董孟陵、趙□等劫殺明及王得等。推辟謁舍亭例船刺無次公等名縣,不與栩等集問詩。詩自誣無檢驗。又詩辭: 于其門,聞不處姓名三男子言,渚下有流死二人?!鸩睹罟狻㈥惓5?,自期有書。案□移湯書:‘詩辭: 持船於湘中食(碓)米,見流死人。’縣又不緑(録)湯書而未殺,不塞所問,巨異不相應,何?咎在主者不欲實事。記到,湯、縣各實核不相應狀,明,正處言,皆會月十五日。毋何毄(繫)無罪,毆擊人。有府君教”*趙平安、羅小華: 《長沙五一廣場出土J1③∶285號木牘解讀》,《齊魯學刊》2013年第4期,第40頁。

上述案件,應發(fā)生在長沙郡的攸縣,參與案件調(diào)查的,不僅有攸縣右尉謝栩與賊捕掾黃忠等,還有臨湘縣派出的相關人員以及“兼賊曹史湯”派出的相關人員。這既是一個與許迪案有類似之處的例子,許迪本人是下雋人,其貪贓之地在陸口,但他所涉案卻由臨湘審理。

綜上,若許迪典賣官鹽的“淕口”即文獻中的“陸口”,許迪貪贓的卷宗出現(xiàn)在臨湘,則可説明當時陸口在行政區(qū)劃上屬長沙郡。*“尚書前言長沙郡所列嘉禾二年官鹽 簿 淕口典 鹽 掾 ”(捌·4061),亦能證明陸口與長沙的行政隸屬關係。至於陸口具體爲何縣所轄,還有待更多資料證明,或許在呂岱及其子呂凱屯駐蒲圻前後,陸口還是軍鎮(zhèn),行政上並未屬於某縣。*見《三國志》卷六十《吳書·呂岱傳》及所附其子《呂凱傳》。

附記: 本文的寫作,曾得到于振波教授、凡國棟博士、羅小華博士、馬代忠先生四位及盲評老師的建議,特此致謝!

*本文獲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走馬樓吳簡與孫吳縣政研究”(13AZS009)資助。

猜你喜歡
中國
Translating Chinese Literature: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第二十三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
我也是中國的
中國加油!
中國一定贏
中國人減肥為什么那么難?
taking stock
最美中國
China-Bangladesh Cultural Exchange A“Belt and Road”Success Story
中國哪里最AI